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银行乱收费成众矢之的,一些隐性收费由于银行事先并未充分告知,令广大公众大呼“坑爹”。开通优盾会自动开通手机银行,存款余额低于规定数额收小额管理费,一张普通信用卡潜在收费项目多达十几项……用户的利益就这样被一个个看不见的收费黑洞吞噬。 (资料图片) 银行开户存钱取钱,可能包含着您所不知道的多项银行服务:办卡5元工本费必须交,开卡后一次不用,可能被扣10元年费,3元/季度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密码重置要交10元……“往银行存钱未必是越存越多。不知不觉中,就‘被服务’、‘被收费’了。”不少市民抱怨。 针对群众的这些反映,2月10日,银监会、央行、发改委就发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规】 4月起,银行对收费明码标价 日前,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公布称,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就在9日,银监会宣布,对银行业不规范经营要进行专项治理,并提出了“7不准”,要求各银行在3月底前出具自查报告,随后银监会将进行检查。 按照银监会公布的通知规定,本次专项整治包括八个方面,涉及存贷挂钩、强制捆绑、高息揽存、擅自提价等消费者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于贷款业务,银监会提出七项禁止性规定,简称“七不准”。【详细】 三部委出台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 被疑监督力度有限 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共同起草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银行服务收费管理有望完善。 部分法律界人士认为,《办法》提出的政府定价、指导价范围太窄。在市场调节价方面,监管方给予银行自由调节空间过大,给银行乱收费有“可乘之机”。《办法》实际上对银行服务收费实行的是“报备制”,与“审批制”相比,“报备制”的监管力度小了“不只一点半点”。 广东银行业协会一名资深律师对记者表示,要求银行收费“提前报告”和“明码标价”,反而从法律上为银行“高收费合法化”留下缺口。【详细】 明码标价并非银行乱收费的七寸 近年来,银行乱收费成众矢之的,一些隐性收费由于银行事先并未充分告知,令广大公众大呼“坑爹”。开通优盾会自动开通手机银行,存款余额低于规定数额收小额管理费,一张普通信用卡潜在收费项目多达十几项……用户的利益就这样被一个个看不见的收费黑洞吞噬。 去年7月,银监会和银行协会首次公布银行业服务项目总量。1076项服务中,收费项目850项,占79%。消费者对银行收费的质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收费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执行,整个程序是否合法;二是银行针对自己的收费项目,有没有尽到足够的告知义务,让公众明明白白交钱。 明码标价只是针对第二个问题,并未触及银行收费的合法性。明码标价的规定出台令人担心,一些银行可能会利用这个政策“洗白”种种不合理收费,从而收钱更加理直气壮。【详细】 银行收费新规 叫好中有担忧项目只增不减引质疑 “我最关心的是哪些不该收费的项目取消了,但是通篇读下来,基本都是关于银行如何实行市场定价的内容,涉及政府定价的范围非常小,连开户、存取款、转账这类基本服务都没纳入。”广州退休教师梁方英女士说。 广东深天成律师事务所郑绪华律师说,征求意见稿未规定商业银行实行市场价时应遵守的必要性原则,即明确界定哪些服务项目属于不应该收费范畴,这样在执行阶段,容易给商业银行“可乘之机”,以实行市场价格的名义将很多本不该收费的项目变得合法化。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明码标价”式的市场价调节适用于充分竞争市场,目前我国银行业依然处于相对垄断,并非充分竞争,如果将银行市场假定为充分竞争市场来起草此办法,是会有偏差的。【详细】 三部委整治银行乱收费 只为高收费披上合法化外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