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亮LED行业浅析:技术优势如何变产业优势?

 昵称4rzw1 2012-10-10

   进入2012年,LED产业在经历热发展、冷遭遇和降价潮之后,如何调整自身发展目标和产品战略定位?如何规避“赢在技术、输在商业”的风险?如何有效实现LED上中下游与配套产业的资源整合?
动向:未来LED产业走向何方?
   2011年LED产业发展速度小于预期,蓝宝石衬底、LED芯片价格自年初以来连续下跌,前7个月平均跌幅超过20%。在LED产业的上游端,蓝宝石衬底在建项目产能达10100万片/年,而中国当前实际需求量仅为685万片,尚不足产能的1/10。
   这反映了当前LED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阮军分析说,LED上游厂商产能有些过剩,而中下游应用端市场不如预期好,导致LED产品价格持续下滑,部分中小LED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其实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政策,LED微亮照明都毫无疑问代表了未来照明的方向,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技术、观念的全面革新,LED微亮产业将在未来三五年开启爆发式增长模式。
  市场: LED市场“蛋糕”有多大?
   LED产业的市场蛋糕究竟有多大?何时才能真正做大?这是个众企业家关心的问题。按照“十二五”发展目标,LED照明将占据国内3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值预期将达到5000亿元。据透露,半导体照明“十二五”专项规划将于今年9月份出台,届时很多疑问都将水落石出。
   5000亿是个怎样的概念?去年中国LED应用产值才过1000亿元,相当于LED产值在未来三四年增长到去年的四五倍。“这是对国家政策和市场形势双重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阮军说,这对国内LED产业将形成极大推力,很多企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价格: LED何时回归“平民价”?
   一份来自《中国LED通用照明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LED照明市场渗透率仅为1.0%,今年预计将达到3.9%。另外一个可喜的趋势是,未来几年LED照明的市场渗透率将呈直线上升之势,2015年将达29.5%,占整个照明市场的近1/3。
  “国家喊了这么多年,谁都知道LED灯节能环保,但LED始终有些‘叫好不叫座’。”这句话很多人深有同感。LED产品始终在背光源、景观灯、路灯等领域徘徊,未能真正闯入普通照明市场。
   制约LED产业的最大瓶颈是什么?价格才是制约产业做大的最大障碍。
  微亮了解到,目前同等照度的灯具,LED灯的价格是同类节能灯的两到三倍,但节能率却高30%到40%。一位LED灯具制造商表示,如果算长远账的话,肯定是LED灯划算,但在当前的认知环境下,消费者更多地比较当下的价格差。
  LED产品的价格是随着技术的升级而不断变化的。产业界有个摩尔定律,就是每10年性能提高20倍,价格就会下降1/10,对LED产业来说尤为明显。虽然LED产品价格仍远高于同类产品,但这种价差正在逐渐缩小,仅去年LED产品价格就降低了近一半。预计到2015年,LED灯价格将会无限接近于节能灯。
  优势:技术优势如何变产业优势?
  以2002年的微博照明为起点,中山LED产业迅速发展。中山开发区先后引进了川奇光电、微亮照明、先丰光电、亮化彩灯、国宇电子等一批核心企业,在国内打造出一条“蓝宝石衬底—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较为完整的LED产业链条。
  随后,市里出台一系列加快新光源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举措,拿出数亿元资金对上游MOCVD设备进行补贴,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并迅速成为全国第六个新光源产业基地——扬州新光源产业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中山已是全国LED产业的领军重地。”无论是产业集聚度,还是在上游形成的技术优势,中山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中山在巩固上游技术优势的同时,应该将更多目光和精力瞄向应用端。
   2011年,我国LED照明产业总产值是1560亿元,以外延片和芯片制造为主的上游产业产值仅65亿元,而下游应用环节的产值却高达1210亿元。 这一组数据对比很明显,LED这块蛋糕最大的分量在应用端。中山应该借助上游的技术优势,吸引更多应用端的企业过来,变技术优势为产业规模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