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农民”变“市民”

 文山书院 2012-10-22

从“农民”变“市民”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22日   11 版)

    吴贤德,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农民工,他正在从“农民”转变为城市的“新市民”。

    吴贤德家住豫南大别山下固始县南部山区一个偏僻山村,让他记忋犹新的是,10年前,自己身背装满衣物的“蛇皮袋”,从老家乘车来到千里之遥的郑州打工。10年间,除了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外,他这个进城农民工的家庭和生活,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贤德和妻子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1998年6月,吴贤德从老家来到郑州,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活。当时,吴贤德在郑州一家培训中心从事招生工作,妻子在一家幼儿园任幼儿教师。

    让吴贤德和妻子压力最大的,就是家乡每年的农业税和各种提留款。2002年,正当吴贤德感到生活艰辛时,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国家不但开始免征农业税,还取缔了各种提留和乱摊派、乱收费,并给予种粮补贴政策。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吴贤德和妻子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小。

    2008年,是吴贤德妻子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在城市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一切学杂费,农民工孩子和城市孩子享受同等待遇。“听到这个消息,真的高兴坏了,孩子上学不用交学杂费和高额的借读费了,孩子不用送老家了,可以在城市读书了。”吴贤德心中备感温暖。

    说起10年生活的变化,吴贤德感慨万千:“10年前,像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打工农民,如果运气好的,也许年终还可积攒点钱,得病了从来没敢想去医院,能坚持着扛过去就扛过去,实在扛不过去,也只能找个小诊所抓点药或输两瓶液。如今我们参加了政府为我们建立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就医有了保障,俺农民也享受到城里人的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

    国家为进城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他们的家庭负担轻了,文化和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如今,俺租住的房屋里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台式电脑、手提电脑……业余时间喜欢摄影的我,也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专业相机。”吴贤德高兴地说着自己的家当。

    如今,闲余时间,吴贤德喜欢带着相机和孩子到公园转转,拍拍照片,其乐无穷。“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俺农民工老吴的今天。”吴贤德说。本报记者 李 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