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墙内到底藏着什么?令人好奇!
东城区北池子大街有一处古庙,没有对外开放,对来说我一直是个神秘所在。路人打此经过,抬头可看红墙内建筑物黄琉璃瓦绿剪边顶子,总不免要问:这是什么地方?里边有什么?
好在文物部门1984年就在大门口立了“文保牌”,从上边的文字我们可以得知:此庙大号为:宣仁庙,是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乃专门祭祀风神之所,俗称“风神庙”。

大门终日紧锁,更增添几分神秘感

大门正面

文保牌

大门背面(内侧)
宣仁庙与位于紫禁城西侧、北长街大街路西的昭显庙(俗称:雷神庙),以及位于中南海紫光阁北面的时应宫(现已无存,宫内供奉龙神),合并为清代皇城祈雨庙。

正对山门的一字大影壁
虽然这里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长期作为北京市中医医院和妇产医院宿舍使用,直到前两年才逐步腾退,开始清理、维修。看来,我们还真得感谢“人文奥运”!

山门

山门及两侧八字影壁

山门上的石窗

山门上悬“敕建宣仁庙”石额

山门背面
昨天我携妻恰从庙外经过,发现庙西北铁门半开,且无人把守,于是大大方方进庙游览了一番。进去了才知道,该庙正在施工,主要工作是:拆除里边现代建筑,恢复原有格局,对各殿进行修缮,将来让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钟楼

鼓楼

前殿

从前殿东侧回望山门
整个庙宇目前就是个大工地,木料、大砖、琉璃构件随处可见,有些建筑还在拆除的过程中,也许因为清明放假的原故吧,整个工地只有一位工人师傅在用机器磨砖,再无旁人。跟师傅聊了聊,人很随和,最关键的是他不阻止我们参观和拍摄照片,真是好人!

正殿前的现代建筑正等待拆除

正殿御路,雕刻二龙戏珠图案

自正殿东侧回望前殿与山门

正殿背面外檐故意保留了一部分清代彩画,形成新旧对比

后殿

后殿东侧的配殿
尽管现在庙内施工,显得比较凌乱,但整个格局还是能看得很清楚,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及后殿,均为歇山顶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顶,(正殿)和玺彩画,到底是皇家寺院,建筑规格很高。

山门前一字大影壁上的琉璃装饰

山门东侧八字影壁上的琉璃装饰

山门内檐保留的清代旋子彩画

正殿外檐的和玺彩画
山门两侧的八字影壁,及正对面的一字大影壁,上边的琉璃装饰均基本保存完好。各殿外檐彩画都已经翻新,内檐彩画还保留了很多清代原作,尽管有些褪色,但却是研究清代彩画的珍贵资料。我听老先生说:研究古建,看原物最重要!

正殿东侧正在拆除的房屋

琉璃吻(建筑构件)
出得庙门,内人说:“等将来这里正式对外开放了,你再来拍一组照片,与今天的放在一起对比,一定很有意思。”嗯,很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