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小课题研究成果(二)

 本明书馆 2012-10-20

西安市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小课题研究成果(二)

(2011-08-01 09:23:43)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课题研究

探寻失分之源

           2010年高考后的反思

孙鹏伟

来自由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计年报》中“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分析表”一组统计数据:

1

 

 

A

B

C

D

AB

AC

AD

BC

BD

CD

正确选项

满分值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数

 

区分度

14

A

33.6

5.4

36.2

10.0

0.5

11.2

1.0

0.5

0.2

0.6

AC

6

0.63

1.84

2.96

0.11

0.20

 

1中所列的第14题原题如下: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满分6分的试题,从表一中的统计结果可看到考生答卷平均分只有0.63分,难度系数为0.11,这一结果不能不令所有一线的高中教师感到震惊,震惊之余更应该深刻的反思!

反思之一:

无论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备考复习中,相信教师一定都给学生比较详细的介绍过在电磁学的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奥斯特、法拉第、麦克斯韦、楞次等这几位物理学家,尤其在备考复习中多数教师都将中学物理所涉及到的所有物理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可是,如此低的平均分值得深刻反思:

1、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发展史?

2、备考复习中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中学物理所涉及到的所有物理

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

3、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及备考复习中重视物理学史的教学但学生是否重

视?

4、高考试题要求考查学生的五大能力的基础是识记能力,考生的识记能力

出现了偏差?

5、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或应考复习中教师是否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误的认识,

既只关注偏、难、怪的问题,而不注重基础知识,尤其需要识记的内容?

反思之二:

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提供的样题第1题为:

许多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作为首次参加新课程标准的高考,教师都急切的等待《考试说明》的出台,尤其是《考试说明》出台后,教师一定都组织考生认真学习和研讨新的《考试说明》中的所有内容,并对说明中的样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但是,为什么对物理学史的考查没有引起考生的关注?

反思之三:

 教育部考试中心所颁布的2010《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与过去《考试说明》相比较,新的《考试说明》中对物理高考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考物理试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也正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三维目标”,那么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反思之四:

    一道完全源于课本物理学史识记内容的试题,在高考中成为考生难度系数最大的试题之一,说明在备考复习的中,师生共同仍在关注比较偏、难、怪的试题。

 

 

 

2

 

 

A

B

C

D

AB

AC

AD

BC

BD

CD

正确选项

满分值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数

 

区分度

16

A

32.8

15.0

4.5

10.5

7.5

2.5

20.4

0.7

2.8

0.5

AD

6

1.17

2.37

2.04

0.19

0.36

 

2中所列的第16题原题如下:

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 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

A.在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作为图象始终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尤其首次进入课改实验区的海南、宁夏考题连续三年均有一道图象试题,只是所呈现的物体运动方式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运动学内容。本道试题所呈现的物体运动方式为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将运动学、动力学、功和能及数学的正弦曲线四个知识点以图象的呈现方式有机相结合,重点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的起点看似很高,满分为6分的试题,全省平均分仅为1.17分,难度系数为0.19,但由于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所给的选项分析其落点还是比较低。

    反思之一:

《考试说明》中对“分析综合能力”的描述为: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平时课堂教学及备考复习中是否将引导考生关注分析物理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作为培养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点?

本题中“0”时刻“t2”和时刻的状态是:物体的速度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为最大,合外力的功率均为零;“t1”时刻和“t3”时刻的状态是:物体的速度为最大,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合外力的功率均为零;其物理过程为:从 时间内为速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做正功;t1t2时间内为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合外力做负功;t2t3时间内为速度反向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做正功。物理情境为: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到t1时刻,速度增大到最大;再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到t2时刻,速度减小为零;然后由静止返回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到t3时刻,速度增大到最大;再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到t4时刻,速度减小为零。

反思之二:

用数学图象描述、表达物理问题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始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图象表达、分析物理问题也是《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五大能力之一,因此,在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的新课标卷中用图象描述的物理试题共4道(共22分)。平时课堂教学及备考复习中是否将图象问题作为专题讲练?

物理图象问题思维的切入点是从图象的六大要素出发,即从分析坐标原点、坐标点、切线、割线、坐标轴及面的物理意义出发本道题属于简单题。由图象可知:

1)“0”、“t2”时刻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加速度最大,所受合外力最大,但速度为零,合外力的功率为零,C选项错误;

2)“t1”、“t3”时刻切线的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力的功率为零,由“0t1”过程合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B选项错误;

3)由“t1t3”曲线和t轴所包围面积的差值为零,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合外力做功为零,D选项正确;

4)由“0t1”过程,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做正功,A选项正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