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花·秋月

 xjjk雅儒 2012-10-27

xjjk雅儒

秋花·秋月

类别:河山雅韵 作者:周一夫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2-10-26 20:26:09 
编者按:秋花绚烂,秋月如纱,在秋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诗情画意。秋天,容易“便引诗情到碧霄”,亲情,人生,也常在心头涌起。娴熟的文字,真切的情感。问好作者!
  在秋天,最浪漫的是桂花飘香的日子。
  家乡的县城,临嘉陵江边有一条宽阔的街道,叫做滨江路,从南到北,依江就势,蜿蜒十余里,一边是商铺门市,中间是街道,靠江的一边是宽阔的绿化带。这里栽植着各种常绿树种和花草,一年四季葱郁翠绿,遮阴蔽日,花开不败。在滨江路南北两端的树木花草之中间种着很多桂树,滨江路中段密密种着的全是桂树。此外,城北的白鹤山上有上百亩桂园,还有城东的红军渡景区也种着无数的桂树。到了桂花盛开的时节,香飘十里,连空气都是香的,整个县城的近十万人,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出生农家,小时候除了上学,还要协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山上一年四季有很多鲜花怒放,看得多了,就熟视无睹起来,对那些花儿没有多少偏爱,花开花落,任其自然,不懂得欣赏,唯独对桂花,却是特别喜爱。小时候,在老宅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桂树,尤以屋后的一棵最大。中秋前后,桂花开了,香气就弥漫了整个院子,一连好多天,一家人都生活在香气里面。村里的人到地里去干农活,经过我家老宅的时候,被香气吸引,都会放下手里的锄头扁担,到我家的院坝里、阶檐下坐坐,一边喝着母亲递过的茶吸着父亲找的烟,一边羡慕地称赞我家桂花的馨香,谈笑风生;一位大妈笑盈盈地从母亲身边拉过我来,摸着我的头,对我说:“闻着这香气快快长,长大了娶一个漂亮婆娘回来。”父母在这一片赞美中便高兴地笑得合不拢嘴。桂花是可以吃的。桂花成熟后,就要想办法把花收回去。收获桂花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抱着桂树使劲摇,桂花就会从树上落下来。摇桂花,是童年最快乐的事情,我在散文《又是九月九》中曾写过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一家人欢呼雀跃来到山上,把凉席、被单铺在树下,抱着桂树,“一!二!三!”一齐使劲摇晃,金黄金黄的小花朵就摇头摆尾地从树上掉下来,像金色的小雨点从天而降,浓浓的桂香扑面而来,汹涌澎湃,沁入心脾。不知过了多少年,那树枝摇曳,朵朵桂花跳着轻灵的舞蹈,轻轻散落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经过一阵忙碌后,一家人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将凉席、被单上的桂花搜拢带回家。母亲仔仔细细地将树叶和其他杂物从花中捡出,用水洗净晾干,再配上核桃、花生和猪油,汤圆馅子就作好了。重阳节一家人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醪糟桂花汤圆了。”收回来的桂花多了,吃几顿桂花汤圆还吃不完,母亲就会把收回来的桂花洗干净,用一个大簸箕摊开,在太阳下将水晾干后,再用一个陶罐将桂花装起来。装的时候,装一层桂花撒一层白糖,装完后紧紧地密封起来,做成桂花卤。只要密封一个星期以后就可以食用了。喝茶时放上一匙就是桂花茶,喝酒时在酒中加上两匙就是桂花酒,蒸馒头时加些在面里蒸出来的馍就是桂花馒头,平常日子是难得吃上的稀奇,逢年过节是招待客人的上品,一年之中,桂花便和一家人四季的生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日子也是香甜的。所以,直到现在,一提到桂花,那股香味仿佛就闻到了;一提到桂花,父母带着我们摇桂花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一提到桂花,儿时在桂树下摸着我的头让我快快长大的大妈笑盈盈的样子就会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如今,当年的小男孩早已两鬓斑白,我的婆娘也从母亲那儿学会了制作桂花食品的手艺,一年一度桂花香,可是伊人已去,却是闻不到了。
  今年,好像桂花蓬蓬勃勃地开了两三茬。也不知一天在忙些什么,总感觉日子过得匆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还有小雨花飘下,我开车从滨江路上经过,一股熟悉的淡雅的花香飘进车里,直觉告诉我:今年的桂花开了。心里就想,明后天找个时间去滨江路上赏桂。可事后,竟把这事忘记了。又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我从滨江路上经过,一股馨香袭来,再次唤醒了花开的记忆,猛然想起前几天在心里许下的后来又遗忘了的那个去赏桂的心愿,好像犯了什么错,在心里便生了对桂花很是对它不起的情愫。秋的夜晚,不断有风吹过,风儿也将桂香裹挟而至,泼泼洒洒,浓浓密密,异常豪放,一阵更甚一更,从肌体到灵魂,都被那香浸透了一般,每一个毛孔都在绽放熨贴。此时,看街对面一间间门面,霓虹闪烁,灯红酒绿,倒映在清冷的嘉陵江水里面,显得妖冶多姿,头脑中便生出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来,心想那每一间屋子里是否都住着一位新龙门客栈里张曼玉般的老板娘,明目皓齿,顾盼生辉,风情万种,人仿佛醉了一般,有些痴狂了。癫癫狂狂地在桂花下流连到深夜,刚刚躺下,听见雨打树叶的声音,又生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怜悯。第二天一早起来,细雨如织,再次跑到桂花树下,空气中仍有桂花的馨香,只是在秋雨中略略地淡了一些,深深一嗅,那空气也是甜的。在秋风细雨中,桂花像小雨般轻轻落下,树下的地上铺了淡淡一层金黄,仿佛真的如“黄金铺地”,哪里忍心踩踏?蹲下去伸出手想拾掇一些起来,那么细小的晶莹剔透的四个小花瓣被雨打湿后更显得柔弱无骨,能捡得起多少来?
  桂树,碧枝绿叶,四季常青,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古人称赞她“独占三秋压群芳”。因了这样的评价,秋天里盛开的其他那些花儿,就和桂花上不了一个台面了。不仅如此,在我的眼中,就连一年四季里那些姹紫嫣红缤纷艳丽的各种各样的花儿,是没有哪一个堪与桂花比肩的。你看,哪一种花儿不是在花开之时茂盛蓬勃,花儿一朵比一朵开得大、开得艳,一支一支,一蓬一蓬,憋足了劲地炫耀,还要虚伪地拿绿叶作衣裳来衬托美丽,开到荼蘼后,就烟花一般地盛极而衰坠入无边的寂寞而万劫不复了;桂花却不那样,桂树枝繁叶茂,花儿小,开花时小小的四个瓣儿,三五一簇,结在树枝上,一点也不起眼,不是绿叶衬托了桂花的美丽,而是桂花妆扮了桂树的碧绿。桂花的香,更是别的花望尘莫及了,我觉得桂花应算是花中君子,桂花的香是那样持久,那样浩荡,那样浸心彻骨,清新雅致,绝无半点艳丽和媚俗;而且香远溢清,就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仍能闻到一种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香气,有一种可涤凡尘的清气。“这样的树,只有天上才有的。是吴刚为了挽救患上瘟疫的人的生命,宁愿忍受在月宫里面天天砍树的辛劳,感动了天神才把桂树种子带到人间的。”小时候,喝着甜甜的桂花茶,坐在月亮底下,望着月亮里伐树不止的吴刚,听父亲讲那远古的传说。懵懂少年,很是信以为真。
  为什么这些美好的传说中将桂和月连在了一起的呢?我猜,可能因为桂和月皆是世界上美好之物的缘故吧。月是极好的。月在天上,人虽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是一样的,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在天上,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可以分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月在天上,可望不可及,可仰不可得,可赏不可玩,长长久久,古今一样,今人还见古时月,今月不曾照古人;月有盈亏圆缺,月初,新月如钩,让人浮想联翩,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都是描写新月的美丽诗句;随着时间的更迭,如钩的新月一夜比一夜圆满起来,到了十五晚上就成了满月了。在中华文化中,满月代表团圆,代表功成名就,代表一切的美好,“明月出天山,苍茫月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过了月中,圆月再一点一点残缺下去,月末时候竟被黑云遮盖,失去了光辉。缺月暗示人们美好东西终难长久,在诗人笔下就成了凄婉、哀怨、悲凉的情结,是和着泪水吟成的,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苏东坡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无一不传达出无尽的哀愁。但残缺也是一种美。月带给人们的无不是美好的意境,人们常把月与好的事物并提,比如:春花秋月,花好月圆,风花雪月等等,就很自然了。虽然月儿总是循着由缺到圆、再由满变残的规律月月轮回,四季如此,但四季之中,惟秋月别具一格。秋季天高云淡,昼短夜长,秋夜云层稀薄,星光闪亮,月亮的清辉可以无遮无盖地撒向大地,沐浴在月光之下,人的心情就会十分畅快。此外,四季之中,只有秋天,既能赏月又能赏桂,“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正应了那句“花好月圆”的成语。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两节相连,放假的时间稍长一些,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几天,有了“刀枪归库,马放南山”的轻松感。头天晚上计划第二天的安排时,心里就惦记白鹤山桂园的花儿是否还在盛开,中秋一早起床,穿上运动服,就往山上跑。白鹤山桂园离家不远,位于山腰,有上百亩。主人培植这个园,一是植树,等桂树长大了卖树;二是收桂花,桂树在生长过程中,年年开花,主人收获桂花,也能产生效益;三是赏花,每年花期到了,主人就会盛情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赏花喝茶,广交朋友,广揽人气。还没有走拢桂园,远远地一股清淡的香味随风飘来,让人顿时心旷神怡。随着那花香很快来到桂园,满园的桂树花事正盛,一株株桂树枝繁叶茂,青绿垂拽,在绿叶丛中,黄白、金黄的小花朵缀满枝桠,阵阵清香直入肺腑。桂园的主人为给买树的顾客和赏花的客人提供方便,将桂园内的道路全部打成了混凝土路面,沿着园内整洁的道路缓步前行,浓烈的花香在田园里四散飘荡,在这清秋的早晨,沐浴着桂花的清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晚上,等月亮升起以后,我死磨硬缠地拉上一帮朋友再次来到桂园。仰望天空,银河一望无际,一轮满月,高悬中天,在离月很远的地方有一些疏朗的星星,远远地陪着那一轮皓月,天穹一片明净,悠远且飘渺。我放轻脚步,凝神静听,渺渺银河,似有水声入耳,天籁一般从天际传来。传说每年今夜的广寒宫里,无数月宫仙女随着“霓裳羽衣曲”翩翩起舞,通宵达旦,此时是否歌正劲、舞正热、酒正酣?月光下的桂园,白天深绿的树叶此时成了一片墨色,只有淡黄、金黄的小小花儿在如水的月光里清晰可见。夜深了,一望无垠的夜空里月光朗朗,青辉皎洁,秋夜的桂园十分清寒,万籁俱寂,青碧的桂叶上已结上了一层薄露,不时有桂花飘离枝头,悄然落地的声音声声入耳,就想起白居易的《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这首诗来:“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今夜,水华如水,桂香为闻,天籁入耳,多么美丽的秋夜啊!这样的夜晚多好啊,多喜庆啊,为何古人反多烦恼愁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此生此夜,花好月圆,那能年年如此岁岁如斯?拥有今夜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