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巅峰处的永恒——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四

 tjhx0526 2012-10-29
第40位 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
  
  苏莱曼一世 Kanuni Sultan Süleyman (1494—156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十任苏丹(1520—1566年在位)
  
  占据大陆咽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祚长达600多年。它漫长的岁月可分成两部分:从开国到苏莱曼大帝时代为上升阶段,此后为走下坡路的阶段。而苏莱曼大帝则是站在帝国最高峰处,“猛击、毁坏和消灭一切当道的东西”的杰出帝王。
  
  奥斯曼帝国传到苏莱曼一世已经是第十代了,他的九个前任都在兵马中过完了一生,在血腥中打造出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继承了庞大祖业的苏莱曼同样是一个好战、善战的君王,但与他的前辈也有着两个明显的不同点:在他之前的苏丹多是在同兄弟的激烈搏杀中登上宝座的,多显得霸气有余,宽厚不足,而苏莱曼作为独生子,他的继位乃众望所归,他的身上更多地洋溢着一股宽容大度安祥之气;他的前辈们武功出众,但文治多数乏善可陈,而苏莱曼则在打天下扩疆土的同时,也在文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苏莱曼不愧为一个全盛时期的泱泱大国的理想君主。
  
  苏莱曼虽为独生子,但并未受到娇纵,而是从小接受了一个皇位继承人所应有的严格锻炼。他的父亲谢里姆一世是一个天才的马上君王,在位8年间使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倍。在父亲出外征战之时,苏莱曼便主持朝政。
  
  1520年,谢里姆一世驾崩,26岁的苏莱曼继承大位。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传人,首先要靠出色的战绩来树立威望,苏莱曼深知这一点。即位刚越年,苏莱曼便以10万大军北上,夺取了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腹地,一直处于匈牙利的控制之下。夺取了这座要塞,便获得了进入欧洲心脏地带的前哨站。
  
  苏莱曼树立威望之战还有夺取罗得岛一役。罗得岛是卡在小亚细亚和帝国新领土埃及之间的一颗钉子,必须拔去,但占据该岛的骑士团有着很高的战术素养,苏莱曼10万大军围攻岛上的6000多守军,费了9个月才拿下,而且眼睁睁地看着岛上的骑士团体面地撤走。虽然过程不顺,但也总算达到了目的,不过从此战开始,奥斯曼帝国便被卷入了与地中海上的海盗们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海盗组织给了帝国许多帮助,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苏莱曼决心以他的利剑插入基督教欧洲的心脏。1526年攻入匈牙利,歼灭其主力,匈牙利国王路易二世战死,这个“基督教之盾”从此进入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以此为跳板,1529年和1532年两度进攻维也纳,在基督教国家的联合抵抗之下未获成功,但奥斯曼帝国也未伤元气,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地区。
  
  苏莱曼的扩张可分为亚非欧三个部分。在亚洲,他的对手是波斯萨非王朝的达赫马斯普一世,此公也非泛泛之辈,双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据战,先后达成了一系列和议。苏莱曼毕竟有着更雄厚的国力作后盾,在这场博挛中占据了上风,累计从波斯手中夺取了两河流域南部(包括巴格达)、亚美尼亚大部、格鲁吉亚的一部分。
  
  在非洲,苏莱曼利用海军力量,同时在地中海海盗集团的支援下,夺取了的黎波里和阿尔及尔,灭掉了在西班牙人支持下的阿卡德瓦德王朝。苏莱曼继续任用著名海盗“黄胡子”赫伊尔丁建设海军,发展迅速,1538年和1541年先后打败了西班牙和威尼斯等国的联合舰队。
  
  以上便是“雷电”君王苏莱曼的军事成就。苏莱曼以“立法者”之名传于后世,他的文治甚至更胜一筹。
  
  苏莱曼时代颁布的法典有《群河总汇》、《埃及法典》和《苏莱曼法典》。在他之前,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时代已颁布了法典,但苏莱曼的法典在各方面更为完善,以古典伊斯兰法为基础,并吸收了被征服各民族的传统法。
  
  苏莱曼的统治策略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对“米勒特制”的发展。“米勒特制”之意为非穆斯林的宗教团体和氏族,在征服了那么辽阔的土地之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对如何治理那么多宗教文化习俗迥异的民族曾感到困惑,苏莱曼在前代摸索的基础上,终于确立了民族和宗教基本国策,准许异教民族在拥护帝国统一,承担各种应承担的义务的条件下,享受一定的内部自治,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宗教教育机构。苏莱曼时代,帝国内的“米勒特”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格列高里教派等,在西欧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迫害异教徒的狂飙之时,苏莱曼的帝国却显示出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气度,接纳了大批犹太人。
  
  苏莱曼时代在不知疲倦的建筑师锡南的主持下,帝国的建筑成就达到高峰,其中的经典之作是著名的苏莱曼清真寺。
  
  苏莱曼积极鼓励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他本人也留下了著作《战争日录》。
  
  不过,尽管苏莱曼时代的帝国看来是如此完美、健康,但在他死后不久,这个庞然大物就开始落伍了,直至最后沦为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在苏莱曼的法典中我们也许能够截取某些信息来解释这个现象。人数众多的农民被固着在国有土地或封建领主的采邑上,不经允许不得迁徙,也不得进入城市从事手工业,对商业课以重税,实行封闭性的行会垄断制度等,都不利于工商业的长远发展。当然,奥斯曼帝国像多数亚洲国家一样,被过于强大而顽固的传统束缚住了发展的脚步,这也不能仅仅归罪于苏莱曼或若干帝王。
  
  苏莱曼大帝将奥斯曼帝国在各方面都推上高峰,不过无论在扩张领土还是在法律政策等方面都只是沿着前任的脚步前进,缺乏独创性的成就。将他排在这个排行榜的中游,与图拉真、巴西尔二世相近是比较合适的。他的排名略高于后两者,主要是考虑到这一点:因为奥斯曼帝国的牛气和苏莱曼加给西欧基督教世界的恐慌感,促使西欧人加速了绕过中东的海上新航路的探索和海外探险活动。
  
  
  评论: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之前连续十代统治者都取得了辉煌成绩,持续达200多年的帝国上升阶段为史所罕见。苏莱曼也是卓有成效的奥斯曼培养模式和竞争机制锻炼出来的一代雄主。但从他开始,奥斯曼帝国的培养机制就开始落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时代的欧洲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第39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沙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 Екатерина II(1729—1796年),俄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
  
  叶卡捷琳娜原名索非亚,出身于一个德国小公爵家庭,自小曾随其母游历过欧洲许多城市,并到过不少德国诸侯的宫廷,但她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744年,这一年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为她的继承人彼得(即后来的彼得三世)挑选妻子,叶卡捷琳娜作为候选人被邀请到俄国宫廷之中。
  
  当叶卡捷琳娜与其母的马车奔驰在东欧平原的驿道上时,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当从小熟悉宫廷倾轧的她,对未来将要面对的复杂的宫廷生活显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到莫斯科之后,叶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为皇储的配偶,但接下来的18年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个身体嬴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宠爱自己的情妇,经常羞辱叶卡捷琳娜。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在书本中积累知识,同时偷偷组织了一个小团体,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近卫军青年军官,成为支持她的铁腕力量。
  
  1762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几天后,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经过18年的忍辱负重,叶卡捷琳娜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大帝国的主人。
  
  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在俄国的领土扩张上,这也是她对历史的主要影响。包括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和一次对瑞典的战争。
  
  在波兰问题上,叶卡捷琳娜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纵波兰选王会议,将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1772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一部分。波兰爱国人士进行了灭亡前的反抗,1791年,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叶卡捷琳娜的军队攻占华沙,宣布《五三宪法》无效,并与普鲁士一起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得到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叶卡捷琳娜军队的刺刀下,1793年波兰的最后一次议会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过了这个被宰割的协约。叶卡捷琳娜本来可能想为她的情夫保留一个傀儡王国,但1794年波兰救亡起义风起云涌,在联合普奥两国镇压了波兰起义后,为免夜长梦多,决定第三次瓜分波兰,使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三次瓜分波兰,贪婪的北极熊共分得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假想敌。但叶卡捷琳娜时代对土耳其的战争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1768年,在俄国挑逗下,土耳其对俄宣战,本来被认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却呈现出俄国一边倒的优势,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爱琴海四条战线大获全胜,在1774年的和约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赔款之外,还被迫承认克里木汗国独立(后为俄国吞并),并承认俄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耳其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双方都在备战。1787年两国战争再次爆发。这一次,俄军在苏沃洛夫(此君后来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还要大显身手)率领下赢得更加彻底,著名的伊兹梅尔一战中歼敌2万多。土耳其再次以失败者的身份签订和约,割让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土地,并承认克里木纳入俄国版图。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沦为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的过程中,叶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剂。
  
  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还有个小插曲,瑞典“演员国王”古斯塔夫想乘机偷袭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结果大败而归。瑞典、波兰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国在欧洲扩张的三个主要对象,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取得全胜。
  
  望着大大扩张了的俄国版图,叶卡捷琳娜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叶卡捷琳娜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后与伏尔泰有过密切的书信联系,还曾资助过“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她兴办各类学校,提倡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这个专制主义宝座上坐热之后,她的思想逐渐改变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持续了一年多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未占领过战略意义重要的大城市,但还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如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并给予贵族更多更大的权力,1787年颁布的《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是集中体现,她也因此被称为“贵族女皇”。对此,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农奴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一步加深。农奴制一直是俄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剧了它并将这个棘手的难题推给她的后代去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给予了贵族更多的自由,使其中的先进分子能够充分接触西欧的自由主义思想,为俄国的现代化打开了一道门缝。俄国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第一声呐喊就是从进步贵族中发出的。
  
  叶卡捷琳娜据说很风流,她的情夫之中著名的有格里哥利??奥尔洛夫、波将金、波尼亚托夫斯基,他们在不同时期使叶卡捷琳娜的事业更加辉煌。不过同她之前的三个女沙皇相比,她也许还算不上荒淫无耻。
  
  总而言之,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还是体现在使国际格局和版图发生的变化。她使波兰消失和土耳其迅速衰落的同时,使俄国更加强大,统治力量进一步逼近欧洲心脏地带,并在即将到来的拿破仑战争时代立于不败之地。这位不可一世的女沙皇在本排行榜中居第39位。
  
  
  评论:叶卡捷琳娜二世早年失意时期曾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有过极大的热爱,但当她执掌大权之后,却成了一个维护旧制度和特权阶层的“贵族女皇”。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她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以及她同时代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身上。他们都是很有见识的优秀政治家,但他们最终都加强了最有利于自身统治的专制形式,这也许说明了,帝王终究难以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导力量。
 
第38位 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伦国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仑国王(公元前604—562年在位)
  
  新巴比仑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是历史上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帝王,他的著名除了“巴比仑之囚”之外,还因为那座虽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中,但仍令后人浮想联翩的、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他那原为米底公主的王后思念家乡的山林景色,不喜欢巴比仑的平原水乡,终日愁眉不展,这位善解人意的君王便仿照米底特色,为她建造了这座“空中花园”,以搏美人一笑。
  
  实际上,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建筑上的作为绝不止于空中花园。巴比仑城的宏大和坚固都展示了他的时代建筑的最高成就,这座全盛时容纳了25万人的都城被规划得十分整齐。还有那座令上帝又惊又怒的“巴别通天塔”也建于他的时代。不过,由于大兴土木导致两河流域的森林砍伐过度、生态环境恶化,也许是导致两河文明衰落的一大原因。
  
  但如果仅仅因为建筑上的成就,尼布甲尼撒二世不会列入本排行榜之中,就如同胡夫一样。他被列入的更主要原因在于他在军事政治上的作为。
  
  公元前七世纪后期,曾经辉煌的军事巨人亚述帝国终于在内忧外困中奄奄一息了,被它征服过的国家都想向它插上一刀,最后以来自巴比仑的一刀最为致命,巴比仑的反抗运动就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父亲那波帕拉沙尔领导的。
  
  那波帕拉沙尔来自巴比仑的迦勒底人,他被亚述任命为巴比仑的镇守大将,面对巴比仑此起彼伏的反抗运动,他毅然站在家乡人民的一边,并联合东方的米底王国,给予亚述以反戈一击,公元前612年攻陷了尼尼微,灭掉了亚述帝国。那波帕拉沙尔和米底王瓜分了亚述的江山,那波帕拉沙尔得到了西半部,历史上称为新巴比仑王国。
  
  尼布甲尼撒二世从少年开始随父南征北战,在继位之前就曾亲自指挥过卡尔赫米什战役,重创了埃及军队。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其时他面临的形势是,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臣服,但富庶且贸易发达的地中海东岸地区,包括犹太王国和腓尼基诸城邦,在埃及和巴比仑之间犹疑不定,而埃及虽已如即将落山的夕阳,但仍有实力染指西亚地区,尼布甲尼撒的野心和能力,注定了他必定精神百倍地加入到这场争霸战争中。
  
  尼布甲尼撒首先同东面的米底王国结盟,以免除后顾之忧,为此还娶了米底的公主,于是有了建造“空中花园”的故事背景。后来尼布甲尼撒还不放心,为防御米底人,在两国边界处筑起了一道长城,这可能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长城了。
  
  接着,尼布甲尼撒便大胆向西发动一次又一次攻击了。他即位之后曾迫使地中海东岸各国承认他的宗主权,但由于埃及插手,这些国家背叛了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于是在公元前587年发动了战争,攻占耶路撒冷,扶植了傀儡齐启德亚统治犹太国。但埃及人不堪示弱,于公元前590年发动了一次远征,又迫使犹太国、腓尼基城邦中的推罗、西顿等臣服。尼布甲尼撒闻讯大怒,尤其对齐启德亚的背叛最为切齿痛恨。他又在前580年再次发动了巴勒斯坦战争,围困耶路撒冷半年之后攻陷,将这座圣城劫掠一空,大批居民被迁到巴比仑,包括被弄瞎的国王齐启德亚,史称“巴比仑之囚”,直到新巴比仑灭亡之后才得以返回故土。尼布甲尼撒还进攻推罗,围困了13年之久(这可能也是世界史上历时最长的围城战了),最后双方达成和议,推罗保持自治,但承认尼布甲尼撒的宗主权。外约旦的许多小王公也向尼布甲尼撒称臣。此外,尼布甲尼撒还曾利用埃及的内部纷争入侵埃及,但未取得成果。
  
  公元前562年,耀武扬威40多年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终于闭上了他的眼睛。他的时代也是巴比仑文明最后的辉煌了,他死后才23年,新巴比仑王国便被波斯所灭。从此,这块不再富饶的土地便一直处在异族的统治下,直到20世纪伊拉克王国的建立。
  
  新巴比仑王国虽短命,就如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但尼布甲尼撒二世的一系列军事政治行为显著影响了中东地区政治的格局,他的时代巴比仑经济十分繁荣(著名的埃吉贝商家就出现在这个时代),再加上作为组织者在建筑史上的取得的成就,他无疑应跻身于世界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帝王之列。
  
  
  评论: 在公元纪年之前,巴比伦一直是西亚文化最先进的地区。但自公元前11世纪之后,巴比伦一直处在周围较落后的异族统治之下,只有在新巴比伦王国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它才是西亚的主人。以先进的巴比伦文化作为西亚的主导,这正是这个王国历时虽短,却能量巨大地推动了历史前进,且令后人无限追念的原因。但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对待同样文化先进的犹太人的残暴,与后来作为野蛮民族领袖的居鲁士对待犹太人的宽容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发人深思的。
 
 第37位 威廉一世(荷兰执政)
  
  威廉一世 WilliamⅠ(1533—1584年),荷兰执政(1559—1584年在位)
  
  对于拿骚伯爵威廉来说,命运之神是非常眷顾他的。他继承了父亲的拿骚伯爵领地,11岁时,他的堂兄勒内·沙龙战死疆场,他又继承了奥兰治亲王的爵位和领地,18岁时同伯伦伯爵的女继承人安妮结婚,又得到几处领地,成为尼德兰①首屈一指的大贵族。他少年被送进布鲁塞尔的宫中接受正统教育,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妹妹—尼德兰女总督玛丽娅的厚爱、器重,22岁被任命为马斯军团司令,并进入尼德兰总督府政务院,26岁成为荷兰、泽兰、乌特勒支三省执政。
  
  他本来可以像那个时代的大贵族一样,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中体面地过完富足的一生。但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命运之神又把他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1566年,在尼德兰的一个小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激动的人群迅速砸烂了修道院的物事,这种狂热迅速扩展到整个尼德兰,史称“捣毁圣像运动”,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
  
  这场运动的产生有诸多因素。尼德兰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毛纺和麻纺手工业及商贸尤为发达,城镇林立。但它自1519年起落入西班牙的统治之中。西班牙政府视其为经济奶牛,其交纳的赋税占西班牙国库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使双方的矛盾发展到如水火之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和“血腥敕令”,这个敕令规定凡异端必须处死并没收财产,而藏匿包庇异端者与异端同罪。这个敕令使数不清的尼德兰加尔文教徒被合法地杀害,在加尔文教徒占多数的尼德兰显然是一道战争的催化剂。当尼德兰又陷入一场经济危机时,政治和社会的动乱就爆发了。
  
  在这场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仍有着许多向良性发展的机会,奥兰治亲王威廉和埃格蒙特伯爵、荷恩上将的努力也正在促成这一点。他们曾联名向玛格丽特总督递交请愿书,要求废除“血腥敕令”、撤走西班牙驻军,罢免不得人心的主教等。在运动发生后,他们又积极斡旋,女总督也主张采取安抚措施。但顽固的天主教国王菲利浦二世顽固地断送了机会,他向尼德兰派遣了“铁血总督”阿尔法,采取残酷镇压的手段,终于使形势不可收拾。新成立的“除暴委员会”使尼德兰变成了屠宰场。
  
  这种情势下,奥兰治亲王威廉斩断了与西班牙王室的丝丝情结,放弃了显贵的身份、优裕的生活,毅然加入到血浓于水的尼德兰民众一方。他选择了逃亡德意志,散尽千金招募了一支军队,开始了战斗的生涯。
  
  威廉的军队一开始屡屡碰壁,但“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的崛起使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这两支队伍主要由破产的尼德兰平民组成,他们分别在沿海地区和佛兰德斯森林进行游击,并夺取了一批城镇,在阿尔法统治的铁板上打开了缺口。威廉积极配合,再次攻入国内,并成为全国抵抗力量公认的领袖。
  
  尼德兰独立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好地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真理,尼德兰一方在军队的数量、编制和统一领导方面均逊色于对手,但他们进行的是关乎自身自由和幸福的奋战,有足够的热情将战争进行到底,终于将西班牙拖至全国总破产,同时利用菲利浦二世树敌过多的特点,团结国际力量来夹攻西班牙。
  
  尼德兰地区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决定了尼德兰战争主要由一场场要塞与城堡的攻守战组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要塞争夺战提供了许多光辉范例。其中著名的战役有哈勒姆保卫战、阿尔克马尔保卫战、莱顿保卫战等,其中在莱顿保卫战中,荷兰人在弹尽粮绝之际掘开海堤水淹敌军,才取得了胜利。威廉亲自参与了其中一些战役,以头脑冷静著称,被称为“沉默者威廉”,不过军事终非他所长,他在实际指挥作战中取得的成果有限。他的两个弟弟为配合莱顿保卫战而双双战死。
  
  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将威廉列为全国头号通缉犯,以重金悬赏要他的性命。对此,威廉发表了著名的《护教宣言》,抨击了腓力二世政策的种种祸害,描述了自己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心路历程和战斗到底的决心。1582年,尼德兰各省正式宣布在7月12日拥戴威廉·奥兰治为尼德兰国王。然而,在这伟大日子到来前的两天,一颗罪恶的子弹夺走了奥兰耶的生命,行刺者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菲利浦二世的巨额赏金。
  
  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威望,因为他的遇刺身亡而被永远定格在高位。他被尊为国父,他的子孙世代为荷兰执政,并在1815起成为荷兰王国的世袭国王,一直延续到现在。他的家族标志——橙色也成为荷兰的标志。
  
  对于荷兰国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首先是荷兰独立所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使称雄一时的西班牙帝国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而衰落下去,同时又在西欧众大国的夹缝中兴起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荷兰。独立使得荷兰摆脱了众多的束缚,并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17世纪这个“黄金世纪”,建立了海上霸权。如果继续在西班牙“铁板一块”天主教政策的统治压榨下,“海上马车夫”的繁荣是难以出现的,南北尼德兰的对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必须注意到的是,荷兰人的国家民族观念向来比较淡薄。作为在独立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本土领导人,奥兰治亲王对荷兰独立战争的凝聚力起到很大作用,而他的后代世袭为王,对荷兰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有很大意义。
  
  同多数国家的开国元首相比,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军事才能相对平庸,在独立战争中起更大作用的是“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威廉主要是起精神领袖的作用。但他的儿子毛里茨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弥补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威廉是个宗教宽容者,而他的时代是个宗教狂热的时代,天主教和新教的仇视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引起了内战,尼德兰的战争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威廉的宗教宽容在他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尼德兰革命的发生也许是历史的必然,是那个时代群体意志的表达,但如果没有威廉的种种活动,荷兰后来的历史轨迹也许还会有很多的不同。荷兰国父在本排行榜中居第37位。
  
  
  小提示:对于荷兰国父威廉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莫过于在西班牙统治者和荷兰民众之间作出选择。选择了后者,就是选择了一条更坎坷曲折、更具风险,也有着更大责任和荣誉的创业之路。他成功了,无愧于他的荣誉,因为他选择了跟民意和历史潮流站在一边。
  
  
  ① 因荷兰是尼德兰最大的省,故常用“荷兰”来指代整个尼德兰。在1830年比利时独立之前,尼德兰也包括比利时。
 
 第36位 康熙皇帝(中国清朝皇帝)
  
  康熙皇帝(1654—1722年),中国清朝皇帝(1661—1722年在位)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习惯上以年号称之为康熙。他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代皇帝,因为缔造了“康乾盛世”,以及在维持中国领土完整方面的作为,成为中国最受景仰的帝王之一。拜当代影视传媒所赐,他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帝王。
  
  康熙以八虚龄践柞,其时前辈留给他的是一个庞大而危机四伏的江山,对清朝的效忠尚未形成习惯,以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已经显现或将要显现;在朝廷内部,“强人政治”的时代尚未过去,鳌拜等大臣独断专行,已形成对皇权的巨大威胁。这样的时代,正呼唤一位政治巨人的出现,来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康熙以他日后的文治武功证明了,他很好地承担起了这一角色的责任和义务。
  
  在康熙早年的成长中,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各方力量的制衡,努力为康熙亲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当康熙在1667年开始亲政之时,发现专横的顾命大臣鳌拜已成为他乾纲独断的最大障碍。两年后,康熙设计将鳌拜及其亲信一网打尽,从此独揽大权,这是康熙一生成功的起点。
  
  其时,南方的“三藩”又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三藩”是分封在南方的三个藩王,均为明朝降清将领,在打天下中立下汗马功劳。“三藩”中以吴三桂为首,握有重兵,渐有成为割据势力之势。康熙在“削也反,不削也反”的判断之下,于1673年下令削藩。吴三桂立即造反,打着恢复汉人天下的旗号,一度将战火烧及南方的半壁江山。康熙在这场战争中初步显示了军事领导才能,运筹帷幄,果断机智,成功策反了王辅臣等人,用了8年时间终于将叛乱平定下去。
  
  接着,康熙乘胜利之势,派施琅率水军跨过台湾海峡,攻灭台湾郑氏政权。这是中国古代渡海作战的经典一役,清除了明朝最后的残余力量。台湾作为“东南数省之屏障”的作用也从此得到中央政权的重视。
  
  在中国内战的同时,俄国人正在沿着西伯利亚的据点一步一步地向东推进,占据了清朝龙兴之地——黑龙江流域,第一次成为中国北方的威胁。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便将目光投向这里。1685年,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的配合下,取得了雅克萨战役的大捷。康熙接受了沙俄使臣的求和,随后签订了《尼布楚和约》,划定了两国东部边境线,此后一个半世纪里,两国基本保持和平。
  
  但北边的威胁除了新出现的沙俄之外,还有旧有的蒙古分裂势力。当时的蒙古已分为漠南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已归附清朝,漠西、漠北蒙古则维持半独立状态。在康熙一步步统一中国内陆的同时,漠西蒙古出了一位枭雄——噶尔丹,也正在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噶尔丹具有成为一位努尔哈赤式英雄的诸多要素,但他不幸运,碰上的对手是康熙领导下蒸蒸日上的中央王朝。尽管在1690年曾一度进逼到离北京仅700余里的地方,但终于在乌兰巴通一战中败于康熙之手。1691年,康熙召集蒙古诸部王公,主持了“多伦会盟”,加强了满蒙联盟,直接目的是孤立噶尔丹,但蒙古族也从此得以在清朝的统治利益中分得一杯羹。此后,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最终迫使噶尔丹在穷途末路中死去。清朝在中国北方漫长边境线上的统治,从此确立下来。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重新纠集了余部,在1717年进军西藏。康熙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役中,同样赢得干净利落,他在1720年派军入藏,驱逐了策妄阿拉布坦,稳定了对西藏的宗主权。
  
  在上述一系列战争的同时,康熙通过正确的国内政策,使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走出多年战乱的浩劫,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他比较重视民生,亲政不久,便废除了满洲贵族“圈地”的弊政。六次南巡以视察水利工程,并修治永定河等河道。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减免全国赋税,并在1712年国库充实的情况下,规定“盛世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即以现有人口为基准,以后增加人口都不再增加人头税,此举以及其继承人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对中国人口的猛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康熙在位期间钦定了《大清律》,条目之多刑例之全,都可谓集中国历代律法的大全。在科举制度方面,除了常规的八股取士之外,康熙增设了博学鸿儒科,采用考试与举荐相结合的方式招揽人才。在平三藩之乱期间,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颁布了捐纳制度,凡地主士绅子弟,只要缴纳一定的“捐钱”,便可得到较低等的官职,捐纳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成为科举制的一种补充。
  
  康熙帝本人多才多艺,除了精通儒家学说之外,还对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工程技术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热心向西方学者学习相关知识。他在位期间,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他在位61年,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之为“康熙之治”,是“康乾盛世”的开端。
  
  收复台湾之后,康熙曾一度开海禁,但他晚年又重新实行“禁海”政策,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清代“文字狱”始于康熙时代,不过最热衷于此的是他的孙子乾隆皇帝,康熙时代的笔墨官司还不多。在康熙晚年,由于在立储问题上的优柔寡断,导致诸子联结朝臣争位,朝政一度出现混乱局面。这些,都是康熙少数令后人指摘的地方。
  
  但康熙在历史上的影响也不宜被过高估计。首先,无论是平定三藩的战争,还是平定噶尔丹,或者是收复台湾的战争,康熙都是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地方力量,虽然胜利也来之不易,但并没有改变宏观的历史格局;而在雅克萨战役中击败的也只是沙俄一个具有冒险性质的团体,远不是沙俄的主力。其次,康熙的国内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但他的政策缺乏创新,基本上都是沿用前人的做法,“康熙之治”的出现,也与他所处的王朝第二代帝王的有利位置有关,具有战后恢复性发展的性质。而且,康熙本人热爱数学、自然科学、西方技术,却没有将之向全国推广的热情,使中国丧失了一个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的良机。
  
  总的来说,康熙是一个有成就的帝王,但并非一个改变了历史发展大势的人物。他对历史的实际影响可能略逊色于他的名气。他在这个100帝王排行榜中居第36位。
  
  
  评论:满清以12万人的八旗兵,征服了拥有上亿人口的明帝国。在创造了这一历史罕见的奇迹之后,清朝初期的统治者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意识之中。确立满清在全中国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便是康熙皇帝执政的核心任务。康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使清政权既获得了儒家文化和汉族知识分子的认同感,又保持了满人尚武和开拓进取的特点。
 
第35位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中国明朝皇帝(1368—1398年在位)
  
  明太祖朱元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从乞丐、和尚到皇帝的故事,如此大的人生落差,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若干从奴隶到帝王者能与之相比了。
  
  朱元璋出身于濠州的一个贫困的自耕农家庭,幼名重八,字国瑞。16岁那年,家乡受到一次罕见的旱灾、蝗灾、瘟疫的多重夹击,他父亲、母亲、长兄都因此丧生,朱元璋被迫到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并需要到四方云游以化缘度日,四年后才重新回到皇觉寺。
  
  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这是元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双重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总释放。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因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成为郭子兴部的骨干,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朱元璋的旗下逐渐聚集了一批人才,如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成为他未来打天下的基础。1355年,郭子兴死,朱元璋成为右副元帅,随着另两位实权人物的战死,朱元璋完全接管了郭子兴部。1356年攻下集庆(即今南京),并以此为根据地。朱元璋在力量还不强大的时代,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采用军屯制促进生产,迅速提高了实力。
  
  当时的形势是,刘福通部红巾军在北方同元朝军队作战,元朝内部也四分五裂,内斗不已,而在南方,则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红巾军出身的力量在争斗。朱元璋先在鄱阳湖大战中击溃了陈友谅部主力,在惨烈的水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然后回头对付东面的张士诚部,经过两年的进攻终于歼灭之,接着又吞并了东南地区的方国珍部,已然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时已是1367年,元朝也消灭了刘福通部,双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1368年,朱元璋采取了“先取山东,次河南、河北,扼守潼关,直取大都”的稳妥策略,派徐达、常遇春这对黄金搭档北伐,七月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遁,北方在200多年之后重归汉族政权的统治。
  
  在此过程中,朱元璋一直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为主,直到1366年,觉得自己称帝时机已成熟,便派人将韩林儿暗杀,1367年称吴王,1368年正月正式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建立之后,继续消灭国内残存的割据力量,在南方,先后拿下了四川和云南这些地方割据的温床,在北方,派大军追击已遁入大漠中的蒙古人,这些军事行动有成有败,但经过开国之后近二十年的时间,基本上统一了除北方游牧民族占据的地盘之外的整个中国。
  
  将朱元璋列入本榜之中的主要原因并非他在称帝之前的传奇经历,而是他称帝后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将中国封建社会带入了新的阶段,一个更加具有内部稳定性,也更加专制、保守的阶段。
  
  休养生息是一个受到重创的国家必须经历的,朱元璋作为一个贫民出身的帝王,这方面的体会更深一层。针对元末大乱之后大片土地抛荒的现状,他承认战乱期间开垦的无主土地由耕者所有。新开垦的土地,有些地方可以免除赋税三年。朱元璋时代,减免田租的命令不绝于史。还大规模地兴修水利,至1394年,全国新开的塘堰达4万余处。全国范围内整顿户籍,清丈土地,编造黄册,实行里甲制度,明初做得很成功,因此增加了税收收入,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在册户籍数长期不能超过朱元璋时代。朱元璋还实行迁移人口的措施,先是将人口密集地区的无地贫民迁移到有大量抛荒无主土地的地方,后来还将东南富户迁移到南京和临濠,既充实了首都,便于控制,又拔除了他们在原来地方剥削劳动者的基础。同时将在战争中沦为奴婢者释放为自由民,将各级官员拥有的奴婢数缩减到很小的数目,使元朝以来盛行的储奴制度大为衰落,又增加了社会小生产者的数目。
  
  以上这些措施每个朝代开国之后或多或少都曾实行过,但朱元璋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位。而他更具有开创性的改革是在政治军事体制方面。
  
  朱元璋在政治军事体制改革方面的措施可以归纳为“分权制约,加强控制”。他在宰相胡惟庸谋反事件之后,废除了丞相,同时废除了中书省,使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使丞相的职务实际上由皇帝来兼任。他又先后设立了都察院和锦衣卫,前者专门负责监察检举,后者完全是皇帝的爪牙,为皇帝进行侦察、逮捕和审问活动,这是明朝发达的特务政治的开端。
  在军事方面,他将大都督府的职权分为前、后、左、中、右五都督府,还使他们和兵部互相牵制,同样对皇帝负责。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将其职权分归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布政使司,分管行政、军事和司法。三者互不统辖,均直接对中央负责。同时还分封藩王到各地,藩王均为朱元璋的子侄,每人可拥有一支几千人到一万多人的卫队,朱元璋设藩王的目的是使其拱卫中央,并使中央一旦被“奸人”所控制,藩王可以起“清君侧”的作用,但在他死后不久,很快就因藩王尾大不掉的问题而引起内战。朱元璋在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制度,卫所之人,皆为军籍,世代相袭,拨给他们一定的田亩,实行军屯制。
  
  在对待功臣方面朱元璋握紧一个“严”字。建国初期,朱元璋主要是惩戒部分不法功臣,以此形成威慑作用,但到了他执政后期,特别是1390年之后,“惩戒”便变成畜意的杀戮,在两大谋反案件(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被牵连而死的人都数以万计,加上其他的诛杀,开国功臣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只剩下个别。
  
  在文化方面,朱元璋也起了很大的影响,但更多地受到后世的诟病。其一是确立八股取士的制度,使科举制度进入了作茧自缚的阶段;另一个是文字狱,在朱元璋时代,因文字犯禁而被杀的人不绝于史。这些制度被清朝所沿袭,被认为是使中国出现“万马齐喑”可悲局面的根源。
  
  朱元璋在立法、司法方面也很有作为。他令李善长等人制定《大明律》和《大诰》,对官员的刑法以“严”为主。他在位期间,发生过两次株连极广的大案:空印案和郭桓案,特别是后者,株连的人达数万。朱元璋在反官员的贪酷方面动作很大,凡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一律斩首,还将其皮剥下,挂在衙门旁边太庙的稻草人上以警告继任的官员。反贪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为历代所罕见。
  
  朱元璋还将他的一生的经验和执政体会编辑写成《皇明祖训》,以求将他的后继者们都教育成为明主,此书不愧为一有价值的政治劝诫书,但从后来明朝的皇帝大多荒唐昏庸来看,它的价值不是它的初衷。
  
  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各方各面的制度,或在前代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或由自己创立,大部分被明清两代所沿袭继承,奠定了五百多年政治制度的框架,他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帝王。
  
  对于朱元璋功罪的评价,后人多关注于他妄杀无辜这一点。他每兴一次大狱,所杀之人数以万计,的确十分残暴,不过他所杀之人均为官僚富商,不涉及穷苦百姓,而他颇能关注民生,在兴建工程和发动战争上都十分注意节制,体现了他出身贫农,能知民间疾苦的优势。
  
  但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是大大加强了皇帝本人的权威,当他的后继者们疏缓朝政之时,这些过剩的皇权便落到了皇帝的近侍—宦官身上,为后来明代政治的痼疾—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而他设立锦衣卫、兴文字狱等,是对人权无情的摧残,使中国文化逐渐“沉淀成一个酱缸”。朱元璋是勤奋的,但他又是极度自私的,以建立一个有利于他及他的子孙后代长期稳固统治的制度为目的。明代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的开始,朱元璋对此负有责任。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帝王,朱元璋在本排行榜中居第35位。
  
  
  评论:作为一位穷苦人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早年在心中埋下的仇富、仇官的种子在他能操纵别人生杀大权时便充分显露出来,这使他的政治显示出了对官吏苛切、对平民相对宽松的特点。尽管他必须为加强专制统治和对文人文化的控制而承担恶名,但他在改善民生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34位 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 RamessesⅡ(公元前1314年—1224年?),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公元前1290—1224年在位?)
  
  拉美西斯二世,也许不是古埃及文治武功最盛的法老,但很可能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他也是古埃及中王国之后在位时间最长的法老(当然,还是难以同第六王朝的佩皮二世这个人精相比),也是最能享福、懂享福的法老。不过,他被列入本排行榜之中,主要还是出于他对世界历史的标志性影响——与赫梯的大战和公元前1269年的和约。
  
  古埃及在第十八王朝初期重新完成了统一,进入了新王国时代,一连数位法老都热衷于开疆拓土,埃及的战车向北踏向叙利亚、巴勒斯坦,向南达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亚境内)。但到了第十八王朝后期,由于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引起了国内政治纷争,同时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攻势,埃及在北非的领地逐渐失去,军队长官也失去了借战争升官发财的途径,法老的威信跌入低谷。公元前1320年,军队总司令霍连姆赫布夺取政权,建立了第十九王朝。由于得国未正,他非常需要借战争以确立自己的威望,于是,在他手里,埃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浪潮。到他的第二个继承人、自称为“帝国的再生者”的谢提一世手里,收复了西亚的大片土地,在对赫梯的战争中也暂时占了上风。
  
  这就是拉美西斯二世时代到来之前的国内形势。国际上,富饶而又缺乏一个主导力量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成为各方争夺的重点,南面的埃及、北面的赫梯、米坦尼,东面的亚述和巴比伦都在对它虎视眈眈,这个地区成为中东的“火药桶”。
  
  拉美西斯于公元前1290年继承了正处在上升阶段的埃及,他雄心勃勃,决定建立一番超越前辈的功业,准备吞下叙利亚—巴勒斯坦这块肥肉。他在尼罗河三角洲营建了新都培尔—拉美西斯,因为新都的位置更便利于向北发展。他还组建了阿蒙军团等四个兵团,总兵力约3万人。但他的主要对手、已修炼了五百多年的赫梯王国也不是吃素的,其国王穆瓦塔鲁同样血气方刚,迁都于靠近叙利亚的达卡什,以便于南下作战。双方摩拳擦掌,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多灾多难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上方。
  
  年轻气盛的拉美西斯铁了心要发动这场战争,他首先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远征,夺取了沿海的腓尼基地区,以便于获得制海权。公元前1286年雨季过后,拉美西斯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而与此同时,在情报战上占了上风的赫梯国王穆瓦塔鲁,得悉了拉美西斯的进军路径,便在卡迭什郊外布下天罗地网。拉美西斯亲率最精锐的阿蒙军团前进,在卡迭什郊外遭到两个赫梯细作的蒙骗,以为赫梯大军还在远方,就一头撞进对方的陷阱里面。经过死战,阿蒙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拉美西斯幸运逃脱,并在增援部队的帮助下,获得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但代价惨重。而赫梯一方最引以为豪的战车兵也几乎全军覆没。
  
  此后,拉美西斯又发动了几次入侵叙利亚的战事,虽有斩获,但规模不大。此时,叙利亚东面的亚述正在崛起,成为赫梯的心腹之患。于是,赫梯国王赫吐什尔(穆瓦塔鲁之弟)向埃及提出和约,拉美西斯同意,国际关系史上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发生了。
  
  公元前1269年,埃及和赫梯缔结了世界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国际和约。和约包括序言和九个条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双方建立永久的和平,互不侵犯;(2)两国国王要执行各自条约的义务;(3)两国结成军事互助同盟,在其中一国面临第三国威胁时,另一国应倾力支援,同时,如果其中一国国王面对内部危机,另一国也应予以支援(这一条至关重要);(4)两国互不接纳对方国亡命者的政治避难,已接纳的应引渡给对方;(5)神对违约者惩罚,对守约者加恩。通过这个条约,两国划分了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势力范围。为了巩固同盟关系,赫梯国王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拉美西斯为皇后。
  
  拉美西斯对这个和约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个和约是对方首先提出的,而且对方还将其公主作为“和亲”的使者送来了,这个和约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以对付国内国外的敌人。实际上,当时赫梯王赫吐什尔面临的形势比拉美西斯要严峻得多,其东面亚述帝国的气势咄咄逼人,北面卡斯恺部落的威胁越来越大,国内的反对派也在蠢蠢欲动,而拉美西斯的敌手还相对较远。因此,和约对赫吐什尔同样是一个胜利。总的来说,条约的规定对双方是平等的,唯一受到不平等对待的,是被瓜分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人民。
  
  不管如何高地评价这个和约的历史意义都不为过。这个和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永久同盟、互不侵犯、军事同盟、引渡政治犯、划分势力范围等,足以成为后世国际和约的蓝本。这个和约也暂时稳定了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政局。
  
  拉美西斯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在于对赫梯的战争和和约。但他巨大声名的获得还有更多的来由。他在位长达67年,有过8个正式妻子和近百个妾,生了100多个儿子、50多个女儿。他的妻子之一纳法塔莉皇后被誉为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女人。
  
  拉美西斯的好大喜功在埃及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他在埃及留下50多块记功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埃及最南端的阿布辛贝城郊外的阿布辛贝大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活了90岁,传位于第13子麦尔涅普塔赫。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巨人。他死后不久,古埃及帝国在“海上民族”的打击下瑟瑟发抖,开始了漫长的衰落过程。
  
  之所以只将拉美西斯二世列入本排行榜,而没有他的盟友赫梯国王赫吐什尔,主要是因为拉美西斯二世在两国的交往中更具有主动性和连续性,以及他和埃及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远大于赫梯。拉美西斯二世在这个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34位。
  
  
  评论:从史书记载来看,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法老,而当时埃及帝国的实力也给他提供了好大喜功的资本。但与赫梯的和约,证明了他并非一个不顾现实条件,任凭自己野心无限膨胀的暴君,和约中的维护和平、互相尊重和互相协助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他理智和成熟的一面。拉美西斯二世的最伟大之处,并非体现在扩张了多少领土,或建立了多少记功碑,而是体现在和约之中。
 
第33位 穆阿维叶(阿拉伯帝国哈里发)
  
  第33位 穆阿维叶 Muawiyah(600—680年),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哈里发(661—680年在位)
  
  穆阿维叶,阿拉伯帝国早期的奠基人之一,倭马亚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地位如此显赫,然而后世的穆斯林对他却是骂声一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要从他同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女婿阿里的关系来解释。
  
  穆阿维叶是麦加贵族领袖阿布·苏夫扬之子,苏夫扬曾经是穆罕默德的敌对势力的首领,后来在穆罕默德不可抵挡的兵锋之下投降,皈依了伊斯兰教,并获得先知的赏识,成为伊斯兰教早期高层领导人之一。穆罕默德逝世后,苏夫扬凯觎领导权,但最后是众望所归的先知岳父阿布·伯克尔登上了哈里发之位。苏夫扬为此悻悻地留下一句话:“这是一个错误,需要流血才能洗清这个错误!”穆阿维叶少年时曾参加其父反对穆罕默德的行动,并继承了其父的野心和权谋,他们都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客。
  
  当时,伊斯兰教的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年在位)与穆阿维叶同属于倭马亚家族,奥斯曼在位期间遇到了一个强劲对手的挑战——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阿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阿拉伯骑士,一生在战场上几乎从未遭遇到败绩。先知曾在送他宝剑的同时送了一句话“除脊柱剑外无宝剑,除阿里外无豪杰”,又将女儿法蒂玛嫁给了这位勇士。656年,哈里发奥斯曼被刺杀,阿里继立为第四任哈里发(656—661年在位)。
  
  阿里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他不但根子红,而且勇敢、慷慨、宽容,但他的宽容只给了他赏识的人,他是个狂热的伊斯兰教徒,在位期间为数众多的基督徒被杀害,而他对伊斯兰内部意见分歧者的不宽容则造就了一个坚定的反对派——哈瓦立及派。此外,阿里被指控参与了谋杀前任哈里发奥斯曼的阴谋,这成了反对派攻击他的绝好借口。时任叙利亚总督的穆阿维叶利用阿里的统治出现动摇之机,对他提出了挑战。
  
  657年,穆阿维叶以为奥斯曼复仇为名向阿里的地盘进军,双方在隋芬展开激战,穆阿维叶眼看难逃败势。关键时刻,穆阿维叶的得力助手阿穆尔向阿里提出以《古兰经》来裁决纷争,那位有勇无谋的豪杰竟答应了,使得穆阿维叶逃过了一劫。
  
  此后,穆阿维叶避免跟阿里直接对抗,转而向西发展。当时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本·阿布·伯克尔是首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的儿子,也是阿里的亲信,被指控为谋杀奥斯曼的凶手。穆阿维叶以此为借口,出兵埃及,击败并杀死了阿布·伯克尔。掌握了叙利亚和埃及的穆阿维叶实际上已经成为阿拉伯世界势力最大的人。
  
  661年,阿里被哈瓦立及派刺杀,穆阿维叶依靠强大的实力,被推举为哈里发,并以武力胁迫使阿里的长子哈桑主动放弃他的继承权。为了稳定局面,他假意同意阿里的次子候赛因·宾·阿里在他死后继承哈里发之位,但在位期间积极培植自己的儿子亚泽德的势力。680年,穆阿维叶死,亚泽德攻杀了候赛因·宾·阿里,继承了哈里发之位,从此,穆阿维叶的后代世袭为哈里发,一直延续到750年,他建立的王朝被称为倭马亚王朝。伊斯兰教的中心也从阿拉伯半岛移到了叙利亚,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
  
  但帝国内部仍有众多阿里及其后代的支持者,反对穆阿维叶这个出自先知敌对派系的人建立的王朝,他们被称为“什叶派”。750年,什叶派与另一个伊斯兰派系阿拔斯派合作兴风作浪,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穆阿维叶从此被描述为一个利用阴谋诡计篡夺领导权的小人。
  
  但无论穆阿维叶受到了后世多少非议,他对先知的事业在世界上的发扬光大有着巨大功劳却是无法抹杀的。他在担任叙利亚总督的时候就创建了阿拉伯海军,夺取了塞浦路斯岛,并在655年“船桅之战”之战中重创拜占庭水师,确立了阿拉伯人在地中海上的优势。
  
  继位之后,穆阿维叶便从东西两线扩张,团结在真主旗下的顽强的贝都因人依然是势不可挡。在东线,阿拉伯帝国的大军从波斯继续东进,攻陷了喀布尔,征服了今阿富汗一带,然后挺进中亚大草原。在东南,部分阿拉伯军队已进入印度河流域。在西线,继续使拜占庭在刀剑的狂风中战抖,662年攻入小亚细亚,669年和674年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面对这座世界史上最难攻克的城市,两次均无功而返,在678年签订了体面的和约而退军。伊斯兰的信徒随着阿拉伯的大军向世界各个方向扩展,伊斯兰教义以其简明、有力和强调入世的特点在所到之处赢得了大批的信徒,令中东、中亚各地众多原来的宗教趋于消亡(当然,伊斯兰教快速传播还有一大原因:对异教徒征收人头税的经济政策)。
  
  在四大哈里发时代后期,地方总督、书记官、法官等国家行政职务已经形成。穆阿维叶上台之后,继续完善国家官僚体系,并加强哈里发本人在政治、军事、宗教三方面合一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哈里发的民主选举终为倭马亚家族的世袭制所取代。穆阿维叶设立了为自己服务的各部大臣以掌管各方面事务,在地方上,他将全国分为9个省,每省设总督(成为埃米尔),由自己亲自任命,每省同时设税务官掌管财政,直接对哈里发负责。
  
  穆阿维叶时代,贵族会议和部落代表会议仍然存在且有较大权力,行省总督也有较大的独立性。穆阿维叶时代的中央集权远未达到波斯帝国或拜占庭帝国那样的程度。完善的国家官僚体系和常备军等要到阿卜杜·马立克(685—705)时代才基本确立。穆阿维叶时代,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时期。
  
  作为阿拉伯帝国继欧麦尔一世之后最重要的奠基人、阿拉伯帝国大扩张的领导人之一,穆阿维叶无疑应在本榜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对历史的影响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由于他的夺权造就了什叶派,后来什叶派在一千多年中一直在伊拉克和伊朗广泛传播,并在16世纪的伊朗取得了正统地位,延续到现在。穆阿维叶在这个百强排行榜中居第33位。
  
  
  评论:穆阿维叶是将宗教领袖、军事家和政客三重角色结合得最好的一代枭雄。作为宗教领袖和军事家,穆阿维叶将阿拉伯帝国的霸业和伊斯兰教的精神事业发扬光大,而作为一位政客,穆阿维叶在夺权和维权中显示出了高明的手段。公心和私心,往往是一位成大事者必备的两个方面。
 
第32位 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君主)
  
  帖木儿 Timur(1335—1405年),帖木儿帝国君主(1370—1405年在位)
  
  帖木儿,是中东历史上最有名的征服者之一。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认为他是个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
  
  帖木儿常以成吉思汗的业绩来勉励自己,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虽然同样是征服了许许多多的地区,同样是洗劫了不计其数的战利品,但帖木儿的战争更没有头绪,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帖木儿后代的不争气也使他的帝国成为昙花一现。帖木儿还有一点跟成吉思汗不同,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属于什叶派,但他战争面对的对手却大多也是穆斯林,反而常常是异教徒从他的战争中捞到不少好处。
  
  帖木儿身材高大、头也大,有着褐色的皮肤。他勇敢善战,在关键时刻能以一个无畏的战士的身份冲到最前线搏杀,又具有弹性性格,能通过暂时的屈服来赢取宽松的发展环境。他是个文盲,但却绝对聪明,是哲学家的好朋友。他曾在一次劫掠中被射伤了腿,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跛子”帖木儿,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最出色的马上帝王。
  
  孕育帖木儿帝国的地区,称为河中地区,介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大致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当时属于西察哈台汗国的领域。帖木儿原是渴石城城主哈吉的侄子,被任命为千户长。在东察哈台汗国的秃忽鲁·帖木儿入侵并占领渴石之后,帖木儿投奔了他,被任命为渴石城的总督。
  
  但随后帖木儿同秃忽鲁·帖木儿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翻脸,被迫同内兄侯赛因流亡波斯,正是在流亡期间,他的腿受了终生的伤。帖木儿和侯赛因经过一番卧薪尝胆之后,卷土重来,打败了也里牙思火者,赢取了整个河中地区。随后,帖木儿和侯赛因又反目成仇,帖木儿击败了侯赛因之后,成为河中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于1370年自立为埃米尔,定都撒马尔罕,初步建立了国家。帖木儿扶植了一个察合台的后裔为傀儡,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这时起,帖木儿便不停断地向四邻伸出刀锋,扩大他的帝国。首先是攻灭了咸海边的花剌子模,然后连续五次进攻世仇东察哈台汗国,一直打到吐鲁番,迫使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哈马儿丁“消失在黑貂与银鼠出没之地”,从此一蹶不振。帖木儿首先解除了卧榻之侧的心腹之患,巩固了新生的国家。
  
  接着遭殃的就是伊朗和阿富汗的人民了。旭烈兀的后继者们各据一方,互相攻击,使他们成为帖木儿最好的猎物。从1380年开始,一直到1393年,帖木儿断断续续地铲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力量,吞并了伊朗和阿富汗地区。至此,帖木儿的帝国东至印度河,西到幼发拉底河,北达高加索,南临波斯湾。这基本就是帖木儿帝国的最大版图,帖木儿在其后所进行的征服影响虽大,但都以劫掠和复仇为主要目的,并没有因此夺取更多的领土。
  
  帖木儿与金帐汗国的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但主要不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而是因为大草原的空旷和迷离。他扶植了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忽迷失,并认他为义子,但忽忽迷失在1380年夺得金帐汗之位后,被一时的辉煌冲昏了头脑,转而进攻他的义父。结果帖木儿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他,在1389—1395年三次亲征金帐汗国,三次将忽忽迷失从宝座上拖下去,其中第二次征服最为艰苦,在找不到敌方主力,又不熟悉道路的情况下,在草原中跋涉了4个多月,终于在力量耗尽之前追踪到了忽忽迷失并击溃了他。对这个地区的破坏,使横贯欧亚大陆的商道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帖木儿没有留下代理人便离开了这里。
  
  入侵印度也是帖木儿一贯的目标,帖木儿以德里苏丹政权容忍它统治下存在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徒为借口发兵,以此掩饰他对富庶辽阔的印度的垂涎。而德里苏丹国这时正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同样无力抵御生机勃勃的帖木儿帝国。1398年,同历史上众多从西北渡过印度河的侵略者一样,帖木儿在朱木拿河畔战役中大败德里苏丹马茂德·沙之后(在这场决战之前,他屠杀了10万印度俘虏),昂首挺进德里的苏丹的宝座。在大肆破坏之后,扶植了印度斯坦人赛义德家族的希兹尔汗作为代理人,便一走了之。不过,从印度带来的战象在帖木儿接下来的西亚战役中发挥了作用。
  
  1400年,帖木儿还率军攻打埃及奴隶王朝统治下的叙利亚,在攻陷并洗劫了阿勒颇和大马士革两座城市之后,便离开了它。
  
  1402年的丘布克战役使帖木儿的军事荣誉达到了最顶点。帖木儿在此前遇到的对手大多是老朽的或陷于内乱的,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雷霆”巴耶济德一世,后者因为征服了大半个巴尔干而令欧洲人谈之色变。在双方为势力范围的划分发生纠纷之后,帖木儿的大军直刺“雷霆”帝国的心脏,两位枭雄在安卡拉城外进行了决战,事实证明,帖木儿技高一筹,巴耶济德战败后被关在铁笼子里,很快忧愤而死。帖木儿的军队洗劫了小亚细亚几个大城市,包括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布鲁沙,将被奥斯曼人征服的许多王公重新扶植起来。历史证明,帖木儿并没有阻止奥斯曼帝国的强大,但因其胜利使欧洲人喘了一口气,拜占庭帝国因此又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寿命。
  
  帖木儿已经打败了亚洲几乎所有的大国,除了大陆最东端的中国。帖木儿还想恢复成吉思汗子孙的荣誉,并使中国皈依伊斯兰教。他在1405年聚集了准备东征的大军,但他的病死终于使中国成为他铁蹄下的幸免。
  
  帖木儿虽然是被征服地区残暴的破坏者,但他将各地的瑰宝和人才聚集到首都撒马尔罕,将该城建成一个繁华的都市。他积极赞助学者和艺术家,他的时代被称为“帖木儿的文艺复兴时代”,但实际上影响范围和延续时间都很有限。
  
  帖木儿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在众多子孙的争吵和争斗中分裂并衰落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因为一代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百余年后,他的后裔中又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帖木儿所领导的战役有多少已难以计数,所洗劫城寨和屠杀人民的数量则更难以估计。他在本榜中的排名要考虑的因素是,他只是一个出色的破坏者,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他所征服的地区大多没有建立起新秩序。这就是征服了怎么大范围领土的中亚霸主帖木儿没有在本榜中位居前茅的原因。
  
  
  评论:帖木儿终生以成吉思汗作为激励自己的榜样,并举着成吉思汗的旗号来提高人气,他也学到了成吉思汗军事上和管理制度上的许多成功经验。可惜的是,他却没有从蒙古帝国中学到很重要的一点:鼓励自己的子孙去远方创业,让更大范围的土地归属于蒙古人。贴木儿的战争更专注于掠夺、复仇和威名的传播。
 
第31位 萨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
  
  萨拉丁 salah-al-din(1138—1193年),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1171—1193年在位)
  
  萨拉丁在他死后的800年中,为全世界穆斯林所崇拜和基督徒所尊重,他的人格和功业,也确实不愧于英雄的称号。
  
  萨拉丁时代的中东是个是非之地,就像今天的中东一样,各派势力林立,明争暗斗,错综复杂。派系虽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阵营:基督教阵营和伊斯兰教阵营。在西欧的十字军一波又一波如狼似虎地扑过来之后,他们终于在地中海东岸稳固地占据了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几个小王国,其中以耶路撒冷王国最为强大。伊斯兰教阵营方面,当时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是伊斯兰世界传统上的共主,但早已衰落,不足以驾驽各地诸侯。埃及的法蒂玛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绿衣大食”)就尊崇什叶派,拒绝承认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的权威。在中东,还存在众多突厥人的政权,占据今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的努尔丁王国赞吉王朝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萨拉丁出身于库尔德人家庭,但以其超越民族的功业和胸怀被中东的所有穆斯林认同为自己的前辈。他的父亲是努尔丁王国属下的一个小领主,作为贵族子弟出身,萨拉丁从小在伊斯兰教经学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逊尼派信徒。
  
  萨拉丁的叔父施尔科是他成长的引路人,从叔父身上,萨拉丁学到的不仅有军事指挥的技能,还有为人出事的方式。26岁那年,受宗主努尔丁的派遣,他同施尔科出征埃及,近三年的战争虽以失败告终,但已经练就了这位未来英雄的一身本领。
  
  耶路撒冷王国异教徒的威胁,使属于不同教派的埃及法蒂玛王朝同努尔丁王国紧密团结在一起。1168年,受埃及邀请,施尔科和萨拉丁成为法蒂玛国王的座上宾,第二年,施尔科被任命为首相,但不久病死,萨拉丁继之为首相。其后的两年是萨拉丁接受严峻考验的时期,他上台之后,立马改组王宫卫队、培植同族亲信以代替旧官吏,坚决镇压了内外勾结的叛乱,击退了十字军的入侵,同时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收获了民心。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少数教派信徒,利用他的才智终于站稳了脚跟,奠定了一生事业的根基。两年后,萨拉丁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埃及的军政大权,法蒂玛末代国王病死,萨拉丁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自任第一任苏丹,并改旗易帜,尊奉逊尼派,承认巴格达哈里发的权威。
  
  经过数年的经营之后,萨拉丁已经建立了一支穆斯林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萨拉丁原来的宗主努尔丁企图控制萨拉丁,向他索取贡赋,遭萨拉丁婉言拒绝。努尔丁恼怒之下准备攻打埃及,但关键时刻他又适时地病死。这下轮到萨拉丁向他的故土发展势力了。
  
  萨拉丁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以钱财收买为手段,加上有效的心理战的办法,基本上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等叙利亚的大城市,虽然在此过程中遭到著名暗杀集团阿萨欣派的两次未遂暗杀,但没有妨碍萨拉丁建立了一个包括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北部、内志、也门的大国,对死海附近的耶路撒冷王国形成了包围圈。
  
  接下来,便是萨拉丁一生中最光辉的时期了。1187年,在赫淀以一场漂亮的围攻战几乎全歼了耶路撒冷主力军,并俘获了耶路撒冷国王,之后又经过13天的围城战,终于拿下了圣城。耶路撒冷时隔88年之后重回真主安拉的名下,城内的基督教教堂全部更换成了清真寺。
  
  这场巨变在穆斯林世界引起了一阵阵欢呼雀跃,也给了西欧基督教世界以极大的震撼,教皇乌尔班三世一惊不起,到上帝那里控诉去了。西欧各国均积极组织十字军,由此形成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是历次东征中最有名的一次。德皇红胡子腓特烈首先出发,但征途中淹死在一条小河里,随后到来的法王腓力二世因不满十字军领导权落在其宿敌英王理查一世手里而丢下军队独自返回。英王理查一世,因其蛮横和好战被称为“狮心王”,同萨拉丁的较量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阿卡一战,围城近两年,狮心王动用了巨型攻城塔和投石机,还有海军配合作战以保证补给,终于赢得了胜利。接下来在雅法与萨拉丁的军队展开激战,两位统帅都亲自投入了战争,并均因此负伤病倒。最后狮心王获胜,终于进逼至耶路撒冷城下。萨拉丁坚守不出,看来将要演变成持久战。此时,由于两人都面临国内叛乱、后院起火的严峻形势,无心继续撑下去了,终于达成了和议。
  
  和议的主要内容是,穆斯林占有巴勒斯坦内陆,基督徒占有沿海一带。耶路撒冷仍归萨拉丁所有,但向朝圣的基督徒开放。而萨拉丁的弟弟娶了理查的妹妹为妻,则成了两大宗教之间的一段佳话。和议达成后,狮心王回国平乱,而耗尽心力的萨拉丁则于第二年病逝于大马士革。
  
  历史上的萨拉丁,除了出色的战绩之外,他的宽厚和慷慨更为人所称道。在攻陷耶路撒冷之后,他没有妄杀一个人,还主动释放了所有战俘,这与88年前十字军攻陷这座圣城和狮心王攻陷阿卡之后的暴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战场上,他还曾向负伤落马的狮心王赠送了好马。他的慷慨更为突出,他死后私产只有“一个半金币”,财富都用于赏赐部下或购买敌方土地了。
  
  萨拉丁在内政上的作为比较容易被忽略。他关心教育,开办学堂,款待伊斯兰教的学者,委托他们撰写解释伊斯兰教义的著作,学校里不仅讲授伊斯兰教法,也开设哲学、天文学和数学。他重视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对外贸易,还建造了著名的萨拉丁城堡。
  
  萨拉丁死后,阿尤布王朝一度由其子弟瓜分,但不久被他的弟弟阿迪勒重新统一。这个王朝寿命不长,只延续到1250年。而他为真主争得的耶路撒冷,除了1228—1244年曾短暂落入基督徒之手外,一直为穆斯林所有。到1291年,十字军留下的余脉全部被驱逐出巴勒斯坦。
  
  萨拉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主要是夺取了耶路撒冷,使穆斯林和基督徒在这里的争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此外,他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并使埃及重新回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大家庭之中,夺取了叙利亚等地,使埃及和西亚广大地区重回到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但萨拉丁的名声高于他在历史上的实际影响。基督徒的耶路撒冷王国孤悬于穆斯林的汪洋之中,即使没有萨拉丁,也终难以持久。阿尤布王朝历时不长,在中东地区过于频繁的政治变迁中,萨拉丁所建立的政治秩序实际上只是昙花一现。综上所述,萨拉丁在这个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31位。
  
  
  评论:选择耶路撒冷作为自己事业的最高点,似乎是一次赌博。当时萨拉丁建立的国家并不稳固,在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都存在着众多敌人,攻占耶路撒冷,更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但萨拉丁成功了,因为耶路撒冷,他成为伊斯兰世界众所瞩目的英雄,再没有一个穆斯林敢公开向他叫板,萨拉丁能够从容地应对自身内部矛盾重重的基督教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实际上是萨拉丁一生中最英明的选择。
 
第30位 奥斯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
  
  奥斯曼一世 Sultan I.Osman(1258—132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一任苏丹(1300—1326年在位)
  
  奥斯曼也许是历史上名声最响的帝王了,他的名字成为土耳其帝国的国号延续了600多年,这个庞大的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扼住大陆交通的咽喉,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帝国之一。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中的一支,一个在世界民族大迁徙的洪流中饱经沧桑的民族,从中国北部到中亚大草原再到伊朗高原东部,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他们成为真主安拉的子民。后来在“上帝之鞭”蒙古人的逼迫下,他们之中大约400户人家在首领厄尔图格鲁尔的带领下迁到了小亚细亚,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找到了安家之地。当时,控制小亚细亚大部的是塞尔柱土耳其人的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给予同种的奥斯曼人以慷慨的待遇,将小亚细亚西北部同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索古德地区封给了厄尔图格鲁尔,作为藩属以拱卫罗姆苏丹国。厄尔图格鲁尔就是奥斯曼的父亲。
  
  1290年厄尔图格鲁尔死,32岁的奥斯曼继承了首领之位。当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奥斯曼的国家蒸蒸日上的同时,他的宗主国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一再打击下分崩离析,1308年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在关键时刻,奥斯曼接过了土耳其的大旗,1299年宣布独立建国,自称埃米尔,1300年又自称苏丹(意为最有权威的人),这就是600多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源头。
  
  奥斯曼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组织者,在他领导下奥斯曼国家不断发展壮大。他成功的原因除了个人出色的才能之外,还有以下几点:1、他高举圣战的大旗,以神的名义,将宗教的和半宗教的团体凝聚在自己旗下,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2、他对圣战中立功的人慷慨地赐予土地,从而赢得人心;3、他胸怀广阔,除了土耳其人之外,还接纳了大量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战士,甚至能容纳非穆斯林。而当时奥斯曼国家处在两大宗教的交界点上,成为伊斯兰教进攻基督教的急先锋,也就成为穆斯林寄托宗教情感的对象,使它能够得到各地穆斯林勇士源源不断的支援,与此同时,欧洲正好开始了分裂和衰退的14世纪,抵抗能力大为下降,这是奥斯曼国家崛起的客观原因。
  
  奥斯曼以其才能和气度得到德高望重的伊斯兰教苏菲派长老谢赫的赏识,娶了谢赫的女儿马勒哈。这场幸运的婚姻大大帮助了奥斯曼的霸业,因为谢赫的声望,更多的穆斯林战士投奔到奥斯曼旗下。谢赫在奥斯曼即位之时,曾向他赠送了宝剑“胜利之剑”,此剑后来成了奥斯曼帝国历代君主即位时受赠的圣物。
  
  奥斯曼一直避免向他的前宗主国罗姆苏丹国开刀,罗姆苏丹国灭亡之后,由于国力尚不够强大,出于策略,他又承认统治波斯的伊儿汗国为宗主国,曾代表小亚细亚各公国向这个蒙古朝廷纳贡。奥斯曼扩张的主要目标是异教徒的拜占庭帝国。千年古国拜占庭此时已如身患痼疾的老人,它的军队主要是雇佣军,又不再有东征的十字军给它支援,在真主名下团结一致的奥斯曼人攻击下节节败退。
  
  奥斯曼先后占领的拜占庭城市有厄斯基色希尔、莱夫凯、卡加希萨尔、伊内格勒和耶尼谢希尔等地。他因为在1301年在巴法埃农战役中击败拜占庭军队,而赢得了“贝伊”的称号。他占领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美朗诺尔城之后,将该城改名为卡加希萨尔,并迁都于此,作为进一步前进的据点。
  
  接着,奥斯曼将目标指向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最后的据点——布鲁沙,只要拿下了布鲁沙,通向欧洲的马尔马拉海峡便展现在眼前。这场围攻战进行得非常艰苦,前后持续了9年之久。在即将破城之时,奥斯曼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1326年,奥斯曼给他儿子乌尔汗留下了“要公正,仁慈,珍视学者,保护人民”的遗嘱之后,就撒手人寰了。乌尔汗攻占了布鲁沙,并迁都至此,将奥斯曼的遗体葬于此城,布鲁沙从此成为奥斯曼人的圣城。乌尔汗在位时期,奥斯曼国家继续发展壮大。奥斯曼帝国从创始人奥斯曼到第10代苏丹苏莱曼大帝,300多年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中间虽曾被帖木儿打败过,但强势不改),他的后继者中乌尔汗、穆拉德一世、穆罕默德二世、谢里姆一世、苏莱曼一世都是不世出的优秀统帅,使帝国“像一团日益增长的火焰,不管遇上什么,都紧紧抓住并进一步燃烧下去”,直至灭了千年古国拜占庭,傲视三大洲。
  
  奥斯曼统治期间,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渐从游牧走向定居生活。
  
  从历史来看,在奥斯曼时代,他的国家尚为一个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小国,而且刚刚进入稳定的国家阶段。那个地跨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国是他的后继者们不断努力的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奥斯曼的影响,没有奥斯曼这个开创者,就没有后来的这一切。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自阿拉伯帝国崩溃以来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又有了主心骨,而且由于奥斯曼帝国堵住了东西方交通的陆路,使西欧人不得不从海上寻找新的交通线,于是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的巨大影响,奥斯曼显然应在本排行榜中居显要位置。
  
  
  评论:奥斯曼的国家处于两大宗教交界处,是四战之地,但奥斯曼将劣势化为最大的优势,他高举“圣战”的旗号,使自己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瞩目的英雄和寄托宗教情感的对象,既扩充了领土,又凝聚了穆斯林的人气和精英,且能容人用人,厚待人才,使本国愈战愈强,愈强愈战。
 
 第29位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唐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中国唐朝皇帝(626—649年在位)
  
  隋朝末年,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及连年对外战争导致国内民变、兵变纷至沓来,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隋末农民大起义从611年开始,到了617年隋朝灭亡已成定局,剩下的悬念是谁能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成为新秩序的建立者了。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和最合适地点揭旗而起,开始了创业的过程,他的儿子李世民是起兵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这年,他才18岁。
  
  李世民出身于关陇的世家大族。其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大柱国之一,父亲李渊袭爵唐国公,隋炀帝时被封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像其它关陇贵族一样,从小就娴熟弓马,通晓军事。在李世民刚刚步入成年之时,似乎特意为他准备的隋末乱世就给了他淋漓尽致发挥的舞台。
  
  在进军长安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形势,李渊等人曾产生过退缩的念头,但在李世民坚决向前的鼓动下,终于于617年11月顺利占领长安。第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在此后的群雄逐鹿中,唐朝面临的最主要对手,包括薛仁皋、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都是由李世民亲自率军消灭的。李世民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他最行之有效的战法是,首先避免与敌方主力对撼,等到敌方出现疲惫和戒备心下降时,以己方优势兵力迅速出击,出其不意地击溃敌方主力。在一系列战役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与王世充、窦建德的郑夏联盟的决战,在战斗中李世民几度陷入敌方优势兵力的包围中,但他出色的战斗能力加上些许运气,使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唐王室在621年就消灭了全国各主要割据势力,到624年分散的反抗力量也铲除殆尽。在此过程中,李世民虽不是全局的统筹者,但他对统一的贡献显然要超过任何一个人。
  
  但对于李世民来说,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逼父退位,这血腥的一幕成为他辉煌的“贞观之治”的开始。唐太宗李世民充分吸收了隋末的教训,在多年战乱民生凋敝的情况下,实行了轻徭薄赋、疏缓刑法的政策。完善并发展了隋朝和唐高祖时建立的制度,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并颁行了《大唐律》。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他的帝王美德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善于纳谏,以魏征为首的大臣常常犯颜直谏,他都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贞观美政,留下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等经典的政坛佳话。
  
  唐太宗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周围群星璀璨。凌烟阁24功臣文武兼备,是唐太宗对天下人才之感召力、凝聚力的写照。贞观之治成为史学界毫无争议的太平治世,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全国每年被判死刑的人数达到最低记录,一个繁荣开明的辽阔帝国由此蒸蒸日上,开始了一个多世纪的强盛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堪与唐帝国相比的,只有中东的阿拉伯帝国。
  
  唐太宗在位期间,先后出兵打败了北方的突厥和西面的吐谷浑、高昌国,既解除了外来威胁,又拓展了疆域。但他晚年发动的征高句丽之战,则被证明是劳民伤财的无效之举。但唐太宗同“夷狄”的交往绝不仅仅只是依赖武力。他以广阔的胸怀接纳了众多少数民族,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曾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将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并放心地任用少数民族人才,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领袖共同尊为“天可汗”。唐朝前期,对外交往四通八达,出现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丝绸之路再次承载了文明交流的重任,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大概在此时传入中国,而中国的造纸术可能也在这一时期西传。而受唐文化影响最大的是朝鲜和日本,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在“遣唐使”的影响下发生的。
  
  唐太宗是一个身兼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的全才,临终前还写下总结一生经验的《帝范》十二篇。
  
  评价李世民对历史的影响,我认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在隋末乱世中崛起的各路英豪多有不同程度的地方势力的背景,而且其时中国统一未久,有可能再次陷入类似于南北朝的长期分裂混战局面,但主要是由于李世民超群的军事才能,使唐室仅仅用四年的时间就奠定了统一的局面,减轻了内乱给中国文明带来的破坏。
  
  其次,他在隋朝的基础上,完善并发展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等制度。他以出色的能力和广阔的胸怀,打造了大唐盛世的根基,而唐代的文明又通过日本、朝鲜的留学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
  
  还有一点也不可忽略。唐太宗被认为是中国帝王中的楷模,他的言行通过《贞观政要》等书籍详细地流传下来,成为后世执政者的教科课,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正是由于后两点,唐太宗李世民的影响要超过通常的开国之君,这也是他在本书中排名高于隋文帝、明太祖、汉高祖等人的原因。他在本排行榜中列第29位。
  
  
  小提示:唐朝之所以备受后人推崇,最主要的并非因为疆域辽阔,或经济繁荣,或军事犀利,而在于它开放的气度和宽容博大的胸怀。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备受后人景仰,也正在于他具有一个领袖的大胸襟和高眼界。他正是以此凝聚了人才,收获了成功,并感染了时代,为中国开创了百余年的流金岁月。
 
第28位 威廉一世(德国皇帝)
  
  威廉一世 Wilhelm I(1797—1888年),普鲁士国王(1861—1871年在位),德国皇帝(1871—1888年在位)
  
  霍亨索伦王朝,这个曾经的欧洲历史上最幸运的世系,带领普鲁士从一块贫瘠的沙丘平原上悄然崛起,沿着腓特烈·威廉大选侯、腓特烈大帝等人的辛勤足迹,使普鲁士精神成为一个令欧洲人畏惧而钦佩的名词。19世纪中期,这个幸运世系又诞生了一个无比幸运的帝王,在他的手中,德意志近千年来的统一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尽管人们谈起德国统一之路,总是首先想到铁血宰相俾斯麦或军事改革家毛奇,但站在统一的最高荣誉宝座上的,毕竟是他这位德国皇帝——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威廉·腓特烈三世(1797—1840年在位)的次子。在威廉记事的时候,正好遇上拿破仑的铁蹄踏破普鲁士大地的英雄时代。年轻的威廉就投身到反对拿破仑,寻求普鲁士独立的大潮中,从此奠定了一个军人的本色。1814年普鲁士全境从拿破仑手中解放并反戈一击成为击溃拿破仑帝国的主力之一,威廉以一个王子的身份充分享受到了其中的荣誉。此后,威廉一直致力于普鲁士的军事建设和军队工作。
  
  19世纪30年代起欧洲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以普鲁士为主体统一整个德意志的构想也被诸多仁人志士提出来。但当时的人绝不会想到这个殊荣会落到威廉头上,因为一方面德意志统一阻力重重,由14世纪的《黄金诏书》和17世纪的《威斯敏斯特和约》确立起来的德意志邦国林立的格局根深蒂固,而且周边的大国都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出现在它身畔;另一方面,威廉作为国王的次子,也不是王位的自然继承人。
  
  但形势的发展出人意料。1840年,威廉·腓特烈三世驾崩,威廉的哥哥即位,是为威廉·腓特烈四世。威廉·腓特烈四世没有后嗣,只好立威廉为王位继承人。1858年,威廉·腓特烈四世精神病发作不能视事,就由威廉代为摄政王,1861年威廉正式即位。
  
  多年的军旅生活使军队中服从的原则在威廉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使威廉的思想比他兄长更守旧,面对1847—1848年革命浪潮,威廉一直主张武力镇压,反对其兄召开议会的妥协做法。1861年继位之后,他仍以加强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为己任,主张增加军事预算,并将兵役制从二年延长到三年,因此多次与议会发生矛盾,甚至一度想退位。关键时刻,一个个性和能力都十分出众的人物出现在他周围的政治舞台上,改变了一切。他就是俾斯麦。
  
  俾斯麦是一个典型的德意志容克贵族的子弟,年轻时曾得到狂暴的声名,后来先后担任过普鲁士驻俄国和法国的公使。危机时刻,威廉力排众议起用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一上任,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这篇演说因后来俾斯麦成功的实践而更显得价值非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他鼓励国王:“既然我们迟早是要死的,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陛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奋斗!”从此赢得了威廉对他的政策的坚决支持。
  
  俾斯麦上台后,首先就解决了与议会的问题,他在军费和军役问题的提案不可能获得议会通过的情况下宣布议会休会,开始在没有议会的条件下进行统治(后来,俾斯麦实现了德国统一之后重新召开议会,得到议会的欢呼)。接着,德意志统一的三部曲很快就开始了他激扬的旋律。1864年,普鲁士与奥地利联手,很快就打败丹麦,夺取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1866年,普奥战争,一场原本被认为势均力敌的战争却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普军只用了七个星期就打败了奥地利,与奥地利签订了“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首,北德意志24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缔结同盟协定,组成“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在俾斯麦的挑逗下,拿破仑三世对德宣战,结果只用了1个多月就在色当战役中给予法军以毁灭性打击,消除了德国统一最后,也是最大的障碍,南德意志四个邦加入德意志联邦,同时从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就任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以“第二帝国”之名出现在历史上。
  威廉与俾斯麦堪称古今君臣相得中的典范,但绝对不是什么琴瑟和鸣。两个倔老头经常发生争吵,结果通常是国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勉强接受了首相的意见,而最后总是证明了首相的意见是正确的。1866年普奥战争取得柯尼希格莱茨大捷之后,国王主张直捣已近在咫尺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但当时面临法国干涉的危险处境,弄不好将前功尽弃。俾斯麦极力劝说国王放弃进攻,以有利的形势与奥地利签订体面的和约,当国王一直不肯让步时,俾斯麦急得流下热泪,打算从四层楼上跳下去。最后,国王终于十分痛苦地答应放弃进攻,但要把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存放在国家档案馆中,“以证明他当时是多么无奈和委曲求全”。还有一次,国王和俾斯麦因争辩一个问题从白天一直吵到午夜,当国王最终屈从了俾斯麦的意见之后,趴倒在沙发上大哭起来,而满头大汗的俾斯麦回到房间之后,马上摔烂了几件东西才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实际上,铁血宰相俾斯麦最成功之处在于他的外交,不愧是“能一只脚玩七个皮球”的高手。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要面对的潜在敌人有法国、奥地利和俄国。俾斯麦能够在与奥地利战争时使法国保持中立,在与法国战争时使奥地利保持中立,而与这两国战争时使俄国都保持中立(他的后辈对此应感到汗颜,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遭遇围殴的局面)。不过,当矛盾发展到只能用武力来解决时,普鲁士总能在两个月之内就击溃对手,对此,军事改革家毛奇居功至伟。毛奇也是威廉一世的骄傲,亲自领导了德国统一战争的数次关键战役。
  
  德国统一大业完成之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威廉一世已到垂暮之年,他更加放手让俾斯麦去干。俾斯麦在此后的日子里为了缓和汹涌的工人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质的社会劳工立法和社会保险立法,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国,其意义不亚于使德国统一。在外交方面,他致力于在欧洲建立一个孤立法国的均势国际体系,而让德国在此间扮演重要的制衡角色。
  1888年,91岁的威廉一世皇帝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这也许是欧洲帝王在20世纪之前的最高寿命),他的去世也意味着一代名相俾斯麦政治生命的结束。9天之后,俾斯麦离开柏林回到自己的家乡,德国历史上一个英雄时代结束了。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开国之君,威廉一世毫不疑问应在这个帝王排行榜上居于重要位置。
  
  
  评论:威廉一世时代的巨大成功,人们常将其归功于俾斯麦在政治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实际上,普鲁士本身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当然,俾斯麦也居功至伟,但他并非一个只懂得铁和血的宰相,他的作风是,强硬但保留适当回旋的余地,野心勃勃但有所节制。也只有他,才能够让他的手下败将对他感激万分。
 
第27位 乌尔班二世(罗马教皇)
  
  乌尔班二世(1035—1099年),罗马教皇(1088—1099年在位),教皇国世俗君主(1088—1099年在位)
  
  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揭开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千年对抗的序幕。此后,富饶文明的中东对野蛮落后的欧洲一直呈进逼之势,直到一场场飓风似的反攻的到来,这就是十字军东征。
  
  1171年,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了圣城耶路撒冷,他们建立的国家分裂而混乱,同时对基督徒充满了敌意,使得前去朝圣的西欧人受到较多骚扰,通往圣地之路似乎成为一条绝路。从耶路撒冷回到西欧的基督徒将他们所受的艰苦经历散布到西欧各地,宣传穆斯林对圣地和基督徒的迫害,一时间在西欧点燃了狂热的宗教复仇火焰。
  
  与此同时,随着塞尔柱土耳其人的扩张,拜占庭帝国节节败退,几乎丢失了整个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也危在旦夕。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谢一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向曾经的敌手罗马教皇和西欧的国王们求援。
  
  这时,西欧发动一场宗教反击战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还缺少一位煽风点火的人物,而且需要将各方的乌合之众汇聚成一股力量。教皇乌尔邦以其三寸不烂之舌扮演了这一关键性的角色。
  
  乌尔班原名欧德·德·拉尼,1042年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出众的演讲技能则是他的特长。凭借着自己的优势,他由修士到副院长到红衣主教,沿着教阶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1088年当选为罗马教皇。
  
  当上教皇之后,他曾于1089年组织法兰克人十字军攻打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但效果不显著。这时,西欧人的宗教热情持续高涨,他决定推波助澜,于1095年离开罗马前往法国,沿途鼓吹十字军东征。
  
  1095年9月,他以上帝代理人的身份在法国南部的克莱芒郊外召开了一次宗教会议,有六七百名主教和修院院长参加。他在会上发表的演讲大概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演讲之一了:
  
  “不要因为爱家庭而拒绝前往,因为你们应爱上帝胜于爱家庭;不要因为恋故乡而拒绝前往,因为全世界都是基督徒的故土;不要因为有财产而拒绝前往,因为更大的财富在等待着你们。”
  
  “死者必将升入天堂,生者倍受上帝恩宠,去分享其荣耀奖赏吧!幸运在向你们招手!”
  
  “教民们,那东方的国家,遍地是牛乳、羊奶和蜂蜜,黄金宝石随手可拾。谁到那里不会成为富翁呢?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作为你们的徽号,你们就是‘十字军’,主会保佑你们无往而不胜!”
  
  这真是一次技术高超的演讲。他从耶稣的降生、成长、受洗、在圣地的游行、教导与行善说起,严厉的谴责异教徒对圣地的亵渎,以及对朝圣者的虐侍,利用当时西欧人本身狂热的信仰,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上天堂、赎罪。而他夸耀东方的繁华富裕,则是充分利用了人在现世的欲望。信仰的激情,对上天堂的期待,加上牛乳、羊奶和蜂蜜的强刺激,满足了各种各样的动机,使得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轰轰烈烈的十字军东征时代很快就开始了。
  
  1096年秋,来自法国、意大利和德意志西部的骑士队伍从各地分路出发,会聚于君士坦丁堡,向小亚细亚进发,1098年攻占安提阿,1099年攻占耶路撒冷,对当地的穆斯林进行了屠杀,并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就在基督教世界扬眉吐气的这一年,这位倡导者也离开了尘世,到他的上帝那里报告去了。
  
  在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十字军东征又进行了许多次,通常说法是八次,但十字军东征实际上是川流不息,很难用多少次来概括的,直到1291年为止。
  
  十字军东征无疑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和中东的历史。首先,它带来的一次次战争和血腥屠杀引起了新的敌意,加剧了两种文明的矛盾,使得这种矛盾历经上千年仍然是如此尖锐;而伴随战争加大的是两个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给双方都注入了新的文化,比如现在西欧的语言仍能找到一些来自中东的词汇;其次,许多西欧的领主在战争中破产死亡,或者农奴没有回归,这对西欧封建农奴制的衰落起了作用,许多土地收归国王,加强了王权;而随着新奇的纺织品、食物、香料流入西欧,加速了贸易活动,意大利商业城邦热那亚、威尼斯因此兴起,也刺激了西欧人的野心,为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埋下了伏笔;十字军带回的金银多于支付战争的费用,增加了西欧的货币供应,提升了经济。从历史来看,西欧在11世纪是个转折点,之前是漫长的黑暗时代,但从这个世纪开始,在经济文化多方面呈现出每个世纪都有明显进步的趋势(只有14世纪除外),逐渐成为世界文明的领头羊。这种转变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十字军东征也是一个促进因素。
  
  在十字军东征的鼓动者中,作为超国家的权威和上帝的代理人,乌尔邦二世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仅凭克莱芒郊外那次震慑人心的演说,他就足以跻身于改变了历史发展大势的人物之列。
  
  
  评论:利用圣城被穆斯林攻占的时机,乌尔邦二世将自己天才的演讲能力发挥到极致,是攻心、利诱和煽情三者的完美结合,其结果也是一举三得:提高了教皇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提高了欧洲人的宗教热情,也扩大了基督教的势力范围。
 
第26位 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法老)
  
  图特摩斯三世 Tuthmosis Ⅲ(公元前1514—1450年),埃及法老(公元前1504年—1450年在位)
  
  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正是图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
  
  在从中王国向新王国过渡的第二中间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于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创建者雅赫摩斯领导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在共同奋战的过程中,埃及重归一统,并在尚武精神的激励下,将这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雅赫摩斯开始,历经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锋南达尼罗河第三瀑布,北指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的版图如同一块越吹越大的蛋糕。
  
  到了图特摩斯三世的父亲图特摩斯二世在位时期,这个短命的法老没有留下多少业绩,却留下了一个能干的妻子——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还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图特摩斯三世是父亲同次妃伊西斯的结晶,从小生活在哈特谢普苏特的阴影中,在对嫡母恐惧、敌视而又带有几分崇拜的复杂心境中逐渐长大成人。
  
  哈特谢普苏特尽管在内政方面颇有手段,但对外则几无建树。公元前1482年,女法老突然死亡,到她的父亲阿蒙神那里报告去了,年已32岁的图特摩斯终于得以亲政。图特摩斯上台后立即展开对这位嫡母政敌的报复,企图将她留下的痕迹从埃及大地上抹去,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虽然从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了掌握权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国内新旧交替之际政局不稳,而叙利亚南部的卡迭什王国正企图组织反埃及同盟。图特摩斯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发动了他执政后的第一仗,进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冒险越过一条峡谷,突然出现在敌方大本营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国投降。这个纸糊起来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烟消云散了。
  
  初战的完美胜利大大刺激了图特摩斯的野心,何况他血脉中还流淌着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执政期间对外扩张的重点是西亚叙利亚的诸城邦。在首战告捷之后,图特摩斯又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反复多次征讨,才最终确立了对叙利亚的统治,而他对叙利亚的征服严重刺痛了西亚大国米坦尼,强强相碰终不能免。米坦尼王国的悲哀在于它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杰出军事家图特摩斯三世。数次大战埃及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中公元前1472年图特摩斯还一度渡过幼发拉底河追击对手。最后米坦尼屈服,并成为埃及的盟友,这使整个西亚地区大为震动,亚述和巴比伦都同埃及修好,巴比伦还将一位公主送给图特摩斯为妃。两个历史最久远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联姻的形式相结合。
  
  随着图特摩斯的威名暂行暂远,越来越多的地头蛇向他称臣纳贡。他的舰队同样所向无敌,东地中海成了他的势力范围,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都在他的海上帝国之中。
  
  向北扩张是他的战略重点,但图特摩斯也没有忘记埃及以南的热土,尽管这些地区的文明程度稍逊一筹。南方的边界在图特摩斯时代被推进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亚境内)。
  
  为了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西亚驻扎精悍的军队,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同时也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进行统治。每征服一国,他便将其王公的子弟带到埃及,一方面作为人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接受埃及的教育,培养对埃及的感情。这一招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惯用,而图特摩斯三世显然为原创。
  
  晚年的图特摩斯逐渐倾心于享受富贵尊荣。他让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成为他的共治者。图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后,他的前三个继承者继续保持了埃及军事上的强势,但只限于巩固祖先留下来的成果,而鲜有扩展。或许图特摩斯三世所征服的地盘,在他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交通状况下已是极限。
  
  图特摩斯三世因他的征服而被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先进的中东诸文明第一次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位列第26,影响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排在更高的位置的,一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强盛是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而成的,图特摩斯三世只是其中一个中间环节,二是他在内政建设方面留下的记载不多。
  
  
  评论:图特摩斯三世利用当时首屈一指的国力和前代留下来的扩张传统,抓住了富庶而分裂的叙利亚—巴勒斯坦这个突破口,以此为基础慑服了中东的其它大国。他对被征服地区实行的同化政策,说明了他已经不再仅仅是掠夺者,尽管处在距今3500年前的遥远年代,但图特摩斯三世已经具备了一个帝国统治者的眼界。
 
第25位 “征服者”威廉一世(英格兰国王)
  
  威廉一世 WilliamⅠ(1027—1087年),英格兰诺曼王朝第一任国王(1066—1087年在位),绰号“征服者威廉”
  
  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以“征服者”闻名于世,他一生其实只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后来被称为诺曼征服,他的动机也许只是来源于自己的野心,但却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征服者威廉为人严厉、残忍,而且精力旺盛。有两个因素对威廉的性格及他对历史的影响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一是他的私生子身份。他是他的父亲,绰号为“魔鬼”的罗伯特和被他拐来的农家姑娘阿莱特生下的儿子,但却是唯一的儿子。罗伯特费劲说服了诺曼底贵族,才确立了威廉的继承权。1035年,8岁的威廉继位,他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经历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嘲讽、歧视和挑战,他的三个监护人和老师先后被人杀害。这就铸就了日后威廉冷酷、多疑的性格。
  
  另一个因素则是诺曼底的传统。诺曼底公国是法国国王在无奈之下封给入侵的诺曼人的产物,于841建立。公国实行集权统治,有一支相对固定的军事力量,和相对固定的财政收入,还有着诺曼人固有的尚武和善于航海的传统。这些因素,帮助了威廉的征服,并影响了他日后在英国建立的一系列制度。
  
  年轻的威廉一世已经初步显示出他的才智。他先是在法王的支持下于瓦莱杜尼战役大败公国内部的反对派,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然后利用南部曼恩伯国和布列塔尼公国的内部矛盾,吞并了它们。这时,威廉开始将他的野心投向隔海相望的英格兰。
  
  当时,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是威廉的表兄弟,没有子嗣,据说在1051年威廉访英时曾答应让威廉继承他的王位。而忏悔者爱德华的内弟、另一个王位的有力竞争者哈罗德被困在诺曼底公国时,也曾承认过威廉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但当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去世时,在爱德华举荐下,英格兰贤人会议却选举了哈罗德为国王。威廉闻讯怒不可竭,遂决心发动他的征服战。
  
  当威廉准备好了渡海作战的人员物资之后,万事俱备,只欠西南风,却一直盼不到,耽搁了四十多天。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这四十多天的等待,改变了力量的对比,使胜负天平偏向威廉一方。
  
  当时另一个英格兰王位的挑战者——克努特大帝的后代、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率先在英格兰北部登陆,正在南部沿海守候威廉的哈罗德,被迫挥师北上迎战。当9月28日,盼到西南风的威廉大军在英格兰南部登陆之时,遇到的是刚刚击败了挪威国王,疲惫不堪且减员严重的哈罗德军队。10月14日著名的黑斯廷斯战役,哈罗德及两个弟弟均战死疆场,威廉大获全胜。威廉随即率军直逼伦敦,于是年圣诞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开始了诺曼王朝的统治(1066—1135年)
  
  作为一个外来政权,威廉在初期遭到英格兰人的坚强抵抗。威廉在残酷镇压了各地反抗的同时,也铲除了各地的地方力量,为他实行集权统治做好了准备,到1171年,各地抵抗基本平息。威廉下令没收英格兰贵族的地产,将其七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他的分封给随他来的诺曼贵族,并仿照诺曼底公国的制度改组了英格兰的中央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同时抵制罗马教皇的压力,顽强地保留了对英格兰各主教的任命权。英格兰形成了当时西欧国家中最为强大的王权。
  
  威廉对英格兰内政方面影响最大的举措是他临终前两年所完成的两件事。一是1086年的“索尔兹伯里盟誓”,威廉要求各级封建主都必须向他本人行臣服礼,确立了“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另一个则是《末日审判书》,为掌握全国的土地、财产和收入状况,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确保王室收入,他派人到全国各地清查。由于他派出的调查员个个如凶神恶煞,调查内容又极细致,使被调查者如履薄冰,好像在接受上帝使者的末日审判一样,所以调查结果被称为《末日审判书》,其正式名称应是《土地赋税调查书》或《温彻斯特书》。这种大规模的“刮户运动”,在中世纪的欧洲是极为罕见的。
  
  1087年,由于与法王腓力一世的领土纠纷,威廉加入到与法国的战斗之中,并攻占了巴黎附近的要塞芒特。眼看胜利在即,英雄一世的威廉却意外堕马而死,否则,他对历史的影响还会更大。但此战揭开了英法两国未来数百年纷争的序幕。
  
  征服者威廉的征服,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使英国自罗马帝国时代以来再次被卷入了欧洲中心地区的复杂关系中(此前征服英国的,不过是文明程度比英国还落后的诺曼人),由于英王在法国拥有领地,英法两国王室成为一对理不断,剪还乱的冤家,此后数百年中两国的交流和碰撞成了西欧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这次征服改变了英格兰的历史进程,甚至连英语都发生了改变,大量新的词汇加入到英语中。他将许多新事物带入了这个孤岛,如陪审制度,后来英国法律自成体系,就是以此发端的。
  
  威廉一世将诺曼底传统的集权统治和军事立国带入了英国,是英国历史上一大转折。在此之前,英国一直是被入侵,被征服的对象,而从他开始,英国转守为攻,以后的战争主要只在别人的国土上进行,尽管此两项传统在英国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淡化了。
  
  
  评论:英格兰几百年间一直遭受北欧的诺曼人攻击和骚扰,但最终征服这个岛国的却是来自对岸法兰西的诺曼人。诺曼征服看似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它的发生是当时历史趋势发展的结果,那就是,大不列颠岛正在难以避免地和欧洲大陆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并且最终只能完全溶入欧洲的政治体系之中。
 
第24位 路易十四(法国国王)
  
  路易十四 Louis ⅥⅩ(1638—1715年),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43—1715年在位)
  
  路易十四,是上帝的宠儿,他在父母结婚23年未有生育的情况下,突然来到了人世。他是法国波旁王朝的第三任国王,他的祖父亨利四世为波旁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他的父亲路易十三时代,在政坛高手黎塞留的操控下,开始致力于争夺欧洲霸权。1643年,5岁的路易十四被母后安娜抱上了国王宝座,开始了他72年漫长的帝王生涯。
  
  正如一位史评家所说的,在“太阳王”路易十四面前,即使是最自傲的帝王也会相形见绌。作为一个威名赫赫,充分享受权柄和荣耀的名君,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让我们来看看路易十四,他是“专制统治最完美的化身”。
  
  首先,他必须充分掌握国家大权。路易十四幼年继位之后由太后安娜摄政,实权掌握在红衣主教兼首相的马萨林手里。从小马萨林就向他灌输君主专制的思想,教导他将来要乾纲独断。他10岁到15岁间,先后发生两次“投石器事件”,被迫逃出巴黎的颠沛流离使他刻骨铭心,更增强了他强化君主权力的决心。1661年亲政之后,他辛勤理政,事必躬亲,紧紧地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再任命首相,拒绝召开三级会议,在多次遭到高级法院的批评之后,又取消了高级法院对国王敕令的指摘权。他发表过许多君主专制的精彩言论,诸如“朕即国家”、“只有君主才有权利思考、决策,其它人只有执行的义务”等等。凡尔赛宫和巴士底狱,是他一软一硬的两个统治工具,巡按使和龙骑兵,是他伸向全国各地的爪牙。
  
  其次,他必须个性突出,才华出众,而且有足够长的在位时间。路易十四风流一生,多才多艺,通晓天文、地理、解剖学等。他在位长达72年(实际执政时间54年),为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给他的国家打下的烙印也特别深刻。
  
  杰出帝王的伟业,至少还必须有一位理财能手和若干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对于路易十四来说,柯尔伯似乎是上帝特意恩赐给他的。这位财政总监的改革不但扭转了前任留下的巨额亏空,还给路易十四积下殷实银库,成为他发挥能量的后盾,而以杜伦尼和孔代亲王“双子星座”为代表的将军们,则通过炮火将“太阳王”的威名传播到欧洲各地。事实上,到了晚年,失去了上述人才的路易十四帝国已明显中衰。
  
  路易十四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有四次:1665—1668年与西班牙的“王后遗产战争”,1672—1679年的荷兰战争,1688—1697年与奥地利皇帝为首的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以及1701—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我们可以看到,路易十四执政的年份一半以上都处于战争状态。在这一系列战争中,法国总是处于以少打多的局面,这也许是因为路易十四外交的失败,也许是欧洲固有的“势力均衡”的理念在发挥作用。前两次战争法国以胜为主,取得了南尼德兰的一些领地。后两次战争,法国则以败居多,但也保存了一定颜面。成功地让他的孙子继承了西班牙王位,这也许是路易十四为他的波旁家族带来的最大礼物。尽管没能使法国扩张多少领土,但路易十四的战争还是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他打击的重点是荷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消耗,17世纪的海上霸主—荷兰明显受到削弱,而过多专注于欧洲大陆上的争斗,也延缓了法国向海外扩张的步伐,结果是英国人坐收渔翁之利。路易十四时代正是英国人逐渐建立起海上霸权的时代。
  
  作为一代名君,还需要繁荣的学术文化和标志性建筑物作为粉饰。看看下面这些名字: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就可以看出路易十四时代文化的昌盛。他们的成就不能被当作路易十四的成就,但与作为“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赞助者”的路易十四对文化的赞助,也有一定关系。路易十四对科学发展贡献最大之举,莫过于他成立了法国巴黎皇家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的前身),并给予慷慨赞助。科学院在当时便吸引了霍布斯、卡西尼、惠更斯等一流学者加入,后来工业革命时代更是结出了无数改变人类科学面貌的累累硕果。而路易十四的名气,也部分得益于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这座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花费了10年的时间和数不清的金钱。
  
  在路易十四时代,由于法国炙手可热的国际地位,法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欧洲外交的通用语言,各国上流社会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为时髦的标志。
  
  路易十四认为统一的宗教信仰有利于他的统治。他在1685年颁布了《枫丹白露敕令》,废除了他祖父亨利四世在87年前《南特敕令》中确立的宗教宽容的国策,重开对新教徒的迫害。新教徒中有为数众多的熟练手工业者,带着他们的技艺逃亡国外、造福外国,这是路易十四为他的专制付出的代价。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海外事业取得一大成就,法国贵族拉萨尔勘察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向世界宣告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归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所有,并将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
  
  路易十四对历史的影响还有一点非常有趣。他因为身材较矮,便穿上了特制的15厘米高的鞋子以增强威严感,结果全国上下争相效仿,发展成后来风靡全世界的高跟鞋。当然,今天高跟鞋已经成为女士的专利,这也许是始作俑者路易十四所始料不及的。路易十四一生痴迷芭蕾舞,多次亲自参加芭蕾舞剧的演出,在他的倡导下,芭蕾舞艺术日臻完美,并逐渐成为风靡欧洲的时髦艺术。
  
  路易十四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在欧洲重新诠释了“君主制”这个概念,使得在英伦三岛上民主宪政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的同时,欧洲大陆上却出现了一股强化君主专制的热潮。强化君主专制在当时的欧洲有其积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消除地方领主的封建割据,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但是,路易十四时期无休止的战争、晚年奢靡浪费的生活和贪污腐化的蔓延,使得法国财政状况重新恶化,也使得有识之士增加了对君主专制的质疑和反思。虽然路易十四离世之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还有70多年,但多数史评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考虑到“太阳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发出的巨大能量,路易十四在本排行榜中被排在第24位。
  
  
  评论:路易十四的帝王生涯,可以用“好大喜功”四个字来概括。不过,作为历代“好大喜功”帝王中的佼佼者,路易十四的好胜心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如加强了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中央集权、繁荣学术文化等。攀比和虚荣心,有时也能够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23位 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
  
  阿克巴大帝 Akbar the Great(1543—1605年),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1556—1605年在位)
  
  莫卧儿王朝是印度最后一个王朝,同它以前的统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相比,它的历史意义更大。莫卧儿王朝是印度第一个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宽容基础上的统一王朝,它的治国精神和疆域版图对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响。奠定了这一切的阿克巴大帝,在本排行榜中的印度帝王中,排名仅次于阿育王。
  
  阿克巴有着十分值得炫耀的血统。他是帖木儿的直系后代,母系则出自成吉思汗。他的祖父巴布尔原是中亚的一个小领主,以喀布尔为基地,开始了征服印度的历程,经过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以少胜多,他的版图已经延伸到了恒河三角洲。但到了阿克巴的父亲胡马雍的时候,被崛起于阿富汗的一股新势力打败,被迫流亡波斯。
  
  阿克巴出生于父亲流亡波斯的日子里,也许这个原因导致了他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几乎是文盲,但他通过别人给他朗读书籍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仍然成为一个博学的帝王。在波斯长大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个伊斯兰教什叶派信徒,但他的信仰并不稳固。
  
  阿克巴12岁那年,随父回到了印度。胡马雍在波斯萨非王朝的支持下回到印度复国。他逐渐压制住了印度混乱的各派势力,并攻占了德里。但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胡马雍却在一次意外中堕楼而死。历史的风云变幻终于把少年的阿克巴推上了前台。
  
  阿克巴继位之后前四年,由拜拉木辅政,拜拉木在帕尼帕特战役中重创阿富汗人,终于解除了来自西北高地的威胁。1560年,阿克巴亲政。这时的印度仍是纷乱一片,他虽然占据了印度的中央,但四周力量比他强大的王公仍有许多。但祖先传给他的血液中奔流着征服者的各种要素,包括野心、信心、坚强、荣誉感和才能,使他在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畅通无阻。他的征服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从1560年到1576年,统一了北印度各地,包括马尔瓦、拉吉普特、古吉拉特、孟加拉等地;1576年到1595年,矛头指向西北,夺取了他祖先龙兴之地阿富汗,还吞并了脱离印度多年的信德和克什米尔;从1591年开始,发动了征服印度半岛南端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他的子孙后代。
  
  一个幅员广阔的帝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武功已足以使阿克巴成为印度历史上的伟大帝王之一。印度历史上每个伟大帝王都有着宗教方面的业绩,阿克巴则以推行宗教宽容而著名。阿克巴终其一生都是一个穆斯林,而印度始终是印度教徒占了多数。22岁那年,阿克巴同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国公主结婚,这个婚姻宗教同盟给了阿克巴很大的支持力量,帮助他征服印度。阿克巴由此对印度教有了好感,在他统治的领域内,废除了印度教徒去圣地朝拜的香客税,接着又废除了印度教徒的人头税(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一直是穆斯林政权的传统)。这两项税收的免除使国库减少了大量的收入,却使他的政权真正扎根于印度。
  
  阿克巴的政府中,有着众多的非穆斯林,包括他的印度教妃子的侄子曼·辛格,也有出自中产阶级的印度教徒托达儿·马尔,后者是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阿克巴的后宫同样是宗教宽容的典范,他娶了30个来自不同教派的女子为后妃。他的宗教讨论庭,开始只容纳伊斯兰教学家,后来允许印度教、基督教、耆那教、拜火教的学者也进去,五大教的精华济济一堂,辩论宗教、人生、救赎、超脱和永恒的真理,真乃千古难逢之盛事,只有宽容的阿克巴大帝才能营建如此宽阔的殿堂。阿克巴甚至还产生了将五大教合而为一的计划,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阿克巴在内政方面的作为很大,不止宗教方面。他加强中央集权,并神化君主,他的个人权力要超过以往的印度君主。当然,在边远地区仍然存在许多地方王公,承认他的宗主权并纳贡,但保留相当程度的自治,这是印度政治不变的特色。阿克巴使盛行于中东的军事采邑制在印度扎下根来。各级地方官员多授予军衔,各级贵族成为领取国家采邑的封建主,领取这些采邑的代价是必须为国家提供相应数额的骑兵。他重新划定全国税区,完善税收制度,统一全国度量衡,鼓励工商业发展。
  
  阿克巴时代是莫卧儿王朝的黄金时代,他的两个后继者贾汉吉和沙加汗,维持了帝国的强大繁荣,但奥朗则布时代(1658—1707年)过于极端的宗教政策和扩张精神损害了帝国的根基,终于由盛转衰,这个王朝一直延伸到1857年,在日不落帝国的打击下灭亡。
  
  阿克巴曾在攻打梅瓦尔的战争中放任士兵屠杀了3万人而留下恶名。但他的许多政令具备仁爱的光辉。他废止了将战俘卖为奴隶的习俗,他对印度教强迫寡妇自 焚殉夫的陋习十分反感,派专员到各地禁绝这种罪行。
  
  阿克巴大帝时代,西欧列强的先驱已开始在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土地上取得立足点,但尚未深入到印度的膏肓,印度自身历史发展的进程还未被打断。作为奠定了印度近代疆域的帝王,阿克巴在本排行榜中名列第23位。
  
  
  评论:阿克巴幼年流亡国外、颠沛流离,这使他形成了务实的作风,能容纳不同政见、不同信仰的人为自己服务;阿克巴幼年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这使他能虚心接纳各种宗教思想,在它们之中保持中立,这些都是造就了他的宗教宽容及其它有利于莫卧儿王朝长治久安的正确政策的因素。原本的劣势,在阿克巴大帝身上却成了优势,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
 
第22位 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1533—1603年),英格兰都铎王朝女王(1558—1603年在位)
  
  1533年,伊丽莎白刚出生的时候,也许没有感受到她的周围在笼罩在肃杀、冷酷的环境之中。宗教改革问题使伦敦充满了杀气,她3岁时母亲安妮·博林被父亲亨利八世处死,她也沦为什么都不是的“私生女”。
  
  亨利八世当年为了达到与原配妻子、来自西班牙的虔诚天主教徒凯瑟琳离婚,从而与安妮·博林结婚的目的,不惜与罗马教廷闹翻,在英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教运动。但这一偶然的诱因却成就了必然的结果,新教得到了多数英国国民的拥护,而且从以后的历史看,这场宗教改革也是符合英国发展的潮流的。
  
  1553年,伊丽莎白的异母姐玛丽一世继位,玛丽同其母凯瑟琳一样,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她一度沦为私生女并被软禁的经历与新教推行的过程密切相关,这使她对新教恨之入骨,在位5年间将300多名激进的新教徒推上火刑柱,因而被称为“血腥玛丽”。此外,她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婚姻,使英国被卷入与法国的战争中,结果丧失了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领地—加莱港,也使国人深为不满。在这一时期,英国国内剑拔弩张,像法、德那样发生大规模宗教战争的厄运,有可能降落到英国头上。
  
  逆境可以磨练人的心性,加上伊丽莎白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她显得少年老成。在其姐“血腥玛丽”在位期间(1553—1558年),她因为被卷入一起政变阴谋,一度被关入伦敦塔之中。好在苦日子不长,1558年,玛丽去世,根据她们的父亲亨利八世生前确定的继承顺序,伊丽莎白成为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即位之后,实行稳妥的宗教政策,在恢复圣公会、《至尊法》、《单一法令》等新教的标志的同时,也对天主教较为宽容,终于赢得了多数国民的支持,开始了漫长而稳定的“伊丽莎白时代”。
  
  威廉·纳西尔是她执政期间政治上最主要的顾问,推行积极的外交经济政策。伊丽莎白在位期间,与荷兰和北德意志汉萨同盟的羊毛交易不断增长,成为英国经济的一大增长点,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国内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继续发展,导致流浪人口的不断增多。政府对圈地的禁令抓得很松,而针对流浪者的“血腥立法”却抓得很严,每年均有三四百名无家可归者被推上绞刑架。尽管这一过程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步骤,但显然是极不人道的。
  
  伊丽莎白眼看西班牙的海上霸业如日当天,她也不甘落后,决心分一杯羹,但前期英国海上力量尚难以同西班牙抗衡,伊丽莎白便利用海盗霍金斯、德雷克等人的冒险,从西班牙人手中虎口夺食,其中后起之秀德雷克在1577年完成了一次历时三年的环球一周的海盗活动,收获巨大,得到女王的嘉奖,堪称海盗活动的经典之作。到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随着海军力量的增长,便开始了同西班牙的正面战争。但从他们开始了臭名昭著的贩奴活动,是伊丽莎白时代抹不去的一个污点。
  
  伊丽莎白一生保持处女之身也是她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她面对来自法、德、西、瑞等国王室的众多求婚者,一直巧妙的周旋着,最后终于以宣布“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整个国家”来宣告求婚者的全军覆没。她与宠臣达德利勋爵的不寻常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也是只开花,不结果。也许她不结婚是明智的,无论与外国的天主教王室联姻,还是与国内的新教贵族结婚都会使她和她的国家陷入到复杂的权力斗争中。
  
  但不结婚带来了继承人的难题,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是距离最近的亲戚,她因为得罪国内贵族被迫流寓英格兰,实际上被伊丽莎白软禁,由于玛丽·斯图亚特是天主教徒,使她被卷入英格兰保守天主教势力企图推翻伊丽莎白的一系列政变之中,最终于1586年被伊丽莎白“不情愿”地判处斩首。但伊丽莎白去世后还是让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已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士继承了英格兰王位。选择了詹姆士,而不是其他继承王位的竞争者,这也许体现了伊丽莎白的高瞻远瞩。因为詹姆士的继位,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合而为一,结束了不列颠岛上源于领土野心的自相残杀和互相威胁,不列颠人从此得以集中精力于海外扩张。
  
  1570年,伊丽莎白被罗马教廷开除教籍,这使她的宗教政策逐渐变得严厉,处死天主教的玛丽·斯图亚特就是一个标志,对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的镇压,也进行得异常艰苦。爱尔兰战争进行了9年,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裂缝,为后世棘手的爱尔兰问题埋下伏笔。
  
  伊丽莎白鼓励的针对西班牙人的海盗活动,以及从贸易和宗教考虑而介入荷兰独立战争反对西班牙人,大大触怒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他开始利用玛丽·斯图亚特来反对伊丽莎白,在玛丽·斯图亚特被处死之后终于坐不住了,决心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伊丽莎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国,结果被船体轻灵、火力射程远的英国海军打得大败而归,此战可谓伊丽莎白执政生涯的光辉顶点。此后两国海军交手互有胜负,但昔日的偏僻小邦英格兰能够与海上霸主西班牙抗衡,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伊丽莎白对历史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她对新教的恢复和稳妥的策略,使英格兰通过了宗教改革这一“瓶颈”,避免了像法、德那样爆发大规模宗教战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的命运。其次,她在位期间羊毛生产和贸易取得长足发展,这是后来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同时海上冒险活动增加、海军力量迅速增长,这两点为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和海上霸主准备好了条件。伊丽莎白在位期间英格兰的相对稳定、繁荣,也使得像莎士比亚、培根、哈维这样的杰出人物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不过伊丽莎白的影响比较缺少开创性、变革性的成分,这使她不能被排到更高的位置。
  
  
  评论:伊丽莎白一世并非一个富有创造力、锐意改革的君主,但她取得了比许多著名改革家更好的政绩。综观她的政策,恢复新教地位、鼓励海上贸易和探险、加强海军力量、对圈地的宽容、通过王位继承使大不列颠统一等,无一非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国家需要的只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的君主。
 
第21位 奥托大帝(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奥托一世,被尊为奥托大帝 Otto the great(912—973年),德意志国王(936—973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973年在位)
  
  公元10世纪,正当德意志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位伟大的人物应运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托大帝。
  
  10世纪之初,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王国)已形成若干大公国,包括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士瓦本、洛林、图林根等,其中以萨克森公国最大,919年,奥托的父亲、萨克森公爵“捕鸟者”亨利一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他一生致力于维持德意志各公国间的同盟,抵御东欧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入侵,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努力,为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936年,“捕鸟者”去世,奥托继其父为萨克森公爵,并于同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他一生的功业融汇在他一次次南征北战之中。他的武功可分成三大部分:平定德意志内部各公国的叛乱,巩固了德意志国家;打败东欧马扎尔人的入侵,并使帝国向东扩张;入侵意大利,操纵教皇,并加冕为皇帝。
  
  当奥托初登王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个危险的敌人的包围圈中。937年,他的异母兄弟唐克马尔领着一班萨克森贵族首先向他发难,接着法兰克、巴伐利亚、洛林等公爵纷纷响应,企图从叛乱中分得一杯羹。此时,初登大宝的奥托丝毫不显得稚嫩,他不慌不忙,利用中等贵族来反对大贵族,很快瓦解了反国王联盟。唐克马尔在部众向奥托投降后自杀,法兰克公爵被迫求和,奥托从容收拾巴伐利亚,赶走了阿诺尔夫公爵,任命其弟贝特霍尔特既位,但同时收回了巴伐利亚公爵相当一部分权力,944年贝特霍尔特死后,奥托任命自己的弟弟亨利为巴伐利亚公爵。
  939年,法兰克公爵和洛林公爵联手发动反国王的战争,奥托在士瓦本公爵的支持下打败了他们。奥托将法兰克领地和洛林领地的大部分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任命他的女婿为洛林公爵。士瓦本公爵去世后又任命他自己的儿子柳道尔夫既位士瓦本公爵。这样,奥托即位没几年,便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归国王自己统治,巴伐利亚、士瓦本、洛林分别归国王的弟弟、儿子、女婿统治。
  953年,奥托的儿子和女婿因意大利的权利分配问题对奥托不满,与美因茨大主教联手起来反对国王。奥托利用德意志贵族对匈牙利人入侵的恐惧,使他们联合在自己的旗下,很快就打败了叛乱者,954年召开帝国会议重新分配土地,将各公国都置于自己信得过的人的控制之下,从此,奥托的权威在德意志境内再也没有受到过挑战。
  
  德意志对东欧的扩张在奥托时期获得了突破,950年波希米亚公爵对奥托称臣纳贡。但奥托在东欧面临着一个长期困扰德意志人的心腹大患——凶悍的蛮族匈牙利人(马扎尔人),954年,匈牙利人入侵,955年,在奥格斯堡附近的莱希菲尔德战役中,奥托率领德意志和波希米亚联军,几乎完全歼灭了匈牙利骑兵,从此解除了匈牙利人的威胁。在冷兵器时代,任何已进入文明社会的军队能够打败蛮族的军队都是了不起的大事,奥托一生的威望最主要来自于这次胜利,被尊称为“奥托大帝”、“祖国之父”。
  
  奥托另一项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行动是他对意大利的入侵,从此开创了一个传统:每个有作为的德意志国王都要进军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加冕为皇帝。对次史家历来褒贬不一,奥托的意大利政策更多来源于他对权力、名誉和财富的渴求,但也与当时德、意民族国家尚未形成,不少人认为意大利属于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德意志国王所应得的一部分财产有关。
  961年,为摆脱意大利城市贵族的控制,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向奥托求援。奥托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很快敉平了罗马的叛乱,吞并伦巴底国家,扶正了教皇的位子。962年2月2日,教皇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加冕,奥托从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1天后,皇帝和教皇签订“奥托特权协定”,规定皇帝为教皇的保护者,教皇要忠于皇帝,教皇的产生要由皇帝决定。奥托初步使皇权居于教权之上。后来,为维持他对教皇的控制,他又两度进军罗马。奥托还进军意大利南部,挑战拜占廷帝国,虽然没有成功,但获得了拜占廷帝国对他的地位的承认。
  
  奥托在内政方面影响最大的举措是明令主教教区为采邑,主教享有领主的一切世俗权利,这使得主教们成为托起奥托庞大帝国的坚实支柱。在帝国东扩的过程中,主教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也贡献重大,为维持对新征服的斯拉夫人聚居区的长久统治,奥托在这些地区新建立了奥尔登堡、梅泽堡、迈森等主教辖区,在斯拉夫人的基督化过程中,这个时期意义重大。
  
  人们喜欢将查理曼和奥托大帝相提并论,这两人确实也有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帝;他们都有一个能干的父亲,为他们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都通过一系列的征战,确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未经历过失败;他们都扶助过罗马教皇,并被教皇加冕为皇帝。但相比起来,奥托的帝国不包含法国,疆域不如查理曼的大;查理曼不但武功赫赫,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立法者和文艺赞助者,奥托的功业则主要只来源于马背上。总的来说,奥托大帝对历史的影响还是要略逊色于查理曼。
  
  
  评论:奥托大帝,作为德意志民族的第一位大帝,在两个方面成为后继者榜样:一是压服德意志诸侯,使德意志邦联团结在国王的旗下;二是进军意大利,控制教皇和城市贵族,由教皇加冕为皇帝。事实证明,做到第一点者才能维护德意志和平稳定发展,而第二点则给德、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是两国政局稳定的最大危害因素,毕竟不是每位德王都有奥托大帝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军事实力。对前代榜样的学习,取力所能及者为之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