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苏权率八纵鏖战辽沈(下)
14日早上8时,敌机8架集中向八家子上方扫射投弹,同时敌炮火亦向八家子倾泻,力图逼退六十七团,恢复阵地,这是范汉杰集团最后的疯狂。
14日10时,千炮齐鸣,城北城南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城东稀疏的炮火却是另一番景象。东野12个纵队,各配有大炮团、小炮团、山炮营3种编制,城北担负主攻的二纵、三纵都配置大炮团,有大口径火炮101门,再加上炮纵加盟的百余门重炮,而八纵的山炮营,只有94山炮2门、美式山炮3门,其余全是小口径41山炮和38野炮。远远不具备摧毁敌人坚固工事的能力。战前林彪答应临时抽调助阵的一纵炮团,因大凌河水涨和道路泥泞,从北镇到锦州不足70公里路途,整整走了4天半。战前虽到了一部分重炮,但操作人员新,炮弹未到,几乎派不上用场。相反,敌人把东面当成进攻重点,山炮营刚刚架起两门炮,射击几发后即被敌人炮火击中,炮手全部牺牲。八纵担任突破任务的二十二师六十四团,由于破坏射击不得力,部队发起冲锋后又不能压制敌人火力。加之总攻前承担了过多的扫清外围战斗,又缺乏重炮支援,二十四师未能按计划拿下铁道北永久工事,二十三师亦未完成歼灭变电所之敌的任务,致使突破口两侧密集的子弹像雨点般落下,成束的手榴弹掷向一营,给我造成重大伤亡。下午4时,段苏权令集中所有纵队和师属炮兵尽力前移,行抵近射击,务必打开突破口。六十四团调整部署,由二营担任突破,同时组织若干个爆破组,在炮火掩护下实施连续爆破。17时15分,二十四师报告在北大营西梁观察到一股逃跑的敌人,段苏权立即命令二十四师以1个营控制百股河以东高地,防止锦敌突围。14日19时15分,二营四连终于从瓦斯会社东北角攻入城内,并坚守了宽200米、深300米的进攻通道,为后续部队打开大门。20时东总命令“八纵应继续突破,由东往西打,求得与东进之各部队会师”。至23时,担任箝制任务的八纵七个团先后进入城内与敌展开逐街逐垒的争夺,战至15日17时,八纵攻占了敌第六兵团司令部和范汉杰的指挥所(中纺公司),俘九十三军中将军长盛家兴、暂十八师师长景阳、暂五十四师师长黄建镛以下7000佘人,毙伤敌3000余人。
林彪10月18日召开战后讲评,对八纵攻锦作战中的特殊贡献只字未提,相反却罗列了丰硕的“缺点”,比如薛家屯战斗、控制飞机场、丢失小紫荆山没报告、未及时派出部队配合九纵作战、攻锦准备工作迟、组织纪律性差、战斗作风不好等等,劈头盖脸一顿撸。
据战后统计,我南北对进兵团与敌兵力对比为2.8:1,重炮对比为5.2:1,而独战东城的八纵兵力不占优,重炮处于劣势,以伤亡6480人的代价,扫清了1/3以上外围据点和工事,吸引了近半城敌人的注意力和炮火。段苏权晚年,总是利用各种场合,发表文章或讲话,宣传八纵在辽沈战役中的巨大功绩,宣传冀察热辽人民子弟兵的英雄事迹。他曾对著名作家权延赤说:“我老了,身体不行了,过去没讲过,现在想说。八纵在东北牺牲6000多,不讲讲,不好见他们……。”
出色完成“辽西擒虎”
1948年10月15日黄昏,锦州城里城外的枪声归于沉寂,争取3天内解决战斗的攻锦命令提前大半完成,创造了我军31小时歼敌10万人的新纪录。
从10月16日开始,林彪催促各纵及地方人员蚂蚁搬家,“首先应抢运武器弹药,再抢运汽油、医药,各部须将三分之二的部队徒手往返搬运”。八纵的任务是“向葛文碑、松林堡的道路上搬”。10月19日,林彪又下令:为便于以后再攻锦州,我军应将锦州城防工事全部平毁,对于敌钢筋水泥工事应以炸药炸毁之……八纵应平毁原来攻击地区之工事,“将锦州飞机场上的飞机及跑道用飞机弹炸毁”。八纵奉命炸了几个未及搬空的弹药库。
10月18日,蒋介石再度飞到沈阳,强令卫立煌将第五十二军、第六军全部调归廖耀湘指挥,继续向锦州攻击前进。这样西进兵团就有了5个军12个师,外加3个骑兵师和数百门重炮,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王牌中的新一军、新六军。
林彪令攻锦部队不分昼夜抢运物资,本给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创造了极好的南逃营口的时机,但蒋介石却错误判断,东北野战军主力已无力再战,锦州似乎唾手可得,于是极其宝贵的一周就在蒋介石与宠臣杜聿明和东北将领卫立煌、廖耀湘等人的扯皮、争吵、各抒己见中度过。10月20日夜,长春和平解放的消息传来,林彪始下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先解决西进兵团廖耀湘,再回头收拾锦西、葫芦岛之敌。与此同时,10月20日晚,廖耀湘终于接到盼望已久的命令,在经过5天激烈争吵后,蒋介石放弃了东西对进、收复锦州的决策,勉强批准了廖耀湘经黑山、大虎山以东和以南地区直出大洼、营口的计划。
10月21日中午,十纵受命,在黑山、大虎山选择阵地,顽强死守,等待主力到达后聚歼敌人。八纵作为先头部队,衔命于黄昏后向锦州以东的大虎山、沟帮子前进,一纵在八纵后跟进;三纵向锦州东北的间阳驿、北镇运动;十七师经义县向黑山运动:其余各纵原地休整,22日晚出发。
西进兵团连日来对黑山志在必得的持续猛攻,令林彪产生了错觉,10月22日中午,林彪给独二师发电:“现已查明敌将全力经新民、大虎山向锦州撤退,敌海城、营口方面无仗可打……我辽南独二师应在新民与半拉门之间侧击敌人。”23日中午,林彪向参战各纵师下达“拦住先头、拖住后尾、猛攻其中间的方针”,中心战场设定在彰武、新立屯之间。而后的战局变化超出了林彪的战役构想,“拦住先头”的任务意外地落在了八纵头上。
23日拂晓,国民党第五十二军从辽阳、鞍山出动,24日黄昏到达营口,沿途只在海城附近遭遇轻微抵抗,对此毛泽东十分不满。锦州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在电报中屡屡提醒林彪,派得力兵团控制营口,截断廖耀湘兵团和沈阳守军从海上南逃的通道。当林彪得知五十二军袭占营口的消息,于24日21时电令八纵“赶到大虎山以东断敌退路”,这时敌我双方都把目光投向大虎山东南辽河与绕阳河之间的台安。
段苏权对于台安并不陌生,在年初冬季攻势中,八纵曾与七纵合围台安敌暂编十八师。25日林彪感到事态之严重,严令八纵“全力向台安东北之东西海子猛力侧击敌人,二十三师行动如不大胆则应受处分”。25日下午林彪在致军委和东北局的电报中称:敌因三日来,累攻黑山受创,有改变决心转向辽中或台安退营口的可能……实际上,23日晚21时,廖耀湘已下达了向营口撤退的命令,而林彪忽略了这种可能。现在能否堵住敌人南逃的退路,成了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关键。
24日16时,八纵二十二师奉命前往四台子、五台子、羊圈子一线占领阵地,同时段苏权接到十纵三十师师长方强、政委孔石泉派参谋送来的信,担心敌人从大虎山南侧包抄迂回,希望八纵保障其右翼的安全。根据上级电令及三十师的请求,八纵二十二师25日3时,进至四台子、五台子、羊圈子、庞家窝棚一线,六十六团布置在腰万屯子一带,六十五团则在蛇山子附近构筑阵地。敌新六军的二十二师六十五团,从7时开始,在密集炮火支援下,集中向我六十五团防守阵地猛扑,其中有3次使用兵力都在2个营左右。从早晨战至黄昏,在蔚彰付团长指挥下,打退敌人6次进攻。
当二十二师到达大虎山南翼阻击敌人时,段苏权率纵队主力分南北两路向台安疾进,同时下达了“与敌遭遇后,部队能否站得稳、顶得住,是关系战役能否全胜的关键”的指示,通报了战场态势,要求部队行动迅速,干部指挥果断,机关、直属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一路由纵直机关率二十四师经高山子、孟家窝棚,于当日下午进至后回子窝棚、雷城子、茨榆柁一带,另一路是师长钟明彪、政委谢家祥指挥的二十三师,走内圈向东西獾子洞迂回。该师上午8时许行至广宁铺、六间房一带,与敌四十九军南撤的先头师一0五师遭遇,敌蜂拥而至夺路南逃,我军与敌军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双方展开一场恶战。苦战竟日,除三一三团一部借着浓雾南窜贺家窝棚外,余敌皆被迫北返。当天审讯俘虏和查看所获文件方知,被我击溃的四十九军一0五师师部及直属部队,是整个廖耀湘兵团的战略前卫,企图经台安、盘山直出大洼、营口。该军军长郑庭笈没有向廖耀湘报告,也没有和他的临时指挥官新六军军长李涛联络,而是直接向沈阳的卫立煌发报,把情况说得一团糟。很快在下午5时左右,他便得到了他想要的答复:率领新二十二师、十四师、一0五师、一九五师立即向沈阳撤退。
林彪在25日下午3时得到八纵的报告,所有担心顿时飞散,林彪立即向一纵、三纵、五纵、六纵、十纵及所属各师通报了这一重要势态:敌已开始向台安方向退却,我八纵本日在台安以北之四家子与四十九军对战,俘敌一部。我八纵正向台安前进,五纵、六纵、七纵亦正向台安前进中。
此时西进兵团主帅廖耀湘,尚不知“战略前卫”四十九军已经擅自停滞在大虎山附近,拟连同新六军二十二师、新三军十四师调转方向,向沈阳撤退,还在认真组织向黑山和大虎山的进攻,以期为后续部队争取南逃的时间。26日凌晨,三纵1个营误打误撞,闯进天线林立的廖耀湘兵团指挥所和3个军部,一阵猛打猛冲,胡扔手榴弹,使原本危殆的,廖耀湘兵团更加雪上加霜。25日黄昏后,南逃之敌被迫沿白旗堡、台安公路向东转进,蛇头终于被八纵扭转了方向。26日拂晓前进至九间房、双庙子、兴隆岗子一带的我二十二师发现一股敌人,经尾随追击,午后1时将该团包围在贺家窝棚。17时30分发起攻击,方知该敌正是在赵家窝棚、六间房被我二十三师堵截击溃的一0五师三一三团。
26日夜,廖耀湘终于面对现实,放弃向营口撤逃的计划,决定遵从卫立煌的命令,从大虎山经老达房公路向沈阳撤退,并在老达房渡辽河。
27日子夜1时,八纵接东总电:敌已向二道镜子方向(卡力马西北30里)突围,你纵立即前进,大胆堵击该敌,我其他各部均可陆续赶到。段苏权立即部署全纵分三路梯次由桓洞、双庙子沿绕阳河、柳河之间北上。27日晨,二十四师先头部队在副师长吴瑞山率领下,进到尖岗子一带与七纵一部会合,尔后向茨榆岗子进发,途中俘敌200余人。该师第七十一团二营行进至黄花岗子地区,突遭由康屯方向冲过来的敌新二十二师主力攻击,妄图撕开缺口。该营三连进行了顽强阻击,二十四师急调七十团、七十一团围歼该敌。恰在此时,另一路进至秀北甸子、黄花岗子一带的二十三师六十九团和六十八团1个营,闻枪炮声亦跑步赶来,抢占了康屯东半部,与敌展开激战。敌人为了杀开一条经老达房通向沈阳的通道,在2架野马式战机、80多门火炮掩护下,采用集团式密集队伍,向我猛攻,敌机的扫射常常贴着地面,在多番冲击未果的情况下,蜂拥窜向康屯东南侧的前后荒岗子,遭我抢先占据有利地形的六十九团三营火力压制,敌顿时乱作一团,被我俘虏1000余人。康屯战斗从清晨打响,一直激战到晚上22时结束,全歼号称东北旗杆的王牌新二十二师六十四团团长以下3000余人,击溃六十五团、六十六团大部。
27日11时,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及六十五团各一部,经卧牛岗子向东突围,恰遇天亮后到达前后尖岗子的八纵直属机关,情况紧急,来不及调动部队回防,段苏权只好临时组织警卫、通讯、炮兵侦察分队和机关后勤人员投入战斗。好在敌人已成惊弓之鸟,溃不成军,毫无斗志。经一个多小时战斗,俘敌二十二师参谋处长以下600余人,为八纵纵直机关俘敌最多的一次。闻讯包抄过来的我二十二师六十五团,亦与这股敌人遭遇在卧牛岗子以东、后尖岗子以西,一举歼敌8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八纵在辽西会战中,歼灭新二十二师大部,在友军配合下,重创或击溃新六军二0七师和一六九师、新三军十四师、十九军一0五师各一部,毙伤敌3280人,俘敌8199人,出色完成了“辽西擒虎”的重任。
11月2日,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结束,共歼敌38个师47万余人。解放了比西欧面积还大的东北全境。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部队番号的规定,八纵改称四十五军,下辖一三三师、一三五师、一三八师,全军经过补充整编,壮大为近6万人的队伍,武器装备更非昔日可比。
12月8日,东总转来军委调令,段苏权离开八纵,调任东北军区作战处长。
52天的战斗,段苏权率八纵从八面城出发,首战锦北葛文碑、薛家屯,切断义县与锦州的联系;攻锦作战,扫清东部和东北方向的工事和外围据点,独自吸引敌人东半城全部兵力和火力:支援十纵坚守大虎山南翼的作战;特别是25日六间房、杨家窝棚阻击战,彻底打乱了廖耀湘兵团南逃营口的部署,对辽西会战的全胜作出重要贡献;26日的康屯战斗,则使廖耀湘兵团希图抢占老达房,东渡辽河撤退沈阳的计划归于流产。其间经历了攻坚战、阵地防御战、阻击战、遭遇战、远程奔袭战和追击战等,正是“拦住先头”强拧蛇头的大力神,巨蟒的头被八纵从西扭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