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 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

 梦中家园 2012-10-17
【你的位置】 >>“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

第三节 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
 
 

按照上面确立的“分代原则”并考虑近十多年来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我们认为,ID2的代表性模式应推"史密斯-雷根模式"(见图3.2),它是由P.L.Smith 和T.J.Ragan于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该模式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T.J.Ragan本人又曾是美国AECT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式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史密斯-雷根模式是在狄克-科瑞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该模式的特点,我们不妨将二者作一比较,为此下面给出狄克-柯瑞模式(见图3.3)。

由图3.3可见,狄克-柯瑞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在图3.3中三个模块用两条垂直虚线隔开)。与图3.2比较不难看出,图3.3中的左、中、右三模块正好与图3.2的上、中、下三模块相当,而且各模块中方框的内容也大致相同。二者的差别或者说史密斯-雷根模式的改进之处在于:

在图3.3中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即“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而在图3.2中则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两部分)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模块补充了“学习环境分析”框,与此同时,还取消了图3.3中较为具体、琐细的“行为目标”表述框。显然,这一改进不仅使图3.2的“教学分析”模块内容更充实,而且在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简洁、合理。

在图3.3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地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在图3.2中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作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为实现教学内容由教师向学生的有效传递,应仔细考虑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传递策略就是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学生如何分组(个别化、双人组、小组或是班级授课等不同交互方式)的策略;
     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在上面两种策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分配的策略。

在上述三类策略中,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最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对这一模块的扩充就不仅仅是对图3.3模式在内容上的补充,而且将使该模式在性质上发生改变--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在图3.3中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在图3.2中对此作了调整--不仅把“修改教学”框置于教学评价模块中而且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这一改进就使图3.2的模式显得更为科学。

除了以上三点差别以外,图3.2和图3.3的其余部分基本相同。各方框中所涉及的概念,除"组织策略"部分以外,其余都是在ID1的许多教材或专著中反复论述过的,因而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例如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编写测验项目(即编写出用于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能力的测验项目)、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开发(或教学资料的编写与制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所有这些概念在ID1和ID2中都基本相同,唯一有差别的是“学习者特征分析”: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而在ID2中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由于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在加涅等人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著作中已有许多论述(详见本书第二章),因此,为了对图3.2所示的史密斯-雷根模式有较深刻的理解,这里只需对“组织策略”部分作较深入的解剖即可达到目的。至于“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部分,由于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范畴--更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和更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其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外部刺激,以便更快、更牢固地建立“刺激-反应”联结,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即仍属于第一代教学设计所研究的内容,所以这里就不多谈了。下面我们就来尝试对教学组织策略部分进行剖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