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 赋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0-16
竹 赋

    张瑜娟

    从小,便爱那竹之韵致,说不清为什么,只是那么爱着。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竹便像在心里生了根,挥不去,忆还来,但又从未真实过、清晰过,像隔了些雾,总那样在朦胧中美着:轻雾、清风、暮色,晨光中总有不同的感觉。

    我曾试着种一些竹,但第一次种了不久就枯了。另一次,竹活了,却终不见繁盛,稀疏的几片叶子,总让人想起“飘零”一词。于是,我只能在瓶中插几枝竹,但仅是竹科,并不是最平常却最让我倾心的竹。也许,许多美的事物不见得定能拥有。竹,便是这样,于我,它总是那样的不寻常。

    竹,有着绝美的态:疏,便疏可跑马;密,便密不透风,茎是茎,叶是叶,风过处,“沙沙”轻吟,让人想起故人的诗词,让人感悟苍茫与时空。

    竹,碧得凝重,更有那翡翠样的颜色,于是,便称“翠竹”;翠,何等灵性,方可称翠?竹,便如此。偏偏,竹,又有那么多非常境界的名字:湘妃竹、斑竹、佛渡竹……意味深长得让人无话可说。

    置身竹间,如若世外。

    品竹时当品茗,此时,茗更香,心更清;品竹时,当弄墨,墨写山水,卷舒自若;品竹时,当听琴,琴必是古琴,恍若天籁,与道妙合。

    竹,让我难忘儿时,我在遥远山中的一棵竹上刻上了自己稚嫩的诗,十几年后,故地重游时我竟又遇见了它,我的诗已同竹一起长大。我自是激动不已,欣喜不已,欣喜着泪流不已,这让我相信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机缘巧合。

    也许,很多人心中都有那竹的情结,毕竟,竹,太特别,那情结自是心中最私密的静地,但这情结却有太多不同:有的是雨后春笋,有的是阳光中的新叶,有的是风动时的轻摇,有的是残阳下的黄昏,有的是雨中的低吟,有的是月夜风过时的竹影,像淡墨的写意……可我的究竟是哪一种?拟或是千般滋味,拟或只是洗尽铅华时那凝重的青绿。

    竹,让人想起水榭的竹楼,让人想起传世的扇骨,让人想起案头那绝美的雕花笔筒,让人想起传奇,想起岁月。

    竹,常是孤独的,只因梅在冬岁,兰在春时,菊在秋节,而竹便任何时候都在等待,日日年年,无数个朝露、晨昏,无数个相聚、别离,无数个长歌、短笛,笑看泪眼,可曾凄迷?

    竹,逢雨时,让人想起萧瑟的秋,让人想起黛玉的诗,让人想起离人的泪,让人想起静寂、空灵,让人想起不染纤尘的心,让人想起挚友,让人想起爱情,让人想起不老的青春……于是,竹,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体会,是一种如其叶般千丝万缕的牵挂,是密的不能再密的感动。于是,遇竹时,似遇仙。于是,竹,是尘世中清妙隐逸之精灵,是造物心智之凝结处,是老猿野鹤之修行处,是隐逸高士之听风处……竹,若知音,抚心脉,动人心。

    竹,于是不仅是物,更是境,意境、梦境、境界。竹,于是不染凡尘,难描难画,无形无影,只在观者心中。

    风过时,竹影,重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