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奇穴手法 三 学习班资料

 昵称7614349 2012-10-15



董氏奇穴手法 三 学习班资料
1.动气及倒马针法

董氏奇穴施针手术简便,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由于不拘泥于补泻,董师研创出另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动气针法即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所活动活动,看有无改善,再决定继续捻针或换针。本人将此种手法为老师定名为动气针法,首刊于1975年版「针灸经纬」,老师亦甚赞同此老,遂沿用至今。大陆虽亦有类似手法,但首见于1988年「黄河医话」名之为「运动针法」并自谓首创,实则已晚于本人13年,晚于董师则更久矣。近年来大陆及国外对此几种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数,事实早在1985年山西科技版之吕景山着的「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已经引证本人著作及动气针法。

董师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例如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穴,并令患者咬牙或动颚,可立即止痛;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亦可立即止痛。虽说奇穴有奇用,但是动气针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动气针法不只限于奇穴有效,更适合于十四经穴,不但适用于止痛,用于内科,亦有着效。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⑴先决定针刺穴道。
⑵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⑶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患部引气。
⑷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刻舒畅。

动气针法简单实用,且在不明虚实思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依个人经验,仅就五输原络,俞募都会等特定穴位,灵活运用即可,价得推广应用。

倒马针法系董师所创用之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一针法,此一针法亦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

具体操作是:
⑴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
⑵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
⑶在倒马针的基础下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这种邻近两针同时并列的针法,较之散列的多针的效果,是来的较大而确实的,在内关取穴施针之效果如果等于一分,加取间使穴使成并列之倒马针,则其效果并不只是二分的增加,而可能是三分或五分,究其原因,可能是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
全身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使用倒马针以增强疗效,如内庭、陷谷合用对肠胃病有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腰膝痛;其它如合谷、三间倒马针,复溜、太溪倒马,申脉、金门之倒马……等不胜枚举,可以推广使用。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也还有上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两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的意义。
在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复根据动气针法的基础研究创出「牵引针法」,效果之佳,较动气针法尤有过之而无不及,详细内容可参看拙著之「针灸经纬」。
2.重视深浅

针刺的深浅关乎疗效极大,古书中不乏记载,董氏奇穴中亦经常提及深浅不同的主治有别,例如:大间及小间穴之手术部份指出:「五分针,正下一分治心脏,二至二点五分为肺分支神经」。地士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气喘、感冒、头痛及肾亏。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地宗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这些只是列举其一以示全部。可以说董氏奇穴全部穴位,无不贯彻深浅之理。

董师用穴之深浅大致依循下列几项原则。

⑴根据病位 一般病在表、病在肌肤宜浅刺;病在骨、病在脏腑宜深刺。有时治外感表症常在背部大椎、肺俞、膏肓点刺出血即为浅刺之例。同一穴位之深浅主治亦有别,在前述之大小间、地士,均已举例说明,其要旨为治近宜浅,治远宜远。又如最常用之足三里穴,董师常说:针五分一寸治腿部病,针一寸至寸半治肠胃病,治心脏病气喘病至少宜寸半以上,头面病则宜二寸以上,临床应用确有至理。

⑵根据病性 一般热症、虚症宜浅刺;寒症、实证宜采刺;新病宜刺浅,久病宜刺深。董师治疗较轻较短之病,常以手指颜面较浅部位之穴道针刺,对久病重病则以小腿大腿部位较深之穴位为主;热病在较浅穴位(背部)及井穴点刺,寒症久病则在腿部、肘部血管或肌肉较厚部位深刺久留或点刺。

⑶根据四时节令 一般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董师治疗疾病不只遵行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之理,在选穴处治方面亦有不同,充分体现了董师对时间治疗学的认识。
⑷根据体质 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刺深;削瘦、虚弱、肌肉脆薄及婴儿宜刺浅,董师亦遵循此原则进针,对体力劳动者进针较脑力劳动者通常稍深。
⑸根据穴位 董氏奇穴用穴多以四肢为主,肥厚部份可稍深,其余部份宜稍浅。穴分天地人三部,局部刺浅,再远入中,最远入深。躯干胸背概以三棱针轻浅点刺为主,头面部穴位多以浅针直刺或卧针平刺为主。绝无危险,且疗效高。

总之,董师针刺论深浅,虽据病位、病性、体质、节令、穴位而定,但总以穴浅宜浅,穴深宜采;治近宜浅,治远宜深;新病宜浅,病久宜深为要。取穴多在四肢,强调宁失之深,勿失之浅,如蚊蝇之叮咬难期收功。由于深针有透穴作用,加强了经脉间之联系,并扩大了针刺之主治范围,且由于一针多穴,合乎精简原则,不但减轻进针之疼痛,又能加强刺激量,提高针刺效应,最为董师所乐用,但不论深浅,又必以得气为度。

3.注重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以加强及持续针威及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否需要留针,留针时间长短,必须因人、因病、因时、因穴及视「气」而定。

⑴因人而异 根据体质、年龄不同而决定留针与否及时间长短。体质壮实、肌肉丰满者,受邪较难,得之则邪深,刺宜深刺久留。体质瘦弱、皮薄肉少者及儿童则应浅刺疾出,不宜留针。

⑵因病而异 根据病程、病位、病性而定;久病邪气入深及病邪在阴分、营分、属寒、属虚者(久病虽实则宜棱针点刺出血)宜深针久留;初病邪气表浅或病在阳分卫分,属热属实者应浅刺而不留针。
⑶因时而异 根据天时季节而定,春夏人之阳气在表,宜浅刺少留或不留。秋冬阳气在里,应深刺而留针。同理,下午晚上针刺,一般较上午及中午留针稍久。

⑷因穴而异 穴位浅、气浮在外宜浅针不留,穴位深可稍留久,但必须注意由于「热病则顶针,寒病则吸针」,寒病久留为防针体被吸入,必须多留一部份针体在外,以免发生滞针弯针(长时留针,体位异动有可能发生弯针)。董师针刺多采舒适之卧位,并在四肢穴位进行留针;绝无弯针,亦不怕吸针,是较安全的针法。

留针时间多久为宜,目前较通行者有两种说法:

⑴据灵枢五十营篇所言:「二十八脉,……漏水下百刻,以分画夜。……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指出气血运行一周,需时二刻,一昼一夜为一百刻,则二刻为零点四八小时,为廿八分四十八秒。

⑵据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一昼一夜在人体运行五十周,以廿四小时一干四百四十分计算,即廿八分四十八秒循环一周。从上述两点看来,留针至少宜超过廿八分四十八秒,目前为求计算方便,一般留针三十分是合理而适宜的。

4.注重主次先后

一般而言,董师如欲针刺三针,必先针中间的一针,再上、下各一针。据研究先针一针于穴道上,再针于他处的穴道上,则其气皆往先前扎的穴道上走,此即个人研创之牵引针的原理。如坐骨神经痛属太阳经者,先针灵骨、大白(主针),次用束骨牵引,此前二针作用会被束骨所自然牵引,也可能束骨会被前二针牵引,而可能在中间的痛点交汇,因此应先针治疗针,后扎牵引针。

董师针刺常遵古法「先针无病为之主,后针有病为之应」,右边有病则先针无病的左边,左上有病则先扎右下,右上有病则先扎左下(个人亦先针治疗针,之后再扎牵引针。)。好几个症状一起呈现,则先针主症,后针次要症。多经的穴位一起使用时,则应注意其是否有克应间题,如土经的穴和水经的穴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土克水,可先针土经穴位,再针水经穴位;捻针时亦先捻土经穴,再捻水经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