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曼底战役期间德国防卫作战之探讨

 tjhx0526 2012-10-17
诺曼底战役期间德国防卫作战之探讨

陈郴 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E-Mail: http://www.360doc.com/mailto:cchen@eanovell.ea.sinica.edu.tw 

摘 要 
在一九四三年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决定了对德国占领下的西欧实施登陆作战。此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始于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 (D-Day) 盟军攻击登陆法国诺曼底海岸。 尽管凭借着先期战场经营所构筑的工事与阵地,德军却未能击退盟军登陆并阻止其向内陆突破。德军防卫作战无法有效遏阻盟军攻势的主要原因在于装甲预备队部署分散,未能在盟军登陆的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影响。此外,居于绝对劣势的海、空军兵力、指挥系统混淆与缺乏弹性的作战指导,均决定德国防卫作战最后失败的命运。 诺曼底之役不仅象征着德国在西欧战场上的失败,更暴露出德军的西部防线已濒临崩溃边缘,巨大的战争耗损更使得德国在各战场的作战难以为继,而逐步迈向败亡之途。 关键词:德黑兰会议、两栖登陆作战、装甲预备队、作战指导。
原载:《欧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三期 (民国九十一年九月),499-566 . 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壹、前言
一九四四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对希特勒 (Adolf Hitler) 统治下的德国而言,一九四四年也是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一年。此时德国在军事上已陷于困境,大西洋潜舰作战业已完全失败,不论在大西洋或是欧洲大陆,盟军已掌握绝对制空权并日以继夜的轰炸德国工业设施与城市。东线战场方面,德军由于苏联日渐强大的反攻而损失重大并被迫向边境节节撤退,南方意大利战场更因为意大利政府于一九四三年九月投降并脱离轴心阵营而使战况陷入胶着 (Salewski, 1995: 8-9; Padfield, 1999: 388-389)。来自各线战场的压力,迫使德国尽可能的运用有限的资源加强防卫仅存的西部战线,以防止盟军自西欧登陆入侵,造成德国三面受困的绝境。因此西线防卫的成败对希特勒政权的继绝存亡实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事实上,为响应斯大林(Josef Stalin)的要求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在东线单独对抗德军之压力,英、美于一九四三年“卡萨布兰加”会议 (Casablanca Conference, Jan. 14-25) 中,就开始讨论开辟西欧第二战场的可能性。历经同年五月 (11-26)“三叉戟”会议 (Trident Conference) 与八月 (17-24)“魁北克”会议 (Quebec Conference),于一九四三年底“德黑兰”会议 (Tehran Conference, Nov. 28-Dec. 1) 中,美、英、苏确立次年五月,对德军占领下法国发动陆海空三栖突击的“大君主作战”(Operation Overlord,按:大陆译为“霸王行动”。),同时苏军并配合从东线发动攻势,共同夹击德军 (Hillgruber, 1977: 332-350; Boog, Krebs, & Vogel, 2001: 502-506)。
根据盟军作战计画1 将先使用3个空降师进行突击作战,以掩护诺曼底登陆地区侧翼,接着第一梯队攻击兵力的4个军,共6个师分别于法国诺曼底海岸地区5处滩岸登陆。
盟军登陆兵力的战斗序列如下:美国第一军团 (司令布莱德雷中将O. N. Bradley),所辖兵力为第七军 (军长柯林斯少将 J. L. Collins),辖四个师,第四师为先锋,后续为第九十、第九和第七十九等三个师,主攻犹他 (Utah) 海滩;以及第五军 (军长格鲁少将 L. T. Gerow),共三个师,第一师和第二十九师一部任先锋,后续为第二装甲师和第二师,主攻奥玛哈 (Omaha) 海滩。英国第二军团 (司令邓普西中将M. C. Dempsey),所辖兵力为第三十军 (军长布克纳尔中将G. C. Bucknall),共三个师,第五十师和第八装甲旅领先,后续为第七装甲师和第四十九师,突击黄金 (Gold) 海滩;以及第一军 (军长克罗克中将J. T. Crocker),共三个师,加拿大第三师和加拿大第二装甲旅在前,海军陆战队第四特勤旅在后,主攻天后 (Juno) 海滩;英国第三师和第二十七装甲旅在前,第一特勤旅、第五十一高地师和第四装甲旅在后,登陆宝剑 (Sword) 海滩。空降部队方面则为:英国第六空降师、美国第八十二和第一○一2个空降师 (隶属美国第七军)。
俟登陆成功并突破德军海岸防线后,则分兵朝东向瑟堡 (Cherbourg) 及不列塔尼 (Brit-tany) 半岛方向进攻,以取得各海港及机场作为后续作战的补给根据地。当前述目标完成之后,再使用左翼英国第二军团在康城 (Caen) 地区中作威胁性的突破,以吸引德军预备队。一旦牵制住德军主力于康城地区之后,美国第一军团和后续登陆的第三军团,即在西面右翼上实行突破,一直向南推进到罗亚尔河 (Loire)上,以攫取足够的作战空间。最后全部作战正面以康城为枢轴而逆时钟旋转,使右翼美军向东转进达到塞纳河 (Seine) 上直趋巴黎,最终目标是朝向德国重工业中心鲁尔 (Ruhr) 地区进攻,以求彻底摧毁德国赖以进行战争的神经中枢,为结束欧洲战事奠定胜基。 D. Eisenhower) 将军,而预计使用于作战的盟军兵力计有39个师:其中英军17个师 (包括3个加拿大师)、美军20个师、法军和波兰军各1个师。
本文主要利用战时德国国防军总部战争日志 (Kriegstagebuch des Oberkommandos der Wehrmacht, 以下简称KTB/OKW)、联邦档案馆军事档案 (Bundesarchiv-Milit.rarchiv)、希特勒作战训令以及历史档案汇编等史料,3 从军事史观点分析一九四四年诺曼底登陆前后,德国对于防卫攸关最后战争胜负之盟军登陆的军事计画与作为、战役期间作战指导的实际缺失,并检视德军防卫作战失败的结构性因素及其对德国在大战末期欧洲军事作战以及最后趋向军事失败的影响。
贰、登陆战前德国西线战场的防卫计划与兵力部署
对德国的战争前景而言,一九四二年是极具关键性的一年,因为美国的参战以及苏联要求开辟第二战场均对德国的西方战略态势形成极大的压力。针对此,德国开始积极构筑所谓的大西洋长城(Atlantikwall)——沿着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海岸,总计约2,700余公里海岸线构筑的防御工事。可是直迄一九四三年,除了主要港口和加莱 (Calais) 地区以外,其余的地区并未构筑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同时希特勒更命令荷兰至西班牙边境的海岸线据点保持战备警戒,显然一九四二年英军突击法境圣纳萨 (St. Nazaire, Mar. 26-28) 德国海军基地以及英国及加拿大的突击队对法国西北海岸第厄普港 (Dieppe, Aug. 18-19) 的突击行动令他十分不安。
同年十一月十一日,盟军登陆法属北非后三天,希特勒更命令执行安东(Anton) 计划--以德军进占法国维琪政府 (Vichy) 辖区 (Die Berichte des Oberkommandos der Wehrmacht, 1988: 307-308),以免南翼暴露于敌人威胁之下。不过,这项行动却使德军西线的防区额外增加了四百公里的濒地中海海岸防线。 随着意大利投降 (1943, Sept.),德方研判盟军即将于一九四四年春季或夏季间进行越过英法海峡的入侵行动。而德国方面担负实际防卫盟军入侵任务的是于一九四二年三月间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的伦德斯特 (Gerd von Rundstedt) 元帅,其辖区包括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全境。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三日,希特勒颁布第五十一号训令作为未来西线战场防卫作战方针的基础,其中他曾明白指出西方日益增大的侵入威胁,并强调法国对德国继续进行战争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增强西部防线的战备。同时希特勒在训令中强调在战术运用上一俟盟军登陆上岸,应立即发动反击以阻止其滩岸阵地的扩张并将其驱之入海。依据训令中所反映出的战术思想,德国防卫作战是以主动的攻势作为,以击溃敌人于滩岸为最高原则。而欲有效防卫敌人可能的登陆则有赖良好的海岸据点与防御工事。因此希特勒指示应强固沿海工事并将炮台集中建造在英法海峡最狭处,也是最受威胁的法国西北部海岸线上,尤其是在主要港口以及潜艇基地,德军均建有各式海岸阵地以及高炮阵地。

事实上,盟军入侵西欧将带给德国心理上与战略上的双重影响,因为一旦丧失法国战场不仅意谓着通往德国的门户洞开,同时军事上的失利将使业已低沉的国内士气再遭重击。再者法国距离德国本土与重工业心脏鲁尔地区最近,而后者更是德国生产作战物资的主要根据地,因此法国的失陷将比其它任何战线的崩溃更加危及到德国军备生产的命脉。根据希特勒的军事、政治战略考量,他将西方战场的军事胜利视为决定欧洲战争胜负的转折点,唯有在西方击败盟军攻势,德国才可能重新获得战场主动权,进而迫使英、美退出战争或接受和谈。易言之,只要能击溃盟军登陆,德国就可为自己在外交、战略运作上赢得更大的空间以及足够的时间,并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迅速转移兵力至东方全力应付苏联,并对苏联攻势进行长期坚强的抵抗,争取最后全面的胜利。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希特勒任命隆美尔元帅指挥新成立的西线B集团军,同时视察由北海、英吉利海峡直至大西洋沿岸海岸防务。这个视察任务并不受西线总司令节制,其主要目的在于监察西线战场的全盘防务并对反击敌人登陆的作战方式提出具体建议。在该年底呈希特勒的报告中,隆美尔研判敌军登陆作战的焦点极有可能是指向法国西北部海岸地区 (Hart, 1978: 574)。至盟军登陆,德军在西线总共完成15,647个掩体及799座钢筋水泥炮台。
一九四四年元月十五日,B集团军司令部正式成立,并负责指挥位于荷比卢三国以及法国西、北部的第七及第十五军团 (防区参见附图1)。虽然隆美尔在指挥系统中系处于西线总司令伦德斯特之下,但实际上,希特勒却赋予隆美尔执行强化西线防务的责任,并对其直接负责。而自五月初,西线另行成立G集团军归由布拉斯考维兹 (Johannes Blaskowitz) 将军统辖,负责法国南部地中海地区的防务之后,11 隆美尔辖下部队便成为西线德军中对抗盟军入侵的主要兵力。
在一九四四年的前六个月中,隆美尔在加强战备方面所做的努力远超过去二年之总和,包括将敷设于法国北部海岸防卫地带的地雷数量增加三倍,达到5,000,000-6,000,000(500万~600万)枚、加强前置防线中要塞、防卫据点及部队防御工事之结构、重新调整重要单位的戍守地区以及设置各式陷阱、海中障碍与海岸障碍物于盟军可能入侵的途径上,目的在增加盟军登陆的困难性并同时减低其奇袭功效。
不过,由于时间不足、缺乏劳力以及缺乏水泥与其它材料,隆美尔加强战备的努力还是无法将 “大西洋长城补强到令他满意的地步,使其发挥岸边阻止盟军登陆之效力。虽然先前隆美尔认为盟军登陆的地点可能是指向法国西北部海岸地区 (第十五军团防区),但他以后却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诺曼第地区,这可能是受了希特勒的影响,在少数认为敌人可能在该地
区登陆的德方高层决策人士当中,希特勒也是一个。其结果是增强了赛纳湾沿岸中的海防,例如:建筑了混凝土的工事,加设了雷阵和铁丝网,滩岸上加建了战防障碍物和水底障碍物。在卡伦坦 (Carentan) 河口边缘上的沼泽地区中,以决堤造成泛滥地。不过,虽然希特勒本人在几个月前曾指出,盟军侵入的地点可能会在诺曼第。但是负西线主要防卫重责的伦德斯特与隆美尔两人却依然确信,登陆的重点地段应在法国西北部海岸的加莱地区,因为加莱地区是距离德国工业心脏鲁尔区最近的地点。同时海军亦认为诺曼底地区因海流和岩礁关系,不太可能成为敌人登陆地点,因此经希氏批准,西线在此地区集结了较强大的十五军团作为防卫兵力 (Ose, 1985: 89)。 
在一九四四年的春季中,西线总部所指挥的兵力共有2个集团军和1个西线装甲兵团,其所辖主要单位如下 (详见附表2): B集团军,统辖35个师,主要分属2个军团,部署从比利时至法国不列塔尼半岛之间广阔的海岸线上,主要负责法国西部海岸防卫。其中第十五军团,兵力共4个军18个师,防地介于比利时安特卫普 (Antwerpen) 与法国奥恩河 (Orne) 之间;第七军团,兵力共4个军14个师,配置在法境奥恩河与罗亚尔河之间,其中有一师戍守于英法海峡中“海峡列岛(Kanalinseln) 上。集团军另直辖第八十八军,兵力3个师驻防荷兰。
第十五军团虽拥有较多兵力 (18个师),但其中只有4个是步兵师。而第七军团虽仅有14个师,但却有一半 (7个师) 都是战斗力较强的步兵师。因此就步兵的战斗效力而言,第十五军团未必是兵力雄厚而且战斗能力强,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五军团战斗地境内控制有5个装甲师 (3个为总预备队),而第七军团仅有1个。同时前者防区内对于海岸防御采取纵深防御部署,尤其是在加莱-哈佛 (Le Havre)-布隆尼 (Boulogne) 之线 (距英国东南方最近之线),各师前后配置,密度为西线之最 (参考附图1)。此外,第十五军团防区内的工事以及炮兵阵地密度约为第七军团的二倍。在后者防区内,不仅炮阵地大都没有掩体,甚至要塞建筑都还在开始构工阶段。
G集团军,下辖第一和第十九两个军团,总计13个师。前者辖2个军5个师,防守罗亚尔河至庇里牛斯山脉 (Pyrennes) 之间-即比斯开湾 (Bay of Biscay) 地区;后者辖2个军8个师,驻守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 (Hart, 1979: 233)。
西线装甲兵团,一九四四年一月成立,主要负责西线10个装甲师及装甲步兵师的行政、训练与后勤支持,对各装甲师并不具实际指挥权。
德军虽在西线集结远较盟军登陆部队强大的兵力,不过仅以师数量为衡量双方实际战力标准并非客观方法,若计算战斗部队人数以及装备 (见附表4) 则为一种比较接近事实的方式。
一九四四年德军戍守在西线之陆军师依其性质与编装分为两类:一为步兵师,其编制为每师下辖3个步兵团 (各辖2营)、1个炮兵团 (辖3营)、反装甲营、工兵营、警卫营、预备营各一以及师后勤及直属部队;一为守备师,固守在海岸线上的某地区,专责海岸防卫及部队训练,大都成立于一九四○年占领法国以后。并由后备兵力组成,战斗力不及步兵师,其编制为每师下辖2个步兵团 (各辖2营)、1个炮兵团 (辖3营)、预备营、反装甲连、工兵连各一,师后勤及直属部队。
除陆军各师外,另有隶属空军地面部队的伞兵师,其编制除每师有3个各辖3营的步兵团外,余类同陆军步兵师。伞兵师不仅在人员数量方面较陆军步兵师多,由于其兵员年龄层低,武器与训练均佳,在质量方面也更为优良,每师总兵力约在16,000人左右。
不过,防守西线的德军各步兵师,除了编制人数并无一定标准,而且大多数兵员不足额。另外在成员素质上亦逐年下降,多数为训练、经验不足的士兵,尤其平均年龄偏高。甚至普遍的配属东方部队 (Osttruppe, 苏联的少数民族组成) 于各单位以为补强。
一九四四年的德军步兵师 (含守备师),兵员总数介于10,000-12,500人之间。而美军步兵师编制为3个步兵团 (每团3营),另辖4个炮兵营、1个战车营或反战车营,总兵力超过14,000人;英军步兵师则辖3个步兵旅 (每旅3营),另配属3个炮兵团 (每团3营)、1个防炮团以及反战车团,总兵力高达18,000余。相较之下德国步兵师不仅在步、炮兵方面的实力逊于盟军,兵员总数也只有盟军同级单位的2/3强。
一九四四年德国陆军成员平均年龄为31.5岁,而美国陆军则为25.5岁,相差达6足岁;西线德军方面以七○九守备师为例,全师平均年龄高达36岁;更有甚者,一六五守备师全师官兵高达90%均患有胃疾,师内并提供疗养餐饮,因而赢得“胃”师、“白面包师之诨号。
戍守诺曼底与不列塔尼地区的八十四军,在其直辖5个师共42个步兵营中,有8个系由苏联少数民族 (哥萨克、鞑靼、乔治亚) 志愿军所组成,占其总兵力几达20%。其中又以诺曼底地区的七○九 (3营) 及七一六师 (2营) 为最。
而在机动力方面,与英美盟军拥有完全机械牵引火炮及运输工具的机械化步兵师相较,德军步兵师大多数仍是以配备马匹牵引火炮及运输工具为主。由于缺乏足够的机械运输载具,德军步兵师根本谈不上战场机动力,即使装甲及机械化步兵师亦缺乏足够装备与训练。
一九四四年德军步兵师中拥有的机械车辆数尚不及战争初期步兵师标准的一半,而马曳车辆却较前增加1/3。
一九四四年初德军装甲师的制式编制如下:1战车团 (下辖2营)、2装甲步兵团 (各辖2营)、1装甲炮兵团 (下辖3营)、1装甲工兵营、1装甲搜索营、1防空炮兵营、1反装甲营、1装甲通信营以及师后勤单位,兵员总数介于14,000-17,000人不等。党卫军装甲师的编制较陆军为大,其每师装甲步兵团各辖3营,兵员总数介于17,000-20,000人左右。
因此,从战术角度观察,德军在西线部署的防御部队,其战力很难符合一般反登陆作战计划中要求的标准。
至一九四四年六月为止,德军在西线总共部署58个师的防卫兵力,其中具有战斗经验的步兵师仅占少数,大部分是缺乏训练与作战经验的守备师 (33个守备师,15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23 其中除了10个装甲师外,38个师部署在海岸线上,而另10个师则位置在战线后方 (Guderian, 1998: 300),防守自荷兰、比利时蜿蜒至于法国大西洋以至地中海,长达三千余公里的海岸线。而部署在荷兰、比利时境内有8个师,另有17个师分布在法国南部。
沿着三百余公里的诺曼底地区沿岸,只有6个师 (4个是守备师),其中3个师戍守在柯腾丁 (Cotentin) 半岛之西部--即瑟堡地区,另外两个师驻防介于维尔河与奥恩河之间六十四公里的海岸线 (正值盟军登陆滩头地区),另外一师则位于奥恩河东侧。
据西线总部参谋长布鲁门提特 (Günther Blumentritt) 将军的说法德军的部署态势,正确描述应为保护海岸而不是防卫入侵(Hart, 1979: 238)。正因为德军采取沿海岸线布防战略,形成备多而力分,兵力分散反而不能发挥集中优势。
一九四四年初德国国防军地面部队总兵力计4,270,000人,其中部署在西线的兵力约有950,000人 (约占总兵力之22%),1,400-1,600辆战车,以及近5,000门各式口径火炮 (7.5-42 cm, 其中仅1,102门为德造,3,823门为掳自外国)。
诺曼底地区德军兵力分布与盟军登陆部队对比由西向东为:七○九守备师 (犹他海滩:美第四步兵师);三五二步兵师 (奥玛哈海滩:美第一与二十九步兵师);七一六守备师 (黄金、天后、宝剑海滩:英第三、五十步兵师与加拿大第三步兵师),另七一一守备师位于英加部队登陆东侧之接壤地区,是日与盟军亦发生实际战斗。
而装甲机动力方面,整个诺曼底地区也只有1个装甲师,即第二十一装甲师)可用于反击敌人登陆。虽然隆美尔辖有3个装甲师,并且在紧急状况之下可彼此支持,但另外两师均远在塞纳河东侧,在缺乏空中掩护与交通条件恶劣的情形之下,能及时驰援战斗地区之机会微乎其微。而从当时德军装甲师平均的战车数量不过只及美国或英国装甲师所拥有的三分之一来看,反击规模庞大的盟军登陆战,德军所能掌握的机动兵力是如何薄弱 (Hart, 1979: 240)。 
空军方面,德军第三航空司令部虽位于西线防区,不过却直接受空军总司令戈林 (Hermann G.ring) 指挥。其辖下共有815架各式飞机,而飞机堪用率仅为50%,亦即只有半数左右的飞机适合作战。
而德国在海峡地区的海军兵力计有:100艘左右各式潜艇、8艘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5艘小型鱼雷艇、34艘鱼雷快艇以及262艘扫雷艇与巡逻艇。虽然岸上配置有海军炮台,但海军并未拥有自己的侦察飞机,得以实施海峡侦搜。毫无疑问以这样的海、空军兵力与装备是很难对即将发起的盟军入侵作有效的防御。
因此,据美国官方的估计,一九四四年间一个德国装甲师的实际战车数量约为90-100辆,仅相当于美方标准的一半,详细装备比较参见附表4。 
英德装甲师战车数量对比表
各式战车(辆) 兵员总数(名) 
美国 轻装甲师 245 10754 重装甲师 390 14664 
英国 270-306 14964 
德国 陆军 90-100 13843 SS 120-190 17000
全部飞机中有325架 (40%) 为轰炸机,315架 (39%) 为单、双引擎战斗机,仅有75架 (9%) 为对地攻击机。
德国在诺曼底地区的海军只拥有4艘鱼雷艇、15艘快艇以及6艘炮艇。
比较双方的三军战力,理论上盟军在英国已经集结了足够的兵力,在掌握绝对海空优势条件下,几乎可以对任何他们选定的目标进行攻击并形成局部优势。
事实上,由于大西洋海岸线太长以及缺乏足够的物资与兵员,所谓的大西洋长城,远不如宣传中那样强固。直到隆美尔就任B集团军司令,才开始加速补强海岸工事与反登陆障碍等措施。即令如此,在重要的海岸防御地区,防守兵力与德军当时可用的兵力亦不相称,何况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都部署的相当分散,每师的防御正面过宽。
以诺曼底地区防卫美军登陆要冲的三五二师步兵为例,该师防御正面高达五十七公里,而防卫英军及加拿大军登陆方面的七一六守备师,其防御正面亦宽达四十公里,均远超过一个正规师所能有效防卫——约十公里正面的能力之外。因此,依赖这些部队有效防守绵长的海岸线显然是力有未逮。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驻防于西线的装甲师大多是久历戎行并具有丰富东线苏联战场作战经验的部队。其中陆军第二、九、十一3个师以及第一SS、第二SS 2个师均为参加一九四三年卫城作战(Operation Zitadelle) 后,于一九四三年秋冬之际从苏联前线调至法国各地整补训练。
第一一六装甲师虽于一九四四年三月始于法国组建,但其前身为在苏联作战经年的第十六装甲步兵师。第二十一装甲师则自一九四一年起就转战北非战场,一九四三年五月始遭盟军击灭,同年七月于法国重建。比较新的部队只有装甲教导师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于波兹坦 [ Potsdam] 成立)、第十二SS装甲师 (一九四三年七月成立) 以及第十七SS装甲步兵师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成立)。
卫城作战乃指东线德军于一九四三年七月对库尔斯克 (Kursk) 地区苏军所发动的大规模夏季攻势。 

不过,在西线装甲师的数量虽众,但他们毕竟多是转战经年,战力损耗的部队,即使经过整建,在装备补给方面仍是相当缺乏,尤其是战车方面的实力明显不足。
除了装甲师多具东线战场作战经验外,西线德方高级将领中,除了隆美尔及其辖下第七军团司令多尔曼 (Friedrich Dollmann) 从未在苏联前线服务过,其余如伦德斯特、第十五军团司令萨尔穆特 (Hans von Salmuth)、装甲兵团司令史维本堡 (Geyr von Schwep-penburg) 等人均是转战苏联战场经年的高阶部队指挥官。苏联战场经验对他们的战术思想与作为影响深远,由于他们尚未见识过盟军在北非以及意大利战场上所展现的海空优势,因此他们所了解的战争型态局限于二度空间,而未能充分理解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性。
由于所经历的战场条件完全迥异,对于现代海空军优势以及三军联合整体作战力量所带来的冲击,显然隆美尔要比其它西线战场的将领在实际作战上具有更多的经验。
毫无疑问,希特勒指派隆美尔负责从荷兰至法国罗亚尔河河口的海岸防务,正是考虑敌军可能会对该地发动大规模的两栖作战。德军的作战方针是以击灭敌人于滩岸为最高原则,对已登陆或突破的敌军,则依海岸永久工事及纵深据点拘束阻击,并配合机动部队之适时集中转用,彻底歼灭敌人于预想地区。
自一开始隆美尔与他的直属长官伦德斯特,在防卫盟军登陆的战术运用上见解分歧。隆美尔主张所有的部队——包括装甲部队,必须要在盟军发动登陆四十八小时内立刻投入战场扫荡敌军,否则在盟国空军轰炸之下,德军地面部队将不会再有自由机动的机会。但伦德斯特(按:大陆译为,龙德斯泰特。)却认为敌人的滩岸阵地,应该交由一支以装甲部队为主的预备队来肃清,伦德斯特的作战指导方式是集中装甲部队并在确定敌人登陆后再寻求决定性的会战。
关于伦德斯特与隆美尔之间对反登陆作战与装甲预备队配置问题的辩论其来有自,因为从一九四一年起,希特勒即早已决定应在滩岸上就把登陆的敌军击退。隆美尔的意见大致与希特勒相同,按隆美尔的海岸防卫计划来看,主要的战场,应该是在滩岸,海岸线也就是主抵抗线。因此他采取坚固阵地为基础之静态防御,亦即战术作战层面重于战略运动,力求守住阵地而非去计划一场大型运动歼灭战,因此加强阵地防卫力量之重要性要高于提升打击力量。戍守滩岸的步兵其主要任务在于尽量迟滞敌人建立稳固的滩头堡,并争取时间以利从其它地区调来装甲部队支持,并对已登陆的敌军进行决定性的反击。
与此相对,伦德斯特则秉持传统的观念,即控制一支强大而具机动性的战略预备队──装甲部队,并且认为在登陆日初期很难确知敌人真正的攻击意图与重心,因此主张等到确定盟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时再利用装甲部队发动一场典型的突穿 (breakthrough) 攻势,摧毁其滩岸阵地,以期彻底击败盟军。
不过,隆美尔认为以盟军所拥有的空中优势而言,此一战略预备队根本难以迅速开赴前线。隆美尔根据在北非与盟军作战的经验,确信由于敌军享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在所有主要桥梁以及道路将遭炸毁的情况下,德军在白天里根本无法机动。易言之,他们认为除非已确知敌军在何地登将毫无战场运动的可能性,即令是在夜间,装甲部队的行动也都非常困难。并且在即将来临的登陆战中,预期敌军将使用数倍于北非作战时的空中武力,其对德军在法境作战调度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将远非德军在北非沙漠作战时所能比拟。因此他主张除了用重兵驻守海岸线以外,更要求预备部队——尤其是装甲师,应配置在海岸防卫线附近,使得步兵在遭受攻击时能立即获得装甲部队的支援。证诸事后战局的发展,他这种见解似乎是很正确的。然而伦德斯特在装甲部队总监 (Generalinspekteur der Panzertruppe) 古德利安和装甲兵团司令史维本堡两人的支持下,坚持完全不同的一个意见。
事实上,有关西线防卫问题,伦德斯特、古德利安与史维本堡三人均同意,由于敌人拥有海空军绝对优势,使得防卫工作日形艰困,特别是盟军的空中优势对德军所有军队调动影响最剧,以至于他们只能利用在夜间快速集结部队。并且认为防卫作战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支由装甲师及装甲步兵师所构成的预备部队,并将其部署于离海岸防线远距离的后方,以利规避敌人于登陆初期对滩岸阵地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与舰艇炮击。俟认清敌人主攻地点后,迅速实施机动反击。
隆美尔在北非以及意大利战场与盟军对阵之经验,似乎使他成为希特勒心目中较其它只具有东线战场经验的将领更适合担任防卫西线的战场指挥官。
对于如何配置装甲预备部队的论辩突显出德军高层对防卫西线策略上的歧异。这个歧异直到一九四四年四月下旬,希特勒以一个折衷方案始告解决。他同意拨给隆美尔的B集团军3个装甲师,另将3个装甲师交由新设立的G集团军,他本人则控制4个装甲师担任总预备队。38 在希特勒的折衷方案中,一方面组成了一支装甲预备兵力置于海岸防御线后方位置,以期能在确定盟军主力位置时立刻予以打击。但是却规定装甲部队参加作战的时机,必须等候他的命令,不允许西线总部擅自运用。39 另一方面同意隆美尔将其部队部署在盟军可能的攻击发起点海岸附近。此外,从这事件处理方式上,亦不难看出德军高层指挥系统中的致命弱点,就是希特勒不断的侵犯伦德斯特的职权。他不仅自己控制了装甲预备队,同时也习惯直接下命令给伦德斯特的下属隆美尔,甚至在盟军登陆后西线总部都未能拥有统一的指挥权限。 
叁、诺曼底登陆战期间德国作战指导与战局演变
一九四四年上半年,盟军在各战线都加强对德军的攻势,除了盟军的空中攻击持续对德国各大城市及交通路线轰炸,三月间美国空军更首次对柏林实施日间轰炸 (Krause, 1997: 29-30)。在南线义大利战场,德军亦被迫不断北撤,六月四日,盟军进入罗马,这也是第一座从德国人手中收复的欧洲国家首都。
正如希特勒的预见,战争的决定性战场不在意大利,而是在法国。希特勒于三月二十日论及盟军未来的登陆作战时曾指出:击毁敌人的登陆企图,其意义不仅是在西线方面能获致一次局部性的解决,更重要的,它是整个战争中唯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战役足以决定整个国家的生死命运”(Rommel, 1982: 466)。
而自一九四四年初大君主作战”定案后,四月中盟军决定战略轰炸将以法国境内运输和铁路交通线为第一优先目标。自五月二十一日起,盟军空军更是密集攻击法国境内铁路交通,包括炸毁调车厂、火车头及车厢。至六月初,德军的铁公路运输系统虽然未曾达到盟军所预期般崩溃的程度,不过,法境内铁路运输能量较原先锐减62%,二千个火车头只余五百个堪用。 而法国北部地区铁路输送量则更是遽降到先前的25%。像大西洋长城”的海岸工事构筑工作,也因为材料缺乏与运输困难而不得不减缓下来。估计至六月六日,盟军总共投下67,000吨炸弹轰炸铁路运输系统。此外距预定登陆地点方圆一百五十公里内的德军空军机场,亦是盟军空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而为了阻绝诺曼底登陆作战地区,以及阻止部署于塞纳河北边的第十五军团在登陆日后将兵力转移至诺曼底,盟军除了对目标区采取持续饱和轰炸,并将塞纳河上12座铁路桥梁及14座公路桥梁全部予以轰炸破坏。这项瘫痪交通运输系统的作战,虽然有冒着暴露盟军将在诺曼底地区登陆意图的危险,但是却更有利于先期隔绝孤立诺曼底战场,使得德军未来在诺曼底地区的军事调动益形困难。
盟军空军在五月一日至六月六日之间出动超过35,000架次,轰炸比利时以及法国西部的交通线,最高每日曾出动高达2,000架次。
此外,为转移德军注意力,英美空军每一次向诺曼底地区空中轰炸时,都同时在加莱地区作两次攻击以为掩蔽,其目的是要让德方相信,加莱地区才是盟军进入欧陆的快捷方式,也是最有可能成为盟军进攻路线以及攻击主力所在。
横渡英法海峡的入侵战,始于盟军光复罗马两天后的六月六日午夜过后不久 (凌晨一时三十分至二时之间)。盟军首先使用空降及空运部队,至拂晓之际,在空军轰炸与海军舰炮掩护下共6师约160,000人、20,000部战车及各式车辆所组成的主要兵力由海面上抢滩登陆。
英美首批登陆部队使用了超过4,000艘驳船、拖轮和登陆舰艇,另有1,200余艘军舰,包括7艘主力舰、23艘巡洋舰与105艘驱逐舰为他们护航、扫雷和轰击岸防工事。此外,艾森豪所支配约7,500架飞机用于直接支持登陆部队,情况紧急时还可以随时调用当时从事轰炸德国任务的另外3,500架轰炸机来支持地面部队,这些事实均说明了盟军登陆作战时所支配兵力的巨大规模。
盟军登陆作战首先由空降及空运部队于凌晨揭开序幕,继由空军轰炸德军海岸炮台与工事,五时五十分海军舰炮开始掩护射击,六时半第一波陆军攻击部队抢滩。 45 Ambrose (1994: 576); Gruchmann (1995: 306). 登陆后24小时内,盟军共运载近160,000兵员上岸 (其中美军73,000人,英军83,115人)。英军并建立起一道长三十公里,最远深入内陆十公里的滩岸阵地。
德军情报单位虽于登陆前晚 (五日) 截获盟军发给法国反抗军的电文,破译后研判盟军即将入侵的可能性大增,十五军团曾通令部队进入戒备状态。 然而直至盟军空降部队实施突击作战,由于战场距离间隔加上缺乏充分的情报,德方高层指挥部无法正确判断,此空降行动是否即为盟军大规模登陆战之前兆。
凌晨三时西线总部与B集团军司令部根据状况判断,仍不认为盟军的空降行动是一次大规模的作战,因此仅下令海岸守备部队加强戒备,就地抵抗入侵的空降部队。而负责守备诺曼底地区的主力部队第七军团,则迟至凌晨四时始发出战备命令。
由于无法判断这次空降突击的规模以及盟军进攻的态势,因此B集团军司令部甚至认为没有立即通知已返国述职的总司令隆美尔的必要,事实上隆美尔本人直到登陆日上午七时半始被告知前线情势。清晨五时,由于空中轰炸持续增强,西线总部才归纳出大规模攻击的结论,并立即向国防军总部申请调动装甲预备队。
事实上,鉴于战场情报资料缺乏,当时无人能正确判断盟军登陆攻击的范围与兵力大小,亦无法肯定这是主攻的一部,或者仅是牵制攻击。国防军总部甚至不认为情况严重到必须使用装甲预备队,并判断盟军登陆可能只是一种牵制攻击,因此拒绝西线总部动用装甲预备队之要求。 
希特勒本人则是在上午十时左右在德奥边界上萨尔兹堡 (Obersalzberg) 地区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的行馆,得知盟军已于诺曼底登陆之消息。刚开始他显然并不忧虑,反倒信心满满的期待藉此机会将自投罗网的英美盟军,一网打尽,因此并未下令采取任何特别处置。
事实上,希特勒以及他的高级将领们多少有些如释重负。一般而言,对于盟军登陆,德国官方及民间的反应多倾向乐观,并有如释重负的心理产生,咸认为此役具有左右战局的决定性影响,因为德军终于可捕捉盟军主力予以痛击,战争可望胜利结束。一直到六月十五日,战局发展愈趋严重,悲观情绪始在国内传布开来。
登陆日当天,盟军付出约4,900名伤亡的代价。仅美军于奥玛哈滩岸一地,伤亡即达2,500名官士兵,德军三五二师则伤亡1,200名。
德军在六月六日的伤亡估计在4,000-9,000人,登陆初期又以三五二师与七一六师损失最严重,因为他们阵地正好面对盟军4个滩岸 (除犹他以外)。三五二师在六月一个月之内,总官兵15,000名中,只有180名生还。七一六师 (约10,000名兵员) 开战不到一周,至六月十一日只剩不到4,000人,伤亡达6,000之众。

不过当隆美尔于当晚返抵司令部,并试图摧毁盟军的立足点时,伦德斯特与隆美尔两人依然坚持这只是盟军的一次牵制攻击,其目的是为了掩护随后在加莱方面的主登陆作战行动。他们这种信念除了受登陆战稍后艾森豪与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 有关侵入战所作声明的影响外,52 主要是受下述两种军事判断所强化:一方面对于盟军在英国的兵力作了过高的估计 (Hart, 1979: 242),另一方面,依照他们主观的判断,盟军登陆地点应选在塞纳河以北的地区,因为如此大规模的跨海登陆作战困难度极高,所以登陆地点选在与部队登船港口愈近,风险就愈小。同时登陆部队也比较容易获得空中掩护与支持 (Hart, 1979: 236; Guderian, 1998: 300),采取这条路线显然是较符合战术的原则。 显然,德军指挥高层这种对盟军战略计划与战术意图先入为主的主观成见,多出自于理论上的判断而较缺乏事实的分析。这种趋势又受到盟军无线电欺敌行动影响所强化,而导致对原来情报判断与战术部署愈益依赖。53 实际上,德国陆军总部早于一九四四年春季,就已发现敌人将其精锐兵力由意大利战场逐次调回英国,并在英国南部港口集结大量船舰。同时盟国空军开始加紧轰炸法国境内交通线以及加强法国反抗军的活动,这些征候,都足以显示敌人的登陆行动迫在眉睫。然而德方的情报单位却一直缺乏有关敌方状况的可靠情报,因此无法对盟军企图作正确预判,不仅惑于敌方登陆的时间、地点与兵力规模,同时更对于海峡对岸盟军所保留的兵力作了过高的估计。
另外隆美尔的参谋单位,对敌人本土上所作的一切准备活动,更是缺乏适切的情报。因此伦德斯特与隆美尔,对于敌人准备人工港口以及海底输油管等设备一事,茫然无所知,仍以为敌人开始登陆时,必先要攫取一处港口。
虽然希特勒自三月起曾指出盟军登陆诺曼底海岸的可能性,并要求加强该地防御工事。56 但他和隆美尔一样相信,盟军一定会在海峡两岸距离最近的加莱地区进行主登陆,因为那里也是德军秘密武器V-1 (Vergeltungswaffe) 火箭发射基地所在。希特勒的这种想法又深受盟军为掩饰登陆企图所进行的欺敌行动所强化,因此直至七月二十五日他都将第十五军团主力部队留置于塞纳河北边,即使德军已于诺曼底地区陷入劣势,希氏仍拒绝将具有战场决定性作用的该军团兵力增援诺曼底地区,以免削弱用来防备他所相信盟军即将进行大规模登陆的兵力。
对德国人而言,最大的意外并非盟军在六月初于诺曼第登陆,而是登陆的主要地区竟然是在诺曼底,并且只有在这一地!而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先锋部队中有许多曾参与历次登陆作战,其所代表的指针意义,却为德方情报单位以及指挥高层所忽视,例如:美国第八十二空降师曾参与一九四三年七月西西里战役以及九月意大利萨来诺 (Salerno) 空降作战。美国第一与第四步兵师都曾参与一九四三年初北非战役,前者更参加稍后的西西里战役,该师可谓最具登陆作战经验的美军部队。英国第七装甲师与第五十步兵师亦曾历经北非艾拉敏 (El-Alamein) 战役以及西西里战役。这些登陆部队久历阵仗,若谓此次只是扮演欺敌佯攻的角色,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虽然德军早有盟军登陆之心理准备,但当盟军真正攻击发起时仍然对德军造成奇袭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德方气象预测,六月初海象恶劣,并不适于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因此西线总部在战情报告中甚至不认为“敌人的登陆已迫在眉睫
而因为气候恶劣,不仅德国空军侦察机中止了海峡地区上空的例行侦察飞行,六月五日夜间,海军甚至停止了在塞纳湾中的巡逻侦察任务 (Rommel, 1982: 484)。而塞纳湾的布雷工作,则是当敌人登陆之后才匆忙开始进行强化。
海军方面从未想过要按照隆美尔的计划在沿海敷设数量庞大的水雷。在他们的作战优先级下,实施潜艇作战要远比防卫敌人登陆来的重要。因此即使隆美尔不断要求,但塞纳湾仍然遭海军忽视而未予充分布雷。
德国空军方面,自一九四三年起为应付日益激烈的盟军对德国本土的空中轰炸攻势,已采取减少前线兵力,以补强国内防空力量之权宜措施。因此西线的空军很难维持原有的实力。此外,第三航空司令部自一九四四年初在承受高损耗率的情形下,仍然执行希特勒对英国南岸工业城市以及各海港报复轰炸与布雷的任务。但是由于双方实力众寡悬殊,德国空军在损耗率居高不下的状况下,根本无法完成封锁盟军补给的任务。虽然六月七日空军总部 (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 OKL) 已下令将德国防空方面的战斗机单位,转用到法国战场,以支持陆军作战。但由于盟军空军先期轰炸,使法境通信系统陷于瘫痪,指挥上亦产生混乱现象,另外加上原有距海岸附近的机场在轰炸中损坏严重,使原本就缺乏足够补给的德国空军必须在离登陆滩岸更遥远的机场起降。因此空军受到作战航程的限制,既无法充分支持陆军,亦无法有效对抗敌人优势的空军,反而在作战时蒙受更重大的损失。
总数约有500架战斗机与轰炸机。登陆战刚开始西线德国空军与盟军空军可用战斗及轰炸机的实力对比约为30:1。德国空军方面,由于长期担负防卫本土空防任务而损失日益增大,单是一九四四年五月就损失10.7% 的战斗机兵力,因此很难对西线的陆军兵力提供充分的空中支持。 64 Cooper (1981: 335-336). 登陆战后的首两星期,德方损失即高达594架飞机。 
不过,德军虽遭受奇袭,并不表示他们毫无有效反击盟军的机会。西线防卫指挥成功的关键在于,国防军总部所控制的装甲预备兵力能否实时交由西线总部运用以及赋予该总部战场指挥全权,可惜从登陆战一开始,上述两点就未曾实现。

再加上装甲兵力部署分散,以致盟军登陆后德军想集中装甲兵力实施大部队机动作战变为不可能,使得防御胜利的可能性渐成幻影 (Guderian, 1998: 301)。虽然盟军登陆的次日,第十二 SS装甲师之一部便加入在康城地区反击英军之行动,六月九日希特勒并下令调第二装甲师以及第二SS装甲师 (原属第十九军团) 驰援,65 十一日再令第二 SS装甲军由苏联前线调回法国。
但是同时间在塞纳河以北,则仍有第一一六装甲师驻守,该地区也还有7个步兵师驻守在海岸线上,坐等着一个永远不会成为事实的登陆。
 即令德方兵力分布不合理,尤其对装甲兵力运用原则意见纷歧,造成登陆战初期德军指挥作战的致命伤。但是德军防卫部队--尤其是装甲师仍然能在情势混沌下进行有组织的反击,只是伤亡却日益重大。68 对于那些曾在东线作战经年的部队而言,他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物资战(Materialschlacht) 与消耗战(Abnutzungsschlacht)。
面对敌方来自海面上的舰炮轰击、绝对优势的空中密集轰炸以及陆上炮兵与机械化步兵,即使在东线时德军所赖以维系作战意志的坚忍、牺牲精神,此时在盟军不惜物资消耗的作战方式下, 似乎在心理上对他们也发挥不了多少刺激作用了。
对盟军而言,登陆作战成功的关键在于先要巩固一个具有足够纵深的滩岸阵地,使作战物资能不受敌方炮火干扰源源输入,一旦达成这个目的,德方就很难再将盟军驱逐出境。因此德军想要击败敌人的登陆作战,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最初几天,也就是在敌人尚无法大幅扩张他们的滩岸阵地时,迅速将兵力集中在受威胁的登陆点上,发动逆袭攻势,将敌人消灭。依战术原则,这是一种正确的作法,因为在敌人登陆的头几天,德军在机动兵力的数量上仍可维持一个局部的优势。不过伦德斯特与史维本堡对于盟军的空中优势,并无深切的体认,无法明了在这样空中优势之下,对德军作战和战术运用方面,会产生如何严重的影响。最明显的是,盟军空军有系统的摧毁了通往诺曼底战区的联外道路,而持续的空中攻击,亦使得装甲预备部队在前进途中遭受极大的损失,并迁延数日始能陆续抵达战场。但是这时候,盟军大致上已击溃了德军海岸防卫兵力,并向内陆扩张,并已在滩岸阵地中建立起补给基地及临时飞机场。而此时这支在途中已经损耗不少实力的战略预备部队才对敌人发起反击,事实上成功的希望已微乎其微了。
当德军的反攻失败之后,伦德斯特及隆美尔旋即认清,德军已经无法阻止盟军在滩岸阵地继续增加兵力,因此要想试图坚守任何战线都是希望渺茫的。
隆美尔在六月十二日呈国防军总部的报告..敌人增援部队在强大空军的掩护下,登陆速度远超过我们预备队驰援前线的速度,..我们的海空军毫无对抗盟军空中优势的能力。..敌人空军掌握深入内陆一百公里以内的
制空权,不仅让我方部队白天根本无法自由行动,并且也阻断了所有主要交通线 (Masson, 1997: 393) 最能反映出这种悲观的情绪。 当希特勒于六月十七日在巴黎东北方斯瓦松 (Soissons) 附近马其瓦 (Margival) 的地下指挥所中召见隆美尔和伦德斯特时,虽然两人均尝试使希特勒深入了解当前情况,并一致要求更多的战场指挥权限,尤其是能自由调动战略预备队。同时建议在被封锁前将滞留柯腾丁半岛的守军和集结在康城附近的装甲部队撤出,意即放弃既有防线,然后在盟军海军舰炮射程以外的地方重新建立新防线,因为盟军海军的舰炮已使各部队蒙受重大伤亡。
但是希特勒却拒绝了这些要求,仍坚持绝对不许撤退,并不惜任何代价坚守瑟堡。希特勒同时强调V-1武器对战争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但是这种自六月十三日起使用的新兵器并未如伦德斯特与隆美尔所要求的,用来攻击滩岸盟军船团或是英国南部的港口,以求破坏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反被用来攻击伦敦市区,冀图破坏英国的国民精神意志。(六月十三日起德军开始向英国发射V-1火箭,至八月底总共发射8,617枚,平均每日发射107枚。除了中途故障坠毁及遭飞机拦截外,约有28% (2,400枚) 击中伦敦或英格兰南部,造成4,000余人伤亡。)事实上,如能在六月六日登陆当天开始使用这种新武器集中攻击盟军的护航舰队,可能对防卫作战贡献较大。
隆美尔当初主张将入侵之敌击败于海滩,不让敌人巩固任何滩岸阵地的设想,在此时显然已经办不到了,因为登陆的盟军兵力已达600,000人之多,至七月的第一周末时,更增加到1,000,000人,其中包括13个装甲师及30个机械化步兵师。此外,

古德利安在六月二十日呈希特勒的战况报告中也再次证明了隆美尔对西线德军处境的悲观看法:任何在白天行军的企图都是无意义的,满街上遭击毁的装甲车辆即是白天行军的后果,想将拥有巨大人力、物力的盟军赶下海已是不可能的事(Fleischer, 1997: 23)。 
六月二十九日,希特勒于贝希特斯加登的指挥部再度召见隆美尔与伦德斯特。希特勒对两人关于弹性防御的建议置之不理,再次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固守既有防线,并下达立刻反击的命令。
至此紧要关头,德方依旧没有任何具体适应战场变化的作战计划,隆美尔与伦德斯特两人只是毫无希望的遵守希特勒的刻板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康城-阿夫蓝士 (Avranches) 之线,防阻盟军向内陆实施突破。当所有努力遭遇困难而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希特勒要求采取有限度的撤退时,希特勒则于七月一日回复他们:“所有单位都必须固守阵地”(Brown, 1976: 709),旋即伦德斯特与史维本堡二人均遭免职。
正当盟军于诺曼底集结兵力,准备实施突破之际,东线俄军方面亦于六月二十二日 (诺曼底登陆后两周)——德军攻俄三周年纪念日,发动夏季大攻势。
在会谈中当隆美尔企图说明当前严重态势,并建议希特勒考虑政治后果时,希氏讥讽说:“你不必为战争未来的进展操心,注意你自己的战场吧”。
自此希氏对隆美尔指挥能力的信心产生动摇,并将其视为悲观主义者。 76 KTB/OKW, VII, 316, 317, 327, 350. 在此阶段希特勒唯有从各地增调兵力,例如六月中分别从挪威、丹麦以及国内调来八十九、三六三以及一九九3步兵师递补调往诺曼底地区部队之防区。六月十六日调八十六步兵军 (原属第一军团) 归B集团军节制。七月二十六日希特勒下令调第九装甲师 (原属第十九军团) 由法国南部调防至诺曼底战场归B集团军节制。

至六月底,该军下辖之第九 SS侯亨史陶芬” (Hohenstaufen) 及第十SS夫伦斯贝尔格” (Frundsberg) 装甲师始陆续投入西线战场,使西线德军装甲师总数达到12个师,其中半数为党卫军装甲部队。六月十日西线装甲兵团指挥所遭盟军空袭炸毁,司令史维本堡负伤,参谋长阵亡,更增加了德方指挥系统上的困难性。这一事件亦突显出史氏在苏联战场所累积并行之有效的装甲作战经验在面对盟军优势空权的考验下,并不适用于法国战场。 
盟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德军地面部队在白天几乎无法进行战场运动。
出乎德方作战意料之外——德方原先研判
俄军主攻方向将在德军防线南翼,不意俄军攻击矛头却正对防线中段的中央集团军,78 一如西线,德军再次遭受奇袭。七月初,俄军连续克复明斯克 (Minsk)、维尔那 (Wilna) 等要地,在德军防线上撕开长达三百五十公里的大缺口。由于希特勒拒绝缩短战线,以及死守阵地,不准撤退的严令,造成兵力居于劣势的德军逐次被优势兵力的俄军各个击溃。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德军损失28个师,伤亡超过三十万人,中央集团军几遭覆没,演变成为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最大的军事挫败 。德国此时已面临东线战场的最大危机,因为和一年前相比,情势愈形恶化。俄军的攻势不仅将战线向德国方面推进达三百公里之遥,并已迅速朝向东普鲁士边界进逼。
面对东西双方战场情势的恶化,以及盟军物资上的优势,此时德方高级指挥官中几乎没有人再乐观的相信,仍有将登陆敌军驱赶入海的机会。相反的,时间很快的就能证明,盟军将突破德军防线并向法国内陆挺进。
面对这种军事情势演变,即使是长期受希特勒信任的隆美尔也不得不向其指出寻求军事手段以外方式解决战争的必要性,在七月十五日呈元首的报告中,他指出: 诺曼底前线的战况日益恶劣,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严重的危机,敌人不惜使用大量的物资--尤其是炮兵与战车方面--同时他们更具有绝对的制空权,因此我方的伤亡率非常的高,每个师的战斗力量都在迅速的减弱,从国内补充来的兵员,由于运输上的困难,要迟至几星期后始能抵达。..伤亡总数已达97,000人 (其中军官2,360人) ,平均每天损失2,500-3,000人之数。而截至目前,补充总数只有10,000名,其中又只有6,000人实际上到达了第一线。物资上的损失亦同样巨大,而补充的数量却远不敷所需,以战车为例,损失达225辆,但一共只补充了17辆。..敌人无视物资消耗的作战方式,即令最骁勇的部队,最后人员、装备也终将逐渐的消耗殆尽。..由于敌人不论人员或装备日日均获加强,而我方却不见有力的增援,又无可掌握之装甲预备兵力,空军更无力切断敌人补给,因此战争压力愈趋重大,可预见的未来,敌人将突破我方防线,长驱直入。..辖下部队在各地均英勇奋战,然而此种不平等的战争似乎已至尽头,我认为我以集团军司令的身份有必要将此情况说明清楚,并请您从此情势中迅速做出结论。79 在德国未能成功抵挡英美入侵,并因德军防御力量每下愈况之际--尽管隆美尔努力企图增强兵力,可是盟军不断攻击所造成各单位在数量上的消耗却日益增多,结果使德方人员装备损失极为惨重——隆美尔已体认战争已无胜算,继续抵抗是毫无意义且毫无必要,并且终将导致整个德国毁于战火。
而此时德国内部也正处于政治上的危机,由于七月二十日军方谋刺希特勒的行动失败,随后的镇压整肃不仅影响陆军内部的士气,而由于西线高级将领亦牵涉其中,使得前线将领产生自危心理,更加深军事指挥上的瘫痪。而此时在诺曼第战场方面,盟军的下一目标已相当明显,就是从登陆滩岸向柯腾丁半岛方向突破,以攫取对盟军补给后勤作业至关紧要的港口——瑟堡

七月二十五日美军发动代号眼镜蛇(Cobra) 的攻势作战,以6个师为前导,企图向南冲开德军防卫圈,打通朝向不列塔尼半岛的门户。
此次作战美军集结4个装甲师以及11个机械化步兵师攻击德军9个师 (2个装甲师及1个装步师) 残部,在人员与装备的数量与质量上,均占绝对优势。
七月十八日英军发起佳林” (Goodwood) 作战,出动近2,000架轰炸机对德军防地实施地毯轰炸,一日内共投下7,700吨炸弹。英军作战目的在于强化德方相信盟军将在康城附近突破,以配合在加莱地区进行第二次登陆。被英加部队牵制于康城地区的德军装甲师为:第一、九、十、十二SS装甲师以及陆军第二、二十一与一一六共7个装甲师。
而德方却仍集中兵力在盟军登陆阵地的左翼——即康城地区。在德方的主观想法中,英国与加拿大军队在作战态势上是较美军对德国更具威胁,因为康城位于塞纳河南岸,居通往巴黎交通枢纽地位,盟军一旦攻占此地区,即打通前往巴黎的快捷方式。而在德国人眼中,缺乏作战经验的美军在登陆当天已于奥玛哈海滩遭受重大损失,只需较少部队即可予以遏阻。因此,德国在西线的装甲兵力,几乎全部部署在康城以北英、加军队的弧形阵线上。而英军为配合美军行动,同时在康城地区发动的攻势并不在夺取康城并一鼓作气直趋巴黎,而仅在牵制德军兵力并掩护美军在右翼的突破。
正由于对盟军战略企图的误判,导致德军7个装甲师在康城地区遭英军及加拿大部队牵制,此后,巴顿将军第三军团的装甲部队一部横越不列塔尼地区,另部朝东回旋侧击德军防线,德军已无力作有效的反击。至此诺曼底之战胜负已判,德军步兵对盟军攻击已无法作出有效抵抗,只剩下过度使用并已遭重击的装甲部队尚有余力与盟军继续周旋战斗而已。
巴顿早于七月六日秘密抵达法国战场,八月一日正式接掌第三军团司令,至此盟军不会在他领导之下于加莱地区登陆之事实始为德方认清。
至六月底,德方损失约在47,515名,七月十二日又增为65,865名,七月底更高达114,000名阵亡,41,000名被俘,仅获14,594人补充;而德方战车损失更高达原有实力56%,然而补充量却不到损失总数的7% (即损失759辆,补充仅53辆)。 
为配合北部的作战,以利南北夹击德军,八月十五日盟军更发动原代号为铁砧(Anvil) 的(Dragoon) 作战,美法联合兵力 (第六集团军 Jacob L. Deves中将) 于法国南部坎城 (Cannes) 与土伦 (Toulon) 之间的地中海沿岸登陆。
而在长约五百公里的法国地中海沿岸德军仅配备有7个步兵师 (其中4个为守备师)。由于德军在法国南部的防卫力量因部队不断抽调到诺曼底方面增援 (尤其是第二SS装甲师、第十七SS装甲步兵师以及重炮兵等),在八月间已经变得十分薄弱。 因此盟军的登陆仅遭遇轻微抵抗,并沿着地中海岸里维拉 (Rivera) 向坎城、尼斯 (Nice) 与意大利边境推进。另路则沿隆河 (Rhone) 北上,推进亚威农 (Avignon)、里昂 (Lyon)。
为免遭盟军南北夹击包围,而使部队全部歼灭,希特勒于十六日同意法国南部、西南部的G集团军部队 (主要是十九军团) 迅速退向德法边界 84 BA/MA, RH 19 IV/44, KTB des Oberkommandos West vom 24. Juli 1944; KTB/OKW, VII, 329. 85 KTB/OKW, VII, 328-329. 此次作战由美军第七军团 (Alexander M. Patch中将) --第六军 (Lucian K. Truscott少将) 三师与法国第一军团第二军 (Jean de Lattre de Tassigny将军) 四师担任攻击部队。至八月十七日,盟军已登陆90,000名兵员、12,000辆各式车辆以及45,000吨军用物资。 86 KTB/OKW, VII, 318, 329, 351, 355. G集团军中戍守比斯开湾地区的第一军团只有八十步兵军 (下辖一五八守备师) 以及六十四步兵军 (下辖一五九守备师及第九五○印度团) 余部,共两个守备师防卫500公里长的海岸线。地中海方面第十九军团所辖兵力计有八十六步兵军 (下辖4个师)、空军第四步兵军 (下辖3个师) 以及第十一装甲师。其中空军第四步兵军中3个师乃从外地以及在诺曼底被击溃的部队中调来,以替代在六月底调至诺曼底之原有部队。 
因此除了土伦与马赛 (Marseille) 两地的守军坚守至月底外,德军在法国南部已无有组织的抵抗。
诺曼底方面,由于希特勒死守阵地的战术运用,以致部队丧失撤退的时机,八月中德军于法莱兹 (Falaise) 地区终遭围歼。至此德军在塞纳河西岸的抵抗结束,巴黎门户洞开,盟军于八月二十五日光复巴黎。事实上,西线德军溃败已成定局,约50个师被消灭或遭击溃,其中装甲兵力损失尤为严重,2,200辆战车及装甲炮车中遭击毁1,800辆 (占82%),90 伤亡约330,000官兵。
土伦于八月二十三日,马赛则于八月二十八日相继失守。
随着战局恶化,德军在西方战场防线趋向全面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同月底,巴顿的装甲部队直趋德法边区的麦次 (Metz),距德国西部工业重镇萨尔区 (Saar) 仅四十余公里,而离莱茵河岸也不及一百五十公里之遥,通往德国的门户大开。同时北翼英军于九月三日攻占比利时首府布鲁塞尔 (Brüssel),德军被逐出法国、比利时。在东线,俄军亦于七月中旬起,再次沿着德军防线全面攻击南北两翼,前锋已逼进波兰首都华沙 (Warschau) 近郊。巴尔干方面,八月底九月初,为求避免遭俄军侵袭,原德国盟邦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亦相继对德宣战,德国则丧失了位于罗境,攸关德国军备生产能力意义重大的普洛斯特 (Ploesti) 油田。
 
肆、德国西线防卫作战的缺失与检讨
就战役本身而言,盟军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于诺曼底登陆,是超出希特勒、伦德斯特以及隆美尔的直觉与经验之外的行动。他们三人都曾预期盟军会在塞纳河以北的加莱地区进行更强大的主登陆,在盟军的欺敌作战下,德军高层一直到七月还对此一看法深信不疑。而盟军发起攻击后三个星期,不仅已经巩固了他们的滩岸阵地并向西朝向柯腾丁半岛扩张。六月三十日,美国第七军攻占了瑟堡,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港湾提供了盟军在欧陆上后续作战的补91 BA/MA, RH 19 IX/8, Wochenmeldung der H.Gr. B vom 14. August 1944; Overmans (1999: 265-266, 272). 其中B集团军战损159,000余,包括243名指挥官以及3,630名军官。西线高级指挥官损失方面计有3名总司令:1受重伤 (Rommel),1位自裁 (Kluge),1位遭撤换 (Rundstedt);5位军团司令:2位受重伤 (Hausser; Schweppenburg),1位阵亡 (Dollmann),1位被俘 (Eberbach),1位遭撤换 (Salmuth);军、师长阵亡或被俘则超过15名。 92 KTB/OKW, VII, 15. 八月底德军撤出罗马尼亚,计损失16个师,180,000兵员 (其中被俘150,000人)。 

二十八日始下令调动十五军团所属之八十四、三三一两步兵师以及原属第一军团之七○八守备师至诺曼第战场。随后军团预备队八十九师、一一六装甲师、三六三师等部队亦陆续南调。给基础。93 即令此时诺曼底登陆的规模以及盟军意图已很明显,希特勒迟至六月二十九日仍拒绝让第十五军团部队从加莱地区调往诺曼底,增援那里处境艰困的守军。直至七月底,德方意识到盟军第二次登陆的可能性大减,9495 另一方面,德军的顽抗使英军直到七月末才攻占康城,使盟军迟至八月中旬才得以向巴黎挺进。96 英军攻击虽然并不顺利,但是却成功的掩护了美军的进攻方向,并且由于他们构成的威胁,迫使德军集结重兵防守康城并牵制了德军向诺曼底的增援兵力--尤其是装甲师,使得德方丧失使用预备队的自由。 
从德国或是盟军方面来探讨,都有若干影响诺曼底登陆成败的因素。首先是盟军掌握了海空两方面的物质绝对优势,言之,盟军侵入战的成功具体体现在德国海、空军的软弱无力上,面对首波登陆时盟军所支配的庞大船团 (除了登陆、运输船舰,另外有1,213艘战舰,其中有7艘主力舰,23艘巡洋舰以及105艘驱逐舰),德国海军只拥有少数驱逐舰、鱼雷快艇以及潜艇能与之对抗,虽然六月七日晚驻扎在瑟堡及哈佛港的快艇与潜艇部队曾攻击盟军登陆舰队,但双方实力众寡悬殊,在盟军严密反潜防卫下,德军各式舰艇不仅无法有效攻击盟军船团,对于作战更难以有决定性的影响。97 而英国空军更于六月十四、十五日出动325架重轰炸机攻击哈佛港及布隆尼港的德国海军基地,摧毁27艘快艇,并于布列斯特港附近击沉另两艘驱逐舰,几乎瘫痪德国西线海军的作战能力。
而盟军优势的空中兵力,从登陆一开始不仅运载空降部队进入德国防线后方,更藉由空中攻击造成德方交通及通讯系统瘫痪,使得德军任何及时向前线增援的行动变得困难重重。在登陆日当天,盟军空军曾集中轰炸奥尔河口至柯腾丁半岛东岸间的德军海岸碉堡、工事、炮兵据点、雷达站以及后方补给及运输路线。登陆最初二十四小时内,盟国空军总共出动14,674架次飞机执行任务 (损失133架),而德国空军只有319架次 (其中包含为躲避盟军猛烈防空炮火的夜间59架次),仅占对方2% ,相较之下德国空军对盟军作战根本不构成威胁。实际上,在整个西线的德国空军兵力原本薄弱,又要负责从荷兰至法国地中海广大区域的空中防卫,更显得力有未逮。
登陆初期盟军海上主力中仅2艘驱逐舰、1艘巡洋舰遭德国海空军击沉,另有1艘主力舰遭水雷重创。德军方面则有2艘潜艇遭击沉,6艘受创。
六月二十日负责支持登陆作战的美国空军第八航空军 (8. USAAF) 更分兵1,500架轰炸机与1,000架战斗机轰炸

北德汉堡 (Hamburg)、波立兹 (P.litz) 等地的人造石油工厂。 盟军若非享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则就不可能有机会在海滩建立他们的立足点,虽然海军舰炮的火力支持也相当重要,两者均有效的阻绝德军预备队的集结与实施反击,100 但决定性因素还是空军的轰炸效力。101 事实上,盟军在欧洲大陆享有制空权所带来的直接利益是使得诺曼底登陆战在不受德国空军的干扰下得以顺利进行 (Murray, 1992: 92),在登陆战前夕,因为盟军空袭的效果--将 东面塞纳河以及南面罗亚尔河上的桥梁大都炸毁之后,使得诺曼底 战场已变成一个“战略性的阻绝地区(strategical isolation zone),其对德军战术行动与补给运输方面的妨碍均有重大影响 (Hart, 1978: 572)。而登陆当天盟军大规模的空军轰炸,不仅将德军通信体系大部分摧毁、造成指挥系统瘫痪以及使其补给方面受到极严重的打击,同时更彻底削弱了大部分德军预备队的机动力并使其战斗力遭受重大损害。尽管身处于剧烈空袭与重炮轰炸之下,德军却仍能在兵力不足、补给缺乏的情况下,在诺曼底战场与优势的盟军周旋至七月底,显见其整体战斗力尚未濒临瓦解。102 100 BA/MA, RH 19 IV/48, Anlage zu KTB des Oberkommandos West vom 20. Juni 1944; KTB/OKW, VII, 323; Hart (1979: 244). 来自盟军空中密集轰炸、地面炮兵弹幕射击火力以及从海上舰炮的轰击阻止了几乎所有德军反击滩岸的行动。其中又以舰炮轰击最具威胁性,炮击所产生的气爆足以让45吨重的德军豹式 (Panther) 重战车整个翻覆。而舰炮的射程可达内陆20公里远,几乎所有战区内桥梁、交通要道及便道均在其射程内,配合空中侦察机的指示目标,德军战车及部队集结很容易就成为盟军舰炮攻击的目标。这种协同、密集而且火力强大的陆海空联合兵种火炮攻击方式,是那些在苏联战场转战经年的德军指挥官们所从未体验过的。在西线总部的报告中,伦德斯特承认除了空中轰炸外,盟军海军舰炮轰击也是阻碍德军实施反击的主要因素,其规模与效力都令人震撼。

不过,德军作战部队士气亦日渐低落,自六月中起士兵潜逃事件明显增加。同时,自侵入战开始,盟军便有计划的对驻守在海峡沿岸德军部队中的外国人单位加强宣传

工作,尤其是对为数众多,且分散配属于各师中的东方部队--大都由俄属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所组成。藉由大量俄语传单,鼓励他们阵前起义,脱离德方阵营。事实上,东方部队战力低下,遇敌即溃。以七一六师为例,盟军登陆后,据点只剩德籍官士兵坚守阵地,俄籍士兵非降即逃。正如史里本将军 (Karl-Wilhelm v. Schlieben, 七○九守备师师长) 所言:如果奢望他们在法国战场帮我们对抗美国人,实在要求过份了。 其次是盟军的欺敌计划成功的造成德国军事高层错觉,并使之相信登陆地点将在海峡两岸最狭窄的地区--加莱地区进行。盟军情报单位藉由虚构了一支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美国第一集团军,并透过其伪造军团、军与师级部队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作业,误导德国情报单位相信盟军已准备使用这支兵力横渡海峡进行登陆作战。
同时四月中德国国防军总部作战厅错估盟军在英国兵力约65个师,五月间又增为70-80个师,六月初陆军总部主管敌情分析的西线情报署(Abt. Fremde Heere West) 更高估为90个师,其中包含16个装甲师、9个空降师以及22个独立旅。由于对敌方兵力估计过高,使得希特勒一直不敢动用驻扎在塞纳河以北的十五军团兵力去增援诺曼底地区。至七月中,德方仍相信盟军将有第二次大规模登陆 (Hart, 1978: 579-582),此缘由于伦德斯特以及隆美尔对盟军后援兵力规模的情报误判,因此认为盟军在英国东南部仍集结一支强大的兵力,准备进行第二次登陆。


根据隆美尔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影响德国防卫作战胜负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防卫的步兵师缺乏战力,装备不足,碉堡工事建构未臻理想,补给状况不良;二、第十二 SS装甲师部署位置太远 (未能依计划部署于横跨维尔河地区),无法及时发挥反击功能;三、装甲教导师未部署于维尔河及奥恩河之间,离海岸线太远,以致未能于登陆当日进行反击;四、第三防炮军未部署于维尔河及奥恩河之间地区;五、火箭炮旅 (Nebelwerfer-Brigade) 未依防卫计划部署于奥恩河以西卡伦坦地区;六、塞纳湾地区并未依防卫计划予以布雷;七、欠缺足够的空中支持,致使地面部队运动困难;八、海军支持远未臻预期,尤其是在登陆日当晚,塞纳湾并没有巡逻舰艇防护;九、缺乏有组织的后勤补给系统;十、指挥系统权责混淆不明。
六月底西线总部研判已登陆盟军约有30师之众,但至少仍有67师部队在英国南部集结待命 (事实上盟军总计只有43个师,其中13个装甲师以及30个步兵师)。七月中西线总部仍错估盟军登陆兵力为250,000人,32个师;七月底西线总部研判已登陆盟军约有40师之众,但至少仍有52师部队在英国,因此误判在月中将有第二次主登陆。
其中二至五点都是登陆前隆美尔要求部署而遭希特勒否决,否则这些部队就正好驻在打击入侵的有利位置上,而不像六日当天,只有第二十一装甲师是部署在他所预期盟军登陆的地区中。 德方战术错误也包括在海岸防御线之后并未构筑良好的预备阵地,以致无法及时补充前方损失,更不能及时集结一支强大的预备队。
事实上,缺乏充裕的人员与物资一直是德军的主要弱点之一,因此兵力分配不足,而不能使它长期实施防御作战。同时苏联在一九四三年的夏季和冬季攻势也对德军西线防卫造成了排挤效应,因为东线成为部队和物资优先补给的地区,西线反成为东线的兵力补充主要来源。一九四四年夏,国防军一半以上的总兵力被牵制在东线,以防俄军可能发起的大攻势,相对的西线总部只支配58个师作为防卫兵力——其中大部分都是作战经验不足,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部队的师。
此外,德军防卫兵力虽有58个师,但就战术部署而言,防地太过辽阔,兵力相对分散,正所谓备多而力分。一九四四年六月德军在东线维持约2,250,000 (计157个师) 兵力,占德国地面部队总兵力 (约4,270,000) 53%。而同时西线辖区仅有约950,000 (计58个师) 兵力,只占22%。 

同时大部分的单位是属于守备师性质,缺乏战场机动力,因此彼此间战术协调支持的能力严重不足。 
尽管如此,隆美尔的防御措施仍抑制了盟军在短时间内大举扩张滩岸阵地的企图 (Magenheimer, 1997: 293)。尤其在缺乏战车与防空炮火的支持下,登陆日在奥玛哈海滩三五二步兵师仍能成功的防守阵地并将登陆美军局限在狭小的滩岸上,另外盟军的后勤补给亦因海岸障碍物的阻扰而远不敷原订计划的标准。
 但是德军却未能利用盟军此项弱点而在盟军登陆后发动大规模逆袭,将盟军击退。主要原因在于指挥系统缺乏效率,无法对战场状况立即反应以及预备兵力位置太远,无法适时支持。 登陆日当天德方指挥体系发生的迟误,主要因负责战区指挥的隆美尔正在位于德国南部乌姆 (Ulm) 附近的家中,并计划
随后前往上萨尔兹堡晋见希特勒,希望能藉此机会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尤其是增派装甲师,以应付盟军的入侵,因此盟军于六月六日展开的第一波登陆行动时他并未在现场。108 此外,负责该地区防务的第七军团司令亦因赴不列塔尼地区雷恩市 (Rennes) 视导演习不在指挥部,而无法迅速作出反应。109 而希特勒本人又坚持对装甲预备队的使用保留最后决定权,因此开战之初对德方最有利的反击时机就此稍纵即逝。虽然该地区的第二十一装甲师,当日傍晚曾对英加部队发动逆袭,但是由于兵力薄弱,未能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解除装甲预备队管制的命令虽在下午二时半发出,然而装甲部队加入战斗的时机已失之过晚,并有逐次分割使用过失。 更重要的是,德军高层指挥部中对于盟军可能侵入的地点,以及应如何对应的方法,一直是意见纷歧。所以使任何一种协调、立即并强力的反击行动愈发变为不可能。隆美尔坚持在滩岸击败敌人是唯一致胜之道,因此他致力整合陆海空三军种可用之兵力来进行防御作战,不过德方军事高层显然并未认清此种三军联合作战方式的必要性并赋予应有的重视,反而倾向寻求以陆军装甲兵力歼灭敌人,而无视于敌人海空军压倒性的优势 (Umbreit , 1998: 152-153)。希特勒本人更是固执的相信大西洋长城的防御功能,因次拒绝颁布统一的战术作战指令。指挥系统上,即使到了盟军滩岸阵地已经稳固,希氏仍不愿赋予他的前线指挥官们指挥全权与行动自由,依然在后方直接指挥并发布与瞬息万变战场情况相矛盾的作战命令。 事实上,整个西线战场的军事指挥是由位于东普鲁士境内,远离战线1,300多公里之遥的国防军总部作战厅秉承希特勒意旨来操控。作战厅在理论上应担负拟定作战计划及指导的任务,但是实际上却沦为秘书处的角色,它的工作就只是把希特勒的想法与指示,转化成正式的军事命令而已。
此外,前线高阶军事指挥官指挥权又时受希特勒甚或国防军总部掣肘干预。希特勒并且经常试图用个人命令干涉下级指挥机构的指挥,而这种个人命令通常对于指挥和作战只会产生妨碍与破坏作用。即使如隆美尔负守卫重责,但却无统一指挥、调派部队全权。以致在战争期间,德方很难像盟军一般,有一个最高统合与协调组织,而能形成协同一致的策略。德军之失败,指挥权责以及作战指导方式混淆不清虽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却强化了在人力、物力均占绝对优势的盟军的战略优势。
而指挥系统混乱,事权不统一,却是出于希特勒长期不信任军事将领的心理。他原认为将领们多缺乏忠诚,并倾向反对国家社会主义,因此导致他经常直接干预军事指挥。希特勒对于高级军事指挥官具有不信任的心理,除了因为后者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模式都与他迥异之外,主要还是源自于他个人出身以及教育背景等因素。他所理解的战争艺术 (Kriegskunst) 就是倚赖蛮力,而意志力正足以保证蛮力运用成功。他认为军事情况愈是困难,则信心”愈是获致胜利的保证,他并以此作为筛选师级以上干部时的标准。 
在指挥体系上,因人设事,指挥单位叠床架屋而彼此牵制,反而有利于他一人掌控。如西线装甲兵团之设置,即为显例。这和国社党党政机构庞杂,权责不明,以及希特勒在正规军事体系之外,另创设党卫军的情况如出一辙。希特勒的作法就是要造成这种指挥上的冲突对立,以利他在所有问题上都能拥有最后决定权。
此外,希特勒固执持守不惜任何代价坚守”的原则,而当他愈是将不惜任何代价坚守”的原则,当成其指挥艺术的关键核心时,于是也就愈不愿意颁布对战局发展具有预见的长期性训令。如同在东线一般,任何缩短战线以避免部队遭敌军围困并尽可能减少伤亡的措施,均遭希特勒严格禁止。他的命令只有不惜任何代价坚守”。当七月初,伦德斯特建议将预备兵力及装甲部队撤出康城地区,并在奥恩河东岸建立新防线,以求保全实力并重新掌握机动作战的战术主动,不仅被希特勒拒绝,伦氏并因此遭到撤换。
在希特勒的统治之下,德国当时已失去任何有效解决其身处困境的方法。唯一的策略,就是希氏不准放弃吋土的要求,军事形势愈是恶劣,他要求部属作战到底的要求愈是严厉,希氏本人认为在战场上唯有靠顽强抵抗才是取得最后胜利的条件;而也唯有那些具有不屈不挠意志,坚信政府领导并作战至最后一颗子弹的军官才是希特勒在战争中最后的倚靠,虽然他早已失去这场战争的胜利。

由于在西线上的德军兵力陆续都已投向诺曼底战场,并且因着希特勒的命令--禁止作任何方式的撤退,使得他们只得坐困在战场中直到最后被盟军的优势兵力击溃为止,而幸存突围的残部也已失去有组织的抵抗能力 。德方采取此种就地防御的策略,不但在法国如此,在所有被占领的国家中,莫不如此。此种防御政策,就其本身而言,实在是一个无法实施且注定失败的政策。 
对于隆美尔与伦德斯特之间有关防御理论之歧见,希特勒采取折衷之部署,反使两种方式在盟军登陆后均无法充分发挥。除了装甲预备队不归西线总部统一指挥,而是分配在三个不同的指挥机构中,所以要协调出一致反击行动的可能性已大为减低;另外,装甲预备部队控制在离海岸线较远的地区,即使隆美尔的理论正确,机动预备部队也无法及时赶到海岸,而进行集中有效的反击。
再者,由于盟国空军在西线战场上完全掌控制空权,战区内铁公路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德军部队已失去在战场上运动的自由,任何运动战的作战形式,在盟军的空中优势下均变为不可能。因此装甲预备队正如隆美尔所预料般,装甲兵力在敌人巨大海空优势下,只能以缓慢并在损失重大的极度困难情况下从远处驻地零星的赶赴前线战场,而逐次分割式的投入战场使得它们无法按计划中对登陆的敌军实施集中有效的反击作战。正如战前伦德斯特与隆美尔所担心的一样,对防御作战而言,将预备部队放在错误的位置与过早消耗装甲部队实力均将导致致命的后果。
总结而论,德军西线战场防御的最大弱点除了人员与物资的缺乏,更重要的是缺少统一的指挥。西线总部之权责不足以适应其任务,其从未能指挥海军与空军--西线的海空军部队分别由海空军总司令部加以战术管制。此外,西线总部与B集团军之间作战指挥系统的矛盾也因装甲预备队部署歧见而突显出来,主要问题在于究竟谁负责指挥西线作战,隆美尔曾要求一并指挥第一与第九军团,最重要的是要能指挥西线装甲兵团,使一切兵力在统一指挥之下从事防御工作。116 不过希特勒并未满足他的要求,反而采取折衷方案:将法国南方防务交予新成立G集团军 (下辖第一、第九军团),另将装甲部队分割调配,如此部署后,使西线总部对其所属成为一个名义上的监督单位,并由于未得希特勒批准不得使用装甲预备队之禁令,使其指挥权限在整个作战指挥体系中大幅削减而降低其作战指挥的角色。再者,希特勒个人直接干涉下级,更使得前线将领无法对战况作出适时的反应。
所有部队应在一位最高指挥官之下执行防御和反击行动,这样才能使敌军的攻击在尚未登
陆之前或至迟在登陆时就被击溃。可惜在盟军登陆后,没有一位德军高级指挥官能照这种方式协调行动,虽然战事的发展迫使德军重组其战地指挥结构,八月一日希特勒同意授权西线总部全权指挥诺曼第以及不列塔尼地区的作战行动,以求遏阻美军继续突破。然而即使是这迟来有限度的统一指挥权,却早已错失良机,难挽狂澜。
伍、结 论
鉴于本身海、空军实力太弱——无法在敌方集结部队阶段先发制人以掌握主动,亦即实施先制性的阻绝打击,包括袭扰、破坏敌军兵力集结与作战物资供输的条件下,德国防卫作战的主要策略是着眼于敌军登陆后,而滩岸阵地尚未建立前,以军种联合反登陆作战,逐次歼灭登陆敌军。
基于此防卫策略,登陆当天以及随后的几天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尽快的将装甲预备部队投入战场并且组织兵种协同反击战,重新夺回至少一处盟军滩岸。尤其是盟军在登陆日当天并未达到他们预定的作战目标线 (依计划康城应于登陆日占领),并且迟至一星期后,也就是六月十二日才将五个独立的滩岸阵地连成一体,形成一个长八十公里,深入内陆十二至二十公里的狭长地带。但是在一开始,德军并未能认清盟军这个弱点以及利用本身局部兵力优势,将敌军在滩头分割包围,各个歼灭,反让盟军成功地防卫德军的反击。其中,盟军空降部队虽然遭受严重损失,但由于德方缺乏机动预备队,以致未能将之清除,反而使其能为己方登陆部队提供掩护及牵制德方反击登陆部队。当盟军将各滩岸阵地联结起来时,德军就已经失去将登陆敌军驱赶入海的最后机会了。
装甲部队由于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攻击火力,所以是最有效的反登陆武器,同时装甲兵力的及时运用亦具有改变登陆战结局的最大可能性。但由于德军各装甲部队分属不同的指挥单位,正如希特勒所做的裁示,这是一种不可能发生作用的妥协办法。尤其是隆美尔与史维本堡两人对于使用装甲预备队的意见纷歧,更加深了德方指挥结构中的复杂性。
希特勒对于作战的干涉——尤其是拒绝作任何战术性的改变以增加攻势成功的机会、不健全的指挥结构、空军及海军实力的嬴弱、各军种间缺乏协调与资源分配以及陆军任务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德国方面防御失败,即使部队坚强抵抗还是不足以弥补这些结构性缺陷。 
德军的顽强抵抗固然迟延了盟军向法国内陆突破,但在敌人巨大物资优势的重压下,德军在西线的军事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双方激烈战斗持续近三个月之久,直至德军弃守巴黎,诺曼底战役始告一段落。虽然双方在战役期间均伤亡惨重
,但是对德国而言,无论是在物资与兵员补充上,都远较盟军来的困难。128 尤其当盟军突破德军西线防御线后,盟军在法国境内的攻击更形顺畅无阻,因为此时足以对抗盟军的德军主力部队——装甲部队几乎早已在诺曼底战场上消磨殆尽。
德军在诺曼底战役的失利不仅象征着德国在法国战场上的失败,更暴露出德军在西线的防卫已濒临崩溃边缘,因为除了装甲部队,德军在西线的大多数防卫部队在毫无希望的战斗条件下几乎都早已失丧大部分战力,而庞大的战争耗损更影响德军对盟军后续攻势的防御能力,徒然增加其日后防卫西方国境的困难性,同时随着在西线的失败以及巨大的战争耗损使得德国在欧洲实施防卫作战更难以为继,而终导致整个战争机器趋向瓦解。
就此意义而言,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作战与东线苏军的攻势不啻决定了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最后失败的命运,同时也使得诺曼底之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对欧洲战局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战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