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经验

 河南咳喘网 2012-10-29
家父赵昌基老中医,集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草药外敷内服治疗各种疮疡肿毒,颇具特色,效果奇佳。现将中药外敷内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经验介绍如下。

   1 七叶一枝花

    1.1 制法 用七叶一枝花1枚(大者为优),加白醋研磨成糊状备用。

    1.2 用法 将七叶一枝花药液涂擦患侧,药干即涂,每日数次。

    例1 向某,男,6岁。1995-04-26就诊。发热、畏寒、头身疼痛,服感冒药后症状减轻,2日后双侧耳垂下漫肿,边缘不清,皮肤不红,有触痛感。张口咀嚼困难,咽红,舌苔薄白,脉浮数。家父诊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温毒在表证。治宜解毒消肿,疏风清热。药用七叶一枝花磨汁外涂。内服药:金银花15g,夏枯草15g,板蓝根15g。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4次,每次约30mL口服。2日后复诊,耳垂下肿消,皮肤不红,张口咀嚼正常,患侧略有触痛感。嘱勿服他药,续搽七叶一枝花药汁,每日3次,调理2日后告愈。

   2 地苦胆

    2.1 制法 用地苦胆1枚,加75%酒精(或50度以上白酒)磨汁备用。

    2.2 用法 将地苦胆药汁涂擦患处,药干即涂,每日数次。

    例2 靳某,男,5岁。1988-11-12就诊。刻诊:发热畏寒,头身疼痛,耳下腮部右侧漫肿,触痛感明显,局部皮肤不红发热,咀嚼张口障碍,吃酸性食物疼痛更甚,咽红,苔薄白,脉浮数。家父诊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药用地苦胆汁外涂。内服药:金银花15g,连翘9g,荆芥6g,桔梗6g,薄荷6g,升麻6g,夏枯草15g,甘草6g。2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每次服40mL左右。用药后即愈。

   3 黄明擦剂

    3.1 制法 用雄黄25g、明矾22g、冰片4g研末备用。3.2 用法 皮肤无热感者,用白醋调成糊状外敷。有热感者,用95%的酒精调成糊状外敷。药干即涂,每日数次。

    例3 王某,女,5岁。1996-05-22就诊。高热烦躁,口渴饮水,头痛,两侧腮部漫肿,疼痛较甚,咀嚼困难。刻诊:咽红肿痛,体温39.3℃,触痛更甚,舌红苔黄,脉滑数。家父诊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内服药:金银花20g,连翘15g,板蓝根20g,黄连6g,大黄3g,牛蒡子9g,白僵蚕9g,玄参9g,天花粉9g,蝉蜕6g,淡竹叶6g,甘草6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服30mL左右。外敷黄明擦剂(用95%酒精调配),药干即涂。用药后,热退肿消,食欲增加,咀嚼时两侧腮部隐痛。嘱停内服药,续涂黄明擦剂,改用白醋调敷,每日5~6次,2日后病愈。

    体 会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并可累及其他腺体及器官为特征。冬春季发病较多,属中医学痄腮范畴。主要是由风温时毒乘虚而入,气血壅滞腮部所致。辨证求因,治以消肿散结、清热解毒为主。验案中,七叶一枝花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地苦胆清火解毒散结;雄黄、明矾解毒化瘀散结,冰片清热解毒止痛。取其诸药解毒散结止痛之功,外敷调搽,直达病所,再合以内服药清热解毒,使风温邪毒从气分走表而除,从而达到气畅血行、郁结消散而病愈。家父认为,诸肿痈痛,内外并治,用药精当合拍,诸病自愈而见奇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