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作家看莫言获奖

 指间飞歌 2012-10-13

甘肃作家看莫言获奖

——背着政治的光看生活

 

我是在1012日下午见到雁翎(原名逯向军)这个从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会宁走出来的作家的。

一起聚会的还有甘肃几位作家与资深传媒人。但是话题由雁翎主导,谈的是莫言,莫言的获奖。

我觉得真正的作家首先是一位真正生活过的人,没有踏踏实实地生活过的人,写不出厚重的文学作品。生活很飘的人,题材本身就不夯实、也没有深挚的情愫推动。

雁翎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名气不大、但是厚重,言辞木讷、但是夯实。就如同会宁,不青山绿水,但是悲怆深沉······

 

不言而喻,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作家群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关于文学、关于中国文学、关于中国作家获最高奖的各种观点被刺激、被放大,相关的情愫开始躁动、开始激荡,交织成一碗况味杂多的酒。

严谨而纯净的罗楚兰编导言辞之间洋溢着热情,莫言获奖就像是自己获奖了一样快乐;某位商业作家则明显对莫言获奖有些微词,其中一个观点就是,莫言与村上春树争夺诺奖的背景是中日两国争夺钓鱼岛——言外之意是莫言与村上争奖都得到各自政府的力挺,最终莫言获奖,预示着中国在钓鱼岛争夺中也占据了上风······

由于我这个人喜欢就事论事,即使中国官方介入了莫言获奖,我也不爱听。在场的比较纯粹的文字作者似乎也有这种情结,所以话题没有岔到文学之外去。

雁翎这样看,莫言的素材很中国、但是表现很世界。我很惊讶,因为这个评价和莫言获奖的理由很相近,莫言因为“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奖。

如果单从行外人的立场来看,似乎雁翎的界定更易为人所理解。

于是,大家的目光与心灵面向了雁翎。雁翎继续讲出下面的话:

当然,没有完全脱离政治光芒辐射的生活,但是逆着政治的光芒看生活会让你花眼,你看到的生活也斑驳陆离。我们可以尝试着背着政治的光看生活,虽然我们看到的生活还是带有政治的光彩,但那就是生活。

莫言获奖,基本原因就是这样。

你越想摆脱政治去观照你认为真正的生活,其实你已经脱离了现实,你要看到真正的生活,你就不能试图逃离政治,你需要的是正常的心态——你只需要背对政治的光芒就行。

雁翎接着讲——

我小时候经常耕地、做各种农活,我的骨子里就有地地道道的最为贫困的农民的血液与影子,会宁走出来的人都有这种基因。但是有些人到城市生活之后,想要竭力斩断这种基因,为的是不让人从心底里蔑视,结果把自己弄成四不像。

其实不需要,我从会宁走出来,我已经在背对着会宁,面向新的生活环境,我看一切、我的思考,无疑都有些“会宁”的基因、我的生活经历成就的基本要素在里面,我不需要竭力回避这些,我越是回避,我就越脱离了本来的我、与我眼前的世界。

我需要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才知道我要往哪里去。当然我也不能老是怀旧、老是忆苦思甜,不然我走下去的方向就会模糊、我前进的动力就要消减。

中国的历史是受到政治影响最深的国度,现在还是如此,我们把生活主观去掉政治的因素,这是对生活的削减、也是背叛······我们不要要对于本来就有的东西主观增加或减少······

这是大智的境界!

诚然,莫言没有竭力逃避也没有曲意逢迎政治,用现代世界流行的魔幻手法表现中国的生活,从某种层面讲表现一种更加真实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所以,莫言获奖了,原因是他以一种比较自然的心态,选择当今世界流行的手法描写生活世界。

或许,甘肃这些身处巨变的中国深处的作家应该走出去,操起更加世界的表现手法,重新观察与思考并安排你看到的生活,当然,尽量背对政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