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华古籍《治世经典之心书》白话解析(下)
2012-10-16 | 阅:  转:  |  分享 
  


中华古籍《治世经典之心书》白话解析(下)



天·地·人[天势第廿六]

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行军作战的有利形势有三方面: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人。

天时的有利形势是:日清月明,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转合乎规律,彗星没有带来祸殃,气象和顺。

地理的有利形势是:城池险峻,重崖叠嶂,洪水滔天,波涛万里,像石门那样幽深的山洞,似曲沃那样的曲折小径。

人事的有利形势是:国君圣明,将帅贤能,以礼法来统帅三军,士卒都肯拼死效命,兼之粮食充足,武器精良。

善于用兵的将领,能乘着天时,借用地利,依靠人事的优势,因而能所向无敌,他所发动的攻势真可说是万无一失了。

胜兆败征[胜败第廿七]

三军悦乐,士卒畏惧,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功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三军数惊,士卒情慢,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贤能有才之上居于上位,平庸不肖之徒居于下位,必能使三军悦乐、士卒畏惧,相互议论时,谈的是勇敢善战,相互期许的是威风武勇,相互劝勉的是笃遵号令,这是必胜的征兆。

反之,士卒懒惰怠慢,三军多次受到惊骇,基层不遵礼法信诺,无人惧怕刑罚,相互以敌人来威吓对方,谈论的内容离不开利益诱惑,把兔祸得福作为相互叮嘱的内容,以荒诞迷信的语言相互蒙骗,这是必败的特征。

充分授权[假权第廿八]

将者,人命之所悬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亦犹柬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胜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

身为将领,不但是三军官兵性命之所系,关系着战争的胜负,也是群体祸福的根源。

如果国君不给予将领以奖惩之权,就犹如绑住猿猱的手脚,却要求它奔跃迅捷;或是用胶布贴住离娄(古之明目者,《孟子·离娄》有:“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眼睛,却要求他分辨五彩颜色,这都是不可能的。

若奖赏的权力转移到权臣手中,操持惩罚不由主将负责,则人人苟且偷安,为自己谋私利,谁心里还有战斗的意志?即使有伊尹、吕望的谋略,有韩信、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时秦国大将,屡立战功,后被迫自杀),的战功,也不能自己保住自己。

因此《孙子兵法》说:“将领在外面执行任务,如有国君的命令,也未必要全部接受。”周亚夫(?~公元前143年,西汉名将,官拜太尉)说:“军中只听得到将军的命令,天子的诏书在此不能生效。”

视座如子[哀死第廿九]

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死者哀而葬之,伤者位而抚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若此,所向必捷矣。

古代成功的将领,教育兵士如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般,遇有危险,自己挺身上前;立有功勋,则退身于后;见到受伤者,哭泣着抚慰他们;有为国捐躯者,哀悼他们并为之安葬;遇到饥饿者,自己不吃而给他们吃;遇到受寒者,脱下衣服让他们穿;遇到聪明睿智者,依礼优待并重用他们;遇到勇敢善战者,奖赏并勉励他们。为将者如能做到这些,则一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了。

奇人异士[三宾第三十]

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引为上宾;猛如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引为中宾;多言或中,薄技小才,此常人之能,引为下宾。

在三军庞大的体制中,必须安置一些宾客随行议论措施的得失,提出意见,以供将领参考。

这些人中,有的口惹悬河,滔滔不绝;有的奇谋异策,鬼神难测;有的广闻多见,多才多艺,这些都是才能高超、万夫仰望的人,可以奉为上宾。

另有些勇猛犹如虎熊,敏捷赛过猿猱;坚强可比钢铁,犀利胜似龙泉(宝剑名),这些人乃是一时的英雄俊杰,可以奉为中等宾客。

有些人提了许多建议,偶尔也有正中实情的,或者有些小技术小智慧,具有一般人的才能,这种人可以待之为下等的宾客

举重若轻[没应第卅一]

困难于易,为大于细,先动后用,刑子无刑,此用兵之智;师徒已列,戎马交驰,强努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敌人告急,此用兵之能。

擅长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困难的问题,用最细微的材料做出最巨大的成绩,预先的布置能够造成日后的实际效用,不须动用刑罚就能发挥刑罚的妙用,这种人可说是用兵的智者。

指挥大军投入战场,戎马交驰,箭如雨下,短兵相接,而能充分展露军威,伸张信义,迫使敌人陷入困境,四处告急,这种人可称为用兵之能者。

敢于亲冒矢石,争胜于一时,在胜负未分之际,敌我都各有斩获,这种人是用兵之下者。

掌握地利[使利第卅二]

草木丛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森,利以不意;前林无隐,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暮;以众击寡,利以清晨。强努长兵,利以捷次;窬渊隔水,风火暗昧,利以搏前擒后。

草木繁离茂盛,利于潜行撤退:重叠的山林,险恶的要塞,利于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前面是树林,没有隐蔽处,利于潜伏躲藏。

若要以少胜多,天晚日暮时有利:以多击少,清晨时行动有利。使用弓箭和长矛长枪等武器,利于进攻取胜;越过深渊,隔绝大水,刮着大风,天气幽瞑,利于短兵相接,袭击前面、擒服后面的敌人。

见机行事[应机第卅三]

必生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栽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士傍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

若要掌握必胜的战术,在两军交锋时操持变化的形势,其要领在于识得兵机。假如不是聪明机智的将领,谁能够见机行事呢?

见机行事的规律,首先就是出其不意。故当猛兽失去危害人的能力,小孩子也能拿着翰追逐它;黄蜂、蝎子施放毒液,身强力壮的男子也会徬徨犹豫、惊慌变色。这都是因为灾祸出乎预料,变化之迅速是事先未能考虑到的。

权衡敌我[揣能第卅四]

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主孰圣也,将孰贤也,吏孰能也,粮饷孰丰也,士卒孰练也,军容孰整也,戎马孰逸也,形势孰险也,宾客孰智也,邻国孰惧也,财货孰多也,百姓孰安也。

古来善于用兵的人,只要估量双方的能力便能预料胜负。他所要估量的内容是:谁的国君圣明,谁的将帅贤德,谁的官吏有才干,谁的后勤补给丰足,谁的士卒训练有素,谁的军容整齐,谁的战马善于奔驰,谁的地盘形势险要,谁的宾客足智多谋,四方邻国畏惧于准,谁的财富物资较多,准的百姓生活较好。

由这些方面去观察估量,强弱的形势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勇于战斗[轻战第卅五]

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倚其备也;是以锋锐甲坚则人轻战。故甲不坚密与肉袒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将帅不勇与无将同。

能螫的小虫敢于乱撞,依仗的是它的毒刺;战士能勇敢无畏,靠的是他的战技和装备。因此说,武器锐利、铠甲坚固,则人人能轻于战斗。如果铠甲不坚固细密,就与赤膊上阵一样;射箭不能射中,则与没有箭一样:射中却不能贯穿身体,与没有箭头一样;侦察兵探察得不详细准确,与没有眼睛一样。将帅不勇敢,与没有将帅一样。

地理形势[地势第卅六]

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

地理形势,是用兵作战的辅助条件。不了解军事地理,却妄想获得胜利,这是不可能的。

山森土岗,丘陵大河,这是步兵用武之地。

高原厚土,山谷狭窄,山脉婉蜒起伏,这是骑兵用武之地。

依山傍水,树高谷深,这是弓弯用武之地。

草浅土平,进退自如,这是长戴用武之地。

遍地芦苇,竹木相映,这是枪矛用武之地。

巧制敌将[情势第卅七]

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喜利者,可遗也;仁而不忍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谋而情缓者,可袭也。

将领中育勇敢不怕死的,有急躁而思想冒进的,有贪婪而爱占小便宜的,有仁德而心地太善良的,有聪明而内心怯懦的,有多谋略而处理事情缓慢的。

因此,对于勇敢而不怕死的,可使其暴怒丧失理智;对急躁而冒进的,可长期与他周旋促其躁进而失败;对贪婪而爱占小便宜的,可以赠送礼物加以收买;对于仁德而过于善良的,可以多送给他一些麻烦的事,使他疲劳;对聪明而胆怯的,可使其遭受困窘;对长于谋划而行动缓慢的,可对他发动奇袭。

知敌之情[击势第卅八]

古之善斗者,必先揣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援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阵失次,战胜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

古来善于战斗的将领,作战前必定先侦察清楚敌人的情况,然后再研究进攻的计划。

凡是师老兵疲,后勤支持断绝,百姓怨声载道,军中的法令未能贯彻,武器装备不加修整,事前不制定周密的计划,外面的救援迟迟不至,将领官吏苛刻贪婪,奖赏惩罚松懈随便,军队阵容没有秩序,小战获胜即骄做自满的,可以进攻他们。

若是任用贤明之士,给有能力者以官爵,粮食军饷丰足有馀,武器锐利、甲胄坚固,与四邻诸国和睦友好,大国答应给予援助。凡是敌人拥有这些条件,便应加以回避,徐图后计。

整肃纪律[整师第卅九]

出师行军以整为胜。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

带兵出征,指挥作战,以纪律严整为第一。

如果奖惩不公,法令不能让人信服,鸣金而部队不停止前进,击鼓而部队不肯向前进攻,这样就是有上百万的兵马也没有什么作用。

所谓纪律严整的军队,平居时上下有礼,行动时军容威严,进攻时锐不可当,撤退时敌不敢逼,前后队伍相互呼应,左右旌旗彼此相望,应付各种紧急状况均能安之若素,遭到猛烈的攻击仍能有效联络、不被切断,可以负担繁重的任务,却不至于因而陷于疲困。

激励士气[励士第四十]

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接之以礼,励之以信,则士无不死;蓄恩不倦,法若书一,则士无不服;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

治军之道,有各种巧妙的方法。

用官阶勋位使其尊荣,用财物奖励使其富裕,则有志之士无下毕至。

对待以礼,坚守信诺予以劝勉,则士卒无不勉力效死。

恩泽广布,法令严整如一,则士众无不信服。

奉行任务,身先士卒,则官兵无不奋勇。

小善必列入纪录,小功必依法奖赏,则全军无不相互劝勉。

将帅座右铭[自勉第四十一]

圣人则天,贤者法地,智者则古,骄者招毁,妄者稔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圣明的人效法上天,贤明的人效法大地,聪明的人效法古人。

骄傲的人招来诽谤,狂妄的人酿成灾祸,话多的人缺少信用,只顾自己享受的人寡恩少义。

奖赏无功者会离心离德,惩罚无罪者会产生怨恨。喜怒无常者会自取灭亡。

作战要诀[战道第四十二]

夫林战之道,划广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设伏,或攻于前,或发于后。丛战之道,利用剑循,将欲图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场,五里一应,偃栽旌旗,特严金鼓,令贼人无措手足。

在树林中交战的要诀是:白天宜广设族旗,夜间多备金钲战鼓,使用刀剑等短小兵器,巧妙地设下埋伏,或者在敌人前面进攻,或者在敌人后面发难。

于灌木丛中作战的要诀是:剑、盾等武器适合发挥,想要打败敌人,先考虑其行进路线,十里安排一屯兵点,五里设一接应处,卷起旌旗,尤其要严禁鸣金击鼓,令敌人无所措手足。

在峡谷中作战的要诀是:巧妙地设下埋伏,利用勇敢的格斗争取胜利,身轻脚快的士卒应登上高地,敢于拼命的士卒走在最后,排开强弯硬弓向前冲锋,拿着刀剑等短武器的紧接着跟在后面,那一部分不能上前,这一部分就不能退后。

水战的要诀是:使用船只最为有利,要让士卒多乘船操练演习,多设旗帜以迷惑敌人,以猛烈的弓箭射击敌人,以短兵器抵御敌人,设置坚固的栅栏来保卫自己,顺流而下追击敌人。

夜间作战的要诀是:必须严守机密,或是偷偷派军队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或是多设火把,猛击战鼓,扰乱敌人的视听,再迅速地进攻敌人,如此一定能获胜。

上下和睦[和人第四十三]

用兵之道,在于人和,和则不劝而自战。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不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取胜于匹失,况众人乎。

用兵治军之道,注意将帅士卒内部的和睦。

上下和睦,则不用激励而士卒也会主动去作战。如果将领官吏相互猜疑,士卒心中不眼,忠诚的谋划不被采纳,部下议论纷纷,谗言恶语交替出现,就是有商汤、周武王的智慧,也不能战胜一般的凡人,便何况是强大的敌军呢?

明察敌情[察情第四十四]

夫兵起而静者,恃其险也。迫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众树动者,车来也,尘土卑而广者,从来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半进而半退者,诱也。

军队行动起来而能安静不躁,依仗的是地势的险要;敢于逼近挑战,是想要让敌人前进;树木晃动,是敌人兵车来了;尘土微微扬起但范围很大,是敌人步兵来了;态度强硬而且攻势猛烈,是要撤退的前奏;一半前进,一半后退,为的是要引诱敌人;士卒拄着手杖行走,是军中闹饥荒了;看到利益却不肯前进,是疲惫不堪了;有群鸟聚集的地方,是没有军队的地方:夜晚大声呼喊,是内心恐惧的表现;军队侵扰百姓,是将领治军不严;旌旗动摇,是军队阵势散乱了;官吏因事发怒,是厌倦的表现:连续给予奖赏,是处境陷入窘迫;连续施以惩罚,是处境趋近困难;前来委婉致谢,是想要获得喘息;礼物丰厚、语言甘美,是要诱我坠入圈套。

身先士卒[将情第四十五]

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冬不服裘,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将领治军的原则是:军中水井未打出水来,将领不能说口渴;军中的食物未煮熟,将领不能说饿;军中取暖的火未点燃,将领不能说冷;军中的帐篷未撑起来,将领不能说困;夏天不可拿着扇子,下雨不可打伞避雨。

这么做为的是要与士卒同甘共苦。

令出必行[威令第四十六]

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歙息、踵足、俯听、莫敢仰视,法制使然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逆。

以一人之身,统率百万之众,百万之人尽皆约束其身,低声呼息,叠足而立,不敢向前,俯首贴耳,倾听训令,没有人敢于仰视,这些均是源于法制的要求。

如果是上级没有刑罚等措施,士卒部下没有礼仪道德来束缚,就是地位显贵到控有天下,富裕到拥有五湖四海,也不能免于祸患,夏桀、商纣就是明显的例子。

一个普通人而能依靠刑律法令进行奖赏惩罚,群众均不敢违背他的命令、孙武、司马穰苴(春秋未齐国军事家,有《司马穰苴兵法》)即是这一类的人。

所以,刑律法令不能轻易违抗,形势威重无人敢于抗衡。

东夷人[东夷第四十七]

东夷之性,薄礼少义,捍急能斗,依山堑海,凭险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乐,未可图也。若上乱下离,则可以行间,间起则隙生,隙生则修文教以来参之,固兵甲以击之,其势必克也。

东夷人的性格,轻来礼法,不讲义气,勇猛顽强,剽悍善战,凭借着高山湖海等天然的险要地势固守着自己的领地。他们在本族内上下和睦、安居乐业,不可轻易图谋进犯他们。但若是他们上层混乱,下层人心离散,则可以施展离问之计。隔阂一产生,全族的团结就会出现裂痕,此时我方就应修明政治来招抚他们,或厉兵秣马攻击他们,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是一定可以战胜的。

南蛮人[南蛮第四十八]

南蛮多种,性不能教,连合朋党,失意则相攻,居洞依山,或聚或散。西至昆仑,东至洋海,产出奇货,故人贪而勇战,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战,不可久师也。

南蛮的种族分支复杂,性格乖张野蛮,无法教化,平时联合为朋党,意见不合则彼此相互攻伐。他们多半居住山洞之中,凭着山脉的走势或者聚集在一起居住,或者彼此散开居住,向西至昆仑山,向东至汪洋大海,都有他们的足迹。当地多奇珍异宝,因此这些部族多半生性贪婪而勇敢善战。如果对他们用兵,应注意提防春夏时瘟疫的蔓延,征伐要速战速决,不可打持久战。

西戎人[西戎第四十九]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贝多,故人勇战斗,难败。自碛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强狠,故人多不臣,当侯之以外衅,衅之以内乱,则可破矣。

西戎人的性格,是勇敢、剽悍、贪婪,他们有的于城中居住,有的散处野外,当地米粮贫乏,金玉珠宝丰富,因此人人勇于战斗难以打败他们。自碛石(古地名、今不详)以西,西戎的种族繁盛,土地辽阔,地势险要,往往自恃本族势力强大,故很少臣服于人。对付西戎,应在外侦察其是否与别族交恶,或者制造他们内部的矛盾混乱,然后才可兴师加以击破。

北狄人[北狄第五十]

北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则北遁,长山广迹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射猎,以杀为务,未可以道德怀之,未可以兵戎服之。

北狄的领地里没有城郭,跟随水草的变化而移动,形势有利则南下侵略,形势不利则向北逃遁。高山大岭,浩瀚沙漠,足以藏身自卫,饿了便捕食野兽,喝牲畜的乳汁,冷了身穿皮裘,夜间盖皮被。他们为游牧而奔走,长于射猎,好杀成性,因此无法用道德礼义来怀柔他们,兵戎相见也无法使其屈服。

汉民族不应与北狄决战,原因有三:

一、汉兵既要投入农耕生产,又要从事武装战斗,既疲劳且怯弱;北狄则习于游牧狩猎,既矫健且武勇,以疲劳去与矫健力拼,拿怯弱去和武勇对决,连五成的胜算也没有。

二、汉军长于步战,一天可以转战百里;北狄长于骑战,速度是汉军的两倍以上。汉军若要追击北狄,必须身穿战甲、肩负粮食;北狄若是追击汉军,只要轻装疾驰,辎重补给也不成问题。运动速度、后勤作业均居于劣势,汉军不能赖以争胜。

三、汉军以步兵为主,北狄以骑兵为主,战争以争夺地形的优势为先,因此北狄骑兵机动作战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胜负之分无须等到开战即可判明。

综上所述,汉军只有选择防守边塞一途。防守边塞,必须挑选堪当大任的将颂,训练精兵巩固阵营,开垦营田以充兵实,设置前锋斥候监视敌情,如遇北狄国力空虚就立刻施以打击,见其衰败就毫不容情加以覆灭,这样就花最少的成本除去敌虏,不必疲敝三军就可解决国防大患,守边之道尽在于此。

献花(0)
+1
(本文系时空梦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