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应先学语文,后学算数

 旷浪七里湖2 2012-10-25

 

儿童应先学语文,后学算数

多年来,小学的语文和算数课程是同时开设的。这实际是不合适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早一些,从3、4岁或4、5岁就应该识字,因为这个年龄是儿童学习书面语文的最佳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是表象为中心的智能活动很活跃,记忆语篇的能力很强。让儿童通过背诵一些整篇的文字而识字,是很容易的事。而数学的学习则不然,数学需要儿童的理性有一定的发展,太小的孩子学习数学是事倍功半。大数学家苏步青早就呼吁,小学一、二年级不要开设数学课。因为这一时期儿童的理性还没有发展起来,学习数学效率很低,他讲,有些数学题,7、8岁的孩子需要学习一个星期,但到了十多岁时一看就会。极端一点儿说,数学学习的内容,到成年学习更合适。有些学者,如钱伟长,数学、物理课程主要是上大学之后才学习的。数学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小学虽然有算数课,但非常简单,他们小学4年级的数学课与我们小学2年级差不多。  
  
  况且,语文是每个人都需要学好的、也能够学好的,而数学并非如此。有些人就是学不好数学,而有一些工作,实际上也并不需要数学能力。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数学很差,钱钟书高考数学25分,季羡林是4分,吴晗是零分,这对他们的成就并无影响。文学艺术领域有许多人也是这样。如梵高、毕加索等人数学都非常差。中国小说家三毛因数学差中学读不下去、赵淑侠因数学差而考不上大学。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讲:“天才人物不愿把注意力集中在根据率的内容上,这首先表现在存在根据方面为对于数学的厌恶……经验也证明了艺术上的伟大天才对于数学并没有什么本领。从来没有一个人在这两种领域内同样是杰出的。”而艺术家也常常看不起数学,如卓别林就说数学“只会使人联想到一个小职员和一架现金收入记录机,它的用处充其量不过是为了避免找错钱罢了”。也可以说,许多人正因为数学不好,才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杰出的成就。近来,许多人热议“奥数热”,有人说,只有百分之五的神童适合学习奥数,这有根据,但应该补充说,神童并不都适合学习“奥数”,艺术方面的神童如毕加索,连加减法都学不好。  
  
  方才在网上看到,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因为一个5岁的女孩做不好算数题,就扇孩子耳光。她所扇的可能是一个未来的是作家或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