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教师研修驿站 2012-10-13

语文教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熊生贵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们都在感慨:语文不好教。大家甚至疑惑是不是人为地将这个学科的教学搞复杂了,而且越说越复杂。事实上,语文教学的确很难,这是由学科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性质,所针对的对象,所荷载的内容,所担负的任务等决定的。(当然这种“难”也有“人为复杂化”的因素。)针对其“难”,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试图找寻其中规律,甚至努力将其“复杂问题 ”“简约化”。于是,一部语文教育史,就成了在探寻“语文怎样教”的历史。这个问题展开是两个基本问题:曾经怎样教语文?现在、未来该怎样教语文?理清这两个基本问题,有助于我们看清所处的历史方位,将语文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历史:曾经怎样教语文

    曾经语文教师怎样教语文?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理出出一个基本的线索:“暗胡同”式——讲授式——“启发”式——训练式。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演变,只是“语文怎样教”历史状态的粗略概括,并不是在某个时期某种教学方式绝对“一统天下”,它们是相互交融的。但相对而言,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教学方式处于主流状态。

(一)“暗胡同”式教学

中国最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可以说都是不大讲究什么教学方法的教学,如果非要概括的话,那就是除了教识字、练写字外,余下的是真正的“大量积累,自读自悟”。

        所谓“积累”就是自己熟读背诵,不求甚解,教师不讲解,学生也不讨论。但对于背诵,教师是无比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理念的,于是他们对于背诵的要求极为严格,积累的量极大。

        鲁迅先生在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描写: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艮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这就是当时书院式教学的状态,教师仅仅只是教会学生读教材,然后就是让学生不断地自己读,直到能够背诵,到教师面前去过关,过不了关就要接受惩罚。

鲁迅先生在他的《二心集·做古文与做好人的秘诀》中写道: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 ——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

        这样的自读、自做、自悟,盲目地摸索,结果必然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找不到走出“暗胡同”的路,如鲁迅这般的大家是“妙悟”了,可能一般聪颖之人也能领悟,但毕竟教学效率是十分低下的,这正是私塾式或书院式教学法的弊端,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讲究效率是不相符的。

   ()讲授式教学

        自民国开始,西洋式(学堂式)教学的引入,中国语文教学开始注重讲授、分析。讲授法一直在中国语文教学中影响了几十年。

        就以阅读教学为例,民国的《新国文教授法》和《新编中华国文教授书》都说得非常清楚,教师要把课文“逐字逐句解释一过,再将全文合讲数过,不可惮烦,务期明晰”。合讲的要求是:“务按语言口气联络之,可任加俗语之助词,切勿拘泥原文,毫无生气。其同字异解者,尤宜留意判别之。”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多部教学大纲,将原阅读教学的讲授法修改为“讲读法”,这一定位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中非常牢固。1956年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照理讲读法应该包括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思考,但由于大纲规定“讲读的基本特点在于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加上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阅读教学逐渐形成“先生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1963年的大纲仍然强调“讲读教学必须把课文讲解清楚”,在以后的大纲中为了纠正教学偏差,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改革语文教学,虽然改换了一些说法,但讲解课文、讲读教学、讲读课文等说法保留,也就是讲读法在阅读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样的教法在实际教学中被教师用到了极致,演化为“串讲式”教学,整个课堂教师“一讲到底”,基本没有多少学生活动(包括读书)的时间和空间。

 ()“启发”式教学

        讲读法注重与推崇教师的讲解,讲得深透,讲得到位,讲得精彩,自然就是优秀的教学。而事实上是大家讲得多,讲得细,甚至讲得牵强附会,于是一篇文章被“肢解”得非常零碎,“充实”得无比“臃肿”,成了一种“发胖式”教学。于是引发了“以《红领巾》”教学法为标志的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

        1953年5月,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通过对北京女六中的一堂观摩教学课《红领巾》的评议,尖锐地批评了我国长期流行的“先生讲,学生听”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满7页的一篇课文,用了4个小时尚未教完,估计还要讲两小时。“这样不合理地使用时间,是把宝贵的光阴浪费了。”而且,这样分段讲解,“把课文逐字逐句地咀嚼得像粥一样烂,然后喂入学生嘴里”,“不可能让学生对整篇作品获得完整的印象”。普希金提出,组成语文课的因素是:①朗读;②复述;③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也应该让学生做,让学生形象地描述人物的性格,教师予以启发、引导、补充和提高。”北师大中文系的学生依据普希金的意见对《红领巾》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5月27日在北师大女附中再次试教。同年7月,《人民教育》发表了叶苍岑教授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发表题为《稳步地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短评,在这以后,全国语文教育界开展了对“《红领巾》教学法”的学习,许多学校都组织了学习讨论和观摩教学,进行教改实验,全国都掀起了学习“《红领巾》教学法”的热潮。

        由《红领巾》观摩教学而引发的这场语文教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所形成的“《红领巾》教学法”,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长时间的比较大的影响,在我国20世纪后半期的语文教育史上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

        “《红领巾》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带来了一种教学方式,并逐步异化成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即“谈话法”与“问答式”。而且教师不敢轻易讲解,变换成问学生问题,由学生答问,串讲式演变成“串讲串问”或“一问到底”。这样的教学方法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难以改变。很多教师已经养成“以问推进教学”的习惯,似乎离开了问题就没有办法实施教学,展开教学活动。

请看1983年和1988年出版物中所列出的两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设计(片断),由此可窥一斑:

◆阅读教学:

        讲读课文:

        课文分两段。第一段第1~4节,第二段第5~8节。(教师讲)

        1、默读第一段。思考:(1)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2)怎样一步一步讲清楚这事的?

        2.默读后讨论:

        (1)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只要简单的回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怎样一步一步讲清楚这件事的?(通过讲解词语、分析句子、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①第一句介绍了哪些内容?(人物、时间、地点、身份)“能手”是什么意思?“射箭能手”呢?(“能手”概念范围大,“射箭能手”范围小,把“能手”和“射箭能手”区别开来,使学生获得的概念精确,不含糊。)

        ②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到什么?说些什么?(结合讨论板书:慢慢地飞来,边飞边呜。提示更羸说话用上“只要……就……”表示很有把握,说得肯定。“不用”“只要”“拉”“弓”“就”“射”这几个词要读得重,语气要肯定,充满信心。指名朗读。)

        ③“‘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魏王是怎样想的?

        ④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课文怎样写的?(第4节)这一节只一句话,是个长句子,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更赢怎么射大雁,二是结果怎样。)(引学生领会“并”“嘣”两个“直”“忽然”等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⑤插图画的是哪一个情节?(借助插图,加深对语句的理解。)

        ◆作文教学:

        1、引导。 (略)

        2.思考。   

        ①写一件事,为什么要强调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看到、听到”的事?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②写“一件事”离开“写人”行吗?为什么?(因为事情是由人做的,所以写事离不开写人;写人,又必须通过事件来说明,所以写人离不开写事。)

        ③写一件事主要应注意什么?(选择有意义的事;“人物”是事情的“主人”,“经过”是事情的“主体”;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把当时的环境写清楚。)

        3.交流。(略)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问答式教学在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阅读教学串讲串问,仅从优秀教案上看就那么多的问题,如果在课堂中加上老师的随意性提问,不知会有多少问题,可谓问题满天飞。作文教学的案例出现在1986年大纲颁布后,教学改革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强调注重学生活动之后,但仍然体现出问答式加讲解式的教学特点。

 ()训练式教学

        经过研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让语文教与走出困境的途径是,大力实施语言文字训练,将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于是1986年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这样定位:培养学生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接下来将语文教学总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列举,一是语言文字训练方面,二是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前一方面将“学拼音”“认汉字”“练字”“听普通话“”说话”“阅读“写作”乃至思维与智力等都归于训练”。可见“训练法”已成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这个定位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

        以训练为主线、基本途径、主要方式的小学语文教学,使我们希冀构筑缜密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训练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扎实推进的思路,将语文能力教授给学生。

        请看1993年发表的一个低年级句式训练的优秀案例(片断):

        小学生内部语言不发达,通过听、说、练,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熟悉了语言的规律,经过多次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语言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句式训练的:

    (1)谁+干什么=完整。

    “小白兔在玩耍。”

    这是最基本的句式,是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说话训练时必须掌握的,应该让他们知道,一句完整的话,必须讲清楚谁干什么。在教学中,借助电教,打出幻灯片“小白兔在玩耍”。

    (2)a.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完整。

    “清早,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

    b.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完整。

    “小白兔清早在草地上玩耍。”

    c.地点十人物+(时间)+干什么=完整。

    “草地上,小白兔在玩耍。”

    把三要素注入句式训练中,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在(谁+干什么)这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上时间、地点,就能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完整,在叙述时,时间、地点、人物这三要素可相互交换位子,说一句完整的话,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在教学中,借助幻灯片显示“小白兔活动”的样子,训练学生反复看、说,灵活掌握这种多变、实用的句式。

    (3)加上修辞成分。

    (什么样的)谁+(怎么样)干什么=完整。

    “可爱的小白兔在高兴地玩耍。”

    这样的句式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把一句话说具体,说生动,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为将来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在和未来:应该怎样教语文

  ()20世纪末的尴尬:中小学浯文教学何去何从?

        1992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正当我们陶醉在“找到真理”的幸福之中,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构完善的训练理论、内容体系、操作规程时,现实的状况却没有“想当然”的好。这种“强化训练”和“应试教育”一拍即合,并集中在“应试”的大旗下,使“训练”变成了脱离人文精神的纯技能训练。语文课淡化了形象感染,弱化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育缺失了应有的魅力,从而陷入了“形式训练论”的误区。加之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估不够科学,特别是教学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小。

        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严重,语文学家在批评它,作家们在批评它,老百姓在批评它,学生们在反抗它……可谓“上下共讨之,全民共讨之”。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批评语文教学是在“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

   ()课程改革:教学的新变化与新困惑

        课程改革后,我们触及的教育教学变化是全方位的——

        教育教学观念变了:由“训练式”教学关注的“语文知识获取、语文技能习得”(掌握工具),演化为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注重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统一。

        教学角色变了:过去的教学格局是师讲生听或师问生答,而现在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过去因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问为主,学生的学主要是听、记、答、练、背等,而现在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课堂特征变了:教学由讲读(练)式、串讲串问式变为一种交往,“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且新课程语文课的课堂结构大大不同于旧课程的,它是“在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

        与此同时,教学呈现方式也变了: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本书”的教学已经“落伍”了,信息技术的介入,电视、网络等手段辅助呈现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出现生动形象、蔚为壮观的状态。

        对待教材、学习内容的态度与思维变了:教师有了课程资源意识,教学得到更宽更广的拓展,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在显现出来。

        评价方式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如考试)正在得到改造,引进了大量新的评价方式,如让学生做成长记录,用成长记录袋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还有让学生学会反思,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

        可以说,新课程一度让我们好奇、兴奋,积极投入学习,努力探索尝试,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一次洗礼,给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有关语文教学的变化是一系列的,多方面的,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其中得到了极大的、较快的发展。

        然而,仅就小学语文而言,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也不少,根据一线教师的反映,主要是:

        1.淡化“双基”、培养能力——学生连“保底”的知识都没有得到。

        2.关注个性,发展创造力——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加剧了这种现象的提前。

        3.“让告诉走开”——导致学生价值观的似是而非及所获基本知识的模糊。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放任自流,教学效果低下。

        5.“动”起来的课堂——“语文味”在缺失。

        6.合作、探究——过场式的“花架子”。

        7.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研读文本、落实语文训练被架空。

        8.“不要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基本功无从过手。

        9.“不要奉教材为圣经”,大量拓展——对经典文本(教材)浅尝辄止。

        lO.肯定式、激励式评价——教师不敢再批评。

        11.弱化考试——但各级考试并没有取消,仍是课改的瓶颈。

        12.评价“多了几把尺子”——“说则容易做则难”,师生负担加重。

        13.希冀还语文学习的生机与活力——还是低年级的学生就开始表示“不喜欢语文”。

        如此之多的问题,也引来大量批评的声音。是否应该停止课改?老师们说,我们深感又教不来语文了。于是专家站出来说,要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教学的务实、落实、扎实。那么,语文教学该向何处回归?

 ()定位:走向建构性教学

        语文教学有了新课程,有了信息技术,将来还会有什么新思想、新理论、新手段介入其中,“冲击”便会有“动荡”,一“动荡”我们往往就找不到“北”。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咱上语文的,有没有不变的“守候”呢?语文课有没有自己的“宗”呢?如果有,“宗”在哪儿?

        我们认为,这个不变的“守候”、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就是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使他们能说、会听、能读、善写。但是,仅仅掌握这个工具就行了吗?如果不行,还要关注什么?回到过去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还有,达成“学生掌握工具”的路径何在?回到“暗胡同式”教学,还是“讲授式” (讲读)为主的教学,抑或历史上所谓的“启发式”,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强调的“训练式”?恐怕都不能简单归于何种方式。

        因此谈语文教学回归常态,不是简单地界定为过去怎样就怎样,现在怎样就怎样,不是终点又回到起点的返璞归真。那究竟应该怎样定位?

        我们认为,那就是“高位本真”——融入新教育理念的坚守“本土”的语文教学。一句话:语文教育是在生命关注下,通过训练与熏染,达成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生长着以语感积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这里面包括以下含义:

        理念:生命及其发展关注。

        目标:语文素养的培育与发展。“语文素养”并不完全等同于“语文素质”,因其更有生命活性和精神特质,乃至“修养”品性,并因其动态生成且永具动态性而需要长期培育和自我修炼。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谓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所以从来就不可能有只教语言文字而不管精神渗透与导引,也不可能只有绝对精神的教化而不必依赖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教学实际上实现着“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而这积淀下来的素质之核心就是语感。语感是直觉地、敏锐地领悟与生成言语的能力,但决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技能,无论其语意感,还是语情感,都与人的思想、情感、品性等难以分割,因此,语文能力生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个人思想的修正、深化,情感的丰富、净化,人格的完善、提升。语文素养培育过程应该是让学生语言和精神携手,将语言化为充满活力的生命元素,同时让思想与艺术浸润心灵,习染人文气韵,造就诗化品质。

        达成路径兼容训练与熏染(乃至其他各种方式)的建构式教学。这里,建构式教学是新语文教育的总方式定位,这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教学视野,它强调学生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但是,在建构式教学为总方式的路径中,训练与熏染是最为主要的方式。这是基于:

        语文素养首先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具有技能性特征的能力。毋庸置疑的是因为任何技能的习得都主要靠训练。单纯靠讲而灌使其听或看,或任其自读自悟,是难以习得或习得效率极低的。训练含两层意思主要指教师的设计、指导、启发、示范和必要的讲解,主要指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二者的关系是:训之目的是使其想练、会练、练好,以训导练,以练为主,训练结合,这样就能实现语文素质教育。语文能力的训练是以字词句段篇为载体,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达成。

        但是如果将训练过于单纯形式化并推之极至,就容易误人机械训练的窠臼。于是必须强调融人新课程的思想精髓——由有效教学推导出“有效训练”,体现出三个基本特征:自主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自己积极“投入”的自我训练;情感意志——学习主体“倾情”,兴趣盎然,学习过程贯注意志,并将学习的对象(语言文字)赋予情意性,化为自己的生命元素;生活实践——将语文学习融人到生活背景之中,彰显有用性,课堂是语文实践的一扇窗口,一个平台,生活才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新课程下语文凸现的一些关键词:自主、探究、情境、活动、感悟、开放、生活性等。于是这样的训练,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是一种“无训练”的训练,所谓的“无训练”是指教师有训练的意识,采用了相应的训练方式与策略,但由于充分彰显其“有效训练”的特性,使学生感受不到苦与累,而是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下完成了扎实的训练。

        这实际就包含了熏染的要义,熏染不啻是—般意义上的熏陶感染,它蕴含着广袤的课程资源(生活背景、历史文化)对学生学习的作用,课堂的情境营造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教师的语文素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生生对话对学生个体感悟的促成,学生自我积累、自我陶冶等。新课程下的训练是熏染下的训练,是与熏染密不可分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才不至于只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的纯技能,而是生成以语感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从而缔造出高品位的生命。

        这包蕴着多重含义的“训练”,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关键词,由此牵连出抓住字词句段篇,落实听说读写训练,并由外而内陆进行思维、想象等训练,从而在感悟、积累、运用中增强语感,这是语文课应该固守的根本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