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中的廣州--名路溯源

 阿生记图书馆 2012-10-25
 据广州市规划部门调查和相关统计,目前广州市区内骑楼街总计有36条,长度达20多公里,集中分布在老城区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著名的有繁华热闹的北京路、上下九、南华西、恩宁路、一德路、六二三路等。

南华西

 
 
坐落于海珠区美丽的珠江口白鹅潭畔的南华西骑楼街,在长约1公里的街区内,有160间“骑楼屋”坐落于此。根据史料记载,南华西开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距今已有221年的历史。那时以十三行“世界富豪”潘振承为首的潘氏家族和一批商贾,在今海珠区乌龙岗西面置地开村建宅,并建漱珠、环珠、跃龙三桥以利交通。南华西则得名于1926年,取“河南繁华发达之意”

 
 由于抗战前大批华侨、官员、富商的别墅区群聚于此,南华西一带保留了大量从明、清到民国、现代多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尤以清末到民国初年的建筑为多,堪称“清末民初广州建筑博物馆”。专家认为,以南华西路、洪德路、同福西路三条互相联系的骑楼街所组成的地区,已经概括了“河南地”自明清以来的传统历史和传统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脉络。在抗战前,南华西片区曾是名噪一时的商业旺地,稍有规模的商店都集中于此。当时商铺主要经营五金、钢材、生铁、五金工具等行业,现在不少房屋的骑楼人行道墙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当时店铺的名称。但到了抗战时期,随着日机轰炸广州和广州沦陷,这里便逐渐没落。
 
 
 
 
 
 而家改成甘样了、、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华西再次闻名全国,获得的荣誉单是“国”字号的就有:“全国街道之星”、“全国最佳街道”、“中华第一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社区参观考察。这里麻石铺巷,有雕栏红漆的清代大屋,有罗马柱阳台的红砖楼阁,也有盎然力挺的骑楼,展现着中西交融的文化风情。
 
 
 
 同福中路403号,坐车经过“必定会睇多两眼”的骑楼。此楼建于民国,骑楼天花有灯影花,横眉有卷草花图案。两边有风车形图案,上有3个双掩玻璃窗和千秋窗。 整座楼层精致优雅,视为同福中路最吸引人眼球的佳作,也是可誉为:孤独的靓骑楼。
 
 :“一德路溯源——民气不可侮。”

一德路得名因一德社学而来。这得从什么是社学说起。社学,最初是乡中公众出资请教师教导乡间子弟的地方,相当于最基层的学校,始建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执政时期的洪武八年(1375)。清代民间仍延续此风,顺治九年(1652),社学遍设于城乡。到嘉庆年间,社学还成为防贼、赈灾的团体。广州的社学在鸦片战争期间,更成为组织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民间机构,怀清社学、升平社学、东平社学、一德社学均是当时的佼佼者。
 
 
 明代嘉靖年间(1521—1566),魏校出任广东提学使(管教育的官员),来到广州后,雷厉风行地大办教育,乃至把祠庙、寺观改为社学,一德社学就在此时办起来,地址在今一德路附近,一直到清代犹存。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清廷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 南京条约 》。以后,广州人民在社学的组织下,为反对英人入城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一德社学也是组织者之一。咸丰六年(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进攻广州,炮轰一德社学附近的靖海门(今靖海路附近),参将凌芳率兵奋力抵抗,一德社学组织民众支持。城墙被轰塌后,敌军蜂拥而进,凌芳率军民与敌人肉搏,终于壮烈牺牲。英军纵火焚烧靖海门附近民居后退兵,引起附近居民强烈的仇恨。后来,英法联军继续进攻广州。咸丰八年(1858)初,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等大小官员先后投降,侵略军进城,对广州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清官府成了傀儡政权。但是,广州人民没有屈服,社学还发挥号召作用,组织团练进行武装反侵略斗争。

    后来民国开马路时,一德社学原址附近的马路便命名为一德路,以纪念民气不可侮。

 
 
 
 广州市北京路、大南路、文明路交界的地方,右边是已经开业了八十余年的永汉电影院,是北京路旧称——永汉路的唯一记认,左边则是曾经的哥伦布酒店。难得的是这个十字路口仅有东南角的房屋被拆除重建。站在骑楼底下,依然会有置身于民国老广州的感觉。
 
 
 
 
 民国初年拆除了太平门和西濠口一带的城墙后,筑起了繁华的太平南路,汇聚了酒店、金融、零售等高级商业设施。时过境迁,高架桥的遮蔽之下,人民南路风光不再,然后有利有弊的高架桥也未必是人民南路商业衰败的唯一原因。
 
 
 
 广州街头(1924年)。(现人民南路新亚大酒店前路段)
 
 
 
 
 
 
 
 
 
 初探龙凤街
 

“从南到北”的行程:郊坛顶→半山亭街→仁和直街→从龙里→陇西巷→同和里→将军直街→南勋巷→南头巷→状元井→龙船岗东→多福里→南康公直街→龙骥大街。

不过这“从南到北”也有意思,对于我们即将探访的地方,也就是以前叫做“龙田”一带,可是有过两次迷路的经历。所以,今天就做了准备,带上街巷详图,也提前订好线路。谁知道,当到达“差不多”的位置时,还是出现了小小的意外——进入的街巷搞错了。幸而,这一带的街巷大多有故事,我们走错这里也是,所以也就将这街巷纳入今天的行程之中了。

郊坛顶。

郊坛,一名祈雨坛。原址在河南隔山乡乌龙岗,即今河南南武中学校址。但昔日南武中学南边的乌龙岗,则是更早时期的乱葬坟地。北段已由美华堂占领,南段接近学校,尚未有人使用。于是,校方征得公学会李会长同意,向当时市府请求拨给学校使用。此举也得到各方人士的协助,在民国13年(1924)4月14日奉市府令财局拨给该岗地段六百二十余井(“井”为旧日面积单位,1井=1平方丈,约为今日9平方米)的管理执照,遂以该地扩充校址,即坚忍堂,奉公楼是也。今日来到此处,乌龙岗早已不知所踪,与昔日小山岗同样高度的,是今天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其间,也有些许老旧的低矮房子。

后来,郊坛顶又与垃圾处理扯上了关系。建国后,海珠区逐步建设了各种垃圾处理设施。1959 年后,广州煤灰量激增,初时在马路边设立煤灰垃圾转运点,由于转运点影响交通和市容卫生,从1962年开始在适当地点建煤灰垃圾转运场,作为汽车中转煤灰垃圾的集散地。这些煤灰垃圾转运场,初期人力装车,后来发展到机械和漏斗式高低坡装车。1965年广州市建立了东风西、荔湾北、建设六马路、花园新村、西郊、郊坛顶、凤凰岗、石室、人民公园侧等有高低坡或半机械化垃圾中转场,取代原来遍布在市区马路旁的336个临时转运点。1975年,在宝岗郊坛顶、凤凰岗、素社各建煤灰垃圾转运场1个,容量分别为234平方米、300平方米和818平方米(1982年因垃圾直收直运停止使用)。至1978年,全市机械装车的垃圾转运场有花园新村、菜园东、公园前、郊坛顶、中山八路等10个。

 
 半山亭街。

匆匆离开了郊坛顶,我们也终于找对了“入口”——半山亭街。在广州地区,叫做“半山亭”的地方不少,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花都狮岭镇振兴村盘古神坛的半山亭,民国修建的位于黄埔长洲岛的黄埔公园半山亭,曾经在观音山(今越秀山)上修建的半山亭等。这里昔日是乌龙岗一带,估计在这山岗的山腰处,也曾有过一座亭子,给过往路人歇脚遮荫,而这亭子,也曾命名为“半山亭”吧。只可惜走的匆忙,也没有认真记录下如今这街巷的画面,回家整理相片时,顿感遗憾。
 仁和直街上的一座古老建筑,名曰“月庄苏公祠”。房屋的外观显得陈旧,大门亦以被砖墙封闭,甚至成了拜访杂物与晾晒衣服的地方。只是那三进的镬耳房还有那仍见精美的砖雕,却在提醒着我们——这房子,曾经可不简单,也是有故事的地方。只是那故事,有待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只是,而今这曾经气派的老房子,也只能静静的矗立在人来人往的街巷旁了。
 
 从半山亭街往北走,便是仁和直街和从龙里。在这里,每一条街巷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一些还与古代的历史有很深的关系,比如在从龙里旁的这条小巷——陇西巷。
 陇西巷。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动荡,中原人大规模迁入岭南。到南宋时期,南迁人口更为明显,广州河南也有大批移民落脚聚居。如同福中路的颖川巷,是当年河南省颖川郡陈氏人的聚居地;宝岗路的汾阳里,当年是山西省汾阳郡郭氏的住地;陇西巷是当年甘肃省陇西郡李氏的聚居地;宝岗路的媚山巷是四川省眉山县人的聚居地。这些南迁北人与本地人共同生活,经过一千多年的生息繁衍,至清光绪六年(1880),在官方《册录》记述中著籍者已达216族姓,其中在乡村中的主要姓氏有瑶头蒙氏、五凤林氏、鹭江李氏等;在城区中的有龙溪潘、伍氏、龙导邓氏、宝岗梁、李氏等。至建国前夕,河南常住人口近20万人。
陇西巷内
 同和里

同和里。

又向前走了不远,我们便被旁边一条街巷吸引过去了。而吸引我们注意的,不但是这条名为“同和里”街巷的石制大门,还有就是巷中那座红砖楼房,以及那株盛开着鲜艳花朵的凤凰木。只见一株大树,足有4、5层楼高,树上开满了火红的花朵,虽然背景是一座红砖楼房,却丝毫没有影响花朵的鲜艳。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灿烂夺目的火把,照耀着古老的街巷。难怪,凤凰木被称为世界上色彩最鲜艳的树木之一
至于这同和里,还是记得,因为在旧时基督教河南堂就曾在这里开办女子识字学塾。
 

将军直街。

出了同和里,回到“正路”,向前走不远便是将军直街——因一座建于清代的将军庙而得名的街道。

河南有天后庙、关帝庙等颇有声名,但至当代均已毁。倒是一座纪念勇卫乡梓义士的“将军庙”至今犹存。此庙位于二龙街将军直街内,始建于明代中叶,重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据传,有一位姓周的龙导尾乡更夫(司保卫之责),在一次与盗贼的浴血奋战中身亡,乡民十分敬重他的勇敢,尊称他为“将军”,特把其驻地建成小庙,塑像祭祀,称“将军庙”。

该庙面积为81平方米,是砖木结构平房,两进深,中间有一小横厅。正门有石刻阳文的对联:“功冠虎贲昭大勇,恩垂龙导焕重光。”庙内有几块石碑镶在墙上,字迹已模糊。塑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建筑结构基本完好。该庙曾为街道工作厂房,如今已经大门紧锁,也不知作何用途。

 将军庙前的对联。
 将军庙前的对联。
 南勋巷。
南便街。
南便街上的一块石碑,是“龙导尾”应为“龙尾导”的最好证明——在这里附近,有龙导大街、龙导通津和龙导新街,这些街名均得名于龙导尾乡。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古怪的地名呢?有人这样解释:因为“风水先生”说过:广州观音山(即越秀山)是龙头,龙身自北逶迤而南,这一带是龙尾,故称龙导尾。这纯属穿凿附会之说。

其实,龙导尾原名龙尾道。龙尾道本是唐朝京城长安大明宫内的建筑物。大明宫是唐太宗李世民兴建的宫殿,规模宏伟,宫内第一座主殿叫含元殿,殿前有一条20多米长的升殿甬道,它的一端连着十多米高的墩台迤逦而下,时而平坦,时而坡斜,七折起伏。这条升殿甬道活像一条腾空的巨龙下垂于地的龙尾,所以取名龙尾道。

五代十国时,刘龑在广州称帝,建立南汉。他下令仿照唐大明宫的造型设计,在行宫前建一条“龙尾道”,以加强宫殿居高临下的气势。今龙导大街一带就是昔日“龙尾道”的所在。南汉王朝复亡前夕,所有宫殿都被刘鋹下令焚毁。以后,在“龙尾道”的遗址上形成的村落,仍沿用“龙尾道”之名,但清代中期却讹写成“龙尾导”(例如清同治十年成书的《番禺县忘》的地图注记就写成“龙尾导”)。到了清末,竟一讹再讹写成“龙导尾”。当地老居民至今仍统称这一带为龙导尾。
 
 南头巷一角,这口水井,现在仍在为街坊门提供清冽的井水。
 
 
 

状元井。

在龙导尾有两处古迹。一是状元井,二是邓世昌故居。状元井既是井名,又是该井所在的街名。关于这爱国状元张镇孙,还是要简单说一下。

张镇孙(1235~1278),字鼎卿,号粤溪,祖籍广州番禺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龙凤街)。后迁居南海县通泰里(今广州市人民南路通泰里状元坊)。镇孙自少勤奋,博学强记,有神童之称。15岁参加童子试,名冠诸生,后屡试不第。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刻苦攻读群书、关心国事,35岁时参加乡试中举。

后赴临安会试,在殿试中一篇《廷对策》针对时弊,慷慨陈词,深得皇帝喜爱,御批———甲第一名,成为南宋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状元。镇孙初任秘书监正字,后任校书郎。由于奸相贾似道把持朝政,被外放浙江婺州任通判,无法施展远大抱负。德祐元年(1275)元兵大举进攻婺州,城内文武官员各自逃命,他身为小吏,无法率兵抵抗,只好携带双亲返回广州。

 1991年所立的“重修状元井碑记”。
 

南宋景炎元年(1276),宋端宗及朝臣乘船逃到广东惠州。当时广州失陷,形势危急。镇孙被召到惠州,任龙图阁侍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统率广东军政大权。在受命于危难之际,镇孙励志图强,重整军队,安抚百姓。次年(1277)夏季率兵与元兵激战,收复广州,军威大振。这时文天祥从福建南下,攻克梅州,陆秀夫亦从惠州起兵攻克潮州。半年后,元兵大举南下,镇孙率战船2000余艘,与元兵激战于珠江。但终因兵力悬殊而退入城内巷战,结果孤军无援,广州再度陷落。张镇孙为了不使城内的人民遭受侵害,假意投降,做了元军的战俘。在狱中镇孙誓死不降,南宋祥兴元年(1278)押解京师,途经大庚岭时自杀殉国,终年44岁。

 张镇孙在河南龙导尾乡居住时,见附近乡民饮水困难,就带领大家在龙圣里巷口开掘了一口井,人称“状元井”。明代初期,乡民为纪念他,在他曾居住过的状元府第故址上建医灵古庙,内供有张状元神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状元井”早已干涸并填埋,人们在井边建造了护栏,并立有石碑,上书“通乡宗张状元之井”,以纪念这位状元和南宋抗元名将。镇孙著有《名臣言行录》、《见面亭集》、《四书析义》等。
 此处名曰“仙桂遗址”,却种上了鸡蛋花,不知此处又有何故事?
 张镇孙在势不可挽的情况下,以不屠城为条件,宁愿降城使个人受辱以换取保全百姓之性命,其后又誓死不度南岭,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张镇孙死后,南宋行朝承认其为死难大臣,文天祥悼其为殉国忠臣。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张镇孙住的那条街改名“状元坊”。
 明代,其后人由番禺谢村迁河南龙导尾定居,在此一带建宅开村、挖掘水井,尊先祖镇孙为开村始祖,把水井命名为“状元井”。井口直径约0.6米。至本世纪30年代,曾有人投此井自尽,后来居民用水泥封井。1991年,当时二龙街重修状元井,除启封外,井周围加以美化,仿红米石的竖碑上,镶有画家麦汉兴撰写碑文的汉白玉石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