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我的中国心余彭年亿金散尽

 月未圆书斋 2012-10-22

视频:我的中国心 余彭年

[财富故事会] 余彭年:
潮东:

    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各位中午好,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亿万富翁,深圳彭年酒店的董事长余彭年。

    错了,今天,咱们要说的还真不是老余怎么赚钱的,那说什么呀?告诉你吧,是他怎么费劲心机捐钱的事。

    潮东:容易?你捐个试试?开个玩笑。老余捐钱,那叫一个累!

    潮东: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长沙,你要去问问,没有人不知道彭立珊的,彭立珊是谁?彭立珊就是余彭年,是一个在湖南长大,后来到香港发了财的商人,捐钱啊,余彭年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夹道欢迎,又是鲜花又是掌声!

    解说

    余彭年:老百姓是很感动的,他们的的确确体会到,我做的非常高兴。

    潮东:余彭年是越捐越起劲,从医院的救护车,到城市的公交车;从彩灯喷泉,到车站广场;救护站,学校,污水处理厂!地下通道,甚至还有公共厕所!一口气,捐了6000多万。在长沙的大街小巷,一不留神就能看到彭立珊的名字, 1988年,余彭年又踌躇满志地回到长沙,这一天,余彭年突然发现就在前面不远处有辆车,吆,这不是我捐的救护车吗?

    解说

    余彭年:我坐车看到前边有一部车是我的号码,是6号车,我这车子有号码的,后来我们就注意,注意的时候,注意一看,看到里面不是救护车,坐着很多的人,我发现不妥,跟着。

    解说:余彭年一直跟在这辆车后面,救护车没有进医院,反倒进了一家仓库。

    余彭年:第二天早晨一早跑出去,我看这个车去,车是从哪里来的,我是彭立珊,我捐这个车子我要看一看,他那个在一个窗口里面,看不到,结果我等了一个钟头,他没有办法把车子打开了。

    解说:车门打开之后,余彭年大吃一惊,这辆进口的三菱救护车里面的医疗仪器都没了,里面换上了八个座位。

    余彭年:我就拍好照片,把司机,很多有用的都拍下来,给省政府拿去,我说你把我救死扶生的车子,改为办公车了,我们的我的车子是为了救命的,你们为什么你要这样做。

    解说:这次遭遇让余彭年很是伤心,他拿着自己写的信找到了省里的领导。

    陈邦柱:他就很生气,来找我们,说这个这个,我捐的钱都怎么怎么样。

    余彭年:善门难开,好事难做,这个我深深体会到。

    解说:当时在湖南担任副省长的陈邦柱开始劝导伤了心的余彭年:

    陈邦柱:我们就劝他,一个方面我们会采取坚决的措施来纠正个别不正当的行为,让他今后要改正。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余彭年:以后做事要亲自看到,亲自摸到,我得了教训了你知道吧?

    陈邦柱:另外一个方面我也劝他不要灰心做好事做到底啊。

    潮东: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救护车的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那时候毕竟是八十年代啊,对慈善捐献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咱们在管理和机制方面都还不那么完善。虽然能够理解这一点,但是好事没有做好,余彭年心里觉得可不是个滋味。

    潮东:说的也是啊。余彭年的想法却不是这样。

    解说:陈邦柱:而且他有一个观点,他说我不跟湖南做生意,来赚湖南的钱,我主要是在别的地方赚钱,来为湖南为家乡做好事。

    潮东:呵呵,这余彭年也挺有意思的啊,好事做得这么难,还得憋着劲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用到湖南来做好事,要说余彭年离开湖南的年头也不短了,这到底是犯的什么倔啊!

    解说

    余彭年:因为是这样,因为我们父子得到别人的帮助,解决很多困难。如果有办法的时候,有出息的时候应该做点好事。

    潮东:

    哦,在家乡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什么样的帮助才能让他这样念念不忘呢?还是来看一下余彭年的经历吧。

    解说:今年83岁的余彭年,出生在湖南农村,在家排行老六,父亲做点小本生意,家里生活很不宽裕,后来因为发了一场大水,家里所有的东西和房子全部被洪水冲跑,后来,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助,一家人才勉强渡过难关。50年代初,余彭年去了香港,到香港后拉过黄包车,摆过地摊,做过建筑工人,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余彭年踏进香港地产界,经过一番打拼之后,终于积累了30亿的巨额财富,可是,发了财的余彭年却一直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就在他离开家乡之前,父亲对他嘱咐过一句话。

    余彭年:他(父亲)说你要有将来有一天,你好了,要报效家乡,你多做点好事。

    解说:在80年代以前,由于香港和内陆互不相通,余彭年报效家乡的愿望只能是空想,

    从离开家乡到再回湖南,父亲的这句话在余彭年的心里整整搁了30年,30年啊,开始的时候父亲的这句话在余彭年的心里只是一个小种子,经过30年的时间,早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了,哪能说放弃就放弃呢?还有一个,你还别忘了,这余彭年啊湖南人,有着天生的倔脾气,他要真开始把它当件事来做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喽。余彭年还是得接着捐。

    不过,这个事以后啊,余彭年要有个新鲜的捐法了!他会怎么捐呢?广告之后看!

    解说:欢迎回来,到底是什么捐法呢?余彭年决定率领着儿孙,到老家的祖屋门前发红包去,

    解说

    余彭年:我宁愿辛苦一点,我不怕辛苦,做的有效一点。

    潮东:

    老余回来发红包啦,这消息一传出来,队伍排的那个长呀?

    打岔:那还不抢啊?

    那可不成,你以为随便来啊,是按照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一份名单来拿钱的。

    解说

    彭志兵:这些老百姓拿完了红包,就拿的时候谢谢,走的时候就跟隔壁的人说,就说没有想到,他们一般都是100块钱,200块钱,没有想到是400块钱,他们说今年够我们过一个好年,这个我们感觉到老爷子这个事情做的好,把东西真的送到他们手里了.

    余彭年:给老百姓发红包各个欢迎,没有一个反对。

    潮东:是啊,给我发红包我也不反对。

    潮东:你说对了,余彭年赌气就是为了能使自己的捐款到位,反正从那以后,几乎年年如此,这钱呢,也是越发越多,这么跟你说吧,最多的一次红包整整发了四天四夜,一口气发了八十万元现金。可是,这么个发法你说孩子们能同意吗?

    解说

    彭志兵:我爷爷这么做的话,反对不可能去反对,我也不会去反对,这是他老人家的意愿,钱也不是我赚的,所以我不去说。----我不会这吗做。

    潮东:

    听出来了吗?这话里有话啊,这爷孙还是有点不同的想法的。要说这一家人也够苦的,当年老余是只身一人去香港,一去就是三十年,走的时候儿子是十几岁,回来时儿子的儿子,都十几岁了。可老余呢,这么有钱的人,非但自己一件衣服穿20年,还缝上松紧带,长胖了以后放一放接着穿,对自己的家人啊也有点小气,儿子和孙子们谁都没有自己的车,连老太太问他要钱,他都得问明白要用来干什么才肯给。用咱老百姓的话来说还真有点抠门。

    解说

    彭志兵:这个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我们在香港时候本身就没有车,就不需要有车,而且有车比不开车,坐其他工具比开车要方便,那个地方都塞车费气有多,塞两个小时,也浪费时间。

    潮东 :生活上抠门也就算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这省下的钱啊孩子们也一点都得不着。

    余彭年:儿子强于我,代表儿子强于我,比我本事,不要留钱他有办法,他有办法,他的办法比我更大,如果他没有办法你留钱给他,他花天酒地,不是害了他,现在情况不多吗,

    潮东:

    名言呢,这是余彭年常说的一句话。子孙强于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没错,你说这余彭年就不怕孩子们怨她?他的想法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话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海外漂泊了几十年的余彭年,突然要在深圳做一件大事。

    解说:

    深圳罗湖区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这座57层高、总价值20亿元的五星级酒店的主人就是余彭年。酒店建成后不久,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就接到了一个提案,请求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永久保障彭年广场、彭年酒店及附属并入的机构、物业、遗产等产权的捐献意愿。

    余彭年:我要立案保护我这个财产。我在的时候没有问题,我不在的时候,我这个财产要保护,不能变卖,不能抵押,不能拿去做其他()。

    潮东:原来,余彭年是要把这个五星级酒店开成“慈善酒店”。慈善酒店呀,这在中国也是头一家。

    想得倒挺美,不是这么回事。慈善酒店的意思呢就是酒店每年赚来的钱啊一分不留,全部用来做慈善。余彭年把这彭年酒店好有一比:一只会下蛋的老母鸡,这只老母鸡不能卖不能杀不能煮不能吃,只能养着用来下蛋,什么意思?就是说余彭年先生在世时彭年酒店不会出售、变卖,百年之后不转赠他人、子孙也不继承。口说无凭啊,余彭年才想出了申请立法这么个招数来。当然这样的立法,确实不好办,“爱心立法”的请求最终还是没能被批准。

    算了,那不是余彭年。要不说这老爷子倔呢!人大不行,我找银行。反正不让我全捐,不行!

    解说:2003年,余彭年找到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要求签订一份慈善资产托管与监督协议。

    潮东:资产托管是银行的一项常规业务,可是这慈善资产托管,不光咱听着新鲜,连银行也是第一次听说啊。

    主持人:银行也禁不住余彭年软磨硬泡,这协议还真就签了。按照这份协议,余彭年的慈善资产将由银行保管并监督使用情况。有了这份协议,余彭年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你说说,这世上还真有为这事儿这么较劲的人。当然了,这就是老爷子的境界。要说到这时候,啥事儿都解决了,老爷子高兴给谁捐钱就给谁捐,高兴给谁发红包就给谁发红包,高兴把钱全捐掉就全捐掉,可偏偏又遇到了一件事,让余彭年啊又有了新主意。

    解说:

    2003年,身体健康的余彭年,突然感觉到他的视力越来越模糊,甚至眼里还往外出血,到医院一检查,余彭年得了严重的白内障。

    余彭年:没有学问照样可以生活,你听不到也没有关系,但是看不到就不行了,非常痛苦的。失去光明就失去一切了。

    解说:冥冥之中,余彭年仿佛听到了一种召唤。那就是让更多的患有白内障的人见到光明。

    余彭年:他没有钱,他到哪里做这个手术,老百姓不可能的。所以很多病人一般犯了,结果没有钱治,真是可惜。他是贫困的人,不是有钱人,这个有不同了。

    解说:2003年11月24日,一个隆重的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余彭年承诺,要用五亿元人民币,分五年时间,为西藏、内蒙、甘肃、湖南等九个省、自治区的15-20万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余彭年:去老百姓家里,他眼睛看不到,他也要有人照顾他,那么年轻的人不能出去劳动,家里有很大的负担,再说如果他能够看到,他不但不需要人照顾,他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

    潮东:子这下豁出去了。5亿元呢,买车,一部车加仪器,3——4百万,招人,给最好的待遇。按余彭年的说法,就是要做一例好一例。按说进口这样的车做好事,可以申请免税的,可老爷子等不急了,直接进口。余彭年亲任总指挥。老爷子还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光明行动。

    解说

    余彭年:你救助的病人,病人感动,他不是故意对你讲的,他是纯粹地出于感动,对你讲话,这个性质有不同。

    潮东

    你看啊,只要别人一夸余彭年好,老爷子就架不住了。这做好事啊也上瘾,所以只要一有光明行动,余彭年大多要亲临现场。

    提醒的对,那可是个母鸡,还等着他下蛋呢。可是为了光明行动,余彭年连这只金鸡都不想自己养了。

    解说:2004年1月1日,为了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彭年光明行动”,余彭年将深圳彭年酒店的业务正式交给希尔顿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管理。余彭年每年为此支付1500万元的管理费。

    余彭年:我们酒店开张,到现在有五年了,我五年以来,我自己当董事长兼总经理,总经理兼九个部门的经理,都是我一个人管,后来我觉得太辛苦,我要做好事,做好事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怎么办呢?所以我就委托希尔顿酒店管理,自己把这个时间腾出来,专门做好事,这样子呢我比较开心。

    潮东:这老爷子,为了做好事,那叫一个挖空心思。看看这张照片。“恢复光明不要钱,赶快来找余彭年”。这是余彭年自己编的顺口溜。

    解说

    余彭年:我真正做到有效果,做到老百姓得到实惠,他们各个讲我好,我就开心了。

    潮东:

    还有更让余彭年开心的事呢:自打光明行动开始之后,他严重的白内障,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拄了一年多的拐杖,也扔掉了。

    解说

    余彭年:一个人做点好事还是好,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做好事还是有好报,

    彭志兵:他身体好,他现在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我感觉到他心里觉得舒服,你看到他一说到做好事,他精神就来了,一个是精神来了,二是80多岁的老人家,做起事就不像80岁的人了,像一个五六十岁的感觉.

    解说:

    现在,每天吃过中饭后,只要不下雨,余彭年都会到深圳彭年酒店44层的游泳池边,一边散步一边做着自己发明的体操。从他轻快的步伐你很难想到他已经是一个83岁的老人。

    潮东:老爷子是捐钱捐的兴起,而且不打算给子孙留遗产,那么他到底是图什么呢?

    解说

    余彭年:对,也有好多人对我的评价很高,对我做好事评价很高,那我就很开心了,有时候在电梯里面,有些客人他不认识我,他说这个酒店的老板余先生,他是做好事的,他怎么好怎么好,他不认识我我听到就非常开心了,我听到以后,增加我的信心了,做好事的信心了,这个好有关系啊。

    记者:您需要鼓励做好事?

    余彭年:当然啊。

    潮东:鼓励做好事,呵呵。我想起一位学者对他的评价:孤独的先行者,那么,余彭年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呢?

    潮东:

    对余彭年来说,从中年的掘金香港,到晚年的亿金散尽。前半生的商海沉浮早已经成为过眼烟云,60岁之后,余彭年为做捐献受了一些委屈,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他依然乐此不疲,每捐一笔钱都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与满足,聚集金钱为的是什么?亿金散尽为的又是什么?余彭年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您心中又是怎么想的呢?好,屏幕下方是我们邮箱地址,欢迎给我们提供故事线索。谢谢收看今天的财富故事会,下期节目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