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厚中国民间信仰助推莫言获诺奖

 指间飞歌 2012-10-23

 

深厚中国民间信仰助推莫言获诺奖

张志鹏

  10月11日,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先生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也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经历了同时代许多中国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他辍过学、务过农、参过军,也上过大学,最终成就为一名享誉中外的作家。今天,很多人都在探究莫言成功的秘密,这当然与他的天赋、勤奋有关,但就莫言创造的文学作品而言,却与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深厚的中国民间信仰助推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作品既是一个民族历程的集中反映,也往往是作者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作家不仅要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素材,从社会中把握思考的话题,从民众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也要从其心灵深处进行思考和追问。在作家心灵追问到尽头时,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宗教信仰问题。从莫言来看,他早期的作品故事性强,也涉及到许多鬼怪神秘的事件,但近年来他的一些作品都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宗教信仰的层面,开始探索和表现人生与社会问题。

  在小说《生死疲劳》中,莫言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讲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的复杂历史。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但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这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和那块土地。在这部小说里,虽然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又一点不陌生。自从东汉中平四年(187年)西域僧人康巨译出《问地狱事经》以后,佛教的地狱故事逐渐和中国的传说相结合,成了关于人死以后想像的主要来源。加上六道轮回的说法,一直成为中国人宗教信仰的深层内容。

  生死轮回的说法有着规范民间社会秩序的作用。宗教信仰在延展生命长度的同时,也为解决善恶报应问题提供了可能。佛教和道教渲染死后世界的恐怖,正好被用来规范人世间的行为、语言和思想,让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或戒律的规则。

  不过,莫言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劝世寓言的层面上,他的作品从宗教信仰出发,把信仰作为消除仇恨的一种途径。如果说在《生死疲劳》中,莫言还只是把宗教信仰作为民间自治和维系底层社会秩序的一种外在力量来看待的话,那么在《蛙》中,宗教信仰已经由外在的制约转变为内在的反思,由对神灵的敬畏转向对生命本身的敬畏,由对人性的拷问转向对灵性的拷问,由对命运的服从转向对良知的服从,由“中国式”的惩罚转向“中国式”的忏悔,由探讨如何消除恨转向如何塑造爱。在《蛙》中,莫言描写了姑姑这样一个从医50多年乡村妇科医生的内心历程,她为了赎罪,塑了2800个泥娃娃,并把泥娃娃放在供桌上,点燃了3炷香,跪下,双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词。小说中这样写道:“先生,我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庄严的洗礼,我感到我过去的罪恶,终于得到了一次救赎的机会,无论是什么样的前因,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我都要张开双臂,接住这个上天赐给我的赤子!”

  此外,关于最近的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的“您幸福吗”一问,在莫言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显然,这样的幸福同样需要信仰的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