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治療 選繞道or支架?

 云天953 2012-10-14
                                               冠心病治療 選繞道or支架?
 
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曾在電視上,公開自己置放10多支心臟支架,保持心臟血管暢通。有冠心病的人不禁想問:「應選心臟繞道手術,還是心導管術好?」就數字來看,以台灣為例,民眾治療冠狀動脈阻塞,大多選擇心導管術置放心血管支架。

台大醫院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黃瑞仁說,近四年來,做心導管術置放心血管支架者,平均一年有3萬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翁仁崇指出,心臟繞道手術不到3000例。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加護中心主任張效煌說,心臟繞道手術三年存活率達九成五,心導管放置支架術約九成二;置放支架心血管再狹窄機會,也比心臟繞道手術高。

張效煌指出,有的病人不喜歡開胸做心臟繞道手術,就會選擇置放支架;心臟有三條主血管,一般建議,每條血管不要放超過二支。值得注意的是,放了心血管支架,若再有阻塞,再做繞道手術,手術難度將變高。

張效煌表示,心臟血管會包覆住支架,支架無法拆下,且手術也切不開支架金屬網;同時支架撐開血管後,若開刀接血管,血管不易吻合。

台北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心臟繞道手術,是接在阻塞部位後面,若阻塞血管長度太長,或在中段部位,放支架後要重做繞道手術,不易找到適合接合血管。但也有例外,如近端血管阻塞,但遠端血管仍好,一旦再阻塞,仍可在放支架後,以繞道手術接遠端血管。

殷偉賢說,如果病人是左主幹(有左前降支和左迴旋支兩條分支)阻塞,尤其是其中最大支的左前降支塞住,通常心肌損傷較大,會建議做心臟繞道手術。

由於心臟病人常對接受外科或內科治療感到困惑,去年美國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醫學會,首度發表共同治療指引,即是希望提供最適合病人的建議。

目前心臟內科及外科,會透過「SYNTAX Score」和「EURO Score」兩種分數加以評估。

SYNTAX Score稱為心臟解剖分數,透過血管造影,評估心臟血管阻塞情形,一般超過32分,較建議考慮做繞道手術。

EURO Score分數,在評估病人的麻醉風險。即病人若合併有腎臟病、肺炎等問題,分數高代表麻醉風險高,則較不建議做心臟繞道手術。

翁仁崇說,近年國外有「混合式手術」,由心臟內科醫師先以心導管術,了解患者冠狀動脈阻塞程度,再由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醫師共同會診,做混合式治療。(施靜茹)

何種狀況該選擇

心臟繞道手術?

●冠狀動脈左主幹阻塞

●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冠狀動脈和右冠狀動脈等三條心臟血管阻塞

●做心導管氣球擴張置放支架術後,仍有胸痛或併發症

●急性心肌梗塞後,藥物無法緩解,仍有胸痛

●冠狀動脈阻塞,合併出現如心室中隔缺損、瓣膜脫垂、動脈瘤、心包膜填塞等情況

資料來源張效煌醫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