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教授不耻下"抄"为哪般 仅赔千元是鼓励剽窃

 都市生活台 2012-10-23

高校教授不耻下“抄”为哪般

2010年年底,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硕士生卢迪发现一篇署名洛阳某高校体育部张丽教授的文章涉嫌抄袭自己的论文,95%以上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2011年卢迪起诉张丽,索赔10万元。3月26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丽抄袭,要求其停止侵害行为,并赔偿原告损失1000元。(2月27日《大河报》)

堂堂高校教授竟然抄袭一名普通本科生的论文,这不免让人咋舌。近年来,违反学术规范的现象猖獗。一稿多发、抄袭、伪造数据这类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连堂堂教授都如此,让底下的学生情何以堪?平时的论文任务求诸“度娘”如此看来也情有可原了。因此像方舟子一样的打假英雄显得尤其特立独行而受到社会追捧。

为何学术腐败现象如此严重,究其根源,主要是近年来高校之间对于排名的过度重视,学校往往以论文发表数量来衡量本校的科研水平,许多高校校长将每学期需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指标分配至各个学院的领导,院级领导再将指标分派至各个老师,使老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倍感压力。为了应付差事评职称,抄袭论文实属“狗急跳墙”之举。网上高薪聘请论文代写的启事也是琳琅满目。一些专门刊发论文的杂志,唯一的目标就是赚钱,教师、教授贴钱发表论文,怎能写出高水平有学术研究意义的论文?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可以一篇论文都没有,但他必须要能良性地影响公众,有着难以被忽略的专业地位。而我们呢?以论文评价人才,全民搞学术、发论文,造就了虚假的学术繁荣和论文泡沫,而真正的学术研究却越来越远。

能发表论文不代表其业务水平高,不写论文也不证明其业务水平差。高校要想真正提高本校的办学水平,更应该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营造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的逃课率,增加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办人民真正满意的大学。(纪麓)

下一页:教授抄袭论文仅赔千元映射惩罚之困

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