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形势调查与思考

 乐山老杨 2012-10-11

我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形势调查与思考

区畜牧兽医局  刘 敏

    近年来,随着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愈来愈高,对整个农业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对保障市区居民菜篮子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明显。但同时,畜禽排泄物污染增加、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更好地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养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区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我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截至6月底,我区生猪存栏41.52万头,出栏30.1万头;牛存栏1.58万头(其中奶牛1.01万头),出栏0.4万头;家禽存栏623.5万只,出栏1130.5万只。全区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493家,年约产生污水160万吨、粪尿60万吨。
    (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现代畜牧业,目前已建成区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0余家,省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7家,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家正在创建中。
    (二)规模养殖场排泄物初步得到治理。以全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行动为契机,对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户)进行了排泄物综合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截至6月底,全区已完成45家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工作,建设了与规模养殖相配套的治污设施,其中,40处规模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粪物处理池,5处规模养殖场建成大型沼气池,实行畜禽粪便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于做饭和照明,沼渣沼液用于肥田,形成良性循环。
    (三)生态养殖场逐年增加。以自然养猪法为重点,积极推广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生猪养殖新技术,全区自然生态养猪场已发展到49家。大力发展循环畜牧业,积极引导规模业主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尽快形成“畜—沼—粮(菜、果)”、“畜—沼—电”等多种发展模式,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程度,取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我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技术推广滞后。我区基层兽医站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社会化服务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等问题,畜牧科研、推广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当前我区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一家一户饲养为主,养殖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科学技术难以得到深入推广,阻碍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二)畜禽生产污染物治理力度不够。一是畜禽排泄物处理设施普及率不高。目前,全区共有规模养殖场(户)493家,建有粪物处理设施的有340家,仅占全部规模化养殖场的69%。二是部分畜禽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缺监管的现象。有的养殖场(户)尽管建造了治理设施,但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治污效果差;有的养殖规模扩大后未及时改、扩建污物治理设施,原有设施难以满足规模养殖场排污量的需求,无法达到标准。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部分养殖场户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致使房前屋后畜禽排泄物横溢,严重污染村镇环境。
    (三)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目前,我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极不平衡,畜产品深加工的规模档次还不高,名牌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围绕全区畜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强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同时,企业和养殖户不能形成利益联合体,存在着农户想卖卖不掉,企业想买却存在经济压力,双方交流不够畅通,还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实现双赢的途径仍有待探索。
    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畜牧养殖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重点宣传规模化标准化畜牧业的优势和生态养殖取得的效果,对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曝光,引导养殖户向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将畜牧业布局规划与种植业布局相结合,在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纳量相匹配原则,科学规划种养业布局和规模,实现畜牧业、种植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奶牛业以20个牧场为龙头,提升管理水平,普及TMR饲喂技术,加强奶站监管力度;养猪业积极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对新建、改扩建的养殖场须严格审批与管理。
    (三)创新模式,逐步推广。推广就地结合、就地利用模式,鼓励养殖户学习、创新生态模式。根据周边农田、果园、池塘、林地规模,确定养殖场的选址和规模,使周边种植业完全有能力消纳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大力推广“畜—沼—粮(菜、果)”、“畜—沼—电”等多种发展模式,联合相关行业和部门重点扶持发展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气转化能源等项目,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变废为宝。
    (四)严格准入,源头防控。在法律规定的禁止养殖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对于已经建成的按照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搬迁。在控制养殖区内,根据区域载畜量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情况,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在适合养殖区,严格畜禽养殖审批条件,使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达到规划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划分严格,动物卫生条件良好,设施设备齐全,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粪污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转正常等要求。
    (五)疫病防控,保障护航。突出抓好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防疫员技能培训,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免疫规程开展强制免疫,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区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