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诗家语

 玉郡书屋 2012-10-28
 
浅 谈 诗 家 语
发行时间:2012年9月24日     点击数:44

■□  唐  敏

     由于诗受韵律的限制,所以诗的语言不能像一般文章那样表达。也不能用读一般文章的读法去读诗。诗家语与白话文相比,有三个不同之处。下面我把本人在学诗过程中对诗家语的理解谈谈自己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首先、诗家语语言含蓄。诗在想象世界里是极端自由的,它不为外界所局限;但诗的语言却不能太直白,不能直接说破感情的名称,只好“诗出侧面”,指引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以“不说出”来代替“说不出”。如“窗前细数梅花落”,难道真的有人在那里数梅花落了几片?当然不是。我们看到这句诗,一个伫立窗前、孤独寂寞、望着一个地方发呆的女子形象就跃入眼帘。 再比如:朱庆余的《宫词》中“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也属于诗在笔墨之外。
 其次、诗家语语法特殊。不论新诗、旧诗都是如此。主要表现在:
 1、语序异常。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明明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可诗人偏如此安排语序。
 2、省略主语。如丁垂赋老师的《鹧鸪天?村行》:
 野径弯弯竹树青,近山高耸远山横。厌朝闹市歌厅去,喜向乡村小寨行。
闻鸟语,听蝉鸣,霎时雨过又天晴。瓜儿爬上墙头望,咧嘴红榴笑出声。
 这首词主语是“我”,但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我”字、“吾”字或“余”字。传统诗词中就更常见。比如杜甫的《望岳》后四句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是“我”在感受、“我”在看,但却省略了主语。如果是普通句子缺少主语就是成分残缺了。
 3、忌精确。比如 “一轮明月卧清江”,如果你说,这句话不准确,月亮如何只卧在清江里?江水,河水,海水,溪水,池塘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啊,应该说“一轮明月卧水里”。这样一说准确是准确了,那还有什么诗味呢?
   再次、诗家语不讲常理。所谓“不讲常理”就是违反习以为常的逻辑思维。比如“春风入座百花敬”,难道春风真的会入座?百花真的会来敬酒?短短的七个字,就把烂漫的春色描画得栩栩如生,不但景美,句也美。张先《一丛花》的最后两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春风”,春风如何能嫁?其实诗人是说:春风守信,每年如期而来催开桃杏,比不可靠的丈夫强。贾岛《题李凝幽居》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移石如何会动云根呢?原来诗人是说李凝的“幽居”在很高的山上,云雾缭绕,那云好象是从石上生出来的,搬动石头,岂不动摇了云的根子吗?丁垂赋老师的《清平乐.夏日登高遣兴》中:“抓把风儿都泛绿,染遍稻禾竹木。”风儿岂是可以抓的?更不可思议的是抓在手里还泛绿,还染遍了稻禾竹木。再比如:“一骑春风拴户外”,春风岂是可以拴的?“醉卧泉石风侍我”,风真的可以侍候我?林黛玉的《咏海棠》诗里“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梨蕊的白真的可以偷?梅花的魂真的可以借?等等这些似乎都不合理,却巧妙至极。所以诗的语言不能按习以为常的思维逻辑去理解。
  为什么诗家语和普通文章相比会有这些不同点呢?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诗的外部形式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诗要求节奏感,就必须服从格律;诗的篇幅小,要求精炼含蓄;诗要求以抒情为目的的形象思维;诗要求丰富的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此等等,是造成诗家语不同于实用语的根本所在。
  诗家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诗家语具有音乐美:
  诗要“咏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强调诗词寻求音乐与节奏的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格律诗词的押韵、平仄,只要遵守了就已具备了音乐美,但这只解决了韵律问题,还有个语言问题,那就是要自然、流畅,朗朗上口,如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脱口而出,自然天成。
  诗要求感情自然,语言自然。切忌拗口,造作、苦涩、生硬、更不能生造或拼凑辞汇。
 2、诗家语具有动感美:诗应当把形象写活。“诗家语”有了形象还不够,还必须有动作,让形象呈现动态,给人以动感,巧妙地运用动词,能使全诗生辉,否则象雕像一样,形象再好也毫无生气。
  如: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浓浓的春意写活了,试想;如果把“闹”改成“浓”,“红杏枝头春意浓”,这一改,不用去字斟句酌,一看就知道写春意浓。但是“春意浓”三字却太直白且太没有动感了。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破”字和一个“弄”字也用得特别传神。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个“舞”字和一个“驰”字便把不会动的山写活了起来。
 3、诗家语具有形象美:用形象表现概念,是诗词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诗家语是忌讳直说,要求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用形象来塑造美。
 所谓“形象性”,是指诗词应该写具体的可感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不可感的概念。比如:正确、顽强、刚直、廉洁等都属于抽象概念,是不可感的;而有阳光、绿树、红花、飞鸟、青山、碧水等是具体的事物,才是可感的。有许多诗,全是用口号集成,缺泛可感的意象,读来无味。所以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得寻找有典型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感情,寄情于景,状物抒怀。例如丁垂赋老师的《生查子.云》:“奔马自天来,常见驰峰顶,哪个舞风鞭?一瞬全无影。不听响蹄声,行迹终难定。梦里被吾擒,跨上游千岭。”丁老师这首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的形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读其词即见其形,悟其神。再比如:“秋风满架藤牵月”“竹叶婀娜筛日影”“藤牵雾起黄山谷”“百花盛宴岭头春”“春风入座百花敬”等等句子就是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事物给形象化。
 总之,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都应该合理发挥想象,充分考虑诗家语的特点,把欣赏诗词和创作诗词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和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