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交响曲乐章6-5: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的分野之曲

 小袤 2012-10-20

科学交响曲乐章6-5: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的分野之曲

 

根据上述科学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理论的划界标准,同时也是非科学知识体系用以界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凡不满足科学界定标准,就是非科学知识的特征和含义。

在这种意义上的非科学知识体系,具有十分广泛的领域:诸如数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又如人文社会学、宗教和文艺等等。

所谓非科学知识,绝非说它没有意义,非科学知识体系也是严密的知识体系,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是按照严格的科学定义,它们不是科学知识体系,而是非科学知识体系。

诚然其中确实有伪科学、反科学、迷信及糟粕等等,并将在后面加以探讨和分析。

那么,什么是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的分野呢?自然科学与非科学最大区别在于,寻找真知的途径和方法。自然科学完全依赖于:假设实验证明推理,无论探索者,来自于何种文化,运用哪种语言,信仰什么宗教,都与科学探索的途径和方法无关。探索者仅需运用数学语言,以及科学方法有的放矢地求证,而无须向对方或别人或机构作任何其它的解释和说明。例如对数学命题的证明,无论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正确的结论,因为真理是唯一的,可重复的和普遍的。

然而非科学知识却大不相同,它需要通过说服、争论或辩论,甚至尖锐地对抗,才可以达成某种定论,诸如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领域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文化与信仰,以及民族和/或地域的影响。比如政治理论和/或伦理,一旦跨越文化鸿沟和/或国界,便没有统一的认识或“真理”。

因而在这些领域里,许多基本概念的定义,既不普遍也不唯一。

许多科学之外的理论或“真理”,必须通过宣传、说服或布道,才能达成某些共识,实现思想认识的大体一致。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掌握某种“真理”,他必须通过与其真理相关,而持有不同“真理”的人们,进行辩论或争论,或对公众宣讲他自己的“真理”,从而说服别人接受他的理论。

政治家的真理和成功完全在于,他们的雄辩才能和说服力,而科学理论,绝不需要这种辩才和说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