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侏罗纪公园没戏了:DNA半衰期为521年

 看见就非常 2012-10-13

《侏罗纪公园》里复活霸王龙的宏愿到底没法成真了:一项来自新西兰的研究认为DNA只需680万年就会完全分解,而恐龙可是在6500万年前就绝灭了。那啥,还是复活猛犸靠谱些吧……

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有这样的情节:科学家从琥珀中找到蚊子,提取了蚊子吸过的恐龙血,从血里提取出了恐龙的DNA。不过现实中的科学家都不认为 DNA 能保留那么长时间。但是,到底能保留多久呢?一项来自新西兰的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数字,也彻底毁灭了疯狂科学家复活霸王龙征服全世界的伟大理想……

当细胞死去后,残留的酶就会水解 DNA 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微生物也会加速分解过程。但是长久来看,最重要的因素还是 DNA 在水的作用下降解。地下水无处不在,所以理论上 DNA 降解的长期平均速度应该几乎是个定值。

问题是,这么多含 DNA 的化石并不好找,而温度、氧气和后来的微生物都会改变短时间内的降解速度,这使得计算平均速度并不容易。

幸好,哥本哈根大学的 Morten Allentoft 等人在新西兰找到了大量的恐鸟骨骼,这种鸟类大概在 15 世纪前后绝灭。这批骨骼年龄在 600-8000 年之间,保存条件几乎相同,连温度都是近乎恒定的,非常利于比较。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皇家学会学报 B》上。

古遗传学家 Morten Allentoft 用已经灭绝的恐鸟骨骼测试DNA的半衰期。(图片:M. M?HL)

古遗传学家 Morten Allentoft 用已经灭绝的恐鸟骨骼测试DNA的半衰期。(图片:M. M?HL)


根据计算,他们认为 DNA 的半衰期约为 521 年;换言之,每过 521 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就算在 -5℃ 的最理想条件下,最多经过 680 万年,这些化学键就会分解得一个不剩。而早在那之前,可能只要 150 万年,这些化学键就已经破碎得完全无法解读了。悲剧的是,恐龙可是在足足 6500 万年前绝灭的。

不过,这项研究并没有盖棺论定。其他研究者认为还会有许多别的因素影响到 DNA 的寿命。土壤化学、发掘后储存条件、甚至动物死去的季节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但不管怎么看恐龙都没啥希望。

但是,复活远古生物,人们一直在努力…… 俄罗斯与黄禹锡合作,复活猛犸象(点击查看)


编译自: 《自然》DNA has a 521-year half-life
内文图片: natur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