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红叶相约

 敬升 2012-10-22

与 红 叶 相 约

 

有心愿真好,如同漂泊的船向着港湾靠近,如同迁徙的雁向着南方靠近。总想的约上同事挚友一同去赏红叶。仔细查阅了近几天的天气预报,周六,晴天;周日,多云;周一,小雨。就周六吧。这个秋天,我们和红叶有约,这个秋天,心愿得以实现。我们十一人驾三辆车向着目的地――慕云山(耄仁寺)出发了。行进在滨河东路,路面开阔,车辆稀少,景观树快速地刷屏,只是越往北感觉天空越发烟灰色,于是我们更渴望早点看到山那边的天空,特别是早点穿越那个标志性的山洞,我告诉大家,山洞那边就是传说中的“别有洞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穿过山洞,走进慕云山腹地,视野豁然开朗,秋天的浓烈喷薄而来,一座座起伏的山峦,一丛丛艳丽的灌木,各色红叶争先闯入我们的视线,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如置身童话世界,人们兴奋地唧唧喳喳,不住地惊呼,不停地拍照,一路采撷着好看的红叶,已然忘记了自己四五十岁的年龄。赏秋,赏秋天的红叶,蓝天挂在山颠,碧蓝碧蓝的,没有一丝杂质。阳光映照着漫山遍野的红叶,山体是白色的,横的、竖的、长长短短的生长纹路,赋予山生命和灵性,红叶与绿树相间,白石与蓝天共美;山体让植被密密地包裹着,叶片或圆或长或阔或窄,长形叶片黄中泛红,圆形叶片红中透亮,窄形叶片绿中发紫,各色树叶交相辉映,一层层延伸着、撞击着,向秋天表达着婉约与迷人;松树执著地披着绿衣,挺拔威武,杨树闪耀着一树双色叶片,哗哗作响,火炬树叶形华丽,当之无愧把红色奉献,他们竞相与身边不知名的树木媲美,招摇着一树的妩媚,变幻着斑澜的色彩,欢腾着群山的激昂。杨工拿着卡片机不停地拍着,直拍的没电了,换上手机继续拍;薄老拿的相机里已经有一组电池,另外又备了两组,打算的就是要美美的拍个够;郭师傅是我们团队的专业摄影师,不时为陶醉的人们抓拍;小梁高举着一束红叶,满脸洋溢着幸福。       

慕云山,一个不收门票的风景旅游点,一年四季景致不同,春天桃花盛开,山花烂漫,夏天绿草如茵,空气清新,秋天万叶红遍,美仑美奂,冬天积雪不化,一派宁静。景色更迭,不变的始终是赏景人的心情。据传,这里本是汉室遗老避王莽之乱的地方,十八年后有幸还朝面圣,其时均为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汉光武帝刘秀为表彰老臣们不屈的精神,下令把慕云寺改名为“耄仁寺”,升格国寺之列,之后的朝代多有大兴土木,香火极盛,然而几经战火,屡修屡毁,当时的鼎盛早已不复存在,仅存一些遗迹,实在可惜。现存8米高依山而建的石佛,比例协调,造型美观,表情端庄,面貌清秀,可见当时的工匠已经具备相当的美学造诣。近年来,一位虔诚的郭姓居士独自在山中修行,自愿修建寺庙,保护石佛,保护龙泉水,在简易的庙院里为背包客们提供了简单的烧水壶、饮水杯,客人们可以自行在龙泉水井里打水,用烧水壶烧水。我们也享用了那个空心烧水壶,龙泉水沏上自带的龙井茶,真是美哉啊。

天如此之高,叶如此之美,水如此之甘,激发了我们的诗情,渲染了我们的游兴。我们盘着腿席地而坐,大声诵读着古人咏秋的诗词。杜甫的《秋野》,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钱起的《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王维的《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叶花”……我惊叹我的同伴秀口一吐,竟是半个盛唐!(其实是我提前做了功课,给每人准备了小卡片,嘻嘻。)

我们的心在红叶中得到安顿,深厚的友情在诗歌中得到延续。这个秋天很美。(丽静作于12年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