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州的記憶--镇海楼與越秀山

 阿生记图书馆 2012-10-17
  镇海楼位于广州市区北边位于越秀山之小蟠龙岗上,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并在城墙上建五层楼,以壮广州城观瞻。平面作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高28米,红墙绿瓦,十分壮丽。楼分五层,逐层收减,似塔又似楼,稳重庄肃,最初的用途是作为军事上了望之用,那时候常有倭寇从海路侵扰,楼名“镇海”,含有“雄镇海疆”之意,历史上的镇海楼曾多次在战火中被毁,又多次重新修建,现在我们看到的镇海楼,是1928年第五次重建的,以钢筋水泥代替木构楼板,现为广州博物馆,登楼不仅可以观赏风光,还可以增加历史知识。但当我们对明代广州城区划出一个框架时,就会发现镇海楼在最北端,但它在中轴线上,以28米的高度居高临下。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让它有幸鸟瞰着广州变迁的红尘悲欢,而不仅仅是滔滔珠水。  寻迹而去,镇海楼中的那副对联牵出了故事的几个主人公——明代永嘉侯朱亮祖、清光绪两广总督彭玉麟及幕僚李棣华,他们来来往往的身影对现代人是一种诱惑。而五毁五建的本身又何尝没有传奇?  文明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唤起历史的记忆。抚摸这些历史的褶皱需要举起探索与发现的火炬。锱铢必究,而不能粗枝大叶。  前世演义  南海现“王气”,建楼封“龙穴”   关于镇海楼修建的最初原因,民间流传着许多不同版本的故事,相传某日,明太祖朱元璋与道人铁冠子登上南京钟山,铁冠子忽然指着东南方对朱元璋说,广东海面笼罩着青苍苍的一股“王气”,似有异人要出世了,得立刻在广州建造一座镇海楼压住,否则日后必成大明的祸患。朱元璋于是派遣大臣到广州,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修建了镇海楼。  有关建楼镇“王气”的传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却是与明初的永嘉侯朱亮祖有关。    第一回:朱亮祖因功封侯,骄横奢侈惹民愤  话说朱亮祖原是一介武夫,归顺朱元璋后屡立战功,曾经领兵一举打下广州城市,是辅助朱元璋开国的有功之臣。等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就封他做永嘉侯,镇守南疆。  天下太平,朱亮祖也功成名就,他本是山野粗鲁之人,领兵打仗还算可以,统治地方就差多了。他在广州做永嘉侯的时候,以为自己战功赫赫,是开国功臣,就骄横奢侈,生活腐败,无法无天。一时间,民怨沸腾。    第二回:迷信风水建府第,青龙赤龙入梦来  朱亮祖这人很信风水,心想当今皇上小时候只是个放牛的,无路可走的时候还去寺庙当过小和尚,经常饿肚皮,现在却成了天子,一定是他的风水好。于是,朱亮祖就经常带着风水先生在广州四处寻找风水宝地。一天,他来到越秀山上——当时的越秀山是林壑幽深,古木参天。只见小蟠龙岗一带环山面水,气势雄伟,又听风水先生的一轮吹嘘,便决定把自己的府第建在那儿。当晚高兴得多喝了两杯,发觉自己正站在新府第前眺望大海——南面就是宽阔的珠江,粤人称为珠海。突然,只见海中飞出一条青龙来。张牙舞爪,尾卷残云,鼻孔喷出的水柱直冲苍昊,紧接着便是晴天霹雳,电闪雷鸣。  这把杀人如麻的朱亮祖也吓了一大跳,正想转头入屋,却见白云缭绕的越秀山上冲出一条赤龙来,鼻嘴喷火,那火柱比青龙喷出的水柱还要高。也是张牙舞爪,扑向青龙。双方立即展开了一场恶斗,只见巨浪冲天而起,火海铺天盖地,最后青龙力气不支,逃回海底去了。    第三回:解梦释疑保江山,修建塔楼镇妖孽  朱亮祖猛然惊醒——他老婆推门进来,才知是南柯一梦。回味梦中情景,不知主何凶吉,忙叫幕僚进来占梦,结果不得要领。他的那帮谋士,这个说越秀山上出赤龙,主羊城要出能人了,大吉;那个说两龙相斗,主天下祸乱,大凶;还有的说,二龙相争,火胜水败,主天下大旱,有灾害。搞得朱亮祖不知听谁的好。没两天,这事就传了出去,广州老百姓听了,随即全城人心惶惶。这下子,朱亮祖也惊慌起来,急忙修本,星夜派人进京启奏洪武皇帝,请主上定夺。  朱元璋看了奏章,也心中不安,就传国师刘伯温进殿一决疑难。刘伯温问明情况,明白这不过是永嘉侯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已,而且这梦要怎么断都行,心想现在还是安定民心要紧,便对洪武皇帝说,这是个吉兆,赤色火龙乃皇上圣明;青色妖龙乃海上盗贼——当时海盗猖獗,海疆不宁——盗贼潜逃,主大明天下兴旺强盛,固若金汤。可令永嘉侯建一四方塔楼镇住海妖,便可保大明江山永固了。  朱元璋听说是吉兆,也很高兴,但静下心来一想,这越秀山上飞出龙来,打赢的还是条喷火的赤龙,这总叫人不放心:莫非那里有“龙穴”不成?做皇帝的,谁不担心天下又生条龙出来?于是下令朱亮祖在观音山上风水最好的地方修一座镇海塔楼,目的就是要封住“龙穴”。朱亮祖不敢有违圣旨,就在自己打算建府第的地方建了这座镇海楼。    第四回:贪赃枉法遭报应,害人害己留恶名  又说朱亮祖虽然贵为永嘉侯,但由于镇海楼事件,总让皇帝有点放心不下,朱元璋总疑心越秀山上有“龙穴”,怕有朝一日,永嘉侯朱亮祖造了他的反。  其时还有一名叫道同的人在广州担任知县。道同为官清正耿直,他与朱亮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有地方某劣豪欺压珠宝商人,道同拿之问罪,朱亮祖由于接受了豪绅的贿赂,要道同放人,道同坚持不放。朱亮祖大发雷霆,自作主张放走了豪绅,还借故鞭打道同。  还有一次,广州某富豪用女色贿赂朱亮祖,借着永嘉侯的名声四处横行,道同知道后把该富豪抓起来关进大牢严厉惩治,朱亮祖又强行将其释放,还“恶人先告状”,上奏朝廷,诬告道同有罪。朱元璋即派专使驰往广州,要处死道同。专使刚走,道同的奏章也到了京城,历数朱亮祖的种种恶行。朱元璋恍然大悟,赶忙派专使去广州赦免道同,只可惜迟了一步,第一个专使先至,朱亮祖已经把道同斩于五层楼前。  朱元璋知道错杀了道同,对朱亮祖的怨恨又加深了一层,他把朱亮祖召回京城,处以鞭刑而死。不可一世的永嘉侯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历史变迁  五毁五修传奇多   镇海楼本名望海楼,在府城上北,明洪武初建,复檐五层,高八丈余。(《大明一统志》)。在明代初建成的。明成化年间(1465~1487)当时的两广军务提督韩雍重加修治,后来全楼竟被火焚毁了。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提督蔡经(一名张经)与侍郎张岳重建镇海楼,因当时东南沿海常患倭寇,海疆不靖,需强化海防,于是张岳为之题名“镇海楼”,含“雄镇海疆”之意。这是第一次重建。经此次重建后,“规制如旧,而宏伟壮丽视旧有加。楼前为亭曰仰高,左右两端跨衢为华表,左曰驾螯,右曰飞蜃,旧所无也。”(张岳《镇海楼记碑》)。  明崇祯十年(1637)广东布政使姜一洪再次重新修缮。  清初,清军攻陷广州,镇海楼遭战火损坏。  顺治八年(1651),平南王尚可喜在原楼基础上对镇海楼进行了始建后的第三次大修。因楼近王宫,禁止州人登临,驻军越秀山,设官守卫,楼上放鸽,楼前驯鹿。  顺治十八年(1661),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时,在楼上祀文武帝君,镇海楼再次成为广州人登临览胜之地,“任人登眺”。一时之间,“咏觞茗麈,遂无虚日。”这是入清后第二次修葺。  康熙十二年(1683),由于“三藩之乱”,镇海楼再次被毁坏。  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二十六年(1687),由两广总督吴兴祚及广东巡抚李士祯重建此建构。这是镇海楼的第四次大修,“计费巨万,壮丽坚致。”当时镇海楼“高计七丈五尺,广计九丈五尺,袤计五丈七尺。”   民国十七年(1928),林云陔出任广州市长时,再度重修了镇海楼。重修工程是按明代旧基垒筑的。  新中国成立后,镇海楼为广州人民博物馆所在地。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4年拨专修款修缮了镇海楼,改名为广州博物馆。1963年又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晋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楼风貌依旧,而今陈列的一系列文物、资料,使广州城20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可尽览于兹。   专家论道  五层楼上可望“珠海”,故得名   采访对象: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办公室 陈鸿钧  根据前人留下来的文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楼初建成,本名五层楼,后楼毁,到明嘉靖年间重修后,张岳题扁“镇海楼”,才得镇海楼名。另一说与民间故事一致,认为此楼本名镇海楼,五层楼只是俗称。若根据上述的建楼原因来推论,应以后一说为是;试想如果仅只以其楼层多少来命名,那未免太通俗、太一般化,太没有文采了,更与历代文士对此楼的描述相悖。耗巨资建成这么一个雄伟城楼后只挂个“五层楼”的匾,多煞风景。  而此楼的本名极可能叫“望海楼”,主要论据是:以上两种说法所参考的文献几乎全是清代人的著作,而在明天顺五年(1461)修成的《大明一统志》第七十九卷《广东布政司·广州府》里就是只记有“望海楼”一条目,全文是:“望海楼,在府城上北,本朝洪武初建,复檐五层,高八丈余。”(明万历本《广东通志》记“楼高八丈多”。大概从此而来)这分明说的是镇海楼了,却只字没有提镇海楼名,亦没有提五层楼名。  现在我们无法肯定当时有没有“镇海楼”或“五层楼”的别名,但可以肯定的是,“望海楼”才是当时官府所认可的此楼的正式名字;如果楼上挂匾的话——楼上应该是挂匾的,大概也是这三个字。因为《大明一统志》是受皇帝诏命篆修的,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官修的《大明志书》(1370年修成,十年后五层楼才修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1384年修成,当时五层楼建成才三两年)、《寰宇通衢书》(1394年始修,后中辍)、《寰宇通志》(在《寰宇通衢书》的基础上于1454年修成),在当时它是最具权威性的。如果以上数部官修地理志书记的是“镇海楼”或“五层楼”之名,那《大明一统志》应该不会只列出“望海楼”一个名字来。  为什么叫“望海”呢?因为当时登此楼可清楚地看到珠江。楼建于州城最高的地方——在广州成为现代城市之前,它一直是最高的建筑物——六榕寺花塔、怀圣寺光塔的海拔高度都不及它,所谓“楼冠全城”,建成后就成为人们登临览胜,遥赏珠海白云景色的好去处。登楼远眺,不但全城在望,更见南面珠江水波荡漾,浩瀚接天,煞是壮观,正如后人所撰名联“急水与天争入海,乱云随日共沉山”。明代初年的珠江跟现在相比是大不一样的,要宽阔得多了。其北岸大概是西起今蓬莱街,中经和平路、一德路、泰康路,东至东华路一线;河南的江岸大约推进至堑口一带,江面宽阔达六百余米,大概为今天珠江的三倍以上,粤人称为珠海;再加上当年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空气晴朗,可视度大,因而登楼得以“望海”。到了19世纪后期,站在五层楼上,可以看到莲花山上的莲花桥,至于珠江南岸的琶洲塔、赤岗塔,自然就更看得清楚了(见美国人威廉·C·亨特所著《旧中国杂记·九层宝塔》,此书1885年出版)。而眺望珠江也正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镇海层楼”一景之所在。   记者手记  一个城市的至高点   镇海楼虽然只有五层,高28米,但由于它修建于越秀山小蟠龙岗上,明代长城的最高处,所以它一度成为广州这个城市的至高点,在广州成为现代城市之前,它一直是最高的建筑物,所谓“楼冠全城”,站在镇海楼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镇海楼还一度成为海上航行的“航标”,远远地看见镇海楼,航行的人就知道广州城不远了。  广州还有一句老话,叫做“未登五层楼,不算到广州”。这句话与“不到长城非好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甚至不知道广州有一个镇海楼,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越秀公园里面问游人镇海楼在哪里,好多人都一头雾水。  镇海楼也早也失去了它“城市至高点”的地位,现在广州的至高点是中信广场,一座只有八年历史的现代建筑,而且别的楼也越建越高,保不准哪一天广州又有了新的至高点。   历史悬疑  镇海楼修建原因之谜   镇海楼的修建已是六百多年前的事了。话说明洪武十三年(1380),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将宋三城合而为一,并辟东北山麓,开拓城北八百余丈,城墙跨到了越秀山上,同时建此楼于城墙之最高处。“凡五层,高八丈,阔九丈五尺。”(一丈合三米三三强)楼极雄伟,为时人及后世称颂。  为什么会修建这座大楼呢?其中原因,历史上有多种说法:  一、因为当年粤地濒海,多边患,建此楼以加强城防守备,作军事了望之用;亦为“雄镇海疆”,故名镇海楼。因而今人又认为此楼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城防建筑。  二、不为城防,而只是为壮会城(广州城)之势。所谓“壮三城之观瞻”。  三、“岭南濒海都会,且近水涯,宜镇以土,遂建筑此楼”(《粤东诗海》引黄河《葵村集诗序》)。这就不是城防建筑,而是风水楼。  四、为镇压广州此地的“王气”。清《楚庭裨珠录》记为:“以越山气王,建楼镇之。”清初屈大均著《广东新语》说得最是详细明白:“以压紫云黄气之异者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广州背山面海,形势雄大,有偏霸之象”。——从南越国、南汉至南明,广州曾是三朝十帝之都,只是屈大均没有写出来,其意却是十分明白--而这镇海楼“巍然五重,下视朝台,高临雁翅,实可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者也”。相传永嘉建造此楼后,镇守粤中的封疆大吏中再没有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这楼是用来镇压这类邪气的。  以上的诸说均有道理,也可能是诸种理由之综合,促使朱亮祖建造此楼。历代楹联诗词 万千劫危楼尚存 问谁摘斗摩星 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 使我倚栏看剑 泪洒英雄  ——清·彭玉麟   如此江山 对碧海青天 万里烟云归咫尺莫辞撙酒 值蕉黄荔紫 一楼风雨话平生   ——清·丁汝昌  五岭北来 珠海最宜明月夜层楼晚眺 白云犹是汉时秋 ——民国·胡汉民    《登镇海楼》  凌虚白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半壁玉山依栏崎,一泓珠水抱城流。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黄云紫气消皆尽,还凭生聚壮炎州。  ——清·沈元沧    忆秦娥·望江楼  望江楼,遥峰极目悬清秋。悬清秋,青牛关上,白马潮头,风前吹笛悲啾啾,试将檀板调新讴。调新讴,百家村外,九曲江流。   ——明·陈子升
 
 
1880年的镇海楼。
 
菲利斯·比亚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1860)所拍摄的镇海楼。
 
清代(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从清真先贤古墓处远望越秀山城墙。
 
大约摄于1893年,应比前者拍摄时间早。风水塘对上为【双山寺】。左边象岗上拱极炮台
 
这里就是大北门外,西人称之为 The City of The Dead 的【双山寺】。和上张图同一个地方拍摄,双山寺南面也有一风水塘。左边象岗上拱极炮台
 
 
 
象岗上拱极炮台
 
左边山岗背后,会不会就是这里?1920年代的流花桥(村)。远景镇海楼
 
 
 
 
 
 
清初撤藩后,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时(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第二次修葺镇海楼,并在楼上雕塑神仙像
 
文武圣神
 
文武圣神2
 
清初撤藩后,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时(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第二次修葺镇海楼,并在楼上(顶层)设坛祀文武帝君。坛上有“文武圣神”的匾额。
 
 
 
 
明古城墙实为镇海楼的保护城墙
 
 
1907年,廣標火藥局(在現越秀山體育場位置)大爆炸後震塌的城牆(五層樓西側那段)。
 
廣標火藥局(在現越秀山體育場位置)还未大爆炸前的情景(五層樓西側那段)。
 
 
 
当时的镇海楼与现在所见的实有不同,清人仇池川在《 羊城古钞 》书中有古镇海楼写意图,可见古时镇海楼各层均设有回廊,不仅有正门还有侧门。镇海楼自明初至民国期间,的确是变化很大的。今人说五层楼是天下间最特别的城楼,逐层收分似塔,但最初的望海楼,比现在所见更加似塔,层层有回廊正是塔的景观。明成化年间,五层楼遭火灾,后来重建。晚明人叶权写的《 游岭南记 》记及五层楼各层的铁木构件及两人合抱的梁柱,今人已不复见。原来,清初清兵攻打广州时,五层楼又遭战火损毁。顺治年间,尚可喜修复了五层楼后,霸占为养信鸽取乐的地方,不准百姓进入。康熙十五年(1676),五层楼又毁于“三藩之乱”。康熙二十四年(1685),广东巡抚李士祯再次重建镇海楼,“镇海层楼”成了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绪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在五层楼驻节时,写下本文开头所记的名联,教人感慨万分。然而此楼后来仍有“劫”。民国初,军阀龙济光盘踞广东时,把五层楼列为禁区,此后八九年间,军阀之间打来打去,五层楼亦颓败不堪。1928年,广州市长林云陔拍板重修镇海楼。这次重修为此楼动了大手术,把楼内木结构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有砖石砌筑的墙壁基本属于明代旧物。虽然1946年、1952年先后修葺过,但今日我们所见基本上仍是1928年重修的式样。
 
 
 
 
 
彭玉麟写的镇海楼名联尚有细节可供谈资。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湖南衡阳人。咸丰三年(1853)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光绪九年(1883)任兵部尚书,并受命到广东办防务。他写五层楼联正是此时,但有人说此联是他的幕僚李棣华代作的,此说在当代以老诗人徐续为代表。另一说举彭玉麟在其他地方所作气势雄浑的联作为例,以证镇海楼联真为彭作,此说在当代以老诗人梁俨然为代表。
 
今日在镇海楼挂着的此联也有两个版本(有几字不同)。南向门廊向厅的一面挂的是民国时广州博物院院长胡肇椿手书的,与本文开头所记的字相同。门廊向外两边挂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当代书法家吴子复所书,却未署名(因当时社会风气不宜突出个人),上联的“摩霄”作“摩星”,下联的“只我”作“使我”,“倚栏”作“凭栏”。究竟哪个版本才是彭玉麟原作,如今是难以搞清楚了。还有,晚清到当代的广东名书法家叶恭绰写的“镇海楼”楼匾原来挂在镇海楼上,“文化大革命”初被毁,吴子复重书对联时再写横匾,由篆刻家莫铁篆刻,今尚挂于楼上,亦未署名。
 
 
横穿公园东西面,全长约1100米,较完整一段位于镇海楼下
 
 
从越秀山远眺广州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航拍片——越秀山
 
 
 
 
 
 
康熙朝人瑞坊是四牌楼的一部分,搬到越秀山脚.
 
1947年,拆迁到越秀山百步梯脚东梯口的戊辰进士牌坊。
 
早年的百步梯
 
观音山脚百步梯。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越秀山百步梯入口。牌坊是1947年四牌楼拆迁过来的
 
鸟瞰广州城。在观音山百步梯往东南向怎不见有广州城墙?该图来自澳大利亚建筑师珀内拍摄于1906年
 
1941年摄影,在越秀山上望广州城
 
中山纪念碑位于越秀山最南端的主峰越井岗上。建于1929年,由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整座碑由花岗石砌成,碑高37米。外呈方形、尖顶。登碑时从首层石拱门进入。碑的第一、二层设有雕花石栏,四边可凭栏俯眺。碑内有阶梯可回旋至顶。每层有窗可远眺,碑基上层四面围栏图案中总共有26个羊石雕,象征羊城。  中山纪念碑正面有高七米、宽四米的整块花岗石上刻有漆金隶书的孙中山遗嘱。全文由书法家吴子复先生所书,碑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由百步梯将整个纪念建筑群连为一体。
 
中山纪念碑被划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
 
 
 
(沦陷时期)越秀山上仲元图书馆
 
建于1930年,是纪念粤军名将邓仲元而建,解放后改名为广州美术馆,该馆是国家藏画单位之一,经常展出历代书画名家的美术作品。
 
“古之楚庭”四字是以隶体字刻于石牌坊上。它是清代建造的。“楚庭” 是人们所知的广州最早使用的名字    在明初朱亮祖构建五层楼稍后。都指挥花英在越井岗建造了玉山楼和观音阁。玉山楼久已不存,观音阁亦早已废圮。现越井岗上的“佛山”石牌坊一带就是观音阁故址。
 
孙中山纪念碑建于观音庙原址
 
孙中山纪念碑建于观音庙原址
 
越秀山观音庙
 
1880年的观音山“佛山”牌坊。
 
 
 
海员亭位于越秀山小蟠龙岗上。海员亭是纪念1922年香港海员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摆脱包工制而斗争的一场大罢工的历史功勋,而建造的一座重檐八角尖顶亭。
 
 
 
光复亭位于越秀山小蟠龙岗上。光复亭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及香港人民为纪念辛亥革命胜利,缅怀当年香港同胞慷慨捐献巨款,支持辛亥革命的功绩而建。
 
绍武君臣冢,1955年因兴建体育馆从流花桥附近迁到木壳岗下。被列为广州文物保护单位。君臣冢埋葬的是南明诸王中的绍武帝朱聿粤和他的臣属等十五人。仅是一块碑石和一抔黄土。   明末,隆武帝的弟弟朱聿 流亡到广州后,于1646年末在广州建立朝廷,年号绍武。后人指责绍武君臣位高才低,只顾物利,不惜同室操戈。绍武朝廷只存了40天就被清兵所灭。  王兴墓原在广州河南南簊村,日久湮没。1952年因基建工程始被发现,墓上有一无字碑。下面墓坑放养了一个大青缸,缸上一块完整无缺的墓志,记载了王兴的事。缸内存有王兴及他的妻妾共十七人的骨灰。后来迁葬到越秀公园木壳岗下。列为市重点保护文物。
 
这是1930年代坐落在观音山上的伍廷芳博士铜像,于1931年李金发创作,高2.7米,这件纪念像是为纪念伍廷芳而建,伍廷芳铜像于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放在广东省博物馆。大跃进炼钢铁时,铜像被熔。
 
 
现在我们看到的立于越秀山的水泥雕塑是后来重建的,其造型与当年李金发的作品基本一致,只是略小。
 
1949年时的伍廷芳铜像。
 
位于越秀山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伍廷芳是我国近代外交官,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伍朝枢是伍庭芳之子,先后任外交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两墓之间前面建一碑亭,亭内立孙中山撰伍廷芳墓表碑。墓东北面塑有伍廷芳铜像。
 
 
位于越秀山南麓半山腰,碑高5.5米,呈尖顶方柱形。此处原是粤秀楼的旧址,也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居住过的地方。1922年6月2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孙先生和宋庆龄夫人是从这里脱险的。   1930年建此碑以缅怀孙中山。碑背面刻有《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记载当年61名总统府卫士与陈炯明叛军浴血奋战两昼夜的经过。
 
建于1931年,至1999年才光荣引退。水塔高16米,内径13.3米,距地面60米高,可容水1095立方米。它以其钢制的球状外型,引起无数游人的兴趣。  它曾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广州解放前建造的4座著名水塔仅存的1座。
 
 
“五羊石像”是广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建于1959年,整座用一百三十块花岗石雕刻而成,连基座高十余米。这座石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两千多年前,广州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芜,人们辛劳终日难得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从此,广州成了富绕的地方,这动人的传说世代相传,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