分享

转 还原鲁肃

 鲁继 2012-10-10

还原鲁肃

鲁振华

 在三国东吴的历史人物中,受到后人误解最深的不是周瑜,而是鲁肃。在我们后人的眼中,鲁肃没有周瑜的风流才华,没有诸葛亮的过人智慧,更没有关羽的胆略气魄。这种误解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产生于《三国演义》。在罗贯中的小说中,鲁肃成为一位忠厚善良、平庸无能的,而又近乎迂腐胆怯的漫画式的人物。草船借箭,鲁肃成了诸葛亮智慧的陪衬,单刀赴会而鲁肃的怯弱又成为关云长勇武的陪衬。文学家真是开了鲁肃一个不小的历史玩笑。
那么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实际上,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位新生代的政治家,出色的外交家,杰出的军事领袖。青年时期志向远大就不在周郎之下,与孙权合榻对饮、纵论天下,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前后辉映。运筹赤壁之战所表现出的军事谋略,决也不在周郎之下,而荆州之争中,胆略过人比关羽也毫不逊色,我们必须拨开文学家描写的重重迷雾,才能够还给一个历史的真实,才能够拔开笼罩在鲁肃身上的层层的迷雾。
   
要真正地了解鲁肃,必须从他初出临淮的青年时期说起。青年时代的鲁肃,看到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就广散家财,救济穷人,广泛结交各种有才能的朋友。同时,他还勤习武艺,演练兵法,锻炼了一身的军事才能。青年时代的鲁肃为什么会有这些迥异于常人的行为?他的内心究竟有着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他这时的所作所为,为后来走向辉煌的人生,奠定了怎样的社会基础和个人基础呢?
青年时代的鲁肃,看到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就广散家财,救济穷人,广泛结交各种有才能的朋友。同时,他还勤习武艺,演练兵法,锻炼了一身的军事才能。青年时代的鲁肃为什么会有这些迥异于常人的行为?他的内心究竟有着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   
   
根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买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鲁肃,他的字叫子敬,出生在今天我们安徽定远县的东南。定远啊,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化的积淀非常地深厚。今天在定远还保留有治水大禹的遗迹,还保留有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夏启的遗迹,定远的风景也非常的宜人。涡河和淮河在这里交汇合流,荆山和涂山是遥遥对峙。鲁肃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深厚、风景迷人的土地上。
   
鲁肃幼年就死去了父亲,他是依靠他的祖母给他抚养成人的。他家庭富裕、财务丰富。后面我们要说的仅仅粮仓就有两座,这在当时以粮为本的农耕社会里面,毫无疑问是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可是,生在这样富裕的家庭里面,鲁肃他却不愿意去做守财奴,他不愿意守着家业,过着那种平庸的生活。相反,他不置产业,他广散钱财,他变卖土地救济穷人而且广交有才能的朋友。这一切在庸俗的世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个败家的浪荡子。所以古书里面记载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那些庸俗的世人们,看到了鲁肃以后,都摇着头叹息,他说,鲁家衰败了,才产生了这样的一个轻狂的小子!
   
鲁肃是不是一个只会败家的浪荡公子啊?当然不是,你想一想那些土地主们,一个个鼠目寸光,他们只会守着土地,浑身散发着铜臭,当然他们没有办法在鲁肃的行为中读懂这位英俊少年那深远的目光、远大的抱负和非凡的见识。就一般地常理来说,是乱世创业、治世守成。如果你生逢乱世,你还想守住那份滴着祖辈血汗的祖业,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三国志》在记载青年时期鲁肃事迹的时候,他非常饶有兴味地说了一句话,尔时天下已乱
   
这就提醒了我们,我们要理解鲁肃青年时期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回到鲁肃生活的那个风云激荡的历史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体味到鲁肃远大的志向、非凡的见识和深远的眼光。
   
鲁肃是出生在汉献帝熹平元年,那个时候汉王朝的政权,已经掌握在宦官手中。曾经辉煌煊赫的汉王朝,这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你读《三国演义》,你看到《三国演义》第一页就是从汉献帝熹平元年写起的。鲁肃13岁那一年,爆发著名的黄巾起义。大家读历史都知道,黄巾起义,加速了汉王朝的灭亡;18岁那一年,汉灵帝死了,汉少帝继位了,汉少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只有9岁的一个儿皇帝,少帝继位以后,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就是《三国演义》写得那个何进。何进这个人啊,他目光短浅,才能平庸,他全凭用外慕大名、包藏祸心。他为了密谋来诛杀宦官,就密召董卓进京。董卓是一个什么样人啊?是一个,不懂得忠廉仁义的虎狼之人,董卓进京以后,立刻把握了朝廷的政权。那时废去了汉少帝,立献帝,并且与宫妃们私通,把本来就奄奄一息的汉王朝弄得是乌烟瘴气。于是乎,在这时各路地方军阀都组织义兵讨伐董卓。这个里面有一个问题,那些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阀,是不是真的是清君侧、匡复汉朝呢?至少是不完全是。他们各自的怀有私心,借着讨伐董卓来扩大势力,扩大地盘。于是乎就形成了连年征战、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从此以后汉王朝只剩下了一个空壳,骨子里边已经分崩离析了。
   
生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世当中,对于从小就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鲁肃来说,他当然不肯守着这份祖业,一辈子做一个乡间的土财主和吝啬的守财奴。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期的思想、行为、见识、志向,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中未来的成败。那么青少年时的鲁肃,到底是否具备了做一个乱世英雄的基本条件呢?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期的思想、行为、见识、志向,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中未来的成败。那么青少年时的鲁肃,到底是否具备了做一个乱世英雄的基本条件呢?
你要做英雄,你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的条件啊?
   
第一,你必须深得人心,才能够振臂一呼,众人云集。大家才会听你的啊。
   
第二,你必须智慧过人,能够上马为将,下马为相,这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的一种理想境界了。
   
第三,你必须眼光敏锐,才能够选择明主,施展才华。
我们可以这样说,青年时期的鲁肃,基本上都具备了这些条件,理由在哪?上面我们所引的史料,它就告诉了我们,因为他大散资财,救济穷人,广交天下的朋友,所以家乡的父老乡亲都非常地拥戴他,对他是赞不绝口,这在当时就产生了两个非常显著的社会效应。
第一,是鲁肃美名远扬,史书上说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大军阀袁术都听到了鲁肃的名声,并且任命他做家乡临淮东城的县长,你想,鲁肃与袁术不是同乡,鲁肃也不过出生于一个默默无闻的土地主的家庭,就连袁术都已经听到了他的名声,那么他的名声之大,影响之广,完全可以想像。
   
第二,是他拥有深厚的人心资源,人心都向着他呀!所以才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以鲁肃为核心的社会小集团,而这个呢,又为他后来拉起杆子,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打下了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没有人跟着你,你怎么可能拉起队伍呢?
   
据《吴书》记载:"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他的意思说,后来中原大乱,豪杰纷纷起兵,鲁肃就对他的部下们说,现在中原大乱,盗贼横行,家乡的土地再也没有办法去耕种了,我听说,江东那个地方,土地肥沃辽阔,百姓富足,部队强大,可以躲避战乱,你们愿意不愿意跟我去啊?大家一听,异口同声地说,从命!于是乎,他立即拉起一支队伍,离开临淮,这才开辟了他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关于鲁肃初出临淮,就是从淮临出来的时候,究竟带了多少人马,史书上记载不一样。《三国志·鲁肃传》说带了100多人,而裴松之《三国志》注引用的《吴书》里面,它说带了"三百多人"。我们认为,《吴书》的记载是可靠的,为什么呢,裴松之注《三国志》,它或者是援引史料,或直是加予考证,纠正了《三国志》里面的许多的错误,因为我们应该以《吴书》记载为是。
 
短片4:鲁肃入吴以后,在纵论天下大势,在运筹赤壁之战中,都表现出他过人的文韬武略。鲁肃后来的这种人生辉煌,到底与他的青年时期有没有关系?他在青年时期有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用兵的谋略呢?安徽师范大学刘运好教授通过解读《吴书》上的记载,为我们重新展现青年鲁肃惊人的武功。
鲁肃入吴以后,在纵论天下大势,在运筹赤壁之战中,都表现出他过人的文韬武略。鲁肃后来的这种人生辉煌,到底与他的青年时期有没有关系?他在青年时期有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用兵的谋略呢?安徽师范大学刘运好教授通过解读《吴书》上的记载,为我们重新展现青年鲁肃惊人的武功。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那个《吴书》就非常清楚了。
《吴书》上面记载,它说:"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这里,它不仅叙述了鲁肃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用今天的话来说,典型的大帅哥。最重要的是,他年少的时候,就有壮士之志,而且这一段史料,他还特别地交代鲁肃青年时期的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他爱好奇思妙想,常常是出人意表;第二,他学习击剑、骑马、射击,练习武功,研究兵法;第三,他按照部队的管理与布阵的方法,来干什么?部署打猎人马。这三个方面它给我们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青年时期的鲁肃,特别注意训练自己冲锋陷阵、治国用兵的本领。他的思想谋略、他的智慧,他的武功都超出了常人。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非常有趣,鲁肃在率领军部队离开临淮的时候,这个出现的小插曲把鲁肃的胆略、智慧和武功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吴书》上记载:"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偪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你想,鲁肃身为东城县长,居然带着一批人马走了,当然会引起当地州官们的注意,于是乎,州官就派领一支骑兵试图把鲁肃这支队伍追回去。骑兵来了,面对着追兵,鲁肃是如何表现的?鲁肃并没有惊慌失措,仓皇逃去,而是部署兵马,刀出鞘,箭上弦,徐徐而行。鲁肃他首先是晓之以理,用语言劝说那些追兵,他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大丈夫,应该明白大道理,现在天下兵荒马乱的,你们有功,谁去赏你呢?你即使不追我,也没有人惩罚你啊,为什么你们非要对我逼迫太甚呢!"然后呢,他又做了一个动作,他把盾牌远远地插在地上,拈弓搭箭,"""",连射数箭,每一箭都射中了盾牌,而且竟然把盾牌射出了一个大窟窿,这武功是何等了得!大家想,《三国演义》里面我们不是说吗?人中吕布,为什么人中吕布啊?吕布的武功那在《三国演义》里面可以说盖世无双,"辕门射戟"的那个故事。他能够把他的方天画戟竖在一百五十步以外,拿着箭,"",一箭射中了那个方天画戟里面的那个小枝,史书当然没有文学那样的渲染和夸张,但是我们在《吴书》这些一鳞半爪的记叙述里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鲁肃武功绝不在吕布之下。你想,鲁肃一席话,那些追兵们一听,对呀;鲁肃嗖嗖地射箭,射穿了盾牌,那些追兵们一见,怕呀,于是都撤兵回去了。你看,鲁肃面对着追兵,徐徐而行,表现了他的从容镇静;他能够晓之以理,表现他过人的智慧;他能够示之威猛,表现了他武功的超群。这段简单地记载,我们完全可以遥想子敬青年时期的壮士的风采。
   
那么鲁肃,究竟是什么时候离开临淮的?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吴书》上说"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这说明鲁肃离开临淮时,孙策不仅占据了江东,而且把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孙策是在汉献帝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占据江东的,既然江东已经"民富兵强,可以避害",说明孙策占领江东已经有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推测,鲁肃"初出临淮" 的时候,大约是在孙策占领江东之后的第三年,那年鲁肃26岁。
鲁肃出临淮以后,他有没有带领人马浩浩荡荡地直下江东呢?
   
事实上,鲁肃并没有带着兵马直下江东,他到达的第一站却是居巢。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这段记载说明,鲁肃率兵离开临淮,并没有直接去了江东,而是去了居巢,也就是今天安徽的巢湖。鲁肃去投奔的就是在袁术手下就任居巢县长的周瑜。为什么鲁肃他不去直接地投奔江东孙策,反而去投奔周瑜呢?鲁肃与周瑜,周瑜与孙策,他们之间究竟都有着怎样的特殊关系呢?
   
周瑜比鲁肃小3岁,出生在安徽庐江的舒县,现在靠近舒城县的那个地方,他与鲁肃故乡一南一北,一个在定远,一个在舒城,两人为什么有那么深的交情啊?这说起来,其实也与鲁肃喜欢大散资财、广交朋友的那种性格有关。《三国志·鲁肃传》里面记载:"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周瑜任居巢县长期间,曾经率领数百人马,经过鲁肃的家乡,拜访鲁肃,并且请求鲁肃援助他军粮。鲁肃是一个视钱物如粪土的人,当时他家有两仓粮食,每仓有三千石,鲁肃把手一指,赠你一仓,如何?周瑜从这件事里面,看出来,鲁肃绝非是凡夫俗子,于是乎,两人就定下了侨、札之分,侨、札是春秋时期的郑国的子产和吴国的季札。季札到郑国去做外交使节,遇到了当时在郑国当丞相的子产,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所以后来在中国的文化上就把一见如故,成为知己的朋友,称为侨、札之分。
   
因为鲁肃与周瑜关系密切,而居巢呢,又是从临淮到江东的必经之路,所以鲁肃想去江东,先来居巢,这就很顺理成章了。但是周瑜也毕竟是在袁术手下做官呀,你怎么会离开袁术统治的临淮,反而又来到还是袁术统治的居巢呢?这必须要从周瑜与孙策的那种特殊的关系说起。
   
当年,孙坚起兵讨伐董卓,举家迁移到庐江的舒县,与周瑜做了邻居。孙坚的长子孙策与周瑜同龄,一样大,所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周瑜把他家路南边的大宅院赠送给孙策居住,并且登堂拜见孙策母亲,行后辈礼节,两家的日用品也是互通有无。孙坚死后,孙策带领兵马渡长江而向江东,而周瑜又率兵迎接孙策。这时孙策他派周瑜到曲阿去,就是今天江苏省丹阳,到曲阿去。协助你的叔父来镇守曲阿。周瑜去了,可是周瑜去的时候,袁术派了他的弟弟叫袁胤去做曲阿太守。周瑜的叔父丢官了,怎么办呢?那两个人只好回到了当时袁术所在的老巢寿春,也就是今天安徽的寿县。周瑜到了寿春以后,他发现袁术这个家伙平庸无能,跟着他终究都不可能成就大事,于是乎他就想借故离开寿春。因为居巢离江东很近,他要离开寿春投奔江东的孙策,居巢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点,于是乎他就向袁术请求去做居巢县长。周瑜在做居巢县长,正想过江东投奔孙策,这时鲁肃率领人马来奔居巢。于是二位英俊少年率领着人马,渡江南下。
  
上面叙述,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鲁肃大散钱财,广结人才,建立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培养了自己的社会亲和力;而他呢?好为奇计,讲武习兵,也锻炼了自己的文韬武略,这一切在心理上、人格魅力上和军事实践上,都为他后来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所以说,"初出临淮",是鲁肃走向人生辉煌,走向历史前台的一个序幕。那么,鲁肃到了东吴以后,有没有立刻地受到孙策的重用呢?请看下集"定居曲阿"
短片6青年鲁肃大散钱财,广结人才,好为奇计,讲武习兵,见天下大乱,遂率领兵马与好友周瑜一起,渡江南下,投奔江东,图谋发展。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英俊少年,他们对于人生的选择究竟是依据了怎样地判断?鲁肃,是否像周瑜一样,一到江东就受到吴主孙策委以重任了呢,在这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和磨难?

 

 鲁肃初出临淮之后,先去居巢投奔周瑜,然后与周瑜一起,率领队伍,浩浩荡荡南下江东。鲁肃到了江东,立即定居在当时还是孙策的根据地——曲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丹阳。这一年是汉献帝三年,当时周瑜24岁,鲁肃27岁。这可能给我们留下两个历史的疑问:第一,鲁肃、周瑜原来都在袁术的手下任县长,为什么二人都要离开袁术,投靠孙策呢?第二,鲁肃到了江东,是不是立刻地受到了孙策的器重而委以重任呢?
   
揭开第一个谜底,就必须从孙策与袁术的政治眼光、军事才能和用人方法上说起。而要揭开第二个谜底,又必须从鲁肃初到江东、定居曲阿的种种人生遭遇说起。
短片2:鲁肃、周瑜原来都在袁术的手下任职,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出身世家大族的袁术,而去投奔出身寒微、当时在江东刚刚站稳脚跟的孙策呢?这就不能不对袁术和孙策这二人,作出一番分析和交代。从鲁肃和周瑜对于袁术、孙策的选择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肃和周瑜那种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见识。那么,被鲁肃和周瑜弃之而去的袁术,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前面说到,从鲁肃和周瑜对于袁术、孙策的选择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肃和周瑜那种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见识。那么,被鲁肃和周瑜弃之而去的袁术,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袁术是何许人也?是一个出身于世家的、典型的纨绔子弟,这个人他外无用兵治国的谋略,偏偏又内藏篡汉称帝的野心。
   
袁术在政治上贪暴平庸。他不善于治理政事,占领南阳之后,他不懂得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反而生活糜烂、横征暴敛,弄得百姓叫苦连天,而那些有才华的人一个个都弃他而去。到了淮南的寿春以后,他竟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于建安二年称帝。你想一想,那个时候天下大乱,你袁术既不考虑安定百姓,扩大疆土来扩充自己的势力,反而他还做起了奢侈糜烂的小皇帝梦。结果是曹操大军一到,自己兵败身死,自己的女儿妻子后来都流落到江东的吴宫,成为别人赏玩的工具,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情。袁术他也不善于安抚部下,孙坚本来已投靠了袁术,可是袁术听说了孙坚有一块传国玉玺,他为了得到这一块传国玉玺,竟然把他自己部下孙坚的妻儿逮捕来作为人质。(孙策战死,而不)孙坚战死以后,孙策领兵,占据了江东,本来孙策与袁术是南北呼应,在军事上说可以构成一种犄角之势,但是又因为孙策写信劝袁术不要登基称帝,二人人反目成仇,断绝了与孙策的关系。你想这样贪得无厌而又昏庸无能之辈,怎么能够把你的终身托付给他,怎么能够跟着他成就大业呢?所以,我最赞成曹操的一句评价,曹操说  袁术是埋在坟墓中的枯骨,非常高明。
   
那么,孙策如何呢?孙策初到江东的时候,只有区区数百人马,孙坚战死以后,也只留给孙策一千多人马。就这么一点小家当,居然后来竟然干得轰轰烈烈。根据《江表传》记载,当初,孙策向袁术请求渡江,招募旧众,袁术认为,刘繇占据在曲阿,王朗又占据在会稽,你孙策就是到了江东,你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于是乎他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好啊,你去江东吧,答应了孙策请求。可是孙策呢?到了江东以后,南北转战,攻城掠地,所到皆平,迅速地占领了江东的会稽、丹杨、豫章、吴郡这些地方。他不仅平定了江东,而且他在南北转战中竟然将他的队伍扩编到了几万人,那些谋略之士都纷纷地来投靠他。终于,孙策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奠定了与天下争霸的东吴帝王基业。
   
孙策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崛起啊?主要原因的就在于六个字:得人心、善用人。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孙策治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他还给了老百姓一片宁静的生活环境;而孙策用人是兼听则明,使人尽其才,他也提供给人才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无论是文人、老百姓,凡是见到孙策的,都尽心地辅佐他,甚至愿意为他献出生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围绕着孙策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力量!而人心的向背,是乱世中成就大业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所以陈寿评价孙策,他说才可济世的英雄俊杰,勇是冠于世人的旷世奇才
   
孙策出生寒微,却终于平定江东奠立帝业,袁术出身世家,却终于兵败身死,基业丧尽。一昏一明,一庸一俊,这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贤君明主,一个是众叛亲离的昏庸暴君,所以,鲁肃、周瑜就毅然地离开世家大族的袁术,而投奔出身寒微的孙策。在人生的重大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见识!
鲁肃到了江东,定居曲阿。是不是立刻地受到孙策的器重而委以重任呢?也不是。《江表传》上说:肃渡江见策,策亦雅奇之。孙策很欣赏鲁肃的儒雅,并且也认为鲁肃是一个奇才,可是就不用他。

    孙策没有授给鲁肃任何一个官职,他既不重用鲁肃,又没有拒之于门外。这就让专程投效他而来的鲁肃感到处境十分尴尬。自古英雄多磨难!眼看着一同前来的周瑜受到诸多礼遇和重用,鲁肃到底是去是留呢?
   
刚才讲到,孙策没有授给鲁肃任何一个官职,他既不重用鲁肃,又没有拒之于门外。这就让专程投效他而来的鲁肃感到处境十分尴尬。眼看着一同前来的周瑜受到诸多礼遇和重用,鲁肃到底是去是留呢?

    而与鲁肃一起去江东的周瑜如何呢?周瑜与鲁肃的处境完全不同。上一集我们说过,孙策与周瑜是儿时好友,他对周瑜的人品、对周瑜的才能是了如指掌。所以,周瑜一到江东,孙策立刻亲自来迎接他,并且授给他一个建威中郎将的官职,给他二千步兵,五十骑兵。这家业比当初孙策起兵的还要多。而且他还为周瑜大造馆舍,赠赏无数。后来,孙策攻打荆州的时候,又任命周瑜做中护军,并且兼任江夏太守,周瑜随着孙策攻克了皖城,进军寻阳,大破了刘勋,征讨江夏,是东西征战,建立了卓著的功勋。特别让后代文人羡慕不已的一件事━━当时的江东有一位乔公有二个大美女——大乔、小乔,都有天姿国色。孙策自己娶大乔为妻,并且亲自牵线搭桥,把小乔嫁给周郎为妻。英雄美人,那是春风得意!所以引起了后代文人多少浪漫的想象。大文豪苏东坡他就写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那种艳羡的情感,浪漫的遐想,自己生不逢时的一份惆怅和失落,都包含在对周瑜英雄美人的追思之中。而鲁肃呢?定居于曲阿,既没有官职,又没有美人相伴。没有官职无法显现自己的出将入相之才。没有美人相伴,每到夜晚,是孤灯一盏,四壁清冷,难以入眠啊。于是乎,鲁肃就时时地在盘算,我怎么样离开东吴,另谋发展去。
   
鲁肃还真差一点儿就离开了东吴,如果鲁肃离开了东吴,就可能使孙策、孙权与这位具有出将入相之才的人物失之交臂。那三国的历史就可能改变了个模样了。当然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我们说,很有趣——历史它常常正是在一些偶然的小插曲中显现出他的那种饶有趣味的戏剧性。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拿鲁肃与周瑜加以比较?因为鲁肃的人生命运的转折,总是与周瑜息息相关。不仅鲁肃的人生抉择——从居巢来奔东吴与周瑜有关,而且鲁肃到了江东后去留的选择,也与周瑜有关;鲁肃后来的人生命运的根本改变更与周瑜有关。鲁肃在临淮与周瑜偶然相逢,俩个人成为莫逆之交,而鲁肃一生的命运竟然系于一个好朋友的身上,所以中国人欣赏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其中真是蕴含着无限深刻的人生启示。

   
当初,鲁肃辞去了县长,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裕的生活,率兵离开临淮,来到居巢,又随着周瑜南下东吴,态度何其坚决!现在他面对冷遇,又要选择黯然离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机缘,使得鲁肃动了离开东吴的念头?
   
当初,鲁肃辞去了县长,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裕的生活,率兵离开临淮,来到居巢,又随着周瑜南下东吴,态度何其坚决!现在他面对冷遇,又要选择黯然离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机缘,使得鲁肃动了离开东吴的念头?
   
鲁肃所以投奔东吴,是因为他认为孙策是一位礼贤下士的贤主明君,必然会给自己提供一方施展才能的空间。可是真是见到了孙策呢,孙策仅仅是雅奇之而已。那么,是不是孙策和鲁肃都缺少眼光,一个不善于选择明主,一个不善于识别英才呢?也不能这样说。因为孙策,他对鲁肃不像对周瑜,他不了解啊。他对他的才能、人品都不了解啊,但是不管怎么说,周瑜这个时候的事业是如同烹油着锦,蒸蒸日上;而爱情上呢,他又有红颜知己,琴瑟和谐。鲁肃呢?被冷落在一边,功名洞房两无成。我们可以想像,当时鲁肃的那种心境是多么的苍凉!
   
恰在这个时候,鲁肃的家庭发生了一个不意的变故——祖母去世了。前面我们说过,鲁肃早年丧父,是依赖他祖母把他抚养成人的,养育之恩没有报答,如今祖母就离他而去,鲁肃内心悲痛欲绝,回去为祖母送葬心急如焚,这是不言而喻的。于是鲁肃就急急忙忙地从曲阿赶回自己故乡临淮,为祖母奔丧。正在鲁肃奔丧期间,又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差一点就把鲁肃的人生的航向彻底的转了一个弯。
  
   
鲁肃幼年有一个好朋友,叫刘子扬,刘子扬了解到鲁肃在东吴的处境非常的尴尬,于是就给鲁肃写了一封信,他说现在天下混乱,豪杰蜂涌而起,凭着你的风华和才能,特别适宜于在这个时代里边生存。而家乡的附近巢湖,有一个人叫做郑宝,拥有上万兵马,看他的发展趋势,还能够广集人马,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呢,他说巢湖土地肥沃,庐江、长江这地盘的人纷纷的都投靠郑报,机不可失,你赶快来投奔他去。正处在进退维谷的鲁肃,接到了好友的书信,怦然心动,没有多加思索,立刻答应了刘子扬的这个劝说。
   
这郑宝是何许人也?郑宝是活动于巢湖一带的一条绿林好汉,他勇猛果敢,才力过人,所以占山为王,成为一方霸主。我们经常讲到的绿林好汉是一个褒义词,实际上就是强盗。后来这个郑宝想驱使百姓跟着自己到江东去。因为这个人平时军纪不严,他部队的给养靠什么?靠掠夺老百姓的财物,你说老百姓怎么可能听他的话呢?于是郑宝想了个主意,当时巢湖那个地方有一个豪门大族,叫做刘晔,他想借刘晔的威望,让刘晔号令百姓,跟随自己。偏偏这个刘晔呢,平时不仅看不起,而且非常地憎恨郑宝,是危害一方,他早就想除掉他,这个时候,正好曹操派使者到巢湖来视察,他就请郑宝去赴宴,在席间把郑宝给杀了。把郑宝的那些人马通通地都归于庐州大守刘勋。这个刘勋后来又被孙策所打败了,率着残兵败将投奔了曹操,这是后话。鲁肃本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却是因为自己处境艰难,而病急乱投医。这一段鲁肃人生的小插曲,它启发我们:人生在处境非常窘迫时候,你要抉择人生的去向,必须理性、谨慎,切忌病急乱投医,不然的话,就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不管怎么说,鲁肃已经答应了刘子扬的劝说,在家乡临淮,葬罢了祖母,守孝结束之后,他就准备回到曲阿,打点行装,然后投靠郑宝去。

    为什么后来鲁肃又没有离开东吴?没有去投靠郑宝呢?这件事说起来仍然与周瑜有关。是周瑜做的一件事,说的一段话,改变了鲁肃又一次的人生抉择。究竟是周瑜做的哪一件事和他说的哪一段话,改变了鲁肃的人生选择呢?

   周瑜做的第一件事,是将鲁肃母亲从曲阿接到了吴郡。鲁肃初到东吴,我们前面说定居曲阿。当时周瑜先是住在牛渚,与庐江隔江相望;后来又领军镇守巴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战死了,周瑜率兵到吴郡来奔丧,就留在了吴郡,他是以中护军(军事长官)的职务与长史(三公辅佐)张昭共同协助孙权来治理政事。这个时候,鲁肃正在家乡临淮为他的祖母守孝。周瑜在吴郡安定之后,就马上把鲁肃的母亲接去了。为什么他要把鲁肃母亲从曲阿接到吴郡啊?因为吴郡是当时东吴政权的大本营,是东吴政权的核心。既然将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那么鲁肃回到了江东,必然要来吴郡。这样,就使鲁肃很自然地由东吴的政治边缘地带而顺理成章地进入东吴政权的中心。我们说周郎对朋友真是用心良苦啊。实践证明,鲁肃进入到东吴政权中心以后,确实是他走向辉煌人生的最关键的一步。
   
  
周瑜说了哪一段话呢?就是他劝说鲁肃留在东吴,辅佐吴主共成帝业。前面我们说过,鲁肃为祖母守孝结束以后,回到曲阿,准备打点行装,北投郑宝。可是,当他回到曲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母亲已经被周郎接到了吴郡,于是乎他又匆匆忙忙地从曲阿赶到吴郡,拜见周瑜。一番寒暄之后,鲁肃就把刘子扬的信,以及自己准备离开东吴的想法,统统告诉了周瑜。周瑜一听,大吃一惊,他心里暗暗地想道,当初你鲁肃初出临淮的时候,你才离开袁术的那个虎穴,你现在怎么能够又投进郑宝的狼窝里边呢?于是乎周瑜就语重心长地对鲁肃说了一段话,他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周瑜意思是什么?他说:现在的这个时代,就象汉代马援回答光武皇帝时说的那一段话一样,不仅仅是君主选用大臣,大臣也同样选择明君啊。他的言外之意是,你一旦选择了昏庸无能的主人,你有才不得施展,必然是抱恨终身。他还接着说,现在吴主能够亲贤能,重视俊杰,广求天下奇异之才,而且上承天意,下合时势,将来必然能够代汉自立,建立帝业。他讲,这不正是你飞黄腾达、施展才华的大好时光!你怎么能离去呢?你千万不能够留心刘子扬的那些话。我们说周郎的这些话,真是说得情真意切,而且也给鲁肃未来的发展勾画了一个蓝图。所以鲁肃这时如大梦初醒,终于打消了离开东吴的念头。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看到,鲁肃满怀希望,投奔江东孙策,并且定居曲阿,可是后来又遭遇到意想不到的人生挫折,一下子使他跌入到人生的谷底。而周瑜呢,将鲁肃母亲接到吴郡,把鲁肃带入到东吴政权的权力核心;是周瑜的一席长谈,改变了鲁肃的人生选择,成为鲁肃人生命运的又一次转折点。那么,鲁肃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转折?鲁肃又是如何向吴主展示自己风采的?

 鲁肃准备离开东吴,周瑜与他一席长谈,打消了他离开的念头。这个时候,周瑜和张昭都成为协助孙权处理政事的左膀右臂。也就是说,周瑜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东吴的核心决策阶层,所以周瑜对鲁肃说了一句非常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表面上说,我刚刚到这里来,你千万不要听信刘子扬的话呀。实际上周郎是在暗示鲁肃,你不要着急嘛,我刚刚到这里,才进入权力的中心,一瞅准了机会,我一定会推荐你的。
   
后来,周瑜果然向孙权推荐了鲁肃。《三国志·鲁肃传》上面记载: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周瑜的这一段话,他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说鲁肃是难得的辅佐您的人才呀,不能够让他离去。第二是说,你应该广求鲁肃这一类的人才,你才能够成就大业。潜台词一个核心,应该重用鲁肃。
   
在周瑜举荐之后,孙权立即召见了鲁肃,于是鲁肃才真正的进入到东吴最高统治者的视线之内。鲁肃呢,每一次与孙权交谈,都非常的投机,孙权不禁对鲁肃产生了怜爱之心。    
   
但是鲁肃真正的人生转折,是在一次与孙权合榻对饮、纵论天下大势之后,才使他的才能牛刀小试,令孙权刮目相看。
   
这次谈话,他为孙权分析了天下形势的发展趋向,勾画了东吴发展的政治蓝图,从而震撼了孙权的心灵,受到了孙权的器重和信任。也正是这一次纵论天下,向历史展示了一位新生代的政治家的形象,使鲁肃从历史的幕后开始走向了历史的前台,从人生的低谷开始走向了人生的辉煌。

   
在好友周瑜的郑重推荐下,鲁肃终于进入吴主孙权的视线,他的命运即将发生戏剧化的转折。那么,面对孙权,鲁肃是如何纵论天下的呢?他为吴主孙权,勾画了什么样的未来发展的蓝图呢?
   
刚才说到,在好友周瑜的郑重推荐下,鲁肃终于进入吴主孙权的视线,他的命运即将发生戏剧化的转折。那么,面对孙权,鲁肃是如何纵论天下的呢?他为吴主孙权,勾画了什么样的未来发展的蓝图呢?有一次,孙权召见诸位谋事大臣,会见结束以后,各位谋事大臣纷纷的告退,孙权唯独示意鲁肃留下来。鲁肃留下以后,就随着孙权回到了后宫中。刚刚坐下,孙权就命令那些侍从们,安排了一桌非常精美的佳肴,并且将他的坐榻移到了鲁肃的对面,二人对饮,相对饮酒。这就是著名的合榻对饮的故事。诸位注意,古代的君主与谋臣饮酒的时候,一般都是君主坐北面南,大臣分坐两边,孙权为什么和鲁肃是合榻对饮?是不是政治家在作秀啊?其实不是的,既是他为谈话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也说明在这个时候,鲁肃与孙权的关系已经是非同一般了。所以,在合榻对饮的时候,鲁肃才可能把自己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对东吴未来的发展蓝图,是推心置腹地、一股脑儿地交给孙权。
   
鲁肃究竟说了什么?对历史的进程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必须细细地来品味,才能够解开其中包含的深厚的历史意义。
   
话说孙权与鲁肃合榻对饮,他心下思衬:公瑾是个人中之龙,如此郑重地推荐鲁肃,那鲁肃一定是一个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今天我要来看一看他有何良策,辅佐我成就大业?于是他对着鲁肃耳边轻轻地说,现在汉朝王室,已经像大厦将倾一般,四方的诸侯起兵,天下是纷纷扰扰,我继承了父兄的遗业,希望能够做一个象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诸侯,建立功业,辅佐王室。先生您有何良谋,可以辅佐我成就大业啊?
   
   
鲁肃一听,心下一惊,这小主人雄才大略果然了得!何以见得啊?你说,他要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齐桓公、晋文公是何人?这二个人都是春秋时代的诸侯霸主;他们早年都流亡国外,回国继位以后,都任用贤才、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做了所有诸侯的主人。但这二个人有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特点,就是他们平定天下,称霸诸侯,都还尊崇周天子,从而成为后人向往的诸侯典型。孙权以齐桓公、晋文公自比,他就明白告诉了鲁肃,我的政治理想是:任用贤才,称霸诸侯,匡复汉朝王室。
   
但是,鲁肃转而一想,吴主的理想只是想做一方诸侯,在我看来,这眼光未免还是短浅了一点,应该加以修正。于是鲁肃就从容地对孙权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势。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限,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为什么我们不厌其烦的引用这么长的一段史料啊?
   
鲁肃的这一段话里面,他说了三个要点:
   
第一,他比较了汉初历史与当今历史的相同点。他指出,当年汉高祖刘邦本来他也只想称霸诸侯来匡扶楚义帝,(就是项刘起兵以后树立的一个傀儡皇帝)可是因为项羽杀了义帝,使刘邦要做齐桓公、要做晋文公而不可得也,他不得已才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朝的基业。今天的曹操,就如当年的项羽。主公啊,您要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霸业,您要匡复汉朝的王室,这可以实现吗?
   
第二,他分析了当今天下大势的发展趋势,他说明,汉朝王室已经衰落了、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最终被消灭。我为将军您谋划的话,应该顺应三国鼎立的大势,立足江东,伺机夺取天下。    
  
第三,鲁肃他为孙权构画了一幅未来发展的政治蓝图。他认为,将军现在你已经有了鼎盛的气象,千万不能够妄自菲薄啊。为什么呢?虽然曹操称雄北方,但是北方现在是诸侯纷争,正处在多事之秋,所以他暂时还腾不出手来,率兵东进。您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先消灭黄祖,打垮刘表,占据整个江东地盘,凭借着长江天险,建国家,称帝号(可以当皇帝啊),然后你再想着去夺取天下来建立像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大业!
   
鲁肃的这一段话可以说,那真是惊天动地之语啊!为什么?因为鲁肃论天下大势,(他)高屋建瓴,从根本上动摇了孙权的政治理想,改变了东吴历史的发展走向,影响了三国政治格局的形成虽然,当时孙权口头上也还说,他讲我现在只是占据江东这一方,希望以此来辅佐汉室,先生啊,你说的我无法实现啊。孙权讲的是真的吗?不。从二件小事上已经说明鲁肃实际上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孙权的政治理想。哪两个细节?
   
第一细节是:鲁肃死了以后,孙权不做了皇帝吗。孙权登基称帝的那一天,他还回过头来,深情地对着他公卿大臣们说,他说:从前子敬曾经和我谈起建国称帝,真是明白天下的大势啊!做皇帝了,没有忘记鲁肃啊,称赞他当时明白天下大势。这是第一个细节。第二个细节,他曾经评价说,他讲:公瑾从前邀请子敬来到江东,我与他合榻对饮,他谈到东吴建立帝王之业,这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鲁肃的这次谈话,对孙权建立帝业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新生代政治家刘运好教授认为,合榻对饮,纵论天下,鲁肃为我们展示的是新生代政治家的风采。在这里,刘运好教授提出新生代政治家这一崭新概念,他的确切内涵和特点是什么?三国时代涌现的一批新生代政治家,他们对当时的政局和其后的历史进程,又产生了什么样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前面说到,鲁肃与吴主孙权合榻对饮,纵论天下,鲁肃为我们展示的是新生代政治家的风采。在这里,刘运好教授提出新生代政治家这一崭新概念,他的确切内涵和特点是什么?三国时代涌现的一批新生代政治家,他们对当时的政局和其后的历史进程,又产生了什么样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就必须从当时政治人物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目标说起。
如果我们从从政治态度,从政治目标来进行考察的话,当时的那些政治人物,我们可以把他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守派政治家;一类是新生代政治家。
   
保守派政治家,是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目标是什么呢?八个字:扫清天下,恢复汉室。上面我们说过,孙权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来称霸天下,尊崇王室。刘备呢?人称刘皇叔,他时时刻刻地都以汉王朝皇族正统自居,他口口声声地就是要恢复汉王朝。我们说,即使是生前和死后都被别人误解为汉贼的曹操,大家都讲曹操是汉贼嘛,实际上曹操何曾说过半句要废除汉室的话?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里面一再声称为国家讨贼立功,是我的志向,而我现在是身为宰相,已是大喜过望了。维护汉王朝的大一统,是这一批政治家的基本的政治理念。
   
新生代政治家,他们不一样。新生代的政治家以鲁肃、诸葛亮为代表。他们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汉王朝的衰亡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三国鼎立的割据政权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政治格局。因此,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一旦时机成熟,建国称帝,然后再图谋统一天下。所以鲁肃合榻对饮时,他提出四个字鼎足江东。注意这个鼎足江东”“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诸葛亮《隆中对》他也劝刘备要先夺取荆州,然后再夺取西川建立国家,形成鼎足之势。这以后才可以司机夺取中原。两个人不谋而合吧?
  
新生代政治家,他们具有更为开阔的政治胸襟、更为开阔的政治眼光,他们不再是抱守残缺,因而新生代政治家更具有历史发展的预见性。因此,鲁肃合榻对饮、纵论天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二人是前后呼应,我们可以说《隆中对》与鲁肃的纵论天下,就像晴空中两声惊雷,他不仅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和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而且也将他们俩人作为新生代政治家的形象铸造在历史的画卷之中了。我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鲁肃的纵论天下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整整早了七年。因此他的历史意义,那又肯定是在诸葛之上。非常可惜的是,像鲁肃这样的一代政治明星,因为文学家的歪曲描写,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土之中。

   
鲁肃与孙权合榻对饮、纵论天下之后,充分展示了他新生代政治家的风采。虽然鲁肃并没有立刻身居要职,但是他却取得了吴主孙权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了孙权的心腹谋士。此时,孙权对鲁肃的宠爱超过东吴其他谋士和大臣,这就引起了一位东吴三代老臣的不满,以至于经常针对鲁肃进行谗言诽谤。   
   
鲁肃在受到孙权的信任和器重之后,有一个人看得很不顺眼,这人是谁呢?张昭也!《三国志·鲁肃传》里边记载这样一段话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你看一看,张昭从两面来夹击鲁肃。在众人面前,他常常诽谤鲁肃不能够谦逊地对待他的部下。在孙权面前,又常常说他年轻虑事不周密,不可以托以大事。
   
为什么张昭要在谋士大臣中说鲁肃坏话,而且又时时地在孙权的面前打鲁肃的小报告呢?这个我们必须要从张昭与鲁肃的那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来说起。   
   
张昭这个人是彭城人,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市,鲁肃是临淮东城人,这两个地方,当时都属于徐州辖地。他们俩人投奔江东,首先都想什么?都想在东吴政权中站稳脚跟,最大限度地来分享东吴政权给他们的政治利益。张昭比鲁肃早到东吴,他是孙策最为宠信的一个谋士,成为东吴政权里边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孙策他曾经把张昭比喻成春秋时代著名的宰相管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昭在东吴地位的重要。孙策死后,孙权开始主持政权了,他先是将周瑜引入到最高的决策层里边来,然后这个鲁肃又有后来居上之势。诸位,你想一想,当年张昭的一块奶酪现在要被切分成三份,(你讲)怎么能够不引起张昭内心的恐慌呢?因为周瑜与孙策的(那种)特殊的关系,这两个人历史的渊源非常的深厚,张昭是没有办法扳倒周瑜的。于是乎这个气量狭小的家伙他就只能够拿鲁肃开刀了。他想,一旦挤走了这位后辈小生,我就可以多分得一块奶酪了!

   
鲁肃与孙权合榻对饮,纵论天下之势,他率先提出了天下三分的政治理论,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整整早了七年。鲁肃对于东吴未来发展蓝图的勾画,也深深触动了吴主孙权,从此孙权对他器重有加,鲁肃在东吴政权里成为一名举足轻重的谋臣。尽管东吴三代老臣张昭,三番五次对鲁肃进行谗言诽谤,却没有丝毫动摇鲁肃在孙权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安徽师范大学刘运好教授,将为您分析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刚才说到,东吴三代老臣张昭,三番五次对鲁肃进行谗言诽谤,却没有丝毫动摇鲁肃在孙权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安徽师范大学刘运好教授,将为您分析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孙权不仅没有听信张昭的小人之言,反而随着他与鲁肃相知日深,与鲁肃的情感也越来越深厚,也越来越尊重鲁肃,并且常常赏赐鲁肃母亲衣服、窗帘、蚊帐,以及其他的生活日用品,家具和杂物等等是一应俱全。他等于是把鲁肃的家,从临淮搬到了东吴。使鲁肃又重新过起了像在家乡临淮那样非常优裕的生活。    
   
我们可能疑问,张昭的谗言,孙权为什么没有听信?这必须从东吴政权与世家大族和庶族地主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说起。我们顺便讲一下,世家大族就是历代做官的,老子省长、儿子又是省长,到了孙子还是省长,这就是世家大族。那个庶族地主呢?你哪怕是暴发户,你现在有了五千万,你家里边没有人做官的,你依然是属于庶族地主,那时候当然没有资本家,是属于庶族地主。你鲁肃粮食再多,你还是小地主。
   
孙氏他原来是江东的世家大族,孙策之所以能够在江东建立基业,他主要是依靠当时的吴、顾、张、陆这四大家族,所以这与曹操不一样。曹操掌政他不是依赖世家大族的。因为世家大族社会的根基非常的深厚,社会的影响非常的广泛。对于雄才大略孙权来说,他要立足江东,建立帝业,他必然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后来人们对曹丕的实行九品中正制糊涂了。怎么他跟他老子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啊?他不知道,那正是为他做皇帝打开了一条通道。对孙权来说,要立足江东、建立帝业,必然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但是世家大族是一棵老树,缺少生命力;庶族地主是一株新苗,他是生机勃勃。世家大族,他特别重视既得的利益所以在精神生命上,他缺少庶族地主的锐意进取;他重视家族利益因此他在政治眼光上,他就缺少庶族地主的高瞻远瞩。对于孙权来说,你要创造一个新的政权,既要借助于世家大族的社会根基、社会影响,你又必须吸取庶族地主的精神生命、政治眼光。  
   
张昭尽管他是鲁南的世家大族,徐州的,但是他与江东张氏属于同宗,渊源关系非常深厚,鲁肃仅仅是皖东的一个小土财主。你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一个问题,明白了什么呢?也就明白了,孙权为什么既不听信张昭谗言,对鲁肃尊宠有加;他又没有立刻重用鲁肃。他这不是矛盾吗?他啊,也就是孙权啊,他要在世家大族和庶族地主之间寻找一个政治上的平衡点。   
   
合榻对饮,纵论天下,鲁肃所勾画的东吴未来发展的政治蓝图,在骨子里边影响了孙权原先的政治理想,影响了东吴基本的政治走向,所以我们说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都是影响了三国历史的进程。
   
虽然合榻对饮以后,并没有使鲁肃一下身居要职,但是从此以后,鲁肃真正地走进了东吴政治权力的核心,为他实行联吴抗曹的外交策略,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可能。

 

 鲁肃出使荆州阻止了刘备南下,建立了孙刘联盟;后来呢,刘备移兵夏口,曹操大兵压境,诸葛亮又出使柴桑,智激孙权,加强了孙刘联盟。这一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鲁肃37岁,诸葛亮29岁。在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他不仅展示了鲁肃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风采,特别展示了鲁肃作为外交家的另一面的风采。而赤壁之战呢?又鲁肃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缘,让我们看到了鲁肃作为一名军事家的军事谋略。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老谋深算,智慧过人的曹操被一群青年打得落花流水,这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所以我们讲这个战争结局富有戏剧性,战争的过程呢它也富有戏剧性,为什么呢?三国的精英人物几乎都在这一次战役中一个个粉墨登场。

   
那么,在这一场战役的前前后后,鲁肃究竟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出使荆州,他从容斡旋,促成了孙刘联盟;返回柴桑,他又将要面对东吴内部怎样的危局?
前面说到,出使荆州,鲁肃从容斡旋,促成了孙刘联盟;返回柴桑后,他又将要立刻面对东吴内部怎样的危局呢?
   
当鲁肃回到柴桑复命的时候,正巧曹操派了使者下了战书: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曹操说,我奉天子之命,来讨伐罪逆,所以我大军南下的时候,那刘琮是束手投降。现在我率领水陆军八十万,要与你与将军你决一雌雄。(他讲会猎、打猎是一种外交辞令。)于是这个时候,孙权就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将曹操战书让左右的人传阅,那些大臣谋士看了曹操战书以后,无不大惊失色。根据史书记载,其实就连当时那位雄才大略的孙权,也内心十分恐惧。我们可以说是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当时张昭高谈阔论,列了三条理由,力主投降曹操。他说:第一,曹操借天子之命,征伐天下,如果我们现在要迎战曹操得话,名不正理不顺。第二,我军抵御曹操,唯有长江天险可以依凭,现在呢?曹操已经与我共同拥有了长江天险,我们也已无天险可依。第三,曹操本是虎狼之臣,生性残暴,现在又得刘表的水军,那简直是如虎添翼,敌众我寡,不可与之抗拒,他认为战则必败。因此他劝孙权不如迎之。其他大臣谋士,都是附和于张昭。主和派已经占了上风,眼见得江东的江山就难保了,而孙刘的联盟呢?也即将瓦解了,形势非常的危急。
   
就在张昭高谈阔论,力主投降曹操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一言不发。这是谁呀?鲁肃。正在这个时候,孙权起身小解,上厕所。(起身小解,)鲁肃(呢,)赶忙追到屋檐下,孙权呢,也知道鲁肃在想什么。于是,他就紧紧地握着鲁肃的手说,爱卿你有何话要说?鲁肃从容答道: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三国志·鲁肃传》)
   
鲁肃就单刀直入地告诫孙权(,他说):刚才,我看哪些人的话,都是误导将军您的啊,这些人都不能够成就大业。为什么呢?他说: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而将军您呢,就不能够投降曹操。我鲁肃要投降了曹操,曹操还要把我放回到家乡中,让他们给我评定个名位,我还能够有一官半职,还可以带着随从,乘着小车与读书人交往,如果(历届)升官的话,说不定我还能做到州郡太守。现在将军您要是投降曹操,(你)何处安身立命啊!鲁肃的意思很明显,那些公卿大臣,是各为自己的妻儿,没有人为将军您考虑啊。所以他劝孙权早定大计,千万不要采纳众人的建议。
   
(我们说,)鲁肃说得是情真意切,句句都落在了孙权的心坎上,使孙权是茅塞顿开,因此他不禁喟然长叹,说:众人的建议,让我非常的失望。现在你拓展了我的大业,所以说正合我心呀。
 
   
曹操八十万大军压境,东吴朝野上下降声一片,鲁肃秉承当年合榻对饮、纵论天下时所提出的鼎足江东战略,单刀直入地告诫孙权,万勿采纳众人意见,使其恍然大悟。但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确是非常悬殊,迎战,风险太大;投降,江东基业毁于一旦,这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鲁肃为了坚定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和取得胜利的信心,于是推荐了他一生的知己周瑜,来担当抗曹大任。
前面说到,鲁肃为了坚定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和取得胜利的信心,于是推荐了他一生的知己周瑜,来担当抗曹大任。那么,此时的周瑜,他在干什么呢?
   
当时周瑜任在干什么呢?当时的周瑜他任前部大都督,正是受孙权之命,驻守鄱阳。鲁肃呢,就向孙权建议,你马上召回周瑜,商量迎击曹操的大计。于是孙权就立即派人,令周瑜火速赶回柴桑议事。当时,当周瑜回到柴桑时,立即地去拜见孙权,周瑜的一番话说得孙权是信心倍增。周瑜说了一些什么呢?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周瑜说: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三国志·周瑜传》)
   
将军雄才大略,拥兵江东,已历三世,基业深厚,如今是兵精粮足,英雄效力,而且幅员辽阔,战略的回旋余地大。你怎么能够投降曹操?现在曹操自己是上门送死,所以我们不能够失去这样的一个大好时机呀!
   
(周瑜的意思,意思是正是为王朝除去逆贼横行天下这样的一个大好时机呀!他)接下来,周瑜又为孙权分析了曹军存在的四个大隐患。哪四大隐患韩遂、马超割据关西,是曹军的後方威胁,这是一。曹军不习水战,弃鞍马而改用舟船,实际上是弃其长而用其短,这是二。现在正值隆冬季节,曹军战马又缺少草料,必然削弱他的战斗力,这是三。士兵生长于中原,长途跋涉于这个江湖之间,必然疾病丛生,这是四。有这四大隐患,曹操竟冒然进军,这是兵家之大忌。所以周瑜非常自信地说: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消灭曹操就在今日,只要你给我三万兵马,我自为你破敌了。周瑜对敌我双方军事态势的分析,应该讲是深入骨髓,他完全打消了孙权的顾虑,坚定了他的抗操的决心。于是孙权慷慨激昂地说:我与老贼,势不两立!拔出剑来,地将书案砍去一角,有谁再议论投降曹操的,就以这个书案相同。”——那就是杀头。
    
根据《江表传》记载,当天夜里,周瑜再一次求见孙权。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数量进一步分析了曹军)数量的虚实,军心的向背,士气的盛衰,他明确地说,你要给我精兵五万,就足以破敌了。这个时候孙权拍着周瑜肩膀,他说:张昭等人,各顾妻儿,挟带私心,唯独爱卿您和鲁肃是与我同心,上帝是派你们两位来辅佐我啊。”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一封战书,极尽恐吓之词,东吴上下降声一片。鲁肃、周瑜洞察形势、分析利弊,先后向吴主孙权晓以利害,与此同时,刘备也派遣诸葛亮出使柴桑、智激孙权,三股力量促使孙权痛下决心,北拒曹操。那么在这三位三国精英人物当中,究竟是谁最先提出北拒曹操战略?刘运好教授将为您分析史料、揭晓谜底。
   
主张北拒曹操的战略,到底是哪个人先提出来呢?《三国志·鲁肃传》与《周瑜传》的记载也有矛盾。前面说过,《鲁肃传》的记载上面讲的很清楚是:张昭力主投降,是鲁肃乘着孙权小解的时候,追到屋下,向孙权陈述北拒曹操的主张(陈述北拒曹操的主张)。(那从)这个记载我们看得很清楚,主张北拒曹操,谁先提出的?鲁肃。但是《周瑜传》里面的记载,他说,孙权收到了曹操的战书,会见大臣谋士,商量对策,张昭主和,周瑜当面地驳斥张昭,(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又是(谁先提的?)周瑜先提出来的。到底是谁先提出的?
   
裴松之注《三国志》说得非常明确,他说:臣松之以为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于时周瑜使鄱阳,肃劝权呼瑜。瑜使鄱阳还,但与肃案同,故能共成大勋。本传(指《周瑜传》)直云,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瑜摆拨众人之说,独言抗拒之计,了不云肃先有谋,殆为攘肃之善也。裴松之说,鲁肃首先提出了北拒曹操的战略,这个时候,周瑜还在鄱阳那儿出使呢。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裴松之的那个考证,他就说明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就是北拒曹操战略是由鲁肃首先提出来的。之所以在《周瑜传》没有提出是鲁肃第一个提出来的。简直就是埋没鲁肃的功劳啊。
   
那么,诸葛亮智激孙权与鲁肃劝说孙权联刘抗曹,这两件事又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这个史书记载也有矛盾。《资治通鉴》记载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这段史料明确地说,鲁肃是与诸葛亮一起回到柴桑的,那么智激周瑜,定下孙刘结盟、北拒曹操的大计。应该是谁呢?诸葛亮。这是司马光的看法,就是司马光认为北拒曹操这样的大计首先是诸葛亮提出来的。
   
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不是的。根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会见刘备,定下孙刘联盟,地点在哪儿?前面我们说过当阳长坂坡。(鲁肃呢?)诸葛亮呢,出使柴桑,是刘备已经移兵夏口之后的事。那这就说明了。第一、诸葛亮与鲁肃并没有同行;第二、诸葛亮出使东吴是在鲁肃从长坂坡离开回吴国之后。为什么我们要说这个问题?(那就是)实际上主张北拒曹操的第一人是鲁肃。因此整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鲁肃首先劝说孙权,(确定联刘抗曹的大略,就是)确定联刘抗曹的基本战略。中间又插进去一件事,诸葛亮智激孙权,最后是周瑜从鄱阳回到柴桑协助孙权确定破敌方略。以后,孙刘联盟才正式形成,所以孙权调兵遣将,与刘备合兵,共拒曹军,赤壁之战正式开始。
所以这三者的顺序是:鲁肃在前,诸葛亮智激孙权在第二,就是周瑜在第三。
短片5:赤壁大战的胜利,东吴方面究竟是谁居功至伟?作为东吴水军第三号人物的鲁肃,为何在班师柴桑时却受到吴主孙权的最高礼遇?刘运好教授透过史籍的确凿记载,推想鲁肃曾经亲历的赤壁风云。
重放短片5:赤壁大战的胜利,东吴方面究竟是谁居功至伟?作为东吴水军第三号人物的鲁肃,为何在班师柴桑时却受到吴主孙权的最高礼遇?刘运好教授透过史籍的确凿记载,推想鲁肃曾经亲历的赤壁风云。
   
在赤壁之战中,这鲁肃到底是什么职务啊?《三国志·鲁肃传》上面只记了一句话:孙权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而根据《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任命了两名大将:就是周瑜、程普为左右大都督。鲁肃呢?仅仅是任赞军校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赞军校尉实际上它的职务很重要,仅次于将军,是属于三军参谋总长这样的一个性质。他虽然是位在周瑜和程普之下,但是职务确是非常的重要。你像我们看辽沈战役(一样),那就是相当于刘亚楼的那个角色。我们可以想象,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火烧曹军,从中必然有鲁肃的军事战术思想。
   
这个推测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这就是我们第二个要讲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对鲁肃的礼遇来得到印证。我们说,赤壁之战的一场大火烧灭了曹操的统一南方的政治理想,也烧灭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梦想。它成为三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派曹仁把守江陵,派徐晃把守襄阳,自己率着残兵败将回到北方。这时,鲁肃是第一个回到柴桑的。鲁肃回到柴桑受到了什么样的礼遇呢?孙权召集诸位将领,来迎接鲁肃。而鲁肃进入宫中,就要施礼(的时候,孙权马上站起身来,向鲁肃施礼,这是给鲁肃最高的一个礼遇。连周瑜和程普都没有享受到这样的一个礼遇。从这个结局来看,我们可以推想。鲁肃在赤壁之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赤壁之战是在荆州拉开了序幕,而赤壁之战也在荆州落下了帷幕;孙刘联盟始于荆州,孙刘联盟的分裂也起于荆州,纵观历史,有时就是一场闹剧。为什么孙刘联盟后来又因为荆州而反目成仇呢?鲁肃后来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究竟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请看下集《风云荆州》。
短片6:鲁肃出使荆州归来,立刻卷入东吴内部的主降、主战之争。鲁肃力主孙刘联盟、北拒曹操,并且晓以利害,左右了孙权的最终决策;赤壁战役中,鲁肃助划方略,立下奇功,班师柴桑之时竟受到吴主孙权的最高礼遇。不料赤壁战后,孙刘两家围绕荆州的借与还,几度剑拔弩张、风云再起,鲁肃为了维护大局,却受到了一个天大的历史冤屈

 赤壁之战后,那么孙刘如何来瓜分荆州呢?这是双方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但是在开始的时候,这个问题还被掩盖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曹军)因为曹操率军北还,他留下了曹仁来镇守江陵,留下了徐晃镇守襄阳。当时的荆州地盘,还并没有完全地属于孙刘联军所有,所以瓜分荆州的矛盾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到了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仁被打败了,率兵退出了江陵。这个时候曹操的势力才完全地退出了荆州,而这个时候呢,刘备的势力迅速地扩充了。原来刘备是住在公安。由于他兵马的迅速扩张,公安的地方已经无法容纳他的兵马了。于是乎,他就向孙权借荆州,在鲁肃的斡旋之下,孙权答应了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后,孙刘的联盟,它的分分合合都是围绕着荆州而展开的。我们看《三国演义》中,鲁肃的忠厚无能,鲁肃的善良懦弱,就是在借荆州这个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的充分。而且后来人们一直认为把荆州借给刘备是鲁肃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甚至连对鲁肃尊崇备至的孙权,他也认为:劝我把土地借给刘玄德,就是鲁肃的一大失误。

    那么,鲁肃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情形下,劝说孙权把荆州暂时借给刘备的呢?公元210年十二月,即赤壁之战两年以后,刘备亲自来到东吴京城,拜见孙权,求借荆州。周瑜听说此事后,立刻致函孙权,劝其借此机会软禁刘备。
   
那么孙权为什么最终有没有软禁刘备?这件事又与鲁肃有关。
   
根据《汉晋春秋》记载:鲁肃看到东吴的谋臣们都建议要将刘备软禁起来,马上挺身而出,他劝孙权说,他说: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情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梳党,计之上也。
   
鲁肃话的意思有两层:第一,曹操虽然在赤壁遭到了惨败,但他依然实力雄厚,将军您虽然是神武盖世,但是你还难以单独与曹操抗衡。所以必须使曹操多树敌人,我呢多结盟友。第二,将军您初到荆州,还没有广泛地树立恩信,所以我们可以把荆州借给刘备,使他来安抚荆州。
其实啊,鲁肃的这个话,是一箭双雕。他既稳定了战乱之后的荆州的局面,又结好刘备,增强了北拒曹操的力量。所以,孙权听了鲁肃的话以后啊。他就以曹操现在北方,应该广揽英雄作为理由,拒绝了周瑜等人的劝说,毅然决然地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东吴将荆州借给刘备,到底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饱经战乱的荆州,究竟谁才应该是它真正的主人?鲁肃又为什么能够说服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呢?这必须要从刘备与荆州错综复杂的关系说起。  
饱经战乱的荆州,究竟谁才应该是它真正的主人?鲁肃又为什么能够说服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呢?这必须要从刘备与荆州错综复杂的关系说起。  
   
刘备与荆州到底有什么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呢?
   
建安六年(公元201),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就率兵攻打屯兵于汝南的刘备,结果刘备被曹操打得溃不成军,只好率领残兵到荆州来投靠刘表。刘表听说刘备来了,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他,并且待他以上宾的礼节,同时他还资助刘备的兵马、粮饷,使刘备驻扎在新野这个地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病重了,他就把刘备喊到自己的病榻前,非常深情地嘱咐刘备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诸位将领又先后地死去了。我死之后啊,你可以来统帅荆州。刘备回答说:你的孩子都是贤才,您不必忧虑。当时刘备的那些部下都劝刘备乘机统帅荆州,刘备怎么回答的?他说:刘表待我深厚,如今如果我要遵从他的遗志的话,别人会说我这个人薄情寡义,我也于心不忍啊。后来,刘表死后,刘聪继位了,就是刘备的小儿子。不久刘聪投降了曹操。当时刘备是驻扎在樊城,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刘备率领兵马逃离了樊城,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等人就劝刘备乘着这个机会攻打到襄阳里,襄阳是刘琮所在之处啊。刘备又说了:我于心不忍啊!我们上面的这些叙述都可以看出,刘表待刘备比较深厚,而刘备对刘表也比较忠诚。
那么,刘备在荆州是不是深得人心呢?
   
《三国志·先主传》上面记载说:先主过襄阳,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比到当阳,众十数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备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由这一则材料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到了襄阳,刘琮原来的那些人马有相当多的都投奔了刘备,而荆州的百姓呢,也追随刘备而来。到达当阳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十余万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在荆州,是何等的得人心!
    
你想一想,赤壁之战之后,饱经战乱之苦的荆州人,他们当然希望有一位明主,带给他们一片宁静的生活空间。而在荆州百姓的心目中,只有刘玄德最是仁义宽厚,所以他们对刘备的那种拥戴之情不言而喻的。这一点《三国演义》写得是对的。所以说,借荆州,不是鲁肃和孙权选择了刘备,而是历史选择了刘备,对于东吴来说,它实在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
   
那么实际上,借荆州给刘备啊。他对于北拒曹操有非常深的意义。为什么呢?有一个历史细节,《三国志·鲁肃传》上面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曹操正在写信,听说孙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一下惊得笔都掉到地上去。曹操为什么听到孙权借荆州给刘备而如此的惊慌失措呢?曹操一个什么人?他老谋深算,他见识过人。他见荆州一旦落入到刘备之手,统一南中国的希望就越来越化为泡影了。

   
东吴将荆州借给刘备镇守,其实还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原因。早在公元208年十二月,就是赤壁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孙权曾经先后派出三路人马,希望乘胜追击,迅速夺取曹操军队占领的荆州全境。那么,这三路人马的全力进攻,究竟情况如何呢?又让孙权从中悟出了怎样的深刻教训?
刚才说到,东吴将荆州借给刘备镇守,其实还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原因。早在公元208年十二月,就是赤壁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孙权曾经先后派出三路人马,希望乘胜追击,迅速夺取曹操军队占领的荆州全境。那么,这三路人马的全力进攻,究竟情况如何呢?又让孙权从中悟出了怎样的深刻教训?

    这三路的战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先说第一路。赤壁之战,曹操兵败退回北方,留下了曹仁镇守江陵
那么周瑜就乘胜渡江,屯兵北岸。曹仁与周瑜相持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二月,曹仁弃城北还了。这是第一路兵马。
   
第二路兵马战绩如何呢?史书的记载非常的简略,《三国志·吴主传》上说: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
虽然记载的是简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什么?就是张昭打了败仗,这是第二路。
   
第三路就是孙权。赤壁之战刚一结束,孙权就率兵进攻合肥,久攻不下,一直到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十二月到三月就干了五个月。他是无功而返。
   
你看,三路兵马,除了周瑜这一路取得了胜利以外,其他两路或者被战败,或者是无功而返。而周瑜大战曹仁也只能算是赤壁之战的一点余波、回声罢了。特别重要的是,就那一个小城相持了一年多时间才攻了下来,并且在这一次战争中,周瑜还被乱箭射伤,于第二年死了,就在这儿埋起了祸根。三路兵马进攻曹军的事实,实际上它就教育了东吴的君臣。曹军虽然在赤壁之战被打得大败,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他依然是实力雄厚啊。你要单独地来抗击曹操,是根本不可能的。
短片5:因此,当刘备前来求借荆州时,东吴群臣一致要求孙权软禁刘备;鲁肃却出于孙刘联盟的长久战略性考虑,劝说孙权出借荆州。而且,在此之前发生了两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迫使孙权在出借荆州这个问题上,根本就说不出一个不字。

   
因此,当刘备前来求借荆州时,东吴群臣一致要求孙权软禁刘备;鲁肃却出于孙刘联盟的长久战略性考虑,劝说孙权出借荆州。而且,在此之前发生了两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哪两件事呢?
   
第一、孙权嫁妹。
   
这一年冬天十二月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二月。这一年冬天十二月,已经升任到荆州牧的刘备突然之间是桃花运开。孙权将妹妹嫁给了刘玄德为妻,这一年刘玄德49岁。孙权为什么要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嫁给一个年近半百的老翁呢?是不是他心血来潮啊?史书没有明确地记载,《三国演义》那是文学家描写的。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我们也不好妄加猜测。《三国演义》上说的是出自周瑜主意。刘备从江东回营,周瑜率兵追赶,而江上的刘备的兵士都在那儿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结果气得周瑜是金疮迸发,昏死了过去。实际上呢这是文学家在那儿移花接木。为什么我们这样说?本来我们上面说过的。刘备到东吴去借荆州,周瑜等人劝孙权把他扣留下来、软禁下来。结果呢?孙权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当时呢,周瑜讲的有一个最清楚的细节,是多给他造一点华美的宫殿,多给他赠送一些美女和玩好,来消磨刘备的意志。所以富有想象的罗贯中就把这样的一个细节加到了周瑜头上,结果泼了这位风流才子的一身脏水,至今还没有洗干净。其实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进行推论的话,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
   
孙权是想借着妹妹之手来牵制,甚至控制刘备。这桩婚姻,本来是属于政治联姻,只是苦了孙夫人,她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孙权上表任命刘备做荆州牧。《三国志·吴主传》: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前面我们说过,这年十二月,曹仁弃江陵北去,孙刘联军占领了江陵,周瑜他把南岸的油口,就是后来改名为公安分给了刘备,让刘备驻扎人马。在这个时候刘备与孙权,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玩了一把政治游戏。玩什么政治游戏呢?先是刘备上表朝廷,任命孙权为徐州牧。为什么要上表朝廷啊?因为当时汉献帝的傀儡还在呀!其实呢?当时的徐州,它明明是在曹操的势力范围之内。那刘备上表朝廷,任命孙权为徐州牧。开的是一张空头支票啊。你说诸位我现在任命你做芜湖市市长,不是开的空头支票,他开的是一张空头支票啊,他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作秀。孙权一看你作秀,我也来作秀。所以他也上了一表给朝廷,请求朝廷任命刘备做荆州牧。好了,正是孙权的这个政治作秀啊,给他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条政治绳索。
   
为什么呢?你看此后不久,刘备就到东吴去,求做荆州都督,让我来治理荆州,求做荆州都督。这一家伙就将孙权推到了一个难堪的境地。为什么?从私情上来说,刘备是自己的妹婿,如今兵马既然已经多了,公安无法驻扎,你总应该给他一块安身之地吧。不然的话在他老丈母娘那儿,他妈妈那儿你也无法交待啊。从道理上来说,刘备既然已经是荆州牧,如今他请求治理荆州,也是名正理顺的一件事。所以当时周瑜他们讲,乘机把他扣下来,孙权一想,你如果一旦扣留了刘备,荆州必然大乱,正好给了曹操一个可乘之机。所以孙权只好忍痛割爱,把荆州借给了刘备。而鲁肃呢,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实际上恰恰是给了孙权一个下台的台阶,于是乎,孙权就骑着驴子下坡了。虽然对孙权来说,可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是我们还不能够说它是一种失策。因为将荆州借给刘备,使刘备才真正地有了一块自己的根据地,这为刘备后来西进益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刘备西进益州才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三国鼎立的一种局势。那我们可能要疑问:你壮大了刘备,不就是削弱了自己吗?不是的!西蜀的建立,它成为牵制北方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
   
当然,无可回避的是,借荆州给刘备,就给吴蜀之间埋下了一条导火索。吴蜀之间围绕着荆州,几乎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在这一场斗争中,鲁肃也同样地表现出一位战略家、外交家的风采,不仅要斗智,而且还要斗勇。

成为牵制曹操的一枝重要的力量。但是,刘备占领荆州,毕竟挡住了东吴向西进军夺取益州的道路,而东吴呢?他们连年向北用兵,也就是攻打曹操,不是损兵折将,就是无功而返。于是乎,东吴的君臣无论对孙权来说,还是对谋臣来说,他们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要越过长江,挺进中原,成功的希望是非常的渺茫。
   
于是,东吴君臣从孙权到谋臣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西边的益州。为什么要转向益州呢?对于孙权来说,进军益州,荆州就成为一条特别重要的战略走廊;而对于刘备来说,扼守住荆州,就能够挡住东吴西进益州,而益州就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因此荆州之争也就是你要取益州,首先就要取荆州,因此荆州之争,一直成为孙刘两方的焦点。
短片2:正是因为荆州地带所处的战略要冲地位,使得孙刘两家都对它难以割舍。东吴以周瑜为首的众多谋士、将领,见孙权不但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扣留刘备,反而依鲁肃之言借出了荆州,于是周瑜等人又生出一计,劝说孙权向刘备借道荆州,让孙刘联军直取益州。不料,孙权的这一提议,却遭到刘备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断然拒绝。

    我们说,孙权派遣使者出使荆州,传达孙权意旨,就是孙刘联盟进军益州。结果刘备的一个谋臣,名字叫殷观,他劝刘备说,他讲:我们如果做东吴的先锋,进攻益州,进不能够取得益州,而退呢?又被吴兵所夹击,这样的话,大势去已。我们现在可以采取的策略是,表面上我们赞成进军益州,借口说我们治理荆州时间很短,民心还没有完全的安定,不能够妄动兵马。这样的话,东吴必然他不敢越过荆州,独自地去取益州。应该讲,这是一条可进可退,坐收吴、蜀之利的上策。刘备一听,对呀!于是乎他就派人到孙权那,对孙权说:我和刘璋都是汉王朝的皇族宗亲,希望凭借着先祖的英灵来匡扶汉室。现在我不知道,刘璋怎么得罪了您,我感到非常地惶恐,我不敢苟同您的建议,请您宽限一些时日。如果我的请求要得不到你的同意的话,那么我宁肯扔去乌纱帽归隐山林。这个孙权一看刘备态度是如此的坚决,心下暗想,如果我要强行地率兵攻打益州的话,(是否)势必造成了孙刘联盟的破裂,就有可能两家闹得不欢而散,于是乎,他只好放弃进军益州的这个计划。
刘备是不是念同宗之情,而不愿意进军刘璋呢?当然不是,诸葛亮当年给刘备勾画的政治蓝图是什么?就是横跨荆州和益州,建立西蜀帝国。现在荆州已经在了手中,而益州呢?也装在他的口袋里,他怎么可能允许东吴孙权你去染指呢?

   
孙权放弃进军益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早在第一次荆州之争发生前的公元210年,周瑜劝说孙权借道荆州,西进巴蜀,夺取益州,他也曾准备亲自领兵进军益州。然而,究竟是怎样的变故,使得周瑜的这一计划胎死腹中?一直以谋士身份参与政事的鲁肃,又是怎样被卷入到荆州之争的风口浪尖上的呢?
早在第一次荆州之争发生前的公元210年,周瑜劝说孙权借道荆州,西进巴蜀,夺取益州,他也曾准备亲自领兵进军益州。然而,究竟是怎样的变故,使得周瑜的这一计划胎死腹中?一直以谋士身份参与政事的鲁肃,又是怎样被卷入到荆州之争的风口浪尖上的呢?
   
周瑜劝说孙权西进巴蜀,夺取益州,得到了孙权的赞同。于是乎,踌躇满志,准备回到江陵,打点行装,立刻率兵西进。但是上天不遂人愿,周瑜途中到达巴丘的时候,箭疮复发,生命垂危。周瑜自知自己将是一病不起,于是乎给孙权写了一封至今读来还是非常感人肺腑的信,他说:当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啊,这正是我周瑜日日夜夜所忧虑的。我愿意将军您能够防患于未然,千万不能够沉溺于眼前的安乐。他说现在我们已经与曹操为敌了,而刘备呢?又近在公安,边境与我们东吴紧密相接,荆州的民心还没有向着我们东吴,所以应选择良将镇守边境,安抚百姓。于是,他推荐了鲁肃,他说鲁肃智略过人,足以胜任,请求在我死了以后,以鲁肃代替我的职务。他说我死之日,(唯一的就希望),唯一希望的就是这件事。
   
《江表传》里面记载,周瑜还告诉孙权,他说鲁肃这个人是忠烈过人,而且呢,办事特别的严肃而有原则性,可以代替我治理征兵,为什么我们说周瑜的这段话,至今仍然感人肺腑呢?人之将死,所考虑的是国家,,所忠诚的是君主,所推荐的是人才,所忧虑的是时局。你说,忠臣良将,非公瑾又该是何人呢?用诸葛亮《出师表》里边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评价周瑜是毫不为过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杜甫的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是非常恰当的。
   
周瑜去世了,西进益州的计划搁浅了,孙权就采纳了周瑜的建议,任命鲁肃做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兵。从此以后,鲁肃就由一个运筹与帷幄的谋臣,而转变为镇守荆州前线的武将。鲁肃先是驻兵在江陵,后来又移兵到屯口,与关羽为邻,从此鲁肃开始卷入到了荆州之争的风口浪尖上,到了第一线了。
短片4:正是由于刘备的托词阻挠,和周瑜的英年早逝,孙权借道荆州、进取益州的计划始终没能够付诸实施。周瑜死后,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任命鲁肃做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兵。从此以后,鲁肃就由一个运筹帷幄的谋臣,转变为镇守荆州前线的武将。他在荆州问题上,始终奉行以和为本、安抚为上、据理力争、寸土必得的十六字方针。鲁肃为什么要如此处理荆州问题,这和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又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呢?
   
前面说到,周瑜死后,鲁肃由一个运筹帷幄的谋臣,受命为镇守荆州前线的武将。他在荆州问题上,始终奉行以和为本、安抚为上、据理力争、寸土必得的十六字方针。鲁肃为什么要如此处理荆州问题,这和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又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呢?
    
鲁肃是如何采用以和为本、安抚为上的外交策略呢?根据《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玩好抚之。你想,鲁肃与关羽为邻,关羽是一个何等人?关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刘备的一员虎将,这个人雄烈过人,骄横独断,不可一世。所以你与关羽为邻,等于是与狼共舞。当时孙刘那个边界是犬牙交错,情况错综复杂,双方的守将都各存疑心,稍有不慎就刀兵相见。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北拒曹操,这样一条基本的外交策略,他常常赠送关羽一些玩好,古玩之类的东西来联络感情。所以开始的时候,就是孙刘两军和平相处,境界边境还非常安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鲁肃为什么实行以和为本,安抚为上的外交策略呢?这必须要分析当时复杂的那种政治局面。我们说过,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实际上有三大高招胜孙权一筹。有哪三大高招啊?
   
第一招上表立刘琦为荆州刺史。刘琦是个什么样人?是原来已故的荆州太守刘表的长子。
其实刘备此举他在于暗示孙权:刘琦在此,不得插手!实质上,刘琦也不过是刘备手中的一棵棋子,刘备立刘琦为荆州刺史是拉大旗作虎皮而已。果然刘琦死后,荆州上上下下共同地推举刘备做荆州牧。这是他第一招。
   
第二招就是在周瑜、程普等将军攻打江陵曹仁的时候,此时孙权正率兵攻打合肥,刘备他采取了两手的策略,一方面派令人马协助周瑜、程普攻打在江陵的曹仁,另一方面他又暗自的派人马,占领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这四郡。等孙权第二年三月,从合肥回到东吴的时候,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了,荆州的大部分疆土已归刘备所有了。这是第二招。
第三招刘备在脚下使绊子时,他脸上还堆满了笑容。孙权北征合肥,刘备上表,我们前面说过,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请求朝廷任命孙权做徐州牧。孙权不知是计,他也想我做一个顺水人情,也上表推举刘备做荆州牧。好,对于刘备来说,你推举我做荆州牧是正中下怀。为什么?我现在上有朝廷封号,朝廷封我做荆州牧,下有地盘,有人心,所以我向孙权请求治理荆州就自然地水到渠成了。
   
你说已经形成了这种复杂的政治局面,一旦遭到了破坏,就必然毁掉孙刘联盟的根基。而且在鲁肃镇守荆州前线的时候,孙权又连年对曹操用兵。我们说不是损兵折将,就是无功而返。而孙权用兵呢?他要保持后方的安定啊,如果孙刘联盟破裂了,后院起火,前后夹击,那不是坏了东吴大事吗?由此可见,实行以和为本,安抚为上的,不仅仅是一个外交策略,
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深远的战略目光。

   
凭借以和为本、安抚为上的方针,鲁肃与关羽隔江相望,和平共处,数年之内,荆州无战事。公元211年,刘备找到了一个进军益州的绝好机会,他借机领兵入川,三年之后,占领了整个益州。
正在刘备盘算着,我如何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军益州,好,天赐良机。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调兵遣将,攻打汉中的张鲁。汉中与益州紧密相连,如果汉中一失,那益州就势必难保。于是,刘璋这个本来就是软弱无能之辈,这时是寝食不安,内心充满了惶恐,他听信了张松的话,实际上张松是刘备的内奸,他听信张松的话,(派领)派遣法正率领兵马迎接刘备进入(春州),就是进入益州,来共拒曹军。
   
刘备一听,喜上眉梢,他立即留下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自己率领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向益州。刘备到了益州以后,是不是真得来攻打,协助刘璋攻打张鲁,北拒曹操呢?不是的。他一到益州,他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呢?就是树立恩信,收买人心,实际上为他后来占领整个益州做前期准备工作。果然,后来他就借着刘璋杀张松为借口,大举进军益州,并且调来了诸葛亮、赵云协助,你想昏庸无能的刘璋。哪里是刘备的对手呢!所以刘备的军马势如破竹,迅速地占领了全部的(荆州),占领了全部的益州。这一年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当初刘备他是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拒绝了孙权联合进军益州的要求,现在呢?他却背着孙权独自地取得了益州,孙权当然是非常的愤怒,他大骂道:这个狡猾小兔崽子,竟敢欺骗我!

   
公元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全境以后,孙权派诸葛谨向刘备索还荆州,却遭婉拒,孙刘两家因荆州归属问题再生事端,两军对垒,一场恶战就在眼前。单刀赴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不过,这一军事谈判的主角究竟是谁?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描写中,却做了与真实历史截然不同的处理。
公元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全境以后,仍不愿归还荆州,荆州形势又将面临一个新的变局。单刀赴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不过,这一军事谈判的主角究竟是谁?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描写中,却做了与真实历史截然不同的处理。
   
我们先看《三国演义》里面怎么说的?《三国演义》说,话说两军对阵,(云长邀)鲁肃邀云长赴宴,预先在帐下埋下五十刀斧手,准备就席间杀掉关羽。而关羽是一身胆略,仅仅带着手下几个人,单刀赴会。在宴会结束以后,关云长是右手提刀,左手抓着鲁肃,吓得鲁肃是魂不附体,(被鲁肃一直拖到)被云长一直拖到了江边,云长登上小舟从容作别(从容作别)。而鲁肃是如痴如呆,望着一叶小舟随风而去。在《三国演义》里边,鲁肃简直就是一个智力低下的胆小鬼!
   
历史是不是这样?我们看《三国志·鲁肃传》它是如何记载的?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双方对阵,鲁肃邀请云长对话,双方的部队呢?都各后退一百步,鲁肃是手提单刀,只身赴会的。见面以后,他立刻就斥责关羽,他说:我们吴主非常诚心地对待臣下,所以才将荆州借给你家主公。是同情你家主公远道而来,打了败仗,无处立身的原因啊。现在你家主公已经得益州,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荆州呢?我们只要求荆州的三郡,你们又不同意,是何道理啊?这个时候关羽的一个部下一下站了起来,他说:土地是归有德者所有的,哪里能够久久的归于一个人呢?鲁肃听后,拍案而起,声色俱厉,通斥对方。当时的局势骤然紧张,所以关羽一下站了起来,操刀在手,一方面,他示意他的部下赶快退下,另一方面他又劝慰鲁肃说,他说:这是国家的大事,这些人哪里知道呢!他的意思说,唉,你不要他的介意他的话!
   
诸位特别注意:鲁肃他是以谋略见长,他只身赴会一位虎狼之将,我们说这是何等的胆略!双方见面以后,他痛斥对方背信弃义,这又是何等的勇武!而且说话的时候,他始终以东吴为国家,以刘备为臣下,他的意思就在说明:你借荆州不还,于国家不忠,于朋友不义,正因为鲁肃的胆略和气魄,正因为鲁肃的言之凿凿的语言,终于折服了这位不可一世的关羽!单刀赴会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刘备主动地向东吴求和,孙权呢?又令诸葛瑾去回报刘备,双方尽弃前嫌,重新结盟好,并且把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属于东吴,而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属于刘备。
   
荆州之争,他是以鲁肃出色的外交,过人的智慧,英雄的胆略,终于取得了圆满的结局。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东吴的利益,而且呢?又使孙刘联盟免于破裂。这以后,有几年的时间荆州都相安无事,但是鲁肃死了之后,吕蒙背弃了鲁肃既定的以和为本,安抚为上的外交策略,袭荆州,杀关羽,使吴蜀双方反目成仇,成了吴蜀由鼎盛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要了解这段史实,请看下集:《壮志未酬》。谢谢。
短片7:吴蜀第一次荆州之争,两军大战一触即发,鲁肃单刀赴会,凭借出色的外交、过人的智慧、英雄的胆略,折服了名将关羽,既为东吴争取了荆州利益,又使孙刘联盟免于破裂。而在鲁肃死后,吴蜀双方发生了第二次荆州之争,吴蜀双方反目成仇,孙刘联盟毁于一旦,成为吴蜀两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孙刘的荆州之争,在刀兵相见的关键时刻是鲁肃单刀赴会。以出色的外交、过人的智慧、英雄的胆略,化干戈为玉帛,使孙刘两家捐弃前嫌,重结盟好,孙刘第一次荆州之争,他是以双方圆满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然而,历史并没有提供给鲁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鲁肃正在他辉煌的人生顶峰的时刻,正如第一次荆州之争一样,也落下了人生的帷幕。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17年,鲁肃不幸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六岁。鲁肃死后,孙权亲自为他操办丧事,并且亲自为他送葬,应该说是死极哀荣了。然而,如果说第一次荆州之争落下的是一个圆满的帷幕的话。那么鲁肃之死留下的却是深深的历史遗憾。
   
有生有死,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历史规律。为什么我们说鲁肃之死给我们留下的是深深的历史的遗憾呢?没有能够人尽其才,再创辉煌,这是第一个遗憾。没有能够立功疆场,再展雄风,这是第二个遗憾。而死后荆州风云再起,吴蜀两败俱伤,这是第三个遗憾。

    青年鲁肃,广交天下豪杰,等到他辅佐吴主孙权,身受重用、能够施展胸中韬略之时,也常常善于发现人才,予以大力举荐。三国时代,英杰辈出,鲁肃究竟把哪些才能之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他的人尽其材的用人主张,又为他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憾呢?
   
周瑜死后,鲁肃领兵,屯兵陆口,经过了吕蒙的驻地。吕蒙呢比鲁肃小8岁,鲁肃常常以前辈的身份轻视吕蒙,这时鲁肃的一位部下,就劝告鲁肃说,他讲: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的显著,您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来对待吕蒙呀。鲁肃就听从了他部下的建议去拜访了吕蒙。关于这一次两个人的见面,《江表传》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是这样说的: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鲁肃本想折服吕蒙,反而被吕蒙的才华所倾倒,并且十分动情地拍着吕蒙的背膀说:我本来认为你老弟只有用兵的谋略。在今天看来,你学术渊博,再也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小阿蒙了。吕蒙回答他说:士别三日,就应该刮目相看啊。我看老兄你今天说的话,怎么就像古人穰侯那样啊。吕蒙为什么用穰侯来比鲁肃呢?穰侯他是战国时期秦国人,秦昭王是年幼即位,穰侯主持政事,推举白起为将,结果呢?是功成列帝,使秦国渐渐地强盛了起来,最终统一了六国。那么小阿蒙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穰侯,我就是白起,你举荐我为将,我就可以立功东吴。后来吕蒙还为鲁肃设计了几条对付关羽的计策,鲁肃听了以后非常的感动,立刻就登堂拜见吕蒙的母亲,二人从此以后就成为了好朋友。这是一个例子。
   
鲁肃对待人才,他还不拘一格,他主张人尽其才。《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刘备任荆州牧的时候,庞统做耒阳县令,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这如何能够入得庞统的眼睛?于是庞统是整日不理政事,后来刘备罢了他的官。鲁肃知道以后,就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也。意思是,庞统哪里仅仅是一个做小小县令的才能呢?应该给你荆州牧做助理,协助你处理政事啊。这样才能够展现他的才能啊。刘备后来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庞统果然在蜀成为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要谋士。鲁肃对待人才,他没有狭隘的那种政治观念,为什么呢?庞统并不是忠于吴主的,他是刘备的人啊。他却郑重地向刘备举荐他。我们说这是一个非常开阔的一种人才观念。鲁肃如此地重视人才,而自己却没有能够人尽其才。这难道不是一种历史的遗憾吗?

    鲁肃自己没有能人尽其材,便在46岁时猝然离世。在刘运好教授前面的讲述中,鲁肃作为三国时代一位战略家和外交家,他的夺目风采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作为一位乱世雄起的英雄豪杰,鲁肃勇武刚毅的军人风范,只是在初出临淮和单刀赴会时令人惊鸿一瞥。鲁肃短暂的领军、治军生涯,到底又为历史留下了怎样的遗憾呢?
   
作为一位乱世雄起的英雄豪杰,鲁肃勇武刚毅的军人风范,只是在初出临淮和单刀赴会时令人惊鸿一瞥。鲁肃短暂的领军、治军生涯,到底又为历史留下了怎样的遗憾呢?
     
第一、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周瑜之职,统领周瑜的兵马。当时周瑜的兵马总共只有四千多人。但是鲁肃领兵以后,部队迅速扩展到了万人。《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余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他治理部队是广施恩信,而且又军纪严明,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能够将四千人的人马迅速地扩展到了一万余人。因为军功而被升任为汉昌太守和副将军。所以后来孙权在评价鲁肃治军特点的时候,他说:令行禁止,不废人才,军纪严明,所以才路不拾遗,军营整肃。并且他用一个字来概括鲁肃治军的特点。这是第一。
   
第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屯兵寿春,大开稻田,解决军粮问题,以便与东吴进行持久战。吕蒙看出了曹操的军事战略,于是他就对孙权说,他说:皖地肥沃,一旦庄稼成熟了,他们士兵的数量必然迅速地扩张,数年之后,曹操南进的那种目的就表现了出来,现在我们应该迅速地进军,消灭他们。孙权就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发兵攻打寿春,就是我们今天安徽的寿县。结果大获全胜,活捉了太守朱光。鲁肃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但是由于史料记载的不详细,我们不清楚他在这次战争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三国志·鲁肃传》里面只说了一句话: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这一次战役以后,只有两个人升官了,一个就是吕蒙,做了庐江太守;第二个就是鲁肃,由原来的副将转为正将军。这个结果它告诉我们,鲁肃在这一次战争中肯定是立了军功。不然,你想两个人升官怎么轮到他呢?仅仅是因为史料记载的缺乏,我们不了解其中详细的情况罢了。
   
因为鲁肃治军时间比较短,而且鲁肃治军大多时间都在荆州防线。因为孙刘联盟,西线无战事,鲁肃也只是在单刀赴会中小试了一下锋芒。如果要没有这个单刀赴会鲁肃小试一下锋芒的话,那么鲁肃的将才和胆略,那就被永远地埋在历史的尘土之中了。所以我们说,鲁肃的英年早逝,不能够再驰骋疆场,再展雄风。这是留下的另一段历史遗憾。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莫过于鲁肃死后,他生前一直坚守的孙刘联盟策略没能继续推行,直接导致孙刘两家因为第二次荆州之争刀兵相向,以至于互伤元气,走向衰落。
   
鲁肃死了以后,吕蒙代替鲁肃他的职务,屯兵陆口。那自然就与关羽相邻,开始的时候,吕蒙还能够奉行鲁肃的安抚策略。《三国志·吕蒙传》里边说: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与关羽结好。那不是很好的吗?但是吕蒙始终认为,关羽是骁雄之将,有兼并东吴之心,又屯兵长江上游,这种平静的局势总有一天必然地会被打破。所以当年鲁肃镇守荆州前线的时候,吕蒙就秘密地向孙权上了一道奏书,他说:现在你可以命令征虏将军镇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城,蒋钦率领人马,巡视于长江上游,以应付不测之变。那么我就为国家镇守前线襄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再担心曹操,也不用再依赖关羽了。当年的吕蒙就反复地告诫孙权,他说:西蜀君臣,全凭欺诈,态度变化无常,不能够把他们看成心腹。所以他劝孙权,要趁现在势力强盛之时来图取荆州。一旦双方僵持了,就难以用兵了。当时的孙权虽然赞同吕蒙的计策,但并没有付诸实施。我们推想,可能还是受鲁肃的外交策略的影响。

   
鲁肃之后,吕蒙统率东吴兵马屯守荆州。一个戏剧性的事件,使得原本就很敏感、微妙的孙刘联盟陡现裂纹。孙刘第二次荆州之争帷幕拉开。   
   
孙权派遣使者到荆州去作媒,请求关羽把他的女儿嫁给他儿子做媳妇。或者这就是孙权借着这件事来试探关羽对待东吴的态度。可是刚愎自用、不可一世的关羽,他的眼里边除了他的哥哥刘备以外,哪里能够容得其他的人呢?他不仅不允许,而且破口大骂,他说:貉子竟敢如此,如果攻下樊城,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貉子是南方一句非常难听的骂人的话,就类似于我们北方人讲小畜生。你说你女儿不嫁孙家也就罢了。你为什么还要破口去骂人呢?而且他还说了狂话,等我攻下了樊城,你看我去怎么收拾你们!等着吧。看到关羽如此地轻视自己,那孙权当然是非常愤怒了。但是政治家他跟我们常人不一样,政治家常常他又表现出翩翩风度来,他一方面写信给关羽,向关羽表示歉意、谢罪。另一方面他又派遣兵马偷偷地去袭击荆州。
   
诸位,一句骂人的话,导致了孙刘联盟的破裂,结果是关云长兵败麦城,身死人手,一生英名,竟然毁于一言。
   
关羽在蜀,他排在五虎上将的第一名,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就连英雄盖世的曹操都准备迁都避其锋芒,这是何等的辉煌。可是他就败在一个吴下小阿蒙的手中。他为何败在阿蒙的手中呢?是吕蒙小施一计,关羽就落入到他的圈套之中了。
   
吕蒙施了一个什么小计策?就在关羽攻打樊城曹仁的时候,吕蒙上疏给孙权,他说: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圗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土地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吕蒙分析了关羽攻打樊城的曹仁,留下了那么多的后备部队,就是因为防止我吕蒙在后面去袭击他。我呢,常常有病,现在可以以治病为名,率领一部分兵马回到建业,当时吴已经迁都建业了。(回到建业)。关羽听到之后,必然撤去防备的兵马,而我们正好调动襄阳的重兵,浮江日夜兼程,就可以夺得南郡,可以擒得关羽。
   
于是乎吕蒙就自称自己病重了,要带着一部分人马回到建业去治病。而孙权也公开的召吕蒙入京,而暗中调兵遣将,袭击南郡,以切断关羽的退路。终于在临沮这个地方斩了关羽父子。
   
   
吴蜀第二次荆州之争,以东吴大获全胜而告终。自此以后,荆州六郡全归东吴所有。然而第二次荆州之争,它不仅毁掉了吴蜀联盟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它使正在处于鼎盛时期的西蜀,开始走向衰落。刘备为给义弟关羽复仇,倾一国之兵力,向东吴发动了著名的虢亭之战,结果遭遇败绩。这次由于荆州之争的连锁反应所引发的战役,究竟又给死去的鲁肃带来了怎样的遗憾呢?

    前面说到,刘备为给义弟关羽复仇,倾一国之兵力,向东吴发动了著名的虢亭之战,结果遭遇败绩。这次由于荆州之争的连锁反应所引发的战役,究竟又给死去的鲁肃带来了怎样的遗憾呢?
这一次战役,它使蜀国大伤元气。你看一看历史,蜀国从这一次大战以后,连续三年都没有对外用兵。东吴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它也损兵折将。而且它的深层后果是直接瓦解了吴蜀的联盟,削弱了抗操的力量。后来这是在诸葛亮的精心修复下才又恢复了吴蜀联盟的关系。这是后话。
   
明代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这一本书里面,他评价这一段历史非常的精辟,他的大意是:鲁肃希望联合刘备,北图中原,诸葛亮希望联合东吴,北拒曹操。周瑜、吕蒙乱了子敬的谋略,关羽、张飞毁了诸葛的策略。鲁肃之死,关羽之败,是曹操的大幸,却使先主刘备孤立无缘了。为此王夫之还深深地叹息到:悲哀呀!
   
为什么王夫之深深地叹息、悲哀啊?吴蜀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表面上削弱的是西蜀,而实质上伤害了东吴的力量。以曹操的雄才大略都不能够制服孙权。而后来西晋先灭蜀,后灭吴,原因虽然很多,但祸根却植在第二次荆州之争中。所以我们说,死后荆州风云再起,吴蜀两败俱伤,这是鲁肃壮志未酬留下第三个遗憾。
   
从文学中的鲁肃向历史上的鲁肃进行还原时,我们可以看出:鲁肃的一生,合榻对饮,纵论天下,表现出战略家的眼光;出使荆州,结盟刘备,又表现出出色的外交才能;北拒曹操,风云荆州,也向我们表现了军事家的风采和胆略。所以史书上说:周瑜之后,鲁肃为冠。陈寿在《三国志》评价,鲁肃和周瑜说他: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一代奇才,历史成就了鲁肃,鲁肃创造了历史。毫无疑问,鲁肃是激荡的三国风云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政治明星。他的辉煌的人生毫无疑问地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之中,从而鲁肃成为我们安徽人的骄傲。鲁肃的英年早逝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叹息!谢谢大家。
   
   
鲁肃,这位成长于安徽临淮地方的有志青年,他胸怀韬略,纵论天下,运筹赤壁,单刀赴会,从容应对三国乱世的风云激荡,留下了千古美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