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娇小的五峰园—品味姑苏之5
2012-10-19 | 阅:  转:  |  分享 
  
娇小的五峰园——品味姑苏之5图·文作者:苏州晨光谢谢观赏!PPS编制QIAN
2012.3.29.背景音乐:人面桃花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
娇小的五峰园——品味姑苏之5五峰园位于皋桥泰伯庙东边,面积比较小仅0.1公顷,也就是不到1.5亩地,也有的书上说是
2亩多。我曾经数次进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园林虽小,但厅堂、亭子、走廊、假山、土丘、叠石、池塘、假山、花草树木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
只旱船。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这些园林要素高低起伏,环绕四周。站在园子中间也就是“五峰山房”茶室前,园内景物一览无遗。或许
这就是该园的特点?这样的园林布局是高哉还是俗哉,我辈并非园林专家仅有怀疑之心,但并不敢轻易下定论。据园林《简介》上说:“五峰
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长洲(苏州)尚书杨成所建俗称(杨家园)。相传园为文征明之侄文伯仁所筑,因伯仁号五峰老人,园又以五座太湖石峰著
称,故名。”这段《简介》好像认为该园的建筑在杨成和文伯仁两可之间,让参观者自己去猜测。而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一书中更是详细的介
绍了杨成履历,说其曾做过工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之职。魏嘉瓒是不赞同此园为文伯仁所建的观点,认为后人仅是从文伯仁号五峰老人一说认定文
伯仁所为是欠妥的。我十分赞同魏嘉瓒的观点。而且《简介》把建筑两个字分为杨成用建,文伯仁用筑,用心良苦,志在混淆,有目共睹。(此页点
击翻页)除了该园布列各种建筑求全求稳的感觉之外,还不得不说几点,以供各位辨析探讨。园内有一土墩上建一亭,
亭命名为《柳毅亭》,土墩当然可以理解为柳毅墓。《简介》上也说:“西南有一土墩,传为唐柳毅之墓冢,其颠筑有“柳毅亭”翼然,平添了传奇
色彩。”网上有的更说是一处值得传诵的古迹。甚至引证《异闻集》、《吴县志》等书,举证唐代仪凤年间的儒生柳毅,字道远,吴县人,居住在阊
门下塘。他的居宅附近,有座柳毅桥。据南宋《平江图》所示,桥在今张广桥之西,南面隔河与皋桥相望,这是一座风姿秀美的石拱桥。而《吴门补
乘》、《五亩园小志》等书,则有柳毅墓在五峰园中的记载。还说苏州还有多座水仙庙、柳仙堂,都是祭祀柳毅的。在洞庭东山,还有一口柳毅井,
“旧井潮深柳毅祠,封书谁识洞庭君?”柳毅传书的故事,在苏州一直流传至今。不过以上所说只能证明柳毅传书之事仅为神话传说
,并非是真实历史,既然并非历史,何来历史遗迹?至于众多桥、墓、井应该是一种附会,或许也是历代读书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寄托,也是民间
对传统文化中义侠精神的肯定和褒奖。(此页点击翻页)园中五座太湖石峰,是该园的精华所在。苏州市志记载说:五峰园“园
中有5座太湖石峰,高者2丈,孔多而通透,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为苏州罕有。相传为北宋朱勖养植园中遗物(又一说,五峰系将
五亩园中三老峰、丈人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擎天柱移来)。”或许是苏州园林中太湖石看得多了,开始并不对五峰园的太湖五峰石有什么特别
的感觉。但数次造访,细读历史,慢慢地对之引起了好奇,有了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北宋熙宁年间,梅宣义曾在桃花坞(今高长桥附近)建有一座五
亩园,又称梅园。内有清池奇石,并峙五座石峰,名丈人峰、三老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和擎天柱,各高二丈许。到了明代“五亩园”逐渐衰落,
石峰被移置阊门内五峰园中。但苏州市志在这里用了一个“相传”的词汇,也就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吃不准的意思。这反而更引起了人们好奇,
朦胧而迷离这就是历史给予人们的魅力。但唯一遗憾的是五峰太湖石的背后有一新建的楼房,整体的美感被破坏,想拍一张五峰的倩影也是难上加难
。市志上记载五峰园说:“1958年调查时,园已荒芜,旱船坍圮,-----仅五峰尚存。-----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
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前后,厂屋改为民居,两峰倾倒,水池全部填塞,古树枯死。1979年列为修复项目,1983年对峰石进行保护性加
固。现园中尚存三峰(西侧另峙一小峰,不在原五峰之数),周围湖石倒散,石桥山洞俱毁。”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我们所见的并不是五峰园的
原型态,而是经过1983年修复之后的样子。为了凸显所谓的古典园林而修旧如旧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在修复的过程中任意地改造和添加一些东西
,使的一些名园的意境庸俗化,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难哉!(此页点击翻页)苏州五峰园位于阊门西街混堂弄大门
进去就有五峰园简介是2002年公布的江苏省文保单位。正对大门口的是一个冰纹图案的漏窗八边形漏窗方形漏窗,对着漏窗,
犹如一幅图画因为有五个太湖石峰,号称五峰园蓝天白云映衬着太湖五峰石五峰之一从侧面看五峰阴天下的石峰特别的巍峨壮
观五峰园主体建筑五峰山房五峰山房现在是这里的茶室,清晨老年人在这里品茗聊天,其乐陶陶阴雨天五峰山房依然人鼎兴旺园子
里的旱船,犹如漂泊在无水的大海中。园的围墙边是一道曲尺走廊老人在这里锻炼身体享受生活健身是老年人在这里的重要活动保存完好的参天古树古树旁就是土墩和柳毅亭亭子翼然,上有额匾:《柳毅亭》三个小篆字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