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舔的标准”,让我欢喜让我忧!

 都市生活台 2012-10-25
23日晚10点多钟,武汉江岸区后湖大道上,三台冲洗车辆正在有条不紊地对路面进行冲洗。江岸区城管局环卫科负责人称,每一条道路,他们都要冲洗至少5遍以上。“冲洗完的道路,用手摸上去只允许有水,不准带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洗出‘狗舔的标准’来。”该负责人说,道路冲洗完毕是否干净,他们还安排了专门的质监人员进行检查。目前,江岸区的洗路经验已在全市进行推广。(9月27日《长江商报》)
当然,道路的干净是每个城市的“面子”,是一个城市给人最直观的感觉,能让来往的游客为这座城市加分。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能给在这里居住的人心情添一分美丽。试想在一个灰尘满天飞,一下雨到处泥泞不堪、垃圾恶臭四散的城市,估计再美丽的心情都会大打则扣。
但是,如此劳民伤财的洗路大行动,是否真的为民办了实事?是否值得大力推广?每夜5遍冲洗是否有次必要?是否真的是“没事干,洗路玩”,还要洗出“狗舔的标准’?一个公务人员,说出这样的“俗语”,是太“亲民”,还是素质太低?我们再算一笔账,一个晚上三台冲洗车,冲洗5遍道路,要用去多少水?耗费多少人工?据统计,我国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严厉的“狗舔标准”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样的“面子工程”又能坚持多久呢?
试问各级政府部门为何如此青睐“卫生运动”?尤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卫生总是一把火?是卫生真的如此重要,需要如此耗费人力、物力吗?可能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搞起来有面子、有政绩、无风险、无难度,容易出成绩,“短平快”显效应才是“卫生运动”此起彼伏开展的最主要原因吧。
我们希望看到整洁、无尘,像“被狗舔过”的街道,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老百姓的切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希望我们的教育、卫生、医疗事业等民生工程能像搞卫生运动这样轰轰烈烈、大张阔斧的开展,使我们的城市从内而外的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