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老子《德道经》的解释

 莫少舒 2012-10-24
我对老子《德道经》第一章的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我的解释:
道(宇宙的逻辑规律)可以用言语说的清楚,但不是恒久的道(意思是没有不变的逻辑)。名(表达事物的概念)可以用名称界定,但不是恒久的名(概念)。在万物的起源之时,一切名(概念)未定;那是后来作为母体万物分娩出来的。因此,没有总是保存的欲(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只是万物残破不全之处;总是在保存的欲(有人的精神世界),才可看到万物的广大全局。有总是保存欲(精神世界)与无总是保存欲(精神世界)这两者来自一处而表达的概念不一样,都可以称为奥妙(精神世界的奥秘)。奥妙之中还有奥妙,所以奥秘(精神世界的奥秘)才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道德经》网上下载的版本比较混乱,主要是标点符号,例如本人手头就有下面两种标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 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对于老子《德道经》十三章解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


------------------------------------------------------------------------------------------------
人们对于自己处于的宠辱境况反应都很强烈,看重并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为什么对于宠辱反应强烈呢?因为宠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处时感到惊异,失去好处时也感到惊异,这就是所谓宠辱若惊。这意思是一个人对宠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趋利避害的特点,意即人皆自利。
什么是看重自己不受到伤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宠辱得失,是因为我(人)有躯体(肉体)(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躯体受到伤害,维护自己的躯体的尊严和完好无损),如果我(人)没有躯体,还有怕什么宠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躯体(包括尊严荣誉)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凡是爱惜自己的躯体(包括尊严,荣誉)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总不能把天下给一个连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我对老子《德道经》三十章的理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
以理性的自然法则“道”去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依仗武力强暴天下的,这样做势必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以武力用兵,军队所过之处,生民摧残、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是灾荒之年。真正的“善”无非体现在这种善行导致的结果上,绝不搞野蛮侵略。达到一种善的目的不必要去犯凶矜(矜,危也;凶矜,凶危之地也);达到一种善的目的不必要杀伐;达到一种善目的也不必要耍骄横;达到一种善的目的所作所为应该迫不得已的低调;达到这种目的后不要逞强大。要知道物极必反,不去按照理性的自然法则“道”去做的就是违背了“道”,这样就会自取灭亡。 


感悟:墨子的反对侵略战争原来是遵循了老子的这个观点的
我对老子《德道经》第七十六章理解




 

 

《德道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亡之后躯体僵硬。草木生长之时枝条柔软,死亡之后枝叶干枯僵直。所以,僵硬固执的事物属于死气沉沉一类,柔软的事物属于生机勃勃一类的。
所以,用兵时僵硬固执将遭败灭,树木干枯僵直将遭摧折。僵硬固执的事物处于下位,柔软顺应事物处于上位。正所谓柔能克刚嘛
感悟:

老子讲究强调“有欲则柔”为上位,孔子强调 “不欲则刚”为上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对立元素。对于人来说,如果强调“有欲则柔”,那么对他人格特质思想境界来说,就是强调人性的感情色彩部分,以柔美、温馨、阳光、情感爱心、热心快肠,看重是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强调不欲则刚”,那么就是要把人性的情感色彩部分去掉,以刚直、刚烈、僵硬、刻板、顽固,有时候甚至是冷酷或残酷无情为特点,不看重甚至企图消灭人的精神世界。
又因为有生命的人有欲(即有精神世界),无生命的物体(包括山水,石头树木)无欲(即没有精神世界),故鉴于老子的以上观念,可以推导出有生命的人是上位的,无生命的物是下位的。-有生命的人,作为宇宙间客观存在,原本是绝对价值的存在,是宇宙的目标所在。


对《德道经》第五章解释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思是:
天地之间没有爱,万物就会像废弃的草狗一样被抛弃;作为榜样的圣人如果没有了用爱心,百姓也会像废弃的草狗一样被抛弃。人生天地之间,就如同在一个充满空气的大袋子里啊!保持虚静才不受委屈,越过多的动作却越憋屈,所谓言多必失嘛,不如好好保持那份清静无为。

感悟:
不必去瞎折腾这个世界,要永远保持那份安静情怀去爱所有人,去敬畏所有的物吧


我对于老子《德道经》十三章解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


------------------------------------------------------------------------------------------------
人们对于自己处于的宠辱境况反应都很强烈,看重并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为什么对于宠辱反应强烈呢?因为宠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处时感到惊异,失去好处时也感到惊异,这就是所谓宠辱若惊。这意思是一个人对宠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趋利避害的特点,意即人皆自利。
什么是看重自己不受到伤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宠辱得失,是因为我(人)有躯体(肉体)(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躯体受到伤害,维护自己的躯体的尊严和完好无损),如果我(人)没有躯体,还有怕什么宠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躯体(包括尊严荣誉)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凡是爱惜自己的躯体(包括尊严,荣誉)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总不能把天下给一个连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对老子《德道经》三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意思是:

足不出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可以认知宇宙空间日月星辰自然运行的规律。对不懂逻辑思维的人来说,越是出外得越远,其所知道的东西就越少。所以,有懂得逻辑推理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知道得多,不眼见为实也能明了天下的事情,不妄为也可以有所作为。

感悟
:知道从细微处看全局的哲理吗?好一个胡塞尔的现象学!
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性的大道思维,这世界这么大,仅凭小小个人的,眼见为实的,零星残片还怎么认识若大世界


对老子《德道经》三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意思是:

圣人作为大众的意识的人格的化身,是所谓“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存在实体,它是大众的意识尺度的人格设定,故可以称其为上帝。这种上帝人格的普遍的理性逻辑规律就是对待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善良对待,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的结果:使人人向善。对待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对不守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之,这样可以得到好的结果:使人人守诚信。如果天下普遍有这种上帝人格流行,与天下百姓的心相融合,必然使天下人心归于淳朴。这样天下人都专注于耳目聪慧,这样天下人都会感受到上帝的垂爱啊

感悟:
原来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不是那种假仁假义的世俗圣人而是上帝啊


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意思是:
追求认识宇宙的大智慧达不到,只好求其次追求对人对己的便利,对人对己的便利不可得,只好再求其次追求对亲戚关系远近的爱心,如果这种爱心也达不到,只好又求其次追求对社会熟人的交往认同,如果连这种认同也做不到,最后只好讲社会的等级秩序了。所以说,讲社会的等级秩序,造成了人们缺乏诚实和信仰,也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我对老子《德道经》二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⑾。



从事政治治理国家的人常常不声不响去干事,其治下的人民反而得到很多实惠;从事政治治理国家的人往往大肆招摇,动静搞得非常大,其治下的人民反而啥好处也没有得到。这就是所谓事物的二律背反性:灾祸往往依傍幸福里面的;幸福也往往潜藏着灾祸藏里面。表面看来正常的东西谁料到会走两个极端,如此没有确定性?表面看来正确的事物忽然一下变成错误的事物,表面看来好的事物忽然一下变成坏的事物。这种规律让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做此一件事情要顾及彼一件事情,不会把两者割裂开来,他们品行端正没有两面人格,正直而不会肆意行事,有光荣而不对外显耀。  
  
感悟:
二律背反,就是要我们干工作不要一窝蜂上,搞运动式的热潮,这样做结果会适得其反的。

我对老子《德道经》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意思是:

把治理国家看成正经事情,把发动战争看成邪门歪道的事情,把无为作为治理天下的方法可以取得天下的善治。我为什么赞成这种认知的呢?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天下人民被非常多的纷杂礼制所禁锢,这种禁忌多了,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并且人们大多总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导致国家越陷于混乱状态;人们大多还相互搞阴谋诡计勾心斗角,导致国家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于是国家法令越是繁杂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用无为治理天下,人民就自我化育;我治理国家喜好清静,人民就会走正道;我治理国家不多生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治理国家不贪权贪财,人民就自然淳朴。

感悟:
原来老子道家是非常尊重社会个人的权利的。从这个角度看,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需要统治者清静无为,不要对人民没事找事来限制人民的自由,也不要贪污腐败来剥夺人们的利益---------国家权力不要强迫我们支配平衡社会剥夺我们的劳动,不能胁迫我们做不愿意做的事,以剥夺我们的愿意;不能挑动人群中间的利益纷争,或把社会人分成若干等级给以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以剥夺我们的利益-------

我对老子《德道经》二十六章的理解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意思是:

  世界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不多说话,而往往是那些愚鲁的人爱大言不惭大言炎炎。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把耳朵堵塞起来,把大门关闭起来,一句话,不听。要化解这种愚鲁也可,必须以虚柔不盈的方式来化解。要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尘埃。这种和光同尘,绝非同流合污,那是智者和而不同的自信,藏而不露的内涵,伸而能屈的忍耐和蓄势待发的等待。所以,亲疏、利害、贵贱这些对立两面都是虚幻不可得的东西,就如同泡沫一样刹那即破。这就是为什么说与讲亲疏、利害、贵贱,等级差别的不智者对比那些讲平等,公正,爱无差等的大智慧者要高贵得多的原因。

感悟:
那些愚鲁的人们常常大言不惭,大言炎炎讲你们的亲疏、利害、贵贱,等级差别的合理性,理性的人们,一句话,不要听。当然,也要适合时机的予以反击,予以化解
我对老子《德道经》六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意思是:
宇宙中的逻辑规律是万事万物里包涵的奥秘所在。善良的人当然会一丝不苟的珍视它,即使有罪业的人也把它作为最低限度保证。比如说对于溢美之词可以换来尊贵,好的行为让人晋级这个逻辑规律,不善的人怎么也不会舍弃。所以,天子临朝、三公即位,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让他们懂得这个“道”的奥秘。自古以来,人们之所以看重“道”,不正是由于要求得它最低限度保证而得到事情的满足吗?不正是说明求得它最低限度保证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啊。
感悟:
懂得逻辑规律的上帝,手中握着罪人的罪债, 因他自愿地为世人的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圣经》中耶稣好像担保过罪业深重的人也有资格进入天国, 因为这些人得到了他保证:凡 忏悔自己罪孽的罪人,就能得到上帝赦免,并保证能够去天堂。
这里不能不说包含了非常理性的逻辑规律:一面向不善之人保证上帝的 慈爱与信实,一面向上帝保证罪人悔改重生并愿顺从上帝的律 法。 因为,作为担保不是为一面作的,上帝却是一位。保证人是为了让那些凭自己的资格或能力无力达到法定 之要求的人而设立。不善之人凭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天国的要求, 而上帝愿意人人都进入天国,故差下圣人耶稣。上帝愿 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担保人,就是上帝 这就是引人向善的逻辑!

我对老子《德道经》三十八章的理解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
  
  具备“上德”的人不是想着自己获得利益,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样才算是有德的;具备“下德”的人总是不失时机的获得利益,这样其实是无德的。 具备“上德”的人相信顺应真正自然规律而为,自己并不用心力为;具备“下德”的人相信一种浅表逻辑规律却什么都要去强行作为。具备上仁之人则是完全不相信自然逻辑规律,不得已而为。具备上义的人也不相信自然逻辑规律,却什么都强行作为。
所以,追求认识宇宙的大智慧达不到,只好求其次追求对人对己的便利,对人对己的便利不可得,只好再求其次追求对亲戚关系远近的爱心,如果这种爱心也达不到,只好又求其次追求对社会熟人的交往认同,如果连这种认同也做不到,最后只好讲社会的等级秩序了。所以说,讲社会的等级秩序,造成了人们缺乏诚实和信仰,也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先前有见识的人说了这个道理:华贵的外衣常常包裹着愚陋。所以,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要敦厚做人,不要轻薄做人,要有诚实 内心,不要有浮华表面,要取其实在去其虚华。
我对老子《德道经》四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意思是:

  宇宙中最柔弱的东西,总是游走于最坚硬的东西里面;那种看不见的无形体的东西静悄悄渗入没有间隙的有形体东西里面,我由此认识到“清静无为”的益处来。以身作则的不言之教,就是得益于清静无为启发,关于这点全天下很少有人认识到。

感悟:
不必去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要求别人要怎么怎么样,要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默默的感化别人
我对老子《德道经》四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意思是:

  最完美的东西,也有其缺陷,只是因为它的弊端没有表现其作用;最充盈鼓起的东西也有缺口,只是因为其缺口处不被认可。由此推断,世界上没有最直东西,直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就连宇宙都是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也有笨拙的一面;即使是卓越的辩才,也有不善言辞的时候。只要人们能够静下心来克制那份躁动,以冷峻克服那份狂热,以清静无为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那么天下就归于正理。
感悟: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克制那份躁动,以冷峻克服那份狂热,多多的思考, 敦厚做人默默做事,即便不是完美的人,也不乏是知理的理性者。
我对老子《德道经》五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意思是:
   假使我稍微的有点认知,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岔道。大道虽然平坦,但当政者却往往喜欢捷径而走岔了道。于是导致朝政腐败已极,搞得农田荒芜,国库十分空虚,而当政者穿着华贵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精美的饮食多得不想吃,搜刮占有富余的财物,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感悟:

明明有平坦的康庄大道不走,却以有捷径为借口把人们带到岔道上走,结果遇到了一条大河,怎么办?那就人骑人的过吧,死就死一些人,反正死的不是自己,被骑的不是自己就行。  
 
可是,死的人多了,自己不想被人骑也难啊
  

我对老子《德道经》四十七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

  治理天下合乎理性的规律,连天下的马匹都用于生产劳作。治理天下不合乎理性的规律,天下的马匹只能集中在郊外的军马训练场圈养起来。这样所带来的危害不过是有人不知满足,。追咎根源不过是统治者的贪欲太大企图发动战争造成的。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才能保持永远的心满意足啊。


感悟:
老子一向反对战争,尤其是反对违背天意民心的战争。发动战争的人要么是权力欲太重,要么是财迷心窍,企图抢别人的,占别人的,却不知道战争往往得不偿失。


我对老子《德道经》五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

  在宇宙中,对厚重有所保持的事物里莫过于生命,比较而言,尤其是童子的生命持有的厚重更臻于完美。毒虫不曾螫过他,猛兽不曾伤害过他,凶恶的鸟也不曾搏击过他。他的筋骨柔弱,而小手紧握。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媾和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他气血柔和的缘故。知道柔和的规律叫做持有,明白持有的叫做阳光。有益生命的叫吉祥,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旺盛。当然,过于旺盛了就会变衰老,就转变成不合于“生命规律”了,不遵守生命规律那就会过早的衰亡。
  
  感悟:
宇宙中什么是亮点,它的真谛在哪里?当然是生命,尤其是婴孩的第一声啼哭,原本就宣示宇宙中一个厚重的事物就产生了。那么精气充沛生机勃勃,那么温馨、美丽、阳光、祥和。
我对老子《德道经》四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意思是:

  宇宙万物是怎样演化成的呢?他是由一维空间物质生成二维空间物质,再有二维空间物质生成三维空间物质,正是这三维粒子才构成宇宙万物啊。万物总是由阴性的粒子围绕着阳性的粒子,被一种力量牵引着向着阳性粒子。由阴阳性粒子运动而形成一种适匀的平衡状态,万物就由这种状态中产生。
按理说,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独、鳏寡、没有生活来源,但君王侯爷们却用“孤”、“寡”、“不谷”这些词来称呼自己。所以对于世界上的事物,往往简化它反而对人有裨益;对人有裨益的事物往往反而是得到简化的事物。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俗话说,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句话当作传教的宗旨。
  
  感悟: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过,哲学的命题就是简化逻辑,把日常语言明确化。
由于大自然中天体系统是最常见的简单系统,因此,物理学首先在天文学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这样的天文现象,还可以发射航天器,几年之后,在另一个行星的预定区域着陆。这些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哲学的这种理性精神的指导。
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就有这种理性精神,因而他用这种精神解释宇宙万物,推断出三维物质才构成宇宙万事万物!这不能不让现代人惊讶,并由衷钦佩。
我对老子《德道经》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
有一种混沌状态物质,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是一种听不见、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寂静而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且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也永远不会枯竭,可以把它作为万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不,应该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上帝粒子)。它速度之快,倏忽之间可以到达遥远,又倏忽之间返回本原。所以说界定宇宙逻辑的道是“大”(上帝粒子)构成、广大的无形空间“天”是“大”(上帝粒子)构成、像地球这样有形天体是“大”(上帝粒子)构成、像人这样的具有生命结构的形体也是“大”(上帝粒子)构成。这个“大”(上帝粒子)构成宇宙中无形逻辑规律、无形空间,有形天体及其有形和无形共同存在的生命体这样的四种物质,而像人这样的生命物质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他们演化的顺序应该是:人这样的生命是由“地”这样的有形的三维粒子演变成的,而像“地”这样的有形粒子又是由“天”这样的无形二维空间物质演变成的,无形的空间“天”是“大”这样的上帝粒子遵循一定的规律“道”演变成的,故而道就是自然规律本身的演化。
我对老子《德道经》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
有一种混沌状态物质,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是一种听不见、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寂静而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且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也永远不会枯竭,可以把它作为万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不,应该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上帝粒子)。它速度之快,倏忽之间可以到达遥远,又倏忽之间返回本原。所以说界定宇宙逻辑的道是“大”(上帝粒子)构成、广大的无形空间“天”是“大”(上帝粒子)构成、像地球这样有形天体是“大”(上帝粒子)构成、像人这样的具有生命结构的形体也是“大”(上帝粒子)构成。这个“大”(上帝粒子)构成宇宙中无形逻辑规律、无形空间,有形天体及其有形和无形共同存在的生命体这样的四种物质,而像人这样的生命物质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他们演化的顺序应该是:人这样的生命是由“地”这样的有形的三维粒子演变成的,而像“地”这样的有形粒子又是由“天”这样的无形二维空间物质演变成的,无形的空间“天”是“大”这样的上帝粒子遵循一定的规律“道”演变成的,故而道就是自然规律本身的演化。
我对老子《德道经》五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⑾。
  
意思是: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其逻辑起源的,这个起源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出处。人如果认识万物的根本出处,就能认识万物全局,知道了万事万物的现象,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人就会身虽死而精神永存,达到永生。如果这样,即使把耳朵塞起来,闭门在家,以逻辑规律推知天下事,终身也不会劳累。就算是打开视听,出门来做事时,那么终身也不需要帮助。能够看到细微的之处而知事物的全局去做事是明白的人;能够坚持柔弱的位置去做人那是强大的人!。用智慧的光芒,回归内心自在的明净,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相传不绝的普世常识。
  
感悟:
什么是普世常识?普世常识就是身虽死其永存的一种永生的常识。从细微看原本就是生活常识,既不需要高深玄奥的理论,也用不着纷繁复杂的举证,以现实为基础,用理性的逻辑规律来思考得到的人类的共同认识。从现代人的角度看,这种人
用智慧的光芒,回归内心自在的明净,不给人自己带来灾难的人类世代相传不绝的普世常识就是自由、民主、科学、法制、人权、平等、博爱等等理念的普世价值。
 
我对老子《德道经》四十章的理解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意思是:
  
  一般,有周期的循环往复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规律,物质之间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三维粒子这样的物质,而有形物质粒子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的比可见三维粒子维度更小的物质。
  
感悟:
现代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微观世界的确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并遵循物质 周期的运动规律的。而世界万事万物本来由三维粒子的量子态的微观量子集合形成。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只是因为人们去观察它们的时候,在人的意识反映中呈现出的量子态的状态不同而已。其实,这些可见的由三维粒子组成的量子态,这些有形的三维粒子也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维度的无形粒子的量子态构成的。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对于老子《德道经》十三章解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


------------------------------------------------------------------------------------------------
人们对于自己处于的宠辱境况反应都很强烈,看重并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为什么对于宠辱反应强烈呢?因为宠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处时感到惊异,失去好处时也感到惊异,这就是所谓宠辱若惊。这意思是一个人对宠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趋利避害的特点,意即人皆自利。
什么是看重自己不受到伤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宠辱得失,是因为我(人)有躯体(肉体)(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躯体受到伤害,维护自己的躯体的尊严和完好无损),如果我(人)没有躯体,还有怕什么宠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躯体(包括尊严荣誉)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凡是爱惜自己的躯体(包括尊严,荣誉)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总不能把天下给一个连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哈哈,

看一下这个解释:


     老子说的宠辱若惊,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人所理解的老子是提倡宠辱不惊。相反,老子的意思是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这也与“贵大患若身”在态度上才能保持一致。
  为什么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因为得宠与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别人发动而让我来接受。宠辱由外而来,使我失去自主性,无法维持人格尊严,正是因为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在老子看来,宠也好,辱也好,都不是人生值得珍视的东西,一旦面临,不要因为受宠就得意,也不要因为受辱而沮丧,而是要“若惊”,即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必或得意或沮丧,这才是若惊的真实含义。当然,后世把若惊当成在荣辱面前不能淡定,而提倡不惊,与老子原意是不一样的,但也说得通。这大概也要归功于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文化思想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有问题中的那些困惑。
  道家并不是提倡被别人骂也不在乎,骂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乎,老婆被别人侮辱了也不在乎。联系到上面讲的道理,真正懂道家的不外乎是主张,别人骂你,这当然是一种辱,但面对这种辱的时候,你要真正重视起来,要若惊,而不是在辱的面前或者抬不起头来,或者很轻率地发怒。既然是真正重视起来,严肃认真谨慎地对待,那就要衡量自己的力量,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合适的时机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主张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觉,而是指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讲柔弱,也是顺应自然的形势,也许是因为根据朴素的观察看到很多最终展现出强大力量的事物最初都是柔弱的原因吧,所以道家讲柔弱并不是软弱,而是顺应自然,以期最终能展现强大力量。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哲学是思想的事情,光听别人也不管用。一方面,要向人学习、向作品学习;另一方面,一定要自己思考。当然,我觉得你能提出疑问,即使这些疑问再怎么肤浅,也是爱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一种表现,比只知道跟着别人说的强多了。假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的。就像老子所说的柔弱,呵呵,弱者道之用,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我对于老子《德道经》十三章解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


------------------------------------------------------------------------------------------------
人们对于自己处于的宠辱境况反应都很强烈,看重并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为什么对于宠辱反应强烈呢?因为宠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处时感到惊异,失去好处时也感到惊异,这就是所谓宠辱若惊。这意思是一个人对宠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趋利避害的特点,意即人皆自利。
什么是看重自己不受到伤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宠辱得失,是因为我(人)有躯体(肉体)(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躯体受到伤害,维护自己的躯体的尊严和完好无损),如果我(人)没有躯体,还有怕什么宠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躯体(包括尊严荣誉)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凡是爱惜自己的躯体(包括尊严,荣誉)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总不能把天下给一个连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哈哈, 

看一下这个解释:


     老子说的宠辱若惊,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人所理解的老子是提倡宠辱不惊。相反,老子的意思是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这也与“贵大患若身”在态度上才能保持一致。
  为什么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因为得宠与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别人发动而让我来接受。宠辱由外而来,使我失去自主性,无法维持人格尊严,正是因为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在老子看来,宠也好,辱也好,都不是人生值得珍视的东西,一旦面临,不要因为受宠就得意,也不要因为受辱而沮丧,而是要“若惊”,即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必或得意或沮丧,这才是若惊的真实含义。当然,后世把若惊当成在荣辱面前不能淡定,而提倡不惊,与老子原意是不一样的,但也说得通。这大概也要归功于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文化思想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有问题中的那些困惑。
  道家并不是提倡被别人骂也不在乎,骂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乎,老婆被别人侮辱了也不在乎。联系到上面讲的道理,真正懂道家的不外乎是主张,别人骂你,这当然是一种辱,但面对这种辱的时候,你要真正重视起来,要若惊,而不是在辱的面前或者抬不起头来,或者很轻率地发怒。既然是真正重视起来,严肃认真谨慎地对待,那就要衡量自己的力量,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合适的时机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主张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觉,而是指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讲柔弱,也是顺应自然的形势,也许是因为根据朴素的观察看到很多最终展现出强大力量的事物最初都是柔弱的原因吧,所以道家讲柔弱并不是软弱,而是顺应自然,以期最终能展现强大力量。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哲学是思想的事情,光听别人也不管用。一方面,要向人学习、向作品学习;另一方面,一定要自己思考。当然,我觉得你能提出疑问,即使这些疑问再怎么肤浅,也是爱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一种表现,比只知道跟着别人说的强多了。假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的。就像老子所说的柔弱,呵呵,弱者道之用,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老子的宠辱若惊与后来的宠辱不惊不是一个层面。只有脸皮厚,心黑才表现宠辱不惊,看重自己的身体、荣誉、尊严的人一定会宠辱若惊的
 
 
我对老子《德道经》三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歸焉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以其不爲大也.故能成其大。
  
意思是:
  
  “大”(上帝粒子)所遵循的规律就像水一样广泛漫延,充斥左右上下的广大空间,然后最终演化形成万物,却没有界定名称。万物凭依它有规律的运动而产生,并与之胶着在一起,却自己并不显露形状。所以,如果人没有保持的精神世界的思维去感知一定会界定为“小”,主要是由于它是万物归宗,虽不显露形状,却充斥左右上下的广大空间,其实应该界定为“大”;所以有逻辑思维的圣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够用推理明白这个看似不大的“大”才是真正的大。

感悟:
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一切正常人都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有逻辑思维的圣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够用这种方法剔除事物表面的假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对老子《德道经》五十一章的理解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爲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胃玄德.

  
意思是:
  
  “道”是生成万事万物必然逻辑规律,“德”是积聚万事万物的处所。正如“物”是万事万物必然显露的形态,“器”是万事万物的存身之所一样。故此,万事万物没有不尊崇道的规律而看重德的内容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因为像虔诚的人不需要酒肉这样的祭品也能够永远保持其虔诚之心一样。因而,大道生长万物,德积聚容纳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形,然后让它分开自立,在曲折中成熟,像一个慈母那样的呵护养育它长大,亦如一个慈母般的把它从无形变成有形,使它受到抚养、保护又不自恃有功,在其成长中又不对之索取,这就是“德”的内在逻辑奥秘之处。
  
感悟:
原来老子的“德”就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孕育,抚养,爱护、保护孩子的一片永不言弃的慈母之心。
我对老子《德道经》三十九章的理解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而以爲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也。故至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意思是;
  
  往昔的宇宙是事物聚集并抱定一种规律在宇宙系统中运行才达到不相互侵害。比如,天是物质聚集并抱定一种规律在空间系统中运行就会显得空旷清明;地是物质聚集并抱定一种规律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系统中才显得厚实宁静;人也是在人的精神世界系统中抱定一种逻辑的思维才有灵气;江河溪流是物质的聚集并抱定一种规律在地球的水系统中运行才清澈充盈;就因为万物只有抱定自然赋予的理性规律和统一系统才得以滋生发展,所以,邦国的君主只有在国家这个系统中抱定一种理性的治国方法后方才有资格为政。推而言之,天如果不空旷清明,必定会因天体陨石混沌发生碰撞而崩裂;地如果不厚实安宁,恐怕到处因地震火山爆发而塌陷;人不能保持思维灵气,恐怕很难生存必然很快灭绝;江河溪流不能保持充盈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被消灭;邦国君主不能保持为政的资格,恐怕很快被颠覆。所以世俗的高贵是以世俗的下贱为本体的,世俗的高等是以下等为基础的,邦国的君主们这种自称为“孤”、“寡”、“不谷”,以表现自己高傲不群是以下贱为本体吗?显然不是。这种想求得许多人赞许的方式,可能最终连一点赞许也得不到,所以说邦国的君主不要一心追求貌似珍贵却容易破碎的宝玉,而应该追求貌似低贱却坚硬的山石。
感悟: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形成的统一系统并以一种逻辑规律在这个系统中的运行,正因为如此,虽然万物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却能够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互不相侵;正因为如此,宇宙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物能够永远处在一种公正平等,有条不紊的秩序中正常运行。
另外,作为邦国的君主不要以追求自己的孤傲脱群为荣,而应该追求大众化以保持与人民的平等关系和血肉联系,这样才能是一位真正的理性君主啊
我对老子《德道经》七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有不伤其手矣。
意思是:
在一个邦国里,如果人们普遍的接近于不怕死的状态,是没有办法用死来恐吓他们的。如果人们普遍的接近于怕死的状态,只要把那种专搞歪门邪道的人抓起来杀掉,那么谁还敢干违法乱纪的事呢?如果人们普遍把死亡当必然的恐惧状态,那么通常由设置掌管刑罚的人去杀人即可。如果让不是掌管刑罚的人去代劳,就如同普通人去代替高明的工匠师傅去砍削木材,很难掌握分寸的,既做不好又有可能把自己的手砍伤。

感悟:
在一个邦国里,如果人们普遍的接近于不怕死的状态,必定是因为有不懂得法律的人掌管着刑罚,就像他们不是工匠师傅却非要代替干工匠师傅的活一样,是很难把握刑罚的分寸的。这种司法中的量刑过乱才是导致邦国的人民不怕死的根源。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我对老子《德道经》六十七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皆胃我大.不屑.夫唯大.故不屑.若屑.細久矣.我恆有三寶之.一曰慈.二曰檢.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檢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爲成事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檢且廣.舍其後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以慈垣之.

        意思是:

          天下人都说我所说的“大”(上帝粒子),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我认为正因为这个“大”是宇宙里无所不包且永恒的东西,所以才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是任何一个具体的细枝末节的事物,那么它也就显得太渺小不值一提了。比如说我保全有三件法宝并不指细枝末节的东西却具有普遍不可忽视的效用: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简朴;第三件是以慈爱居于天下人前面。有了这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简朴,所以能大方;以慈爱(不敢者,慈爱也)居于天下人之面前,所以能做成功大事情。可惜现在的人舍弃慈爱的勇武;舍弃简朴的大方;舍弃妥协的争斗,结果是走向死亡。用慈爱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慈爱来守卫就能巩固。世界上有建树成功的事物,都是用慈爱的德性巩固保存下来的。

        感悟:

        老子说过,德性是母性的慈爱。这里他不光提到德性有慈爱的意思而且也有简朴大方之意,他尤其看重以慈爱居于天下人之面前的博爱。所以老子的慈爱本身就有博爱的意思。从狭义讲,人类社会难免有争斗,许多事情难免要用武力解决,但是要懂得以博爱为原则,一切要以爱惜人的生命为宗旨,唯有慈爱的勇武、妥协的争斗方能做到这种博爱原则。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聚集化育成熟都有慈爱的德性,所以慈爱孕育守卫并且巩固世界上一切有建树成功的事物。


我对老子《德道经》七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意思是:

  勇武有两种,一种是刚毅的勇武,一种是慈爱的勇武。刚毅的勇武就会让人早死,慈爱的勇武就可以让人活命,这两种勇武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必然敝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吗?符合自然的规律是:不通过争夺的胜是最完美的胜;不言语的应对是最完美的应对;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从容不迫的筹划是最完美的筹划。只有如此,才能在大自然的这个宽广无边的系统里,看似稀疏却不会有一点漏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