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犯出演《十三钗》 横店究竟有多少人在"潜伏"

 都市生活台 2012-10-23

近日,有几则关于逃犯的新闻颇引人注目。

逃犯何其多,最出名的有三个。一名是“才子逃犯”。他是山东招远的信贷员李超,12年前骗取40余万元后潜逃。尔后在异地读研、入党、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当上了科级公务员,顺利地恋爱结婚。第二名是“学者逃犯”。此人即在去年声称掌握安阳曹操幕造假十多项“铁证”,一夜暴红而成为知名“学者”的闫沛东,其实他是一名网上追捕的逃犯,真实姓名叫胡泽军。第三名是“演员逃犯”。他是电视剧《潜伏》里的演员盛乡,保密局股长的扮演者,在生活中也一直在演戏,他的真实身份是齐齐哈尔抢劫伤人案的嫌疑人吉世光,他是名副其实地潜伏,共潜逃了13年。

试问:逃犯是怎么变成“才子”、“学者”、“演员”的?是谁在帮助他们上演了这一幕双面人生?研究一下他们在犯罪后潜逃、变脸、再起的过程,也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

“身份漂白”,是忽悠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单位领导的麻痹、昏庸、疏忽、重才轻德,成为逃犯们“漂白剂”的重要配方。逃犯们用各种非法手段报进户口,摇身一变,成为“新人”,再努力工作,造成假象,得以长期潜伏下来。“才子逃犯”李超是通过非法途径弄到一套假户籍手续,将年龄改小5岁后,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落户,并将户口迁移北京,又从北京迁移青岛,顺利地漂白了身份。黑的变成了白的,在大学里读研入党,白的又变成了红的。党员的身份再次成为他的另一道护身符,帮助他成为“特殊人才”,被青岛市某行政机关提拔为正科级公务员。

“演员逃犯”吉世光作案手法稍有不同。他先逃往深圳等地,用假身份证复印件在横店派出所办了暂住证,又拿暂住证去演员工会登记造册,领到了演员证。有了演员证,他走了一着险棋,公然在影视中接活领薪。他以为台风中心是平静的,反正在荧屏上是化妆出现,足以掩人耳目。这一招果然蒙骗了许多擅长编戏的编导们。他参演过的影视剧也达到了30多部。荧屏上演戏帮助他在生活中演戏。闫沛东和吉世光的胆子一样忒大,不约而同地在荧屏上露面,不过,前者担当正面人物——保密局股长,后者充任批评家行当,他拉曹操为他打掩护,可谓别出心裁。闫沛东不甘寂寞,在荧屏上侃侃而谈曹墓的作假,脸不变色心不跳。我们那些摄制组和电视台的编导们,被这两名逃犯耍了一把,令话剧《西望长安》中的那个骗子“栗晚成”自叹勿如。

一些地区户籍管理貌似严密,实际上存在不少漏洞,使李超之流顺利地潜伏下来。一套假户籍手续,成了逃犯的护身符,改名换姓,顺利地报进料户口。克山县、北京和青岛某些户籍部门的教训是深刻的。有的地区只要三、五千元就能买个户口。通过关系,由农村地区出一个手续,就可以在外地买房,继而落户。由“孔方兄”开道,几乎是一路畅通。世上无难事,只要有钱人。花几张小钞票,就能化险为夷。他们在短时间内用非法的手段把自己的身份合法化。逃犯们开场所用的手法其实并不高明,只要户籍部门严格把关,他们日后的“好戏”就难以演下去。

我们有的单位和部门对待入党、人才的引进等,对身份缺乏足够的调查,对材料的审核不严,也使逃犯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看来,对于“特殊人才”,我们既要看他们的现在,也不妨仔细了解一下他们的过去。因为人的历史是有延续性的。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只要稍为了解一下这些逃犯的过去,这几个真实版的大忽悠可能早日中止了。

历时半年的清网行动,使三名逃犯终于落网,但这几起案件留下的教训,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作者:吴兴人

相关新闻:

再曝现实版《潜伏》 逃犯参演《金陵十三钗》

犯罪嫌疑人孙某在指认现场

荆楚网讯 谍战片《潜伏》中扮演保密局档案股股长“盛乡”的演员吉思光,负重案潜逃13年之久被警方“揪出”打回原形,一时成为媒体焦点。昨日,记者获悉,湖北宜昌再曝现实版《潜伏》:该市城区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侵占公司110余万元的财物,然后逃到浙江金华东阳横店影视城当起群众演员,并参演了包括热门电影《金陵十三钗》等在内的多部影视剧。去年12月,宜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派民警赶赴横店,将该名逃犯抓获归案。记者昨悉,目前该案侦结后已移送宜昌检方。【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