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观 天才建筑师:埃罗 . 沙里宁

 tuiguangid 2012-10-18

偶然翻到这座六十年代的办公楼设计。惊讶于建筑师的细部设计之超前,家具之天外、构件之纤细,表达之直接。

从此看来,当代诸多的设计师在办公楼设计上都借鉴了他的设计。比较遗憾的是,今时今日,我们已经再也做不出这样养眼的大样了:时代在变化,安全性、热力学要求都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建筑材料的工业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能做出这样纤细、巧拙的建筑的人只有两种:

   - 要不是不顾一切的疯子建筑师;

   - 要不是名气大过天的大师级人物,而且要看他有没有心情做些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而不是想着他腰缠万贯的顾客的荷包。

也许正因如此,今日感兴趣构造的建筑师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把这种愉快经历让给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建筑师越来越不技术,我们的角色越来越向着“艺术”和”时尚“靠近:今日建筑之奇异想必各位看家比我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建筑师形象也被自己努力地推向此方(法语的自反动词真是好用),看看有多少瘦瘦、穿黑衣、浑身发着各种味道的颓废建筑师我们就能明白。

~_~||| 黑线。

时间总是如车轮般前进。这句话的意思不光是前进,而且告诉我们前进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转回来。

这不,经济危机不是来了么?

另外:这个建筑的作者是早逝的天才建筑师:埃罗 . 沙里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