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都太湖湿地

 苏迷 2012-10-21
太湖湿地

        太湖湿地是一道生态的自然风景。在童年的记忆中,那一片片青青芦苇、萋萋水草、群群野鸭、还有那飞舞的白鹭,仿佛就在眼前。
  记忆中的东太湖南岸沿湖几十里的滩地,芦苇、茭草长满了那片开阔地,自东至西象一条此起彼伏的绿色绸带,一眼望不到边,这是一种自然与人共同营造的景观。过去,由于围湖造田、建筑太湖防洪大堤和发展太湖网围,给这块滩地带来了悲疮。保护湿地之说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老人们都懂得,损害湿地就是损害了孕育生命和希望的水土。有人称道:它是大地无形的器官,和河流、小草树木、飞禽走兽,共同维持着大自然巨人的生命。太湖湿地对保护太湖水质、生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发展沿太湖文化旅游也将是一道别具的风景线。
  那时太湖东南岸的滩地就象一位村姑,衣饰尽是些蓝花土布,却处处显露出纯真与天然。滩地里,芦围水绕,沼泽自成。春天来时,百草新发,而芦苇早已破土而出,似乎一夜之间举起了长矛,齐刷刷一片。等不及一场春雨几日春风,支支长矛拔节抽叶,蓬蓬勃勃地凝聚无限生机。有湖风掠过,芦苇缓缓摇曳,涌起青色的涟漪,芦苇传出轻轻的沙沙声。稍顷,风过了,有许多鸟儿在半空中扇动翅膀,一下落入苇丛。
  覆盖整个滩地的是过膝的水草,草的种类很多,什么茭草、菖蒲、野苇、三棱草等,应有尽有。漫滩青碧,深深浅浅,汇成一个翠绿的湖,仿佛那滩地显得博大无比,浩浩荡荡,不见边际。那些草四季都有花开,白色、紫色、淡黄、粉红,引得蝴蝶蜂吟。还有夏天的纺织娘、秋天的蟋蟀,躲在草丛中连奏带唱,东一声,西一声,时而独唱,时而合唱。到了夏天,我们划着小船在滩地里挖芦根、削芦哨,最有趣的是掏鸟窝,抓出雏鸟,玩一会儿放进去,玩得满头大汗时,脱个精光,扑通扑通跳进湖水里。然后,横七竖八地卧躺在草地上,鸟音在耳,水天在目,真有说不出的快乐。
      滩地里,间杂大小不一的洼荡,称其为牛眼睛,大人们用笼照赶网在这荡里捕鱼捉蟹,那时太湖里的水真是清澈见底,鱼虾满塘,我们用小手轻轻地翻开一块瓦片也能捉到一只大的太湖虾,这样的情景还深刻地留在脑海的记忆之中。
  湿地的保护和培植是对大自然生态的呵护,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美好环境。
  如今七都镇境内的太湖湿地经过多年的培植保护,已展现了一副新的脸面和雄姿呈现在我们面前。二十公里长的太湖大堤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潇洒飘逸。春天桃红柳绿,春嵣叠翠;夏日荻葭四围,植被如棉;秋天清风帆影,湖蟹渔归;冬日白浪如银,柳丝依依。太湖湿地又为那苇丛间迁徒的鸟、洼荡里生存的鱼,以及草地里栖息的青蛙、昆虫恢复了昔日一片开阔的空间。一群白鹭栖太湖,万顷碧波触手可及······
  又是青青芦苇,又是萋萋水草,又是群群野鸭,无垠湿地形成一条绿带。倘佯在太湖湿地的栈道上,眼前再现湖畔渔舍、荻葭四围,一片迷人的太湖渔家风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