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陵简介及皇帝生平
汉安帝名刘祜,是东汉的第六位皇帝,汉章帝刘妲的孙子,生父是清河王刘庆,是汉和帝的同父异母的兄长,清河王之母宋妃,被汉章帝皇后窦后谋杀。他的儿子刘庆本可以被立为太子,但是窦皇后进谗言废之,改立为清河王,后安帝即位,册封其父为帝,号其父墓为陵,史称孝德皇陵(今山东聊城)。
延平元年(103),汉殤帝死,邓太后与其兄邓骘定策,立刘祜为帝,那年刘祜只有13岁。改元永初。汉安帝可以说是个十足的倒霉皇帝,一上位就赶上了西北的羌族起义,时间长达11年之久,国库耗费严重。后来国内水灾,地震频发,农民多有起义,内外交困,安帝也无能为力,终日沉湎酒色。、
安帝亲政后,宠幸江京等宦官,在其乳母王圣等人蛊惑下,祸乱朝纲。建光元年(121),邓太后病死,安帝在江京等人的挑唆下,迫害邓家,将邓骘及其兄弟邓俚,邓弘等迫害致死。后平反。王圣,江京等人,又伙同皇后阎氏,杀死太子刘保生母李贵人,废太子为济阴王。左右朝政,安帝竟乐于受这些人的蛊惑,害忠臣,诛爱妃,废亲子,可谓昏君。
延光四年(125),安帝与阎后,王圣,江京等人出巡东部,在回来的路上,发病于宛城,病死于叶县。阎皇后等人密不发丧,回洛阳后定策立了当时还在襁褓里吃奶的北乡侯刘懿。四月,葬于恭陵。
汉安帝内不能安邦,外不能安抚外族。被自己的乳母和皇后胁迫而不敢造次,这个无能皇帝一辈子大抵如此。后汉书中给这位皇帝一个有趣的评价,“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大意就是这个皇帝连自己的女人,乳母都得罪不起,又怎么治的好国呢?
史料中关于恭陵的记载
《文献通考》 “安帝恭陵,山周二百六十步,高十五丈。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石殿、钟ね在行马内。寝殿、园吏寺舍在殿北。提封田一十四顷五十六亩。
《帝王世纪》曰:“高十一丈,在雒阳西北,去雒阳十五里(帝延光四年三月丁卯幸叶,崩於乘舆。辛未发丧,四月已酉葬)。”
《后汉书》 “夏四月丁酉,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熹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郃为司徒。辛卯,大将军耿宝、中常侍樊丰、侍中谢恽、周广、乳母野王君王圣,坐相阿党,丰、恽、广下狱死,宝自杀,圣徙雁门。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
又云 “丙辰,诏曰:“孝殇皇帝虽不永休祚,而即位逾年,君臣礼成。孝安皇帝承袭统业,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后相逾,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庙之重,垂无穷之制。昔定公追正顺祀,《春秋》善之。其令恭陵次康陵,宪陵次恭陵,以序亲秩,为万世法。”
汉安帝恭陵考
从上面的史料综合分析,不难看出,汉安帝的恭陵,在陵墓规模上超越了东汉的祖制,也超越了祖陵。其中“高十五丈,高十一丈”的记载尤其惊人。十五丈大概是50米,十一丈也有36米,接近汉武帝茂陵的高度。单从高度分析,邙山东汉帝陵只有大汉冢与之匹配了,所以,一般认为大汉冢是汉安帝恭陵,全国文物考察的结果似也认可该结论,在墓前立有文保碑。
但是不能不说的是,史料中说汉安帝陵周长只有二百余步,还没有汉光武帝原陵大,但是目前的大汉冢,任何一个边长都有接近100米,这是不符合史料记载的。当然,不排除由于盗掘引发塌陷,从而导致周长变长的可能性。
笔者曾经三次探访大汉冢,这个墓葬的高度确实很惊人,是邙山陵墓中最高大的。不过从发现的写有“大汉中兴”字样的瓦当看,似不能认定此冢为汉安帝之陵。还需要有更加确凿的证据。
在汉光武帝一文中,笔者论证过光武帝原陵和安帝恭陵,应该分别是大汉冢和东山头玉冢之一。这里有必要做一些简单的判断,仅供参考。
汉安帝朝内外交困,有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修建大汉冢一级的大墓,而且明知是超越祖制的,汉顺帝却还要为汉安帝修,让他的父亲和自己承受不孝之名,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
后汉书的记载,强调的是在太庙中祭祀的礼制,而不是墓葬的规模,所以不应轻易判定汉安帝陵就是东汉帝陵里规模最大的。这个丧乱之主应该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厚自己一把。
史料记载,汉顺帝生母李贵人,葬于恭北陵,但是在大汉冢北,就是三十里铺村了,没有大的墓葬。倒是在大汉冢的西南,有两座大的陪葬墓。这一点也是比较可疑的。而东山头村玉冢的北侧,有大的陪葬墓封土,到更加符合李皇后葬恭陵之北的记载。
学者从三大汉冢位置出发,认为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就是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祖孙三代,从逻辑角度上没有不合理之处,但是事实上是否是如此排列,还缺乏相关的考古及文献参考。
所以,从陵墓的位置,规格,和陪葬墓的位置判断,橙子认为,玉冢是汉安帝恭陵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
此外,在玉冢和大汉冢之间,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座封土被推平,有帝陵规格墓道的大墓,不排除这座大墓是汉安帝恭陵的可能。
攻略
从洛阳火车站,坐车到孟津,新站老站都可以,坐从孟津到平乐的巴士。司机问你去哪里,你就说去三十里,当地人一般把铺字省略了。过了送庄(这是个大站,上下人会比较多)你就准备下车吧。可以让车直接在村里公交站停车,沿着公路往南走一点,大汉冢就在公路的左侧。附近有一个建筑公司,很好找,大汉冢是很大的。
从大汉冢出来,过马路,有一条一直朝西的小路,一直走下去,走到一个路口,这条路口分出一条北去护驾庄的岔路。玉冢就在岔路的南边一点,也是建筑公司附近,玉冢也不是很小,应该就看到了。如果看不懂,就看谷歌地图。参考汉光武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