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认识你自己

 昵称13604 2012-10-18

    在希腊特尔菲的阿波罗神殿门上刻写着:“认识你自己”。自知者明,知道了自己的本质,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自知者,打开的是自己的慧眼。肉眼所见的世界是变幻不定的、表面的,只有慧眼才能看见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世界。可以这么说,仙佛与凡夫的区分就在于慧眼打开与否。凡夫局限于五官所见,受困于逻辑所及,因而迷失在幻象世界之中。仙佛则活在慧眼所见的真相世界之中,仙佛不否定五官所感知的外在世界,但是超越了外界的表象,进入了内在的精神世界。


   世俗社会认为每个人是一个拥有四肢九窍的身体,再加上一个有意识的神(灵魂)。南朝著名的一场辩论就是关于神形关系的,神灭论者范缜认为当身体死亡之后,身体里的神也跟着死亡。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时主流观点是神不灭论。

 

    在天界众生看来,身体的存在具有相对的真实性,然而身体不是人的全部,也不是人的核心。隐藏在身体背后的真相是,一个人拥有许多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组成了一个大家族。这个大家族有三个主要分支,用密教的语言来说就是神性(spirit)、灵性(soul)与人性(personality),这可以与心理学的超我(超意识)、自我(意识)、本我(潜意识)相对照。

 

    这些不同的人格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或者互相阻碍,他们都在争夺对于身体的控制权。内心的冲突就是不同人格之间的较量。对于人格来说,身体可能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地狱,也可能是莺歌燕舞的游乐场、天堂。入地狱还是进天堂,就看你修心的功夫了。佛陀就说过人的内在有一个村庄。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些经典语句都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爱以自己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得道者看见迷失在幻象中受苦的众生,必然会生起大慈大悲之心,致力于传道度人。而尚未得道的求道者们则有可能妒道不传,只考虑自己的解脱。这个也是被允许的,因为爱是从爱自己开始的,然后自内而外逐步地扩展开来。爱家人,然后爱社会、国家,再扩展到爱全人类、全部生命、地球、太阳系,等等。


    所以,儒家的修养秩序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理,道家强调以内正外。佛教同样如此,强调以心转境。


    你爱的范围有多大,你的自我就有多大。你只会爱自己,当你爱他人时,其实是因为你把他人也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本质上你还是爱自己,一个更大的自己。觉醒的道路就是不断地扩大爱的范围。所以,觉醒后自我不会消失,但是自我会蜕变,从小我蜕变成大我,从人性的我,蜕变成灵性的我,最后蜕变成神性的我。那时你就是神,神就是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