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字的特点

 鸟语花香香 2012-10-21
甲骨文字的特点
'

 







'(
殷商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种已成体系、有严密规律、比较成熟的古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为研究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我国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种历代书家都未使用过的新书体,进一步拓宽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和创作空间,这在我国书法史上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甲骨文是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这些字是用尖刻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其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挺拔遒劲,字形古朴空灵。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笔法、结体、取势、章法来看,浑然于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运刀如笔的艺术技巧,书法风格随时期不同而各有特点。董作宾在其著名论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商代甲骨文划分为五个时期,即:

  第一期,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历经二世四王,至武丁盛世,把甲骨文书法艺术带向繁荣鼎盛。其书体风格雄伟壮丽,精劲宏放,结密得体,镌刻刚劲有力,单刀侧锋,笔势婉转,好书大字,亦作肥笔,起笔多圆,收笔多尖,曲直相错,富有变化,开拓舒畅,错落有致,书意达一,庄重威严。(见图一合集137反)

      

                    图一

  第二期,谨饬期。自祖庚至祖甲,国泰民安,庶政精简,所载甲骨文明显少于武丁时期。书体风格谨饬守法,字体大小,严整一致,行款整齐,字距均等,更注重字画间的平行和对称。虽显现出书家的训练有素和娴熟的书法功底,但新创极少,失却前期的豪放雄劲之气。(见图二)

                     

                        图二

  第三期,颓靡期。自廪辛至康丁,干戈动荡,连年混乱,带来了书度自由化。董氏认为正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在这期,虽然还有不少的工整书体,但是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是前此的守规律,而极幼雅,柔弱,纤细,错乱,讹误的文字,又是数见不鲜的。”该期书风自由开放,灵活变动,横斜率直,圆曲弯捲,随意所适。(见图三)

     

                     图三

   第四期,劲峭期。自武丁至文丁时期,武丁好武喜猎,王室卜辞书亲武丁,重现大字,书风劲峭挺拔,浑厚雄健,行款奔放,镌刻粗犷,如铲如凿,刚劲有力,气势逼人。(见图四)

        

                        图四

  第五期,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该期外患内叛加剧,对内苛政严刑,控制严密。该期书风尤见工整,谨慎,端庄,威严。字体大小,行距,字距乃至使用的甲骨都受到严格控制,无肆意发挥之势。整期书体除个别外,均呈蝇头状,字划恭而不浮,契意甚浓。(见图五)

                       

                  图五

   关于甲骨文字的艺术特色,1937年郭沫若在其《殷契粹编》的自序中做了精辟的阐述:“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上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细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者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固亦间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而亦自成一格。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在此所以将五期甲骨文的特点一一列出,用意在于我们研究甲骨文书法不能背离甲骨文基本的、所特有的艺术特色,那就是“刀笔味”,失去了刀笔味也就失去了甲骨文的“神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