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的管理才能真不如范蠡和张良吗?(1)

 都市生活台 2012-10-29

【摘要】:蜀国的领导力因而始终处在这样一种 夹生饭 状态,譬如说一家企业,永远只有COO一个人成天忙碌,尚且有时顾此失彼,而董事长和各部门总监却没有一个在关键时刻听劝的,犯尽一切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豪侠意气,匹夫陋习,后来再加上一个缺乏天资的 皇二代 ,所有这些问题,别说在1800年前,即使在现代中国也不那么好对付。

现在对的评价多元化起来,说明中国人已不再满足于按照过去的简单化正统标准(不管是哪种道德)去回顾历史了。(注1)

对在军事指挥和人事管理的一些短处 以及可能还有的心理缺陷,都已有不少的讨论。说来说去,大家觉得他的水平(不光是业绩),与比他远一些的张良或更遥远的范蠡相比,总归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然而,人们很少涉及的一个事实,就是要面对的局面,却比张良和范蠡要面对的有着本质不同。诸葛亮要一边打造一个根据地一边战斗。他要在原本没有什么根基的一个地方建立起来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形势,以期 天下有变 ;而他的对手,也不是自己一个劲犯错误、谁劝都没用的吴王夫差和西楚霸王项羽,而是钻研《孙子兵法》的老手曹操。

相比之下,范蠡有越国民众的支持,还有文种主持重建,无须为战略后方而担忧。而对张良来说,以一个 约法三章 与项羽在咸阳掠物焚城的劣迹反衬,就已为汉军换来了关中百姓的拥戴。

而蜀军则不然。它军力不够,人才有限,凭借一块 转让 来的根据地,人生地不熟,刘备等三兄弟在此毫无社会基础,要想扎下根来实属不易。最不幸的是,一旦进入了 根据地时代 ,刘备一班兄弟就接连不断自己犯起错误来,荆州失守,联盟崩溃,直至夷陵惨败。几下子就从一个不错的起点倒退回去老远。

其实,的问题是一切心怀大志的小本经营者都会遭遇到的痛苦经历 一边要守住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一边还要瞄准国际企业、行业领袖什么的,把不大的生意还要 整出花儿来 。放弃吗?经营一块汉中,可偏安一隅,但如何感召天下?不放弃吗?又就怎么保证不犯错误,逐步壮大?司马懿分析他 志大而不见机 (没有机会),的确如此。

在不少的事情上(包括做生意),有时无中生有容易,从小到大却难;有时狭缝之中求生存容易,做到外围突起,威胁中心又难。从一块远离中原、资源有限的地区经营起一股新兴势力,然后出击中原,称霸天下,这样案例,古今中外实在不多,真正算得成功的还是1700多年后共产党领导下的,结合了很多现代因素的根据地战争。

以共产党在江西、陕北及太行山区战斗发展的经验,与当年在汉中的赌命经营两相比较,我们看出,一个成功的根据地战争,在谈得上全国性部署之前,都应具备如下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