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数据——《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研究》

 池塘边榕树上 2012-10-24

1、元数据简介

    关于元数据,其英文名称是Metadata。它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美国NASA的《目录交换格式》(DIF)手册中。

    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国际图联的有关定义为:元数据是数据之数据(data about data)。此术语指任何用意味着元数据能够采用多种形式,以不同级别存在,为了满足不同的目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生成。

    对于元数据,其实并不陌生,传统图书馆卡片式目录的著录款目就是一种元数据。由此及彼,往往元数据被用来描述关于资源的信息,提供资源的索引或者指南。它为用户(人或机器)提供一种发现资源是否存在以及资源如何被得到或存取的方式。它可以作为标题存在于资源之中,或通过其他方式与资源链接。一个元数据由许多完成不同功能的具体数据描述项构成。具体的数据描述项又称元数据项、元素项或元素,如主题内容、制作者、出版商、质量、结构、历史、存取权和限制、与其他作品或特殊读者之间的关系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元数据类似于图书馆的书目信息,但它是出现在传统文本和书目领域之外的一个新概念。元数据的描述对象主要是网络环境下的电子资源,它是关于最广泛意义上的数据”——数据集、文本信息、图像、音乐和其他任何电子化事物的数据信息。元数据与传统图书馆编目标准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具有描述功能外,还具有控制、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元数据具有传统目录的著录功能,目的在于使资源的管理维护以及使用者可通过元数据了解并辨别资源,进而利用和管理资源,为由形式管理转向内容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2、元数据作用

  因此,元数据是适用于描述任何网络数据和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的网络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研究资源,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获取的数据。一般认为,元数据的作用是:描述、定位、搜索、评估和选择。

(1)描述,元数据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对信息对象的内容描述,从而为信息对象的存取与利用奠定必要基础。各元数据格式描述信息对象的详简与深浅是不尽相同的,如Dublin Core所提供的即为最基本的描述信息,而MARC则是为信息对象提供详细级别的描述格式。

(2)定位,元数据包含有信息对象位置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它确定信息对象的位置所在,促进信息对象的发现和检索。

(3)寻找或发掘,元数据提供寻找或发掘的基础。在著录过程中,将信息对象的重要特征抽出并加以组织,赋予语义,建立关系,使得检索结果更加精确,有利于用户发现真正需要的资源。

(4)评价,元数据可提供信息对象的基本属性,便于用户在无需浏览信息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对信息对象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信息对象的价值进行评估,作为是否利用、如何利用的参考。

(5)选择,根据元数据所提供的描述信息,参照相应的评价标准,结合现实的使用环境,便于用户做出取舍的决定,选择适合使用的信息对象。

另外,元数据的作用还体现在保存、管理、整合、控制、代理多个方面。

2、元数据类型

元数据标准是描述某类资源的具体对象时所有规则的集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可能会有不同的元数据标准。它一般包括了完整描述一个具体对象时所需要的数据项集合、各数据项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出于描述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料,或者是来自不同类型资料的数字对象的需求。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有些较为简单,有些则相当复杂。有些资源只是满足使用者暂时性的需要,仅简单描述即可,而有些资源具有学术性或商业性价值,则需有较详细的描述。对学术性资源的元数据又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例如:完整的描述数据可以有助于对资源的深入分析和使用,但简单的描述数据可提供一般性的检索服务。资源的提供者也相当多样化,从商业性质到学术性质,从个人到机构等,其服务的对象也是包罗万象。因此,在网络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元数据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

4、元数据的编码语言

元数据的编码语言(Metadata Encoding Language)是指针对元数据元素和结构进行定义和描述的具体语法和语义规则,常称为定义语言(Definition Description LanguageDDL)

在元数据发展初期,人们常使用自定义的记录语言(MARC)或数据库记录结构(ROADS),但随着元数据格式的增多和互操作的要求,人们开始采用一些标准化的DDL来描述元数据。元数据目前所采用的编码语言包括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等三种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