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乳肥臀》读后感: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完全是有道理的

 晓所 2012-10-18

《丰乳肥臀》读后感: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完全是有道理的

浏览量:36314 回复数:42   联盟:乌托邦    只看楼主
我终于读完了这部让人尊敬的小说。
读莫言的《丰乳肥臀》时,我感觉到小说前半部分向山东高密乡的密密麻麻、杂草丛生的芦苇荡,充斥着恐怖而又神秘的气氛;夹杂着历史的烟尘扑面而来。
他用细致的笔触还原成无数的历史影像,闪现在我的头脑中。那些宏大的事件如海啸般排山倒海冲击着我简陋的视角;历史战争的场面像那只飞在高密乡上空的绿皮“蜻蜓”一般轰炸着我无知的头脑。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对八十年代的描写,仿佛是在读余华的《兄弟》时那种荒诞的感觉的再现,竟然是如此的相似。我的想法是,是否这些生活是我经历过而感到夸张和荒诞。当然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是在聚焦纷乱而繁杂的现实。就像拿着一枚放大镜在看一个人的面孔,有些丑陋、变形,但还是其本人。
我想起莫言说过的一句有关对于长篇小说结构的话: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恰巧的是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在小说的密度过大时带给作者的压迫感,缓解读者紧张的情绪。我又想,之所以后半部分感觉到的不是密不透风而是疏可跑马,可能是我经历、了解过这段生活。熟悉的生活本身不会给我增加太大的压力,可能是这个缘故,以致我读起来的时候是放松的。感觉不到过多的张力。这是小说后半部分留给我的印象。
《丰乳肥臀》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他的细节和他丰富的想象力。他在描写上下的功夫可以说让我叹为观止。 每每在描写一个场面的时候,他所想象和感知到的环境的颜色、气味,人物当时神态,都会有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描写是全方位的,他调动了他所有的神经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以及经他个人处理过的独特的感受,给你创造出无以伦比的知觉盛宴,让你尽情的享受。 莫言笔下的女性是伟大的。她们的伟大在于她们经历过的苦难和对苦难的隐忍;经历过的残酷和对残酷的延伸;她们身上野性、放荡,是自然的磨练和给与;因为生活本身是残酷的、刺激的、无情而诡秘的。
上官鲁氏,一个历尽沧桑、受尽欺凌、屈辱孱弱的女人,竟然可以杀人,当然是为了爱。为了爱可以去杀人。匪夷所思的是让你无法对杀人者产生应有的憎恨,相反的是给与他们深深的同情和尊敬! 上官家族中所有人的命运,不,包括每个时代所有人的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叶浮萍,你完全无法掌控自己。我们时常说的一句话,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曾坚定不移相信这句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在《丰乳肥臀》的世界中,这种观点在读书的过程中轰然倒塌了。历史向一架轰鸣的机器,上官家族的人被历史这架庞大、冷酷的机器碾压的鸡零狗碎、惨不忍睹;然而她们没有绝迹。
在可怕的轰鸣中仍然坚挺着生命的意志。人的命运又仿佛大河中的一粒沙子,你只能顺着河流漂浮、沉淀;或跑步或驻足,全然由不得你自己。这是环境的使然。你无法逃脱。上官鲁氏从一个孱弱的女人开始,到经历的种种苦难、磨难,再到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坚韧。是她看惯了过多的流血、死亡。她也曾丧失过生活的信念,也想到死亡,但她挺过来了。她的经历我以为是无数个中华民族的个体都经历的苦难和沧桑历史的代表;历史的泥沙俱下、浩浩荡荡、迂回曲折……
她所经历过苦难后的坚韧和一个身经百战、杀人如麻而镇定自若成熟的将军是同一个道理。
然而掩卷沉思,莫言的成功从某个层次来讲并非意味着中国文学的突围,相反则反映更多的是中国文学培养的体系上还是依然处于扼杀孩子想象力,循规蹈矩的模子下,这样的中国作文网罗下的圈养,能出来什么人才?
面对如今信心的迅速扩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老师出题目,学生找百度”的现象已经可以说是昭然若揭,老师们无法阻止,学生们懒于发挥想象,照搬照套甚至“高价求购”。中国作文网虽然身出同门,但是秉承的是一种“分享、补充、进步、评论”的开放式作文分享平台,不鼓励抄袭照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网络上中小学生作文的一种评论、用自己的理解去补充,最终达到读、作者互相进步的双赢局面。
莫言热还在继续,对中国作文网络培养人才与中国文学的代沟,更多的还是一些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