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为什么用兵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1)

 都市生活台 2012-10-29
西安很老很老了。这恐怕是给我造成的印像,兵马俑很老很老了。同样,两千多岁的,也很老很老了。

西安又是很年轻很年轻的。我去西安,没找到,却被他那些永远年轻的卫兵给拦住了。两千多岁的,并没有真的变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岁的面容与体型,像一个战胜了时间的奇迹。难怪兵马俑出土后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两千多岁的西安,也像兵马俑那样,拥有二十多岁的青春。当我看见兵马俑,就看见了二十多岁的西安,目视前方,沉默寡言,健壮而又自信。

你想知道二十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吧。你想知道两千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

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卫、掷铁饼者等雕塑,让人记住了古希腊乃至古罗马的男人们长什么样子。幸好,我们有。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男人长什么样子,知道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子。兵马俑是大秦帝国男人们的自画像。我们见不到了,却能大致地想像出他的模样。夸张点说,他才是兵马俑真正的父亲。他老了,他死了,却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永远活在二十多岁。作为他的那个时代不老的象征。

是1973年被几位二十多岁的农民打井时发现。在此之前,人们去西安,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在此之后,又多了一个愿望:看兵马俑。就像探访一处神秘的远房亲戚。连远道而来的日本学者都赞叹:不到西安,就不算到中国,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西安。最老的兵马俑,成了西安最新的形象代言人。西安的奇迹太多,兵马俑是奇迹中的奇迹。

在两千多年后被挖掘出来,相当于他的复活,他的第二次诞生。在他出土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经三十多岁了。而发现兵马俑的那几位青年农民,如今该六十多岁了吧。但我仍能想像出他们撞上时惊讶的神情。他们原本打井的,想不到却打通了一条时光隧道,二十多岁的西安人,看见了两千多年前的西安人。我从他身上看见了老西安的青春,大秦帝国的青春。

召集江湖术士炼丹,委派五百童男童女出海远航蓬莱,据说都为了寻访长生不老药。怕死的秦始皇直到死了也没找到。可他那些不怕死的士兵,却像吃了长生不老药似的,通过雕塑而获得了永生。

我相信确是以那些不怕死的士兵为模特儿的。否则,不可能把眉宇之间的英气与勇气延续两千多年。兵马俑的原型会老、会死,可精神还活着。仍像在随时待命,唉,给他们下命令的人已经死了。他们因为永褒青春而无法退役。

这群并没走上战场的士兵,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战斗,跟黑暗搏斗,跟寂寞搏斗,跟虚无搏斗 这一仗足足打了两千多年。最终,他们战胜了时间。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浮出地面。完好无损的,本身就是自己的战果。还有什么能把他们打垮呢?他们坚持着,坚持着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一支勇敢的部队,在阵地上坚守了两千多年,也没有被打乱队列。朝代更替,也无法取消他们的番号。

西安人应该以为骄傲,倒不是说靠他每年拉来多少游客,带动多少消费,而是向全世界展览了古老的西安人,其实也是古老的中国人,那种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两千多年前的大阅兵,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还没有解散。兵马俑也算中国人的根啊,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形象。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惟一延续到今天的,正如兵马俑不倒。兵马俑明明是易碎品,却就是没有垮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