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中医学的清浊与升降

 水面回风 2012-10-28
解析中医学的清浊与升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它呢?

        阳主升、阴主降是自然界阴阳运动的基本特征。在自然界天地演化的过程中,阳气质地清轻主升,阴气质地厚浊主降,指出清阳上升形成天,浊阴下降形成地。地气上升化为云,天气下降变为雨;雨虽来源于天气,但实出地气所化之云;云虽为地气上升而成,但实出天气所化之雨。天地云雨阴阳互化而互根。人身亦然,其清阳者上升出于五官七窍、向外宣发而敷布于肌肤四肢;浊阴者向下出于前后二阴之窍、向内沉降而为精血津液。本段经文以云雨的形成和机制,描述了自然界阴阳二气的升降、互根和转化过程,以揭示人体气血、精气、卫气、糟粕等代谢和转化过程,从而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不外乎是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交融或交泰的运动过程。

        首先,经文论述了人体清阳、浊阴之气的分布规律,即清阳之气向上向外,浊阴之气向下向内,间接论述了人体阴阳的无限可分,由此可见阴阳为一对相对概念,在不同范畴中所指不同。其中三对“清阳”、“浊阴”所指有所不同:在“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中,清阳指饮食所化之精微,其轻清上升化为呼吸之气,并布散于头面七窍,以成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其糟粕重浊沉降,由前后二阴排出;在“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中,清阳为饮食所化之精微,其轻清部分外行于腠理肌表,其浓稠部分内注于五脏。此清阳指卫气,浊阴指精血精液;在“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中,清阳即饮食物化生的精气,充养于四肢。其代谢后的糟粕,由六腑排出。

         其次,原文又提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阴升阳降理论,看似矛盾其实不然。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认为:“地虽在下,而阴中之阳者升,故其上也为云;天虽在上,而阳中之阴者降,故其下也为雨。”天气虽为阳,可是必有阴寒的凝聚作用,才能降为雨;地气虽为阴,但是要有阳热的蒸腾作用,才能上为云。即阳中寓阴,阴中寓阳,升中有降,降中有升,高下相召,阴阳互涵,推动了天地之气不断升降运动。张介宾曰:“阳在上者为气,气者云也,气降则化为精,雨由云而生也。自下而上者,地交于天也,故地气上为云,又曰云出天气;自上而下者,天交于地气,故天气下为雨,又曰雨出地气。”可见,天地阴阳之升降形成云雨,人身阴阳之升降化生精气。《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形成了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交泰和交融不止,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第三,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清浊升降理论也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法提供了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芍药);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疗手足厥逆的温经散寒法: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等等。这些治法方药都是在这个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而本段的天地云雨阴阳互化而互根理论也非常有临床指导价值,如临床上的从阴补阳、以阳补阴、精气互化等治疗方法及方药的使用,便属于这一理论的应用。

        所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则具体论述了人体阴阳升降失常造成的病理变化和所致的病证举例,不仅是运用阴阳升降理论说明人体病理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治病必求于本”的具体申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清阳不升而下陷,其本质是清阳虚弱而无力升举,可致多种临床病证,如眩晕、泄泻、脏器下垂等,益气升阳是基本治则,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升阳除湿汤等方,即是其代表。其中,飧泄是指完谷不化的一类泄泻,系由中气虚陷、清阳不升而致。清·尤怡《金匮翼·泄泻门》谓:“飧泄,完谷不化也。脾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而食物完出。〈经〉所谓‘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是也。又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者,谓阳气虚则下陷也。”历代医家论治泄泻诸症,特别是脾虚泄泻,多尊此理而加升清之品。《王九峰医案·泄泻》治飧泄一案,即用此法:“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肝脉循于两胁,肝实胁胀;脾虚腹满,木乘土位;食少运迟,营卫不和。补中益气是其法程,更兼以涩固胃关之品,冀效。洋参、茯苓、冬术、炙草、川连、升麻、柴胡、归身、木香、陈皮、山药、补骨脂、肉豆蔻。”

        浊阴不降而上逆,亦可致许多病证,常见的如痞证、胸腹胀满、鼓胀等。浊阴不降系由阴实不化聚集于上所致,病机上也每与清阳不升有关,故《金匮翼·胀满门》谓:“月真胀即气胀,胸膈胀满也。〈经〉云:‘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是也。宜升清降浊,盖清不升则浊不降也。……东垣云:浊阴本归六腑而出下窍,今在上,是浊气反行清道,气乱于中,则胀作矣。”《名医类案·痞满》载:“东垣治一贵妇,八月中,先因劳役饮食失节,加之忧思,病痞结,心腹胀满,旦食不能暮食,两胁刺痛,诊其脉弦而细,至夜,浊阴之气当降而不降,月真胀尤甚。大抵阳主运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阳气不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故为胀满。先灸中脘,乃胃之募穴,引胃中生发之气上行阳道,又以木香顺气助之,使浊阴之气自此而降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