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忻州人你对元好问了解多少(四)

 黑老赵 2012-10-15

忻州人你对元好问了解多少(四) 

来源:忻州广播电视网  作者:摄生虎刘丽青[转载]忻州人你对元好问了解多少(四)
 

  一位性情高洁、超越世俗的历史文坛巨星怎么会在名节上有所争议呢?他在中国诗文史学上超越了当代名人,在我国知者却不多,这是为什么?

  采访:元好问学会副会长李正民(山西大学教授)

 “名节问题呀,我有一篇文章叫做《元好问与崔立碑事件》,崔立碑事件是一个很大的有争议的问题,从元好问活着一直到清朝到解放前、解放后,可以说是八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有的为元好问辩护,有的呢就是批评元好问。那么所谓崔立碑事件指的就是,崔立作为金国的一位元帅投降了蒙古军,把金国的首都等于出卖了,所以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叛将、叛国贼,那么他把蒙古兵放入首都之后,他就掌了权自封为郑王,生杀大权都由崔立一手独揽,一手遮天,于是他就让手下为他写碑,竖立一块功德碑,歌颂他的功德。他说:由于我(崔立)的投降,使首都人民免受屠杀,我(崔立)是有功的。那么这个碑文是谁写的,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主要是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刘祁和麻革两个太学生写的,另一种就是说是元好问写的,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是元好问写的,那就是元好问名节有污,因为你(元好问)歌颂卖国贼,这是一个名节上的大污点。那么有人认为是刘祁、麻革两个太学生写的,与元好问无关,元好问名节没有污损,基本上是这两种观点一直有争议。

  “我在刘祁的一本著作《归潜志》里面,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所谓‘告身三通’。‘告身’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应该是学位证书,就是进士学位的证书,三份证书给谁呢?给刘祁和麻革两个人,就是两个人获得了三份证书,在刘祁的书里面出现了这个细节,我认为它是个疑点,为什么两个人会获得三份证书呢?那么有的人又认为第三份是给元好问的,因为这个证书是一种奖赏,他们写了崔立的碑文,歌颂崔立的功德,所以赏给进士出身三份证书,刘祁一份、麻革一份、元好问一份。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元好问早就是进士,没必要再给他进士证书。那么第三份应该是谁的呢?我认为是刘祁的弟弟刘郁,因为刘祁和麻革在写崔立的碑文后吧自己的弟弟的名字也加上去了,他们认为是一件有功的事情,而元好问本人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得到任何赏识,没有任何升官和其他奖赏,所以这件事情也是一个证据,说明崔立碑文不是元好问写的,而是刘祁和麻革。”

  原来在公元1233年崔立举城降蒙后,自己认为挽救了京城百万生灵,功劳甚大,便胁迫当时有名望的王若虚、刘祁、麻革及元好问等人为其撰写歌功颂德的碑文,王若虚等人拒不撰写,而元好问几乎是主动参与,这究竟是为什么?

  采访:元好问学会会长刘泽(太原师范学院教授)

  “首先一个问题是元好问有没有投降蒙古的思想,应该说有,因为有他的好多话在呢,那你不能否认这个事实,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投降呢?他就是要保生灵,保万灵保社稷,所以他的倾向是投降,这样呢,崔立碑事件,崔立的碑到底元好问参与了没有?肯定参与了,毫无问题,参与的深与浅,参与得很深,应该说是。问题是他做的对不对?原来崔立也是为了保住生灵投降了蒙古,这时候他(元好问)是同意的,问题是后来崔立变了,投降了以后变得很坏,贪、杀很厉害,这时候元好问是反对的。”

  崔立出生于市井无赖,当时举城叛降出卖了金国君臣家眷五百余人,使京城生灵涂炭,陷入一片水生火热之中。崔立的叛降激起了金朝遗民的痛恨,不久便被部下所杀,碑亦不知下落。但这件事却使不同朝代、不同观点的人对元好问产生了不同看法。

  采访:元好问学会副会长降大任(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元好问的名节问题是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说,如果你是忠于一家一姓的王朝皇权,在这个前提下用愚忠的观点看,那么他(元好问)的名节就不好,如果你要站在保护老百姓以民为本,以这样的观点看问题的话,那么他(元好问)的名节就不是那区区的那种愚忠愚孝的名节可以比的,元好问他的伟大之处就是用他的话讲出死以为民,一切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出发,所以这个思想我们觉得是今天应该很好继承下来的。

  有关元好问名节的另外一件事是什么呢?

  采访:元好问学会会长刘泽(太原师范学院教授)

  “就在崔立立碑事件的同时,4月22日,(元好问)上书耶律楚材,又有了这事了,这事情连起来看,耶律楚材是蒙古的宰相,金朝还没灭亡,你(元好问)是金朝的官,虽然不大但是也是金官,左司都事呀,你(元好问)给一个蒙古的宰相写信、上书,这个事情很严重,问题是这个上书的目的是甚?他(元好问)这时候是保存文化,保护知识分子,所以他不惜称‘门下士’向人家耶律楚材上书。”

  元遗山向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名“中原秀士”,中原人才基本罗列于此,可见他平日留心爱护人才,当中原遭到空前浩劫的关键时候,他不愿看到百余年蕴育出的人才“泯泯默默以与草木同腐”,不忍心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绝,将个人恩怨及名节置之度外(因为元遗山自己的至亲在蒙古军屠城忻州时也被杀害),自己虽金亡不仕,却上书推荐中原有识之士让逐渐统一中原的蒙古王朝留用,可见其良苦用心和远大胸怀。

  那么元遗山就连举荐人才在当时都受到非议,为什么会在公元1252年亲自觐见忽必烈呢?

  采访:元好问学会会长刘泽(太原师范学院教授)

  “ 到了壬子年间(元好问)六十二岁上,他去觐见忽必烈,给忽必烈要献一个头衔,‘儒教大宗师’。忽必烈当儒教大宗师,其目的元好问还是为了文治文化,因为耶律楚材宰相不在了,那只有忽必烈担当这个角色。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元好问实实在在后来是忠于传统文化的,忠于中原文化的,要用文化改变蒙古的统治,所以元好问的人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忽必烈是蒙古第四位可汗蒙哥的弟弟,早在漠北的时候,忽必烈就跟大批中原汉族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忽必烈的周围早已形成一个汉儒幕僚集团。所以忽必烈的思想意识和对中原文化的认识与他父皇叔兄有着不同的观点。随着蒙古入住中原,逐渐汉化,治国安邦,使人民百姓不再经受战乱带来的惊恐和痛苦,元遗山对蒙古国的态度有所转化。所以他比中原人更早地接触和交往了蒙古国内部接受汉化的官员。公元1252年,六十三岁的元遗山与张德辉北上觐见了忽必烈。

  元遗山一生经历在金元二朝的朝代更叠时期,几经周折:早期仕途不佳,中年历尽战乱磨难,晚年为拯救金朝文献,保举金朝人才费尽心机,受尽屈辱,直至68岁时,为搜集整理金代文史客死他乡,可怜一代宗师就这样在异乡走完了他艰辛、劳苦的一生。去世时留以遗言给他的弟子们,在其墓前竖三尺碑,书写“诗人元好问之墓”。有关墓碑“诗人元好问”的提法也是众说纷纭,被后人加以议论,但元好问生前在“学东坡移居八首” 诗中对自己的一生已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和肯定。

  我贫公亦贫,赋分无贤愚。

  论人虽甚愧,诗亦岂不如。

  他拿自己与苏东坡作比较,他认为论人品虽有些欠缺,但诗却与东坡相比毫不逊色。

  山西忻州韩岩村西北处至今保留着元遗山的野史亭及元墓。野史亭最早建于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后清代乾隆、同治和民国初年有过三次大的修缮。现存遗址为民国初年忻州人陈敬堂先生和县长彭赞璜共同提倡下修复的。

  采访:元好问研究会会员孙转贤

  “元好问墓地占地四十四亩,分三部分组成,由野史亭、元墓、南面空地十五亩组成。主墓现存建筑,野史亭是在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修建的,占地三亩八分三,主亭野史亭位于院落中央,六角亭是典型的北方亭台楼阁建筑,叫六角攒尖顶形,野史亭内正璧是元好问先生的画像,形象逼真生动,两旁先生诗文石迹镶嵌于墙,是先生生前的诗文墨迹。元好问墓保护范围内保存了宋、金、明、元、清乃至民国以来大量的诗文石迹,涉及名家三十人之多,有的记述了先生的事迹生平,有的记述了先生的政绩功勋,是研究元好问先生和参观浏览者学习、参观的极好场所。”

  野史亭分两部分,内有金、元、明、清乃至民国以来的大量诗文石刻,涉及名家三十多人,墓前石刻形态各异,具有元代特有的石刻艺术特征,均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时间将一代宗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诗文、著作、精神、品格至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正如野史亭柱联所云:

  撰述辔龙门涑水,憩幽窗疏雨,采樜不遗,金元一代留文献。

  诗歌嫓山谷东坡,值沧海横流,宗工无愧,风格千秋著典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