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娃娃鱼之父——邓凤祝

 abcd396 2012-10-17

娃娃鱼之父——邓凤祝

2009年10月16日 22:45:20 来源:兴安台:蒋甲济 蒋春妮 廖丽芳  参与评论

 

 


  在兴安县华江乡高寨村有一位叫邓凤祝的农民,当地人都把他叫做“娃娃鱼之父”。邓凤祝养了24年的娃娃鱼,开创了广西人工养殖娃娃鱼的先河,为保护这种世界上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前些天,记者慕名来到了邓凤祝的家,恰巧他有事外出了,于是记者就自己在屋里屋外寻找娃娃鱼的踪迹,可找了半天也没找着,这娃娃鱼究竟藏在哪呢?正当记者犯愁的时候,邓凤祝回来了,听他介绍才知道原来娃娃鱼养在房子的地下水池里。水池里黑乎乎的一片,用肉眼什么都看不见,借着手电筒的亮光,可以看到游动的鲤鱼、水草,再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条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的娃娃鱼,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块石头呢。
  在记者的要求下,邓凤祝把这条娃娃鱼捞了上来,好家伙,个头还不小呢。刚放在地板上,它就开始慢慢地爬动起来。
  【同期声】对话兴安县华江乡高寨村村民邓凤祝:“养了多久了?”“五年多差不多六年了。”“现在大概有多重?”“差不多有十四斤。”“养娃娃鱼要喂什么东西给它吃?”“一般就是喂鱼,我和野生的一样的方法来自然饲养的。”“娃娃鱼蛮难养吗?”“这个非常好养,只要水好,像你们华江的水。”
  终于见到了难得一见的娃娃鱼,记者忍不住要跟它来一次亲密接触。
  【同期声】“什么感觉?”“好滑,滑滑的。”“它自己要爬下去了,赶快拦住,别让它掉下去了,不能碰嘴巴,会咬人的。”
  邓凤祝介绍说,现在他在华江一共开设了10个养殖基地,养了400多条娃娃鱼,最大的一条有40斤重,一米多长,是他最早买回家养殖的公鱼,到今年已经有24岁了。
  邓凤祝从1985年开始养殖娃娃鱼,那时娃娃鱼已经成了稀有动物,为了保护这个物种不至于灭绝,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走上养殖娃娃鱼这条路,这一养就养了24年。
  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两对种鱼产下几百个鱼卵都是成堆的浮在鱼缸里,一条也没救活。1993年,邓凤祝把家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挖地建起了地下水池。生长环境改善后,娃娃鱼的成活率逐渐提高。邓凤祝在实践中自己慢慢地摸索,不断地改善养殖的方式和环境,如今他的娃娃鱼卵的成活率已经达到了20%,最好的时候可以达到40%。看着地下水池里的娃娃鱼越来越多,他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同期声】邓凤祝 :“不知道是几千年还是几百年,(华江)都有存在这个(娃娃鱼),都是以自然生态存在,我就是仿照这个自然生态来饲养的,保护它不给它灭绝,现在江里面已经没有了,我这里已经达到了繁殖,对这个动物已经安全的保护了下来了,我也感到蛮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