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印度主要王朝简介

 茶香飘万里 2012-10-11

奢羯罗

  中亚古城名。鉴于《大唐西域记》。奢羯罗故城:梵文Sakala,汉译作奢揭罗、沙柯罗、沙竭。奢羯罗城是古代摩陀罗国的首都,此地多次出现在《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据巴利文佛经记载此地曾是巨大的贸易中心,位于肥沃的丘陵地带,是往昔约纳迦(Yonaka)的名胜之地。公元六世纪前叶,此城成为厌哒王(特勤)摩醯逻矩罗的首都。故址在今巴基斯坦北部之锡亚尔特城
摩揭陀:

  古代中印度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早期佛教中心。摩揭陀,梵名Ma=gadha ,巴利名同,又作摩羯陀国、摩伽陀国、摩竭陀国、摩竭提国、默竭陀国、默竭提国、摩诃陀国。意译无害国、不恶处国、致甘露处国、善胜国。为佛陀[释迦摩尼]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

  位于恒河流域和北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起初建都于王舍城,后迁至华氏城,即今巴特耶城。公元前七世纪兴起,至前六世纪中叶,在印度十六国中日益强大,曾统一恒河流域和北印度。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被难陀王朝取代。


难陀王朝

  继摩揭陀国强盛后在中印度新兴的古印度王朝。疆域为恒河流域全境,以及恒河以南中印度各国领土。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出身下层的马哈帕德马·难陀创立。公元前324年,被自摩揭陀国新兴的孔雀王朝取代。
孔雀王朝:

  公元前324---前185   疆域:初建时统一北印度大部,阿育王时期疆域北起喜马拉雅山,西达兴都库斯山,南达迈索尔;亡于巽迦王朝

  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撒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华氏城。由于他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也有一说“孔雀”一词来源于其梵语发音(mayūra)与旃陀罗笈多的母亲的名字发音相近。

  到了旃陀罗笈多儿子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国湾,德干高原以及远逹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阿育王就是这强大王朝的继承者之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除印度半岛南端外统一印度全境,定佛教为国教,到处派遗传教师放各地宣传佛教,一时亚非欧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经此提倡,佛教遂成为世界重要宗教之一。孔雀王朝约前187年为巽迦王朝所取代。


巽迦王朝

  公元前185年幼孔雀王朝部将普沙密多罗。巽迦在摩揭陀建立,都城摩揭陀。该王朝反对佛教。将与只限于恒河中下游地区。公元前73年被甘婆王朝取代。


甘婆王朝:

  自阿育王死后不久,安达罗和羯陵迦宣告独立,成为南印度大国,孔雀王朝衰落,版图缩小。公元前二世纪初和中叶以后,巴克特里亚以及安息人、塞人侵入西北印度。 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灭亡。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末王为一女奴所杀,出身婆罗门的伐苏迪跋(属甘婆族)夺得王位建立甘婆王朝。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为南印的安达罗灭亡。


安达罗王朝

  位于印度半岛南部。南印度并立的新王朝还有羯陵迦王朝。公元前232年,阿育王死后不久,宣布独立,脱离孔雀王朝,公元28年灭甘婆王朝。公元一世纪为贵霜王朝兼并。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1——3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牛建陀罗与北印度的秣亮罗曾是贵霜王朝时期的两大雕刻中心。此外,在安达罗王朝统治下的南印度阿默拉沃蒂,佛教雕刻自成一派,与键陀罗、秣菟罗鼎足而三,成为这一时期三大艺术中心。


身毒、天竺:在中文史籍中,西汉时期古印度名为身毒,见于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西汉时期身毒国对应朝代应为巽加王朝东汉时期古印度名为天竺,见于《后汉书》、《晋书》、《魏书》、《新唐书》、《宋史》。东汉时期天竺国对应朝代应为甘婆王朝、安达罗王朝。西域临近东汉王朝的是贵霜王朝。印度一名始于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

罽 宾:

  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名。古希腊人称喀布尔河为Kophen,罽宾为其音译。又作罽宾国、劫宾国、羯宾国。为汉朝时之西域国名。晋至唐代前期的罽宾,亦译作迦毕试国。位于印度北部。即今克什米尔一带之地。中国自汉代至唐代,罽宾均指卡菲里斯坦至喀布尔河中下游之间的河谷平原而言,某些时期可能包括克什米尔西部。

  公元前4 世纪时,罽宾曾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其后属巴克特里亚之希腊王朝统治。公元前2 世纪,塞种一支越兴都库什山,占领喀布尔河流域,取代希腊人成为当地的统治者,建都于修鲜城(或循鲜,在今斯利那加附近),即古迦毕试(Kapisa)城,原为亚历山大大帝所筑,称为高加索之亚历山大城。此即汉代之罽宾。

  公元前115 年,张骞出使乌孙,派副使至罽宾。公元1~3世纪间,罽宾被贵霜帝国征服,发展成为佛教中心之一。当地僧徒来中国传布佛教者甚多,中国僧徒亦多往罽宾参拜佛迹和求法取经。约在8 世纪初,突厥首领阿耶率兵攻杀罽宾王而夺其位,此后之突厥族罽宾王朝即唐玄宗时代之罽宾。罽宾的政治中心迁到犍陀罗(今白沙瓦一带)。至乾元元年(758 ),罽宾仍遣使朝贡于唐,此后遂绝。罽宾一词亦不再出现于中国史籍。


笈多王朝:

  (约320~540)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笈多王朝是中世纪印度的黄金时代。疆域包括印度北部、中部及西部部分地区。首都为华氏城(今巴特那)。

  公元4世纪初北印度小国林立,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320~约330在位)据华氏城为首都,建立笈多王朝。沙摩陀罗·笈多(海护王,约330~约380在位)以武力征服政策,统一了北印度,他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

  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380~415在位 )利用与德干的瓦卡塔卡王国联姻结盟,征服乌阇衍那的塞种州长国,夺取马尔瓦、卡提阿瓦和信德。除西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外,北印度尽入笈多王朝版图,并拥有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沿岸港口开展对外贸易的权利。他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奖励学术文化,笈多王朝至此达到鼎盛时期。

  鸠摩罗·笈多一世(415~455在位)时代,笈多王朝尚能保持北印度安定局面。塞建陀·笈多在位期间(455~467 ),厌哒人首次南侵笈多,他调集兵力击退敌人,保卫印度免于灭亡。但佛陀·笈多以后(约500)发生经济危机,中央政权削弱,各地封臣叛离中央,国家陷于分裂。厌哒王托拉马纳和米西拉库拉卷土重来,吞并笈多王朝大部分领土,严重破坏北印度政治经济文化,促使其瓦解为许多封建小国,北印度再度处于政治分裂局面。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笈多王朝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

  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拉施特拉库塔王朝和帕那瓦人。
  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信仰毗湿奴、湿婆和梵天等三大主神的三大教派广泛流行。笈多诸王虽都信奉印度教,但为缓和民族及教派之间的矛盾,采取宗教兼容政策,放任各派宗教自由发展。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成为印度中世纪前期的宗教和学术文化中心。
   

拉其普特时期;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娄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中特别重要的有瞿折罗-布罗蒂诃罗人、兆汉人和遮娄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混战不已,同时又激烈抵抗伊斯兰教力量对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保卫者。

  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国(注辇)和潘地亚。朱罗国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可以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
  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汉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德里苏丹国:

(1206~1526)  13~16世纪突厥-阿富汗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以其建都德里得名。

  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

  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极强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1398年,帖木儿入侵印度并占领德里,给本已分裂的德里苏丹国家以致命打击。各省总督纷纷独立,赛义德王朝和洛迪王朝沦为仅统治德里及拉合尔地区的小邦 。在1526年第一次帕尼巴特战争中,阿富汗人失败,德里苏丹国为莫卧儿王朝所灭亡。
  1206年,阿富汗廓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乌德-丁·艾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定都德里,标志着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的开始。其后的 320年间经历了彼此没有家族关系、甚至没有种族关系的5个王朝、 32 个苏丹的统治。5个王朝是: 奴隶王朝 ( 1206~1290 )、 卡尔吉王朝 (1290~1320)、图格鲁克王朝(1320~1414 )、赛义德王朝(1414~1451)、罗第王朝(1451~1526)。  图格拉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格拉(1325—1351年)在位时期,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西起印度河流域,东至孟加拉,北抵克什米尔,南达科佛里河。
  德里苏丹国的兴起,正值蒙古人扩张之际。1221年,蒙古军队首次出现于印度西北边境。1224年,蒙古军队攻入印度西北部,掳掠信德和旁遮普地区;但是似乎由于气候炎热和水土不适的原因,蒙古军队未能深入印度内陆,全师退走。1279年和1285年,蒙古军队接连侵入印度西北部。卡尔基王朝苏丹卡尔吉·贾拉尔丁(1290—1296年)曾3次击退入侵印度的蒙古军队;一部分蒙古战士皈依伊斯兰教,在德里定居下来,成为印度最早的蒙古血统穆斯林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1526年—1857年)是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朝代。巴布尔是帖木儿汗国创始人帖木尔(Timur)的六世孙,母系出自成吉思汗,与帖木儿一样,都是地道的突厥人。他的军队由突厥人、波斯人、阿富汗人组成,它所建立的帝国以波斯语为官方语言。

  莫卧儿一词为“蒙古”的转音。因巴布尔自称为蒙古人,故称其国为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巴布尔在帕尼伯特战败伊伯拉欣,至1857年亡于英国殖民者,一共延续了331年之久。
  作为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无疑是印度和亚洲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伟大的、杰出的人物。

  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达到全盛,到1576年,疆界东西从阿富汗的巴尔克到孟加拉湾,南北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直到南方的戈达瓦里河,包括阿富汗和克什米尔,南达文迪亚山,东抵阿萨姆,西方则七百年来不属于印度的信德地区也被合并,形成了德干高原的统一帝国。阿克巴实行这些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宗教和社会方面的改革,对巩固帝国的统一,促进印度境内几种文化的融合,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他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缓和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冲突,融洽蒙古人征服者与印度本地统治者的关系,促进外来政权的本地化、游牧国家农耕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奠定莫卧儿帝国300年之根基。

  在莫卧尔帝国建立的最初一百年内中,印度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印度艺术的特点是民族传统与中亚波斯艺术相结合。举世闻名的泰吉·玛哈尔陵,可以作其建筑艺术典型代表,叙事长诗《罗摩衍那》和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并成为印度两大史诗,对印度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莫卧儿帝国消亡后,英国又直接统治印度共90年,至1947年。当莫卧儿人摆脱英国统治的时候,已变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伊朗等诸国,早年从中亚迁来的伊斯兰教蒙古人早已与这些国家的各民族融合为一体。如今,在阿富汗、伊朗等地有莫戈尔人和哈扎尔人,他们应是莫卧儿人的后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