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鲴鱼

 渔乐宫深 2012-10-29

黄姑,学名细鳞斜颌鲴,也称银鲴,是一种生活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的淡水鲤科、杂食性小型鱼类,有的地方也叫鲴鱼、黄尾、尖嘴等名称,因其嘴上唇长下唇短,形似猪嘴,有的地方也叫做猪嘴鱼。我国大江南北的一些大中型水库、湖泊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其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因其肉细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和经济价值高,深得钓鱼爱好者的青睐。  黄姑的典型特征就是口在下位,头尖小,吻端圆而突出,形似猪嘴,口呈一横裂形,下颚有一发达的角质喙,性喜温,底栖、集群生活。以植物碎屑、腐殖质、水藻和生长在石头上的青苔为主要食物,喜欢在沙石质水底,清澈流动水质好,有乱石的近岸活动、觅食。因黄姑鱼特别的嘴形和食性,导致鱼索饵时动作轻而小,其浮漂信息有点象鲢鳙鱼,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浮漂信息,用手竿较难钓获,因漂象不大,这种鱼很不适合眼神不好的钓友垂钓。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使用海竿小型爆炸钩钓法,却有很高的获鱼量,个头也比在近岸用手竿钓获的大不少,并且很适合眼神不好的钓友使用。去年在云蒙湖,笔者使用2支小海竿,每次最少也有十余条的收获,最多一天曾经钓上80余条。海竿钓黄姑,就是在又闷又热的低压天气下,也会钓有所获,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出钓,就不会空手而归,能让你充分享受到更多的垂钓乐趣。
  一、钓具选择:
  因黄姑属中下层小型鱼类,喜欢在近岸水域活动,海竿不能过长,长了操作不便,容易跑鱼。因黄姑鱼的嘴部很脆弱,很容易钩豁鱼嘴而跑鱼,也不能使用调性较硬的竿子,硬调竿是不适宜钓黄姑的。可选择使用2.1米软调小海竿,配小型绕线轮,最少有两个轴承的轮,带轴承的轮收放线轻松自如,阻力小。
  因为黄姑鱼咬钩集中,只要引过鱼来,几乎是饵团到位后,往往来不及紧线就会有鱼咬钩。所以,竿子不能多,最多使用4把竿,有时两把海竿也忙不过来。在钓黄姑鱼时,竿子是宜少不宜多。但竿、轮必须好使,否则,脱钩跑鱼就成家常便饭了。黄姑鱼个体不大,线不宜太粗,粗了将会影响获鱼量,应不超过2.5号线为宜。但必须使用抗拉力强的钓线,因为钓黄姑鱼时,经常会有大个头的鲤、草等大型鱼类上钩。可选择碳氟线,此种线结实、耐用,抗拉力强度大,切水快,是首选用线。
  因为黄姑鱼嘴小并呈横裂形,下颚有一发达的角质喙,用来刮食石头上的食物,如果钩子大了,铃响线松不中鱼的常事。所以,小型钩才是钓获黄姑鱼最有利的“武器”。一般使用矶竿小型爆炸钩钓组,可选择2-3号伊势尼钩,或3-5号尹豆钩,这两种钩型抗拉强度较大,就是中条大鱼,在拽力装置的帮助下,钓获它们也不成问题。因尹豆属歪嘴钩型,在钓黄姑上,中钩率要比其它钩型高一些。
  坠,坠子在钓黄姑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软竿配重坠,显的上晃,抛投不便,往往会偏离钓点。轻了稳定性差,发挥不出应有的离心力,也不宜定位,抛投时有点飘乎不定的感觉,也影响中鱼率。经过多次实践,40克椭圆形空心坠最好用,中鱼率较高,也不太挂底。要拴活坠,坠在主线要有20厘米的活动距离,灵敏度较高。
  二、钓点选择:
  黄姑是一种喜氧、喜流水、喜沙石质水底的“三喜”鱼类,在淤泥底水域和受污染的水域,是没有黄姑鱼踪迹的。在选择钓点上,要本着这“三喜”来选择。再就是黄姑鱼喜欢啃食石头上的青苔,根据这些习性,钓位应选在山脚下、大坝乱石堆处,护坡石块处、石砬子处,被风浪冲刷的梯形处(沙石质水底)、进出水口等地方为钓点,水深在3-5米之间。如果钓点选在进出水口,应离进出水口远一点,在水流速较慢,有轻微水流的地方才是最佳钓点。不管怎么说,钓黄姑鱼,水底必须是沙石质水底,这是前题条件之一,否则,是钓不上黄姑鱼的。
  三、出钓时间:
  黄姑鱼属喜温性鱼类,7、8、9月份是钓获此鱼的最佳时间。只要天气较正常,天气越热黄姑鱼的吃口越猛,几乎是饵团到位就有鱼咬钩,往往来不及紧线就会有鱼咬钩。多数情况下,是全天候咬钩,这一般不象其它鱼类,其咬钩规律有一定的时间性,但也不是绝定性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其咬钩高峰是天一放亮到九点钟,下午四点至黑天,这两个时间段是黄姑鱼咬钩的高峰,竿子多了根本就忙不过来,其他时间咬钩率也不错,使用4支海竿的话,也不时有鱼中钩。
  四、溜鱼:
  别看黄姑鱼的个头小,挣扎力却不小,200克重黄姑,表现在手竿上,挣扎力不亚于500克重的鲤鱼,手感好、刺激,再就是其肉滚滚的身体,流线型的体形,柔美的身姿,粗暴的挣扎动作,也是钓友们喜爱钓获它们的原因。
  黄姑虽然在手竿上表现不俗,但在海竿上就显得柔弱无力了,才使用小型软调竿来感觉其中钩时的挣扎动作。海竿钓黄姑,有鱼中钩时,铃铛也只响那么一两声。因用竿数量不多,一般也就是四棵,白天一般不使用铃铛(眼神不好的钓友可使用单个铜铃,铜铃声音清脆),可采用观梢、看线的方法来确定鱼讯。只要看见竿梢连续点头弯腰,或绷紧的钓线松塌下来(也称回线),多是黄姑鱼中钩,晚上可作用发光棒或小铜铃判断鱼讯。
  因黄姑鱼的嘴部很脆弱,鱼中钩后,不可大力扬竿,应轻抖竿慢收线。否则,跑鱼率至少在80%以上。黄姑鱼中钩后,一般情况不会向左右游动,多是跟着钓线向岸边游来,在收线过程中,有时也会挣扎一两下,此时可停止收线,鱼不挣扎时再摇轮收线,鱼来到岸边时才会大力挣扎。这时,线不要收的过短,钓线如果收短了,力距就短,短线会失去弹性,就会造成大量跑鱼。
  从多年的经验和观看其他钓友钓黄姑鱼时的发现,在岸边跑鱼的时候最多。黄姑鱼的嘴部很脆弱,常常在提鱼上岸时,因鱼的自身体重和挣扎力,就会拉豁鱼嘴而跑鱼,要使用抄网抄鱼。有钓友闲从抄网上摘钩麻繁,直接提鱼上岸,造成大量跑鱼,实属不值。如果提鱼上岸,应在鱼不挣扎时,把鱼拉向岸边,顺着较平整的岸边拖鱼上岸,一般就不会跑鱼,就是脱钩,鱼也已经在岸上了。晚上因光线暗,必须使用抄网抄鱼,才能保证不跑鱼。为了钩子能从抄网上顺利摘取下来,可使用单股线抄网,摘钩就容易多了。
  五、饵料配方:
  黄姑鱼属杂食性鱼类,因嘴上有特别的角质喙,喜欢啃食石头上的苔藓,根据这一食性,可使用藻鲤、荒食等饵料。
  笔者的饵料配方有两种:
  1、腥香型乳猪浓缩料40%(另售价每千克5元)、藻鲤或荒食30%、速攻20%、面粉10%。此饵较黏,在使用飞钩时使用。
  2、鱼或鸡饲料40%、藻鲤或荒食20%、底窝饵20%、速攻10%、鲜蚕蛹粉5%、面粉5%。此饵较散,入水化的快,可在使用包钩时使用。这两种饵料对黄姑鱼有较强的针对性,获鱼量较高。
  鱼咬钩快时,使用飞钩,就是不需要把钩埋在饵团中,可有效提高中鱼率,但必需使用硬线才能达到目的。鱼咬钩慢时,应把钩子插入饵团,延长换饵时间。不管是包饵还是飞钩,饵团都不宜过大,象鸽子蛋大小就可以了。如果饵团过大,铃响线松不中鱼的常事。再就是这两款饵料配方,对鲤、草、青、鲂等鱼也有特效,在钓黄姑鱼时,经常会有大个头的鲤、草等鱼中钩,再就是手竿小型爆炸钩也是使用多股线绑钩,因线细,抗拉强度不大,在抛竿前就应把泄力器调好,才能保证摛获中钩的大鱼


 
如何钓黄鲴鱼的帖子很多,各有说法,但细线小钩基本是统一的,对饵料的要求也大同小异,偏腥香就可以了,对钓饵的状态有差异,有的说要雾化,有的说不要雾化,对钓点的选择也相差不多,根据我多年垂钓黄鲴鱼的感觉对调钓和饵的雾化作一概括,或许对心存疑虑的钓友有一定的帮助。
      1、调钓:
      对黄鲴鱼的钓法,在钓灵与钓钝之间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调4钓2,有的说调平水钓2~3目,有的说钓跑铅上钩段部分子线卧底,有的说钓底,有的说钓浮,有的说用斜标钓,到底何去何从?听谁的好呢?钓友们不用疑惑,谁都没说错,各种钓法都可以上鱼,无非是上鱼的快慢和鱼获的多少有差别而已,或许某甲习惯于A种钓法而不习惯B种钓法,某乙热衷于B种钓法而不喜欢A种钓法等等,总之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根据我的经验,以上所有钓法对比,调平水钓2~3目是最为理想的,比其它任何一种钓法上鱼快,鱼获多,我不去研究黄鲴鱼的生理结构什么的,只知道怎样上鱼快而多就足够了,其它的都是多余的。
      钓底与钓浮要灵活运用,鱼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变化,因此如果有时钓底不吃食时就钓浮试试,反之亦然。钓浮时带饵浮标露2~3目最适合观标。
      2、读标和提竿时机:
       钓黄鲴鱼读标和提竿时机是最为关键的,一般情况下黄鲴鱼就饵时是上顶半目至2目,再下顿,这是黄鲴鱼的标准鱼讯,当然大黑标或大送标的情况也存在。
      3、钓饵状态:
     雾化与不雾化间的选择:小杂鱼闹时少雾化,小杂鱼不闹时多雾化,无论雾化如何,钓饵必须要“软”。
      欢迎各位钓友参与钓技探讨,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希望本帖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