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黄昏恋:只同居不结婚是喜是忧

 乡下老太 2012-10-23

 

 

 

 

老年黄昏恋:只同居不结婚是喜是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小学生“性早熟”,中学生“早恋”,大学生“同居”,已经是很普遍的事儿,特别是坠入爱海中的青年男女,婚前同居更是难免,然而对于银发老人找老伴,是不是也要未婚同居呢?

 

    一度被视为伤风败俗的未婚同居,如今已经不再令人大惊小怪,奉子成婚也比比皆是。去年11月俺回国参加的一个农村侄女的婚礼,6月分已经产下一个男孩,掐指算来结婚才7个月。可见未婚同居不仅是城市的时尚,在农村也流行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同居的态度从谩骂谴责到无奈宽容,再到麻木纵容,可见同居已经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追求,成为标榜爱情胜利的宣言。 

 

    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电视为伴是许多单身老人的生活写照,找一个老伴共度人生黄昏,对他们来说是很现实的。然而由于各种潜在的因素,通往老人红地毯的道路阻力重重,很多单身老人不敢轻言再婚。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害怕孤独、渴盼幸福的老人坚决地选择了另一条路:未婚同居。那么这些未婚同居的老人生活是否真的幸福呢?做儿女的该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这种不婚同居现象?

   

    某日,和鞍山的表姐通电话,顺便问起离婚多年的表哥情况,得知表哥离婚后一直没断过谈女朋友,但从不提起婚嫁,距离远的就周末在一起,最近一年来,谈了一个同城的,住在了一起。我问:结婚了?回答说:不结婚,就这样住着。我深知表哥坚持这样,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半路夫妻争夺家产事件。三十年前,姨妈癌症过早的去了,十年后,当儿女都成家后,姨夫找了一个鞍山郊区的女人结婚了。去年,年近80的姨夫去世了,姨夫名下的房产女方一定要一半,原因是合法夫妻,表姐他们找律师、打官司也得服气,毕竟人家伴随照顾了他们的父亲20,好在发现女方老家的房子要拆迁,同理也该有老头的一半,最后给了女方10万元现金才算作罢。从他们的父亲身上,表哥表姐他们接受了教训,就是怕将来财产纠纷而只同居不结婚,说是免得将来罗嗦,虽然没啥钱财,但也不想麻烦。

 

    老公的一位同事,2004年老婆到维多利亚读研后,由于多种原因离婚了,老婆带着女儿嫁给了一个老外,这位W先生从没停止过谈女朋友,但快10年了,一直是同居不结婚,一旦结婚再离婚时要付给弱者钱的。卡尔加里的一位朋友离婚给了前妻一笔钱后,也不再主张结婚,同居可以但不超过3,因为3年后加拿大法律就认为是结婚。可见,老年人再婚,不管什么族裔都存在着分手后的财产问题。

     

    丧偶老人有追求幸福权利,虽然他们不再注重谈情说爱,而是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既然找老伴就要合得来,性格和生活习惯等不能相差太大,免得日后战事频繁, 毕竟是半路夫妻, 难免总念着前伴的好,所以他们选择不结婚只同居,觉得合得来,一起过,合不来,就分开,这是未婚同居老人真实的想法,虽然苦涩中夹杂着无奈,但符合传统的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模式, 他们觉得:不领结婚证也好,眼一闭,各走各的,不给子女添麻烦。一位有过同居经历的老大爷这样描述他的同居生活:痛并快乐着,痛的是自己的合理要求得不到子女和亲属的理解和支持,不能给老伴一个合法的名份,乐的是两人最终还是生活在一起做自己想的事,相互扶持,共度余生。  

 

    我认为,做儿女的要站在老人的角度,理解父母再婚的心情,创造条件去培养和呵护这朵迟开的玫瑰。老人能迈出再婚的一步,实属不易,有的的确想通了,要追寻晚年的幸福,有的不想给工作繁忙的儿女添加负担,但不论怎样,老年人找伴儿不能急,要稳妥,这时“门当户对”对老人是比较合适,双方的财产、子女、文化水平相当,容易走到一起,也容易得到子女认可,虽然老人再婚的道路很难,但老人要解放思想,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权利,不必在子女面前羞于启齿。

 

    只同居不是办法,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最好是双方共同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养老”合同,把一些矛盾提前揭示出来,如约定财产归属及生活规则等,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善后矛盾,增加同居的稳定性,不失为银发老人同居的保障。有一个例子:王大妈和张先生结婚领证时,受到了张先生儿女的百般阻挠,但两位老人最终还是领了证。婚后张先生一直将钱看得很紧,张先生的儿女也经常过问他们老两口的经济支出,这让王大妈心里很不舒服。一次王大妈看上了一件价值390元的羊毛衫,张先生的儿女却甩下一句:我妈活着的时候都没穿上那么好的衣服,她凭什么穿啊。王大妈觉得这样生活下去很没意思,和张先生离婚了。如今王大妈经人介绍,又找了一个老伴儿,但这次她选择了“协议养老”,他们口头约定好互相照顾,王大妈的生活支出都由老伴儿负担,除此之外,老伴儿每月还为王大妈存上500元钱作为她以后的养老金。

 

    其实老年人借助于未婚同居的方式,搭伴养老的做法对自己和儿女都是利大于弊,毕竟老人和儿孙之间代沟颇深,再婚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是他们享受晚年生活乐趣的比较有效的途经,同时也希望老人多与外界交往,与子孙交谈,多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如书法、绘画、养鸟、垂钓和写博客,找到伴后一起去旅游等,让自己尽早摆脱孤独和抑郁,从而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