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太湖 都市人家的农乐园

 苏迷 2012-10-15

  本报记者 沈红娣

  菊黄蟹肥,羊肉飘香。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太湖沿线成了苏州“吃货”们的福地。吴中农业的特色之路引来了苏州环太湖旅游高达160余万客流量的超强人气。在延续传统优势、引入创新理念中形成的一个现代农业构架的全新路径悄然进入视野。农业如何保持与工业、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成为吴中区的时代新课题。吴中人适时地转变观念,挖掘传统资源的优势,引入现代质量可追溯体系、品牌营销等管理手段,与科研院校联手,借势高科技,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产业链。吴中区农业局局长刘龙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吴中区农业历史悠久,在历任历届管理者为发展奠定的基础上,从“六加一”传统特色的继承发扬、到产品质量安全的攻坚克难,再到借势科技的创新引领,跳出农业抓农业、解放思想抓农业、更新理念抓农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具有吴中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特色农业

  国庆节160万“吃货”涌入环太湖“六加一”特色农业引爆都市体验潮

  山不在高,有茶则名,水不在深,有蟹则名。以碧螺春茶和太湖蟹为代表的吴中特色农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引来了苏州环太湖旅游高达数百万客流量的超强人气。来自吴中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太湖边喜迎160余万“吃货”———一只蟹、一头羊等当地特色农业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还串起了一条特色休闲产业链,促进当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吴中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太湖山水资源优势,坚持“六加一”产业导向,在一杯茶、一棵菜、一株苗、一只蟹、一头羊、一羽鸡及果品产业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具有吴中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一只羊为例,一年一度的藏书羊肉美食上市的同时,也必然带动旅游拉开帷幕———木渎还专门发布了《藏书羊肉美食旅游攻略》。该“攻略”详细介绍了木渎旅游“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和加油、靓车等实用信息,吃藏书羊肉,玩白象湾生态园,逛藏书苗木市场,如今正日渐成为附近城市秋冬自驾短线游的一条热门线路。以藏书羊肉美食为线,串联起木渎西部旅游产业链,逐步将木渎镇西部27.9平方公里打造成生态旅游新城。作为吴中区“六加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羊肉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品牌和富民产业。
 吴中区的资源禀赋深厚,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面积有限,“特色”便成了吴中农业的一篇大文章。经过多年发展,吴中主打的“六加一”也交出了一份份响当当的答卷:全区形成了3万亩蔬菜、3万亩茶叶、5万亩苗木、7万亩果品的种植业结构和3万头湖羊、10万头生猪、13万亩特种水产和100万羽家禽的养殖业规模,特色农业“六加一”实现产值32.89亿元。

  事实上特色农业的带动效应远不止如此。

  以传统特色农业为线索,全面挖掘吴地乡村、特色餐饮、古镇古村、人文宗教等文化,吴中特色农业已成为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新载体。目前,吴中区旅游农业已由以往较单一的季节型休闲观光,发展到了文化型、都市型、综合型休闲旅游,形成了太湖第一峰———缥缈峰、文化旅游名胜———三山岛、苏州最美山村———旺山、兵圣隐居地———穹窿山等多个乡村旅游品牌。随着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该区已形成了赏茶品茶、果品采摘、湖鲜品尝等8大农业旅游系统产品,20多条农业特色旅游线路,40多个农业休闲旅游景区(点),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星级农家乐47家。

  关键词:安全农业

  水产蔬菜带着“身份证”进市场 农产品安全从生产环境源头抓起

  买到家里的鱼虾蟹,平常喂什么饲料?生长环境如何?以前要知道这些信息可谓天方夜谭,如今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拿出手机对着包装上的“身份证”一扫,养殖场信息、物流信息、药物残留等就能一目了然———这便是率先在吴中区进行试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此举在全国尚属领先。“洗澡蟹”、“留学蟹”等真假争议甚嚣尘上时,吴中区悄悄地试验出了自己独特的“火眼金睛”———在临湖现代渔业示范园的中央监控室里,大屏幕上的数字每隔几秒钟就会跳动一次,这是示范区内的电子监控系统,对蟹塘进行时时监控,水温、化学需氧量等数据可以无线传输,几秒钟数据就更新一次,超过标准范围会自动报警。记者点击电脑屏幕,便打开了池塘养殖的实时画面,通过基地的监控设施,渔民养殖的全过程便可直接输送到屏幕上,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种苗、水质、环境、药物残留及检验、销售终端等信息进行分单元录入后,系统就会自动形成每份商品独立的二维码。而每个卖场的“身份证”打印机都与后台数据库连接,卖场的目标水产品卖完后,“身份证”就无法再打印了。“这样的设计向消费者承诺了他们所买到的水产品来源是可靠的,有利于养殖企业创立品牌、提高信誉度”。水产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本清源”创造了条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尝试三到五年内,将覆盖到吴区中太湖流域的50%面积。

  同样,正是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苏州碧螺春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走进国际市场,并顺利签下了境外第一单。让碧螺春茶香飘海外,这曾是几代茶人的梦想。2008年,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苏州首个有机茶园基地,从种苗挑选到使用植物提取的生物农药,最终,茶叶28个检测项的400个指标都达到最新修改的欧盟标准。通过苏州检验检疫局出口茶叶原料种植基地考核,苏州市东山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获得出口茶叶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这是苏州首家也是目前惟一获得出口资质的碧螺春茶叶种植、加工企业。
为了解决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吴中区各级农业部门持续开展了3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大幅度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范围,持续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吴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但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风险隐患尚未完全消除,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形势不容乐观。”吴中区农业局局长刘龙俊对此十分清醒。一边是严格管理,另一边则是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堵与疏相结合,吴中区率先在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上进行探索。除了质量可追溯体系外,更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等,引导农业质量建设,做强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先后拿下“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太湖蟹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等金字招牌。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一件,国家级名牌农产品2只,省名牌农产品20只,市名牌农产品50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量突破200只,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控制检测体系,全力打造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

  关键词:科技农业

  科技改变“靠天吃饭”观念13个农业园成科技农业孵化器

  风景秀丽的太湖西山岛不仅引来了农业龙头企业在这里包地种菜,更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青睐。位于西山的大福外贸食品有限公司就与“大豆泰斗”盖钧镒签下合作协议,建立院士工作站,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相关研发。

  盖钧镒是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于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据介绍,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掌握了16000多个大豆种质资源,排名世界第三。建立院士工作站后,盖钧镒将携其团队10多人,在两年内健全大豆良种繁育体系,开展菜用大豆的品质检测以及绿色、有机栽培技术;研究地方优良品种提纯复壮,分别建立原种、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大福外贸将为其提供200平方米的科研用房与所需要的仪器设备,配合院士工作站共同完成有关科研任务。

  大福外贸食品有限公司是吴中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地处西山农业示范园内,除了与院士合作建立工作站外,企业还与美国农业部研究局园艺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中国太湖果蔬保鲜工作站,事实上,在这里,类似大福这样的科技“领衔”的企业并不少:苏州西山中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GLP认证先后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和国家药监局的验收。苏州西山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通过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等的八大认证体系。优尔食品有限公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单一食品加工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成立了淘豆网,此外,当地还成立了苏州西山太湖绿茶果有限公司,打造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服务平台。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风险非常大,一旦碰上气候反常,常常会“血本无归”。通过增加科技含量,现代农民则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就像养螃蟹,如今有了电子监控系统,只要坐在监控室内,大屏幕上的数字每隔几秒钟就会跳动一次,对蟹塘进行时时监控,水温、化学需氧量等数据可以无线传输,几秒钟数据就更新一次,对于大闸蟹在这些池塘里“生活”得舒不舒服,电子监控系统也全都知道。在中央控制室里,除了有水温、化学需氧量等数据的显示屏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电子显示屏,有的显示着扭动变化的曲线表格,有的则播放着整个示范区的实景图像。“以前事事都要到地头亲历亲为,现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记者获悉,农业园区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目前吴中区共有千亩以上各类农业园区1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园一个,省级示范园2个,种养殖面积达11.5万亩,已基本形成“东部传统农业区、中部高效农业区、西部特色农业区”的农业发展格局。其中,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万亩标准化池塘养殖基地基本建成,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甪直澄湖现代农业园区万亩水生蔬菜基地初具规模,其中核心区江湾基地6500亩、示范区澄湖基地3500亩, 全部按照传统工艺,规模化种植、生产、销售,已经形成江南水乡独特的现代生产体系;金庭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筹备建立国家级的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东山双湾村枇杷示范园、杨湾村杨梅示范园和三山岛休闲观光果园等一批镇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也已启动实施建设,区镇两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增强园区科技引领作用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刘龙俊告诉记者,坚持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吴中区与省农科院等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为园区提供更优质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大力引进农业高科技项目,实施农业高科技招商,让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户农业园区,加大科技成果消化吸收创新力度,引领农业园区向基地标准化、技术精简化、农事机械化、加工精深化、市场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现科技兴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