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 4 章 大学写作第三级

 石开九穴新闻学 2012-10-14

4    大学写作第三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弄清楚主题集中的含义、方法,掌握各种结方法,学习散文的含义、分类、特点,掌握散文的基本写作要求。

[教学重点] 主题集中和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散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1次课)         

4.1. 主题集中

4.1.1. 主题集中的含义

指的是主题要单一明确, 一篇文章的主题只能有一个,不能零乱分散。

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一篇文章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一篇短东西能把一个意思说透,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动起笔来,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地解决问题,因为那个 意思也没有说透,怎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也说:需要注意的是,写什么这件事必须十分明确,一丝不苟地作出决定;第二点在一篇作品里,写什么必须是独一无二,高度的集中。有一些文章,当我们读了它以后只觉得混淆不清,这只能证明作者对上述两点没有搞清楚。

4.1.2. 主题不集中的原因

一、 行文无意,结尾强立;

二、 把握不准,材意游离;

三、 三心二意,四面出击。

4.1.3. 主题集中的方法

4.1.3.1. 单意贯一

一、 有的放矢。如《红军鞋》《一件珍贵的衬衫

二、 固化主题(写前和文中)

三、 依旨选材

如鲁迅用雷锋塔的材料,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论雷锋塔的倒掉》,它的主题是反对封建主义;一篇是《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主题是反对利己主义。

4.1.3.2. 多意纽结

一、 相反相成。如《土地》、《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都是这样。

二、 多意俗成。就是人们使用成语、谚语、俗语时,往往把其中几个意义连贯起来进行思考。因而在构思一篇文章时,可以根据某一成语、谚语、俗语、顺口溜等的几个意义来确定它的主题。将分别蕴含这几个意义的材料纽结在一篇文章中。如教书育人、言行如一、恩将仇报、夫唱妇随;前仆后继、严父慈母、拥军爱民、上行下效。

(第2次课)

4.2. 结构合理

4.2.1. 结构的含义

一、 动态义。就是指从表现主题和切合体裁的需要出发,沿着一定的思路将所选用的材料组合连缀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 静态义。就是指文章内部材料的组合构造和搭配排列。

4.2.2. 结构的方法

4.2.2.1. 理顺线索

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内在脉胳。

一、以中心事件为线。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二、以人物为线

线索人物。作者用一个并非着力描写的人物来串连贯穿他人他事。这个人物就叫线索人物。比如故乡中的我。

中心人物。作者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的活动或性格发展为线。如《阿Q正传》中的阿Q,《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三、以物为线。如《往事漫忆》、间谷苗——给鲁迅带小米——到老乡亲饭馆吃小米饭——周总理捎小米——病中吃小米度命。又如《红军鞋》、《一件珍贵的衬衫

四、以情感变化为线。如《荔枝蜜》(见本馆写作范文),孩子时叫蜜蜂螫了一下,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舒服,后来到从化温泉小住,喝了荔枝蜜,不觉动了情,后又听老梁说蜜蜂,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五、复线和多线。复线如《药》:一条是华老栓公元前人血馒头;一条是夏瑜牺牲。多线如《三国演义》第49回,七星坛诸葛亮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其中有三条:一条是周瑜调兵遣将,黄盖诈降、甘宁袭粮;一条是孔明回夏口部署战斗;一条是曹操收书,黄盖诈降。

4.2.2.2. 组合有序

一、 时间顺序

调整顺序。利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来调整顺序,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选择时段,详略得当。时间 点的选择要和人物的个性、事件的意义有关。如习作《我的侄儿洋洋》一文:他不滿一岁时,我的同学抱他,他尿了同学一身;一岁半的时候,洋洋咬他的手指头。

二、空间顺序

符合人的视觉和游览的规律;

空间点要有选择

各个空间应有联系,有交代

三、时空交叉顺序。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同时异地

异时异地

四、联想顺序

辐射式。即以某个事物为中心,从这一点出发,引出对其它事物的联想。

连环式。即以某事物为起点,又把另一事物的出现作为它的终点,而另一事物则又以引作为起点,再引出别的事物,依次循环往复。

五、逻辑顺序

并列顺序。如《反对党八股》、《我的老师

总分顺序。

演绎顺序。演绎即从一般到特殊。或者是从抽象到具体。如吴唅的《谈骨气》。

归纳顺序。即特殊到一般。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一开始就举了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然后归纳出一般的道理。

因果顺序。如《光棍堂飞来了金凤凰》。就是先说几个光棍娶了媳妇这个结果,然后再说他们是致富了的原因。

递进顺序。如《说宝》,从一个人以高尚的品质为宝到一个国家以人才为宝。又如,《谈奉献》中,先从一个人有吃苦精神,到一个人有牺牲精神。

六、容易了解的顺序。即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陌生的顺序。如解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一篇文章用了这样的例子:说是宋真宗赵恒要丁渭修复焚毁的皇宫,他采用了一举而三役齐的方法,这就是,取土烧砖,引水运料,填砾为道。

七、叙议结合顺序。

八、增强印象顺序。

一是强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降幂式,比如消息,先写重要的材料,后写次要材料。一种是回环式。如白杨礼赞。

二是对比。如克林顿宣布经济复苏与他的儿子失业作对比。

九、意识流顺序。意识流就是指人物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意识流动。写作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梦幻,旁白。如王蒙《春之声,又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最后一章,用不加标点的文体来象征毛来的睡意朦胧的情态:

哪儿去了呢教他急着要我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个时候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辫子哪好开始当天的生活咯修女们「522」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523〕啦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咔嗒咔嗒地响都快把自个儿的脑子震出来啦看看能不能打个吨儿一二二四五他们设计的这些算是啥花儿啊就像星星一样隆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儿像不过我只用过两回最好把这灯弄低一些再试着睡一下好能早点儿起床我要到兰贝斯[524]去它就在芬勒特「525〕旁边叫他们送些花儿来好把屋子点缀点缀万一明天我的意思是说今天他把他「526〕带回家来呢不不星期五可是个不吉利的口子「527〕头一桩我先得把这屋子拾掇拾掇我寻思灰尘准是在我睡觉的当儿不知咋地就长出来啦然后我们可以来点儿音乐抽抽香烟我可以替他伴奏我得先用牛奶把钢琴的键擦擦我穿啥好

(第3次课)         

4.3.文体训练:散文

4.3.1. 散文的含义

4.3.1.1. 广义

古代:指同韵文相对而言的那些不押韵或不讲究骈偶的文章。包括文学和非文学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一点和西方一致。西方是把不分诗行不押韵的文章统称为散文。

现代:是指除了小说、诗歌、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抒情性、议论性文体。它包括中学生记叙文,新闻文体、杂文、回忆录、大事记、史传文等。

4.3.1.2. 狭义

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一说法,是受了现代一些文章学家和当代文学理论的影响。这一含义只是阐释性,不是下定义。

若用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是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以形象思维方法为主、写景状物或记叙生活碎片来表达作者真情实感的一种文章体裁。

4.3.2. 散文的种类

4.3.2.1. 记叙性散文

即以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人、事的粗线条勾勒,来表现人的精神风貌、事件的意义和作者的真切感受的散文。

记人不全面刻划人物的性格,只抓住能引发作者感受的一些生活碎片来写。如《我的老师》、《背影》《藤野先生》、《雪浪花》等。

记事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不运用虚构的方法,加剧矛盾冲突。如《往事漫忆》。

写景状物,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面是借景抒情,物中寓理。如《岳阳楼记》

4.3.2.2. 抒情性散文

即以客观事物为触媒,来抒发作者感情的散文。如《社稷坛抒情》。

4.3.2.3. 象征性散文

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象化描绘来寄寓某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象征的含义,在古代希腊是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以保证相互款待的信物。后来引申为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林兴宅:最优秀的艺术,是富有象征品格的艺术。如《海燕》、《鹰之歌》、《门槛》、《秋夜》、《卖铁管》等。

4.3.2.4. 新风格散文

20世纪末兴起的以小说、诗歌、戏剧的表现方法,来抒发作者内心感受的散文。以张锐锋、祝勇、周晓枫等为代表。特点有三:一是用小说、诗歌、戏剧的表现方法;二是关注和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三是使散文回归到审美层面。

4.3.3. 散文的特点

4.3.3.1. 广泛性

是指散文内容的取材范围非常广泛。

一是可用作散文的材料几乎没有限制。

二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三是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

4.3.3.2. 灵活性

是指散文的形式非常灵活。

一是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二是构思不拘一格。

4.3.3.3. 抒情性

散文要借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 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业绩, 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散文一开始就使自己沉浸在一种突如其来的悲喜交集的感情体验中,由此生发联想——小时候跟着妈妈赶集差一点丢失,四十年代初一度离开部队,文革中被迫放下笔等。 最后又面对横江截流的宏伟场面,激情满怀。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 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 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 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 小说的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 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 散漫如水,手法灵活。只要弄清以上四点,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它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4.3.3.4. 真实性

散文要描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不能虚构编造客观事物或生活事实,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4.3.3.5. 个别性

散文要展示作者独特的主观感受和心灵世界。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 正象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这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又如刘半农所说, 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还如一些人所说,我是怎样一个人, 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 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写真实的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4.3.4. 散文的写作

4.3.4.1. 以小见大

散文可以选重大题材,也可以选取细小题材。往往是选取细小的题材,来表现关系重大社会生活的深刻的主题。

比如《往事漫忆》,选取的不过是一袋小米、一碗米饭、几撮谷苗等细小的材料,却表现了中国人民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事情。

4.3.4.2. 形散神聚

形散指的是散文的材料,从选取的时空范围上,可以十分散乱,但是,主题却是集中的,不能分散。

一是聚情

如《依依惜别的深情》。志愿军战士们细心整理营房、给朝鲜人民留下礼物、为朝鲜人民做好事,这是军人们的感情;朝鲜人民摸战士、赋诗、为志愿军烈士移葬,这是朝鲜人民的情。这二者都是依依的离别之情。

二是聚志

即把能表达主题的各种思想认识集中起来。如《土地》。统治阶级掠夺土地、利用土地来为自己谋利;劳动人民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为国家和人民造福。

4.3.4.3. 巧于布局

一是项链式

二是车轮式

三是屏风式四是曲径式

      [思考与练习]          

1.      怎样在文章中设置线索?

2.      什么是意识流顺序?

3.      谈谈你对散文定义的看法。

4.      如何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

[课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